捕鱼机如何接线

八百十六章 坐臥者

八百十六章 坐臥者

曾公亮小心地說:“陛下,行知是否指陛下要對他相信乎?”

“曾公,他是朕的老師,怎能不相信呢?”趙頊不解地反問。

諸位大佬一個個低頭不作聲,歐陽修也是你老師呢。這就能看到一個比較,對老師真正尊重的不是趙頊,而是趙禎。當然,鄭朗關係比歐陽修與趙頊關係會好得多。

但也不大好說。

畢竟鄭朗曾經反對過先皇帝濮儀案,天知道小皇帝是不是象先帝那樣,是一個記仇的德性。

曾公亮道:“陛下,如今財政匱乏之重,我朝立國以來從未有過,這種信任乃是非同尋常的信任,才能將這些弊端一一矯正。若比,若比,如先主三顧茅廬乎。”

趙頊張大嘴巴,問:“朕三去鄭州可行否?”

整天關在皇宮裡,他都想往往跑一跑,可諸位卿家,你們會不會同意?

陳旭道:“不可,先主劉備彼時乃一梟雄也,僅擁有新野一縣之地,如何與大宋相比?若想起用,數次詔書即可,陛下若親行,則是壞祖宗例也。”

張方平看不下去,本來好好的,這一扯,豈不是替鄭朗抹黑,道:“陛下,非是如此,今國家出納如此嚴重,就是臣若有能力將出納彌平,對臣陛下也會器重萬分。”

不要說鄭朗與張方平,那怕阿貓阿狗來了,有本事將這個黑洞填上,君臣也會給予信用。大家說的命題不成立。

吳奎說道:“是指制度乎?”

不僅要皇上,還要臣工以及天下百姓準備,不是制度是什麼?

司馬光道:“錯矣,鄭公修儒學,乃是矯正漢朝以爲的僞儒,儘管說禮法,這也是夫子的本義,非是指替國家訂何等制度。況且時與時不同,制度也要修正,乃有一世之哉?”

鄭氏中庸,現在幾乎所有士大夫都看過了,與少年鄭朗不同,如今鄭朗雖臥於鄭州,但那一個不側目而視?中庸講的是調節,仁義禮講的是中。何來調節與中,正是司馬光所說的。

司馬光又道:“制度也要人來執行,沒有好的臣工執行,縱有再好的制度,國家也會走向衰落。又何來一世法哉?”

說完了不語。

他在查賬,隱隱知道鄭朗想要做什麼。但不能說是制度,一個臣子,替宋朝開什麼一世的制度?這會犯忌諱的。

趙頊笑了笑,道:“難道鄭公在考朕?”

不提了,準備回去問問母親。

大家散去,司馬光卻悄悄來到王陶家中。

後來網上流傳著一個笑話,司馬光拍王安石的肩膀道,介甫,你還是太嫩了。王安石淡定地回擊。有什麼了不起的,不就是砸了一個水缸。換我也會這麼做的,只是少了一個機會。司馬光眼中射出兩道寒光,道,機會乃是自己創造的,你只知道老夫砸缸,卻不知道那個孩子是怎麼掉進去的。

這個笑話太惡毒,但能證明司馬光的腹黑程度。

大臣們議論紛紛,其實皆有之。皇上。你說信任,爲什麼韓琦與文彥博二人還呆在東西二府安如泰山?老師心胸闊大。與記仇無關,可這兩人呆在二府,還能辦好事麼?

鬱悶的司馬光還不能說出來。一說出來,鄭朗高大形象馬上轟然倒地,原來你名爲聖人,實際也是一個心胸狹小的僞君子。

最少韓琦是不能讓他留在中書。

他不會出面的,但有辦法倒韓琦,找到王陶,治平年間,幾乎所有反對韓琦的人一起罷出朝堂,只有司馬光最幸運。無他故,沒有司馬光,趙曙一時半會還做不成皇太子。這個恩情趙曙還是記得的,不但沒有將他罷出朝堂,還給了司馬光著寫《通志》的權利(也就是資治通鑑,司馬光一生最喜歡的事就是寫書,共有三十七本大部頭著作,比魯迅的字還多,在仁宗末年產生想寫資治通鑑的念頭,治平三年,也就是去年,撰成戰國迄秦八卷,上於趙曙。趙曙命設局續修,並供給費用,增補人員。這時候名還爲通志,而非是資治通鑑)

近四年來的風風雨雨,不但沒有傷及司馬光半根毫毛,反而贏得一身清名。容易麼?

