公孫瓚忙活了半天,死了幾千人,也就弄到這些財寶,還不夠塞牙縫的,但聊勝於無,就自己收下了,充當軍費,也沒打算上交給袁紹。
但公孫瓚手下的疏忽,還是讓他與最有價值的遺留物失之交臂。
第四支部隊,就是盟軍主力的先鋒,孫堅軍了。
在虎牢大火燒了整整兩天之後,才被撲滅,而被派出的先鋒隊們又生死未卜,貪生怕死的衆諸侯們一個個都不敢再當先鋒,害怕又被中了埋伏之類的。
就在這樣無人敢當先鋒的尷尬局面之時,孫堅卻是第一時間挺身而出,讓原本充當先鋒的曹操、劉備等諸侯吃了一驚。
所以孫堅才作爲第四支來到洛陽的軍隊,孫堅之後便如同正史上的流程一般,發現了玉璽,並且神不知鬼不覺的找了一個理由,帶領軍隊不辭而別,回去接迎孫騰,再返回江東。
袁紹這時候還沒見到於聖安,卻得收到了孫堅的書信,說什麼軍隊傷亡慘重,糧草供給不上,先行告辭。
袁紹當時就勃然大怒,有些奉承拍馬的諸侯便建議出兵用武力阻止孫堅撤軍,但被副盟主曹操強力阻止,袁紹只好以大局爲重,說是不管此事,但暗中還是派人去虎牢關通知自己留在虎牢關的守將季雍嘗試攔截孫堅。
這頭袁紹還在氣頭上,那邊又是一名信使送信送到,後面還跟著四人——劉關張三兄弟和公孫瓚軍留在盟軍中的領軍將軍嚴綱。
袁紹看見這架勢,一心便想到要發生什麼了,果然,接下來嚴綱就道出了來意,那信使正是公孫瓚派來的,說是在進入洛陽境內的時候遇到了敵軍的奇襲,死傷慘重,也是要回到領地休整!
公孫瓚是看見大軍都打到洛陽這裡了,卻沒有一點好處,便失去了耐心,何況他對於袁紹爲首的袁氏一族很反感,就通知了嚴綱一同撤軍,劉備和公孫瓚關係很好,自然也收到了消息,一起來辭行。
他們也不等袁紹有什麼反應,就離開而去,周圍的一些親兵還想把這些無理之人攔下,但關羽張飛往那裡一站,誰又敢靠近?
袁紹呢,卻已經發怒到沒有什麼想法了,曹操只好安撫他。
就這樣,盟軍大軍還沒有到達洛陽城,有了孫堅和公孫瓚兩大諸侯的帶頭,又有孔融軍武安國、山陽太守袁遺、濮陽太守張邈、廣陵太守張超、河內太守王匡、晉陽太守張楊、薊城太守之子劉和等諸侯先後離去,到了洛陽城腳下之時,只剩下了袁紹、韓馥軍潘鳳和曹操三大諸侯以及一些混口飯吃的小諸侯。
而三大諸侯進入洛陽的同時,那匈奴人的部隊卻是自顧自的攻打呂布鎮守的函谷關。
曹操等人也沒人會去管這些外族的死活,在他們眼裡這些人不是本族,死了也無所謂,活著還是威脅呢,只是看在還是盟友的面子上沒有動手罷了。
當於聖安帶著本部來到盟軍大營的時候,原本浩浩蕩蕩的三十餘萬盟軍只剩下了幾萬兵馬。
歡迎大家加入本書一羣238280893!我最近發現了好幾處本書先前的漏洞,作爲作者我總是出現這樣的失誤真的很抱歉,是我自己讀書的緣故,把這本小說的時間拉得太長,接下來我一定會加油寫下去的!本作也會越來越嚴謹!請大家包涵!自十六號起,本書每章幅度增大,也會帶給大家一個不一樣的三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