瀕臨海岸,祁連山號船塢登陸艦打開了自己的塢艙尾門。艦上載的200名陸戰隊士兵遠不及祁連山號800人左右的搭載極限,士兵們登陸也不是用的大唐爲陸戰隊開發的新式兩棲戰車,而是最爲普通的衝鋒舟。
十多艘小船從登陸艦中漂出來,一窩蜂地朝陸地駛去。陸戰隊官兵們幾乎是以演習的狀態完成了這次登陸,在基本上只有落後原住民的島嶼上,而且在幾乎無人的海岸上,他們是不可能遇到敵人的。
年輕的印第安士兵劉軍不爽地抱著s11突擊步槍,對身旁的戰友說道:“我就知道,到了這個地方來,我們也許連槍都不會放一聲。”
他身旁的夥伴趙靖也同樣是印第安人,笑著答道:“我們得在這駐防一段日子,這裡野生動物不少,至少能夠讓你打獵,不是嗎?”
劉軍對打獵什麼的不感興趣,他跟劉軍都是海岸薩利希人,部落生活在卑詩州西雅圖、溫哥華一帶,擅長捕魚而不太擅長打獵。關鍵是,劉軍對於野蠻原始的部落生活幾乎是沒有記憶的,他開始記事起,就生活在專門爲印第安族裔修建的公寓樓中,兒時的記憶是跟小夥伴們在學校裡上學、做遊戲,而沒有跟著父親和族人去打獵這樣的經歷。
像是劉軍這樣的大唐印第安年輕人,已經形成了非常獨特的一個世代。他們身上保留了很多印第安人的特徵,大多是受父母影響,但是卻又接受的是唐式的生活方式,能夠熟練的使用漢語漢字,喜歡沒事呼朋引伴去打球、看電影,喜歡吃火鍋、擼串,並且對於國家認同感與********的子弟沒有區別。
大多數印第安人已經換用唐姓,像是劉軍、趙靖的名字實際上都是在學校里老師根據他們印第安名字的諧音取的。
劉軍帶著點埋怨地說道:“這裡跟我們那裡氣候太不一樣了,到處溼熱得厲害,我已經預感到我會水土不服了。”
趙靖揹著鋼槍,安慰地拍拍他的肩膀,說道:“我們可是海軍陸戰隊,能夠挑戰各種艱苦環境的精英,別給我們丟臉啊。”
劉軍不服輸地道:“哼,到時候說不定先病倒的還是你呢。”
趙靖推了他一下,笑罵道:“烏鴉嘴。”
不同地域和族羣的印第安,有著加入不同部隊的傾向。像是珈州的楚馬什人,都是傾向於加入騎兵部隊的,而北面以海爲生的薩利希人,更加樂意成爲一名光榮的海軍陸戰隊員。
連長這個時候開始招呼連裡的士兵,以火力組爲單位,開始對周邊進行偵察,確保沒有什麼原住民,並且尋找比較適合建設殖民點的區域。他們這個連,將跟來到這裡的移民一同生活在這。所以,尋找營地還是很重要的事情。
海軍陸戰隊的班有十二個人,分爲三個火力組,有點類似另一位面的美軍配置。主要原因還是海軍陸戰隊現在的火力實際要高於陸軍,就看劉軍和趙靖兩人的裝備,制式步槍已經是全自動的s11,實際上就是山寨版的ak-47。一個火力組有組長、步槍手、擲彈手和機槍手,可以說火力十分強大了。
考慮到陸戰隊的規模遠比陸軍小,單獨作戰的可能性更大,所以自然要配備最強的火力,要不然以軍方一貫的性格,是不會願意給陸戰隊配備全自動火力的。
陸戰隊員們很快對周邊二十公里範圍進行了徹底的排查,確定並無原住民活動的痕跡,同時確定了一處沿海高地作爲殖民點的建設地點。往後的日子裡,這些陸戰隊員們實際上要苦逼地變身建築工人、農夫、漁民、保安等複合職業,他們會在當地建造一個村子,並且開墾土地,種植糧食和蔬菜。
儘管海軍渴求一個馬達加斯加島上的海軍基地,但是在基礎設施薄弱、人口稀少的此時,基本上就不具備操作空間。現在大家能做的,只有修建一個比較簡易的港口,方便每隔一段時間到來的補給船。補給船將會爲島上居民帶來各種日用所需品,初期在糧食不足的情況下,還會爲陸戰隊和移民們帶來吃的。
比起大唐其他的殖民項目,馬達加斯加的殖民計劃簡直可以用隨緣來形容。不過這種節奏纔是這個時代其他國家正常的殖民速率。
普通的小移民和小士兵並不知道,負責軍務的連長和負責民政的負責人正在陰謀著什麼。
“這個世界第四大島上,現在人口恐怕連100萬都沒有,興許也就是四五十萬的樣子,一平均在這麼大面積的土地上,實際上相當少了。咱們這裡想吸引********恐怕是相當困難了,國家的重心也在移民北美本土上,所以說不得咱們還是要發動一下當地的人力來用了。”負責人小聲地說道。
連長哪能不知道他想的是什麼,說道:“發動人力?你的意思是去捕奴吧,這樣好麼?如果捅到國內去,大家都得吃不了兜著走。”
負責人略帶嘲諷地說:“還真以爲這殖民就是請客吃飯啊,到處都是血腥和暴力啊。不過做得太過了肯定也不行,我覺得這麼著,我們首先派人去搞一批原住民來,跟他們籤一個‘強制勞動合同’,我們管吃管住,讓他們給我們幹活兒,幹上個幾個月,合同期就到期,到時候讓他們自己選擇去留,我們這是僱傭,而且還是講人權講人道的僱傭,對不對。”
連長聽後笑了,說道:“你這一肚子的花花腸子,哈哈好吧,也許這真的是一個方法,不過熱帶原住民這個工作耐勞性還是很差的,我們不應該有多少的指望。”
負責人說道:“儘可能地引導吧,還是要靠獎罰制度,幹得好的吃得好拿得多,幹得不好的就挨鞭子。我們也不要太束縛手腳,這塊殖民地幾乎就是我們龐大帝國的邊緣了,誰也不會拿放大鏡去看我們,歸根結底國家還是需要我們用盡可能少的資源和儘可能短的時間,把這裡開發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