就是這份眼光與對時態的嗅覺,也勝過歐陽修十倍!

對司馬光,王陶十分尊重,與鄭朗無關,乃是司馬光本身。

客氣地將司馬光迎到府中,兩人坐下來,交談時政。司馬光說道:“富公說給鄭公十年辰光,國家才能消解危機,鄭公也說最少要十年辰光。”

“就是十年也不易,”王陶嘆息道。

兩種方法,一是大肆對百姓搜刮,這一點鄭朗是不會做的。二是小心地經營,但此一時彼一時,若是在仁宗朝,國家雖然弊端很多,可是朝政清明,制度勉強算是完善,如有本事,一年省下幾千萬緡錢還是不存在問題的。那麼不用十年,就可以將天下欠負償還得清。關健現在就是將政局扭轉過來,沒有幾年時間也休想的。破壞容易,阿房宮那麼大,一把火就燒光了。但建設呢?

司馬光很滿意王陶的嘆息,道:“樂道,爲何韓公說鄭公一旦回京,五年時間就能將天下欠負償還?”

“奸邪!”王陶恨恨地罵道。

無論富弼或者鄭朗,都是理智的說法,也讓人相信。

韓琦這不是扯蛋麼。

五年就能償還?銀行去年挪用了大筆款子到中書,今年又擔負著山陵費用,不到明年秋天,河工欠下的債務也償還不乾淨。這一年多時間就報廢了。就算有,就算只有兩億緡欠負,將銀行監收入一拋去,最少一年得積餘四千萬緡,才能實現。就是能辦倒,如今政局已爛掉了,最少又要花兩三年時間,還要上下兢兢業業,才能整理出來。

神仙來了,也不可能五年時間將天下欠負還乾淨了。還留下一個健康的財政。

韓琦看似好心,用心實爲歹毒。

“韓公是何用意?”司馬光裝傻復問。

“君實,你還沒有想明白?只要鄭公返回朝堂,五年必還不清欠負。但五年下來,財政不會象現在這樣惡劣。然對鄭朗來說,執政五年,時限已長,五年上下支持。不能還清欠負,對別人來說未必有錯,對鄭朗來說,就有錯了。莫要忘記,此人有兩度顧命之功,不然至今爲何陛下不將此人罷去。那麼五年過後。此人又會憂亂朝堂。”

“那如何了得,”司馬光怔忡道。

“君實,你放心吧,有我坐鎮御史臺,不會讓此奸雄得逞。”

司馬光心滿意足離開。

王陶開始上書,請複用呂大防、郭源明爲言臣,後來韓琦與歐陽修塞了一些言臣進入臺諫,臺諫有了言臣,可其中不乏是韓琦的心腹。獨木難行。因此想多一些幫手。

韓琦不準。

王陶又向趙頊請求,趙頊沒有作聲。

他在冷眼相觀,還顧念著一份面子,就看韓琦能不能給這份面子。結果讓他失望。

暫時沒有動,畢竟韓琦在主持山陵,這時候動未免有些不妥。

司馬光讓他得到甜頭,又想到鄭朗其他幾個學生。第一個就是王安石,朝廷屢請他至京,王安石不授。趙頊對輔臣說道:“安石歷先帝朝。累召不起。或以爲不恭(指未尊重王安石)。今朕召之,又不至。是生病了,還是想要什麼?”

真不好說的,鄭朗出了一道考題,難不成王安石也在出考題?

鄭朗不受召,還真有鄭朗的用意。王安石不受召,則是在玩小智慧。趙曙朝時下詔,那時候進入朝堂做什麼,附庸趙曙濮儀?現在趙曙死了,一是不知道新皇上想些什麼,二是先帝不授詔,此時受詔,未免有些嫌疑。多少也算是養名自重,沽名釣譽。史上有人譏之,倒也不算是無的放矢。

趙頊終年輕了,有些急,因此詢問諸位大臣。

曾公亮說道:“王安石文學器業,宜大用,累召不起,必以疾病,不敢欺上。”

吳奎道:“王安石於仁宗朝時糾察刑獄,兩少年爲爭鵪鶉,要而不得者奪了跑走,先得者隨後追趕,追上後將奪者刺殺。開封府判殺人者當死,王安石去後,卻按大宋律,搶與偷同屬盜竊,不給硬搶更是盜竊,追者殺之乃無罪也。府官不服,韓琦詔安石當詣閣門謝罪,王安石不肯謝。由是與韓琦有仇。現韓琦當朝,王安石大約以韓琦會沮抑己,故不肯入朝。”

韓琦默不作聲。

趙頊卻狐疑地看了吳奎一眼。

這可是一個很不好的跡象,之所以讓吳奎進入中書,主要就是節制韓琦的權利。一旦吳奎倒向韓琦,會產生很多變數。終是一個少年,想問題想得太簡單。

曾公亮道:“王安石真輔相之才,奎所言乃熒惑聖聽。”

吳奎道:“陛下,臣嘗與王安石同領羣牧,備見其護短前自用,所爲迂闊,萬一用之,必紊亂綱紀。”

曾公亮微微一笑,不再言語了,吳奎說漏了嘴,之所以反對王安石,非是王安石不能用,乃是他與王安石同班時,有了個人恩怨。

趙頊道:“這樣吧,先詔王安石知江寧府。”

曾公亮道:“此人大才,自少年時便風聞天下,國家正值用人之即,仍在地方漂泊,必辭也。”

韓維道:“王安石知道守正,不爲利動,久病不朝,今若才除大郡,即起視事,是偃蹇君命以相自便。臣料定王安石不肯爲也。若人君始初踐阼,慨然想見賢者,圖治天下,誰不願效忠伸道?”

但讓曾公亮與韓維失望,詔書到,王安石居然就職江寧府。

鄭朗進諫讓趙頊用王安石守財,王安石卻有自己考慮,韓琦仍在中書,皇上誠意不足,又沒有老師在朝堂掩護,如今替國家守財不易,真要讓他受職三司或者兩府,他反而不會同意。不如先在江寧府混一混。

鄭朗這兩個學生心思別猜別猜。

又詔呂公著與司怪光爲翰林學士。司馬光屢辭,趙禎說道:“古之君子,或學而不文,或文而不學。惟董仲舒揚雄兼之,卿有文學,何辭?”

司馬光道:“臣不能爲四六體,如何草詔?”

“如兩漢制,用古體寫即可。”

“本朝故事不準。”

趙頊奇怪地問:“卿能舉進士高等,爲何不能爲四六?”

司馬光不能回答,趨出。又一個玩心眼的出來。其實皆在看趙頊動向。只要趙頊馬上宣佈韓琦罷相,結束治平三年來的濮儀爭。給趙允讓重新定位,無論王安石或者司馬光,都會欣然赴命。

趙頊以爲司馬光是美德謙讓,讓中使將告書強行塞入司馬光懷中,司馬光不得己才受。他日,趙頊問王陶:“公著及光爲學士。當否?”

王陶道:“二人者,臣也嘗薦矣,用人如此,天下何憂不治。”

與鄭朗無關,僅是針對二人的印象,隨著王陶炮轟鄭朗另一名曾經的部下,郭逵。郭逵因爲士大夫打壓,判了渭州。趙頊重新召回,王陶竭力反對。郭逵是鄭朗的愛將。然屢屢因韓琦推薦,進入西府,不免不讓人起疑。就連鄭朗自己,對郭逵都產生了一些猜測。

王陶認爲韓琦這是將一個個親信佈於兩府之中,還沒有倒韓琦呢,著急了,屢屢炮打郭逵,沒有成功。然後想到司馬光的話,終於憤怒。不顧趙頊曖昧的態度。直接將矛頭對準中書。

找了一個把柄。以韓琦與曾公亮不押常朝班彈劾韓琦跋扈,將韓琦喻爲霍光與樑冀。再加上國庫那個大黑窟窿。無數大臣彈劾。

曾公亮與韓琦只好上書謝罪。

趙頊將韓琦傳到內宮,將王陶奏章拿給韓琦看,韓琦說道:“陛下,臣非跋扈者,陛下派一小黃門至,就可以將臣用繩索捆拿了去。”

沒有辦法了,只好打悲情牌。

偏偏趙頊講良心,唏噓不止。與韓琦語良久。

但趙頊做法又讓許多人產生誤會,王陶連奏不已,趙頊讓知制誥滕甫過問,滕甫說道:“宰相固有罪,可是指其爲跋扈,臣以爲是欺天陷人。”

很滑頭的說法,韓琦是有錯,可沒有王陶說的那麼嚴重。

趙頊不作聲。這進一步造成一些人的誤會,吳奎與趙概面對,堅請黜王陶於外州。趙概不用說了,若聽其王陶與許多大臣玩下去,兩府必然重新洗牌,自己逃不了。王陶卻有了偷機之嫌。韓琦打出第一張悲情牌後,又出第二張悲情牌,告假於家,連中書也不去了。趙頊擔心,畢竟權利並沒有完全過渡,於是派中使多次看望。

看到趙頊如此,王陶再次揣測趙頊心意,其實他就沒有想過,罷韓琦與與罷歐陽修性質是兩樣的,數月後趙頊與張方平等人罷韓琦時,弄得就象是特務行動一般,不亞於一聲詭秘的宮廷政變。

那有上上書,彈彈奏,就輕易將韓琦弄倒的。

因此吳奎最終偷雞不成反蝕一把米,以爲趙頊恨的是歐陽修,非是韓琦,想要力保韓琦,於是吳奎爲韓琦力辨。趙頊心中冷笑,爲什麼用你,正是你幾個月前說的話,話音還在繞樑之時,就變了節。吳奎越力保,趙頊心中生起的一份對韓琦哀憐心反而漸漸消失。但更不敢動韓琦了,將吳奎奏章遞給王陶看。

王陶大怒,復彈劾吳奎附宰相,欺天下六罪。

兩相爭吵起來,一派保韓,一派倒韓。

趙頊頭痛萬分,有苦不能說,讓王陶爲翰林學士,司馬光權御史中丞,來了一個對換。司馬光認真的想了一會兒,又想到鄭朗拒詔,終於醒悟,還沒有到火候,因此入謝道:“自頃宰相權重,但若是王陶因論宰相而罷,則中丞不可復爲,臣願意等候宰相押班後就職。”

就是對換,也不能現在對換,那麼以後言臣還能不能彈劾宰相?要麼再象治平故事,讓臺諫成爲光桿司令?

趙頊悟,道:“卿識大體也。”

但是言臣不服,吳申與呂景泰等人紛紛彈劾吳奎有無君之心。

皇上爲什麼讓你去中書,正是讓你分韓琦的權,可你倒好,現在纔去中書沒有兩個月,居然附庸韓琦,你心中還有沒有皇上?

趙頊氣惱,這些都是潛規則,不能公開,你們偏偏正大光明說了出來,怒氣之下,在劾書上批上一行字:陶、吳申、呂景泰,過毀大臣,陶出知陳州,吳申、呂景泰罰銅二十斤;吳奎位執政而彈劾中丞,以手詔爲內批,三日不下,其罷知青州。

但王陶是他一手扶上來的親信,看似向韓琦屈服,心中實怒氣沖天,憤然對張方平說道:“奎罷,當以卿代之。”

張方平說道:“韓琦久在告,奎免,必不復起,琦勳在王室,願陛下復奎位,手詔諭琦,以全始終之分。”

這個話看怎麼聽了,看似在替韓琦與吳奎說好話,實際不然,韓琦不是告罪,是在威脅朝廷!但韓琦是否是真在告罪,不但沒有,而且正式與文彥博走到一起。

王陶帶領大臣彈劾韓琦之時,文彥博對韓琦說道:“稚圭,可記得此子除詹事之時?”

是指治平初年,據傳那時王陶事韓琦甚瑾,但天知道呢,韓琦爲了權掌朝堂,爲了應付羣臣的反對,大力扶持親信,是韓琦對王陶親近,還是王陶對韓琦恭敬?外人不得而知。因此建東宮時,趙曙命蔡抗爲詹事,韓琦舉王陶。

文彥博意思王陶乃是一個忘恩負義的小人。韓琦當著賓客的面說道:“見事之晚,直宜愛撻。”

很快就傳到趙頊耳朵裡。

這讓趙頊產生更大的憂慮,本來韓琦權傾天下多年,再加上一個文彥博,如何了得?對韓琦與文彥博這番話更是不贊同。難道不知道公私分明嗎?若此,你又是如何對仁宗的?說忠於父皇爲公也,那麼王陶就是做對了的。說忘恩負義,天下間還有你與歐陽修更忘恩負義的?憤怒放在心中,還得要屈服,召吳奎於延和殿,慰勞,使復位,道:“成王豈不疑周公邪?”

周公那麼忠心,但是周成王難道沒有懷疑過,不過忠奸自分明,過後了周成王對周公還會重用的。

韓琦另一親信邵亢爲言,趙頊氣憤地批了一句:“此無它,欲起坐臥者耳!”

坐臥者指韓琦,不爲名,但絕對不是尊敬,史上也有一些坐臥者,例司馬懿之流。

看到趙頊困窘如此,鄭朗終於出手。

五百九十五章 爲難第101章 區別(下)四百五十三章 悲情的雨第40章 花會(上)第283章 宋詩第294章 排陣(上)第261章 慶金枝八百零二章 老天都不怕四百十二章 銷魂彭陽下第226章 遠大的心(上)五百八十九章 越長越大第191章 橄欖枝四百二十三章 定川寨下第193章 送(上)四百四十六章 地獄之門中第329章 陽光普照六百零九章 首相七八百九十三章 大會戰五六百零七章 首相五四百二十一章 定川寨上第242章 揚帆第89章 長嘯七百十二章 親事三第212章 大三元(八)七百十九章 很冷很暖一八百六十四章 第三者下九百章 逆轉中第156章 交接第139章 問一(一)第26章 偶爾壞一回(上)第208章 大三元(四)七百四十一章 權利二七百三十章 姓李六百五十四章 特磨道第342章 相公第224章 割(二)五百零七章 渾沌中七百零五章 擒龍下四百八十六章 從西邊出來的太陽八百五十九章 天亮了第305章 疑問品第141章 問一(三)六百六十九章 春風第224章 割(二)五百六十六章 遠大的心九百十一章 崩潰第271章 特區·奇蹟之城(下)四百二十章 兩封信五百十四二章 另一半八百九十八章 大會戰十六百九十四章 三關一第256章 呂夷簡第175章 興趣六百八十八章 行路難四百二十三章 定川寨下五百七十章 平衡第347章 在路上(上)七百零八章 惰性七百十二章 親事二第271章 特區·奇蹟之城(下)七百四十章 權利一七百七十九章 成長五百六十二章 歸四百二十六章 讀孟嘗君傳八百八十七章 琉璃珠下第700章 逆轉(下)六百四十一章 五瘴說第90章 三家祖第192章 仙子八百六十章 鏟佃第40章 花會(上)第260章 天網五百五十六章 揭開五百三十四章 功臣八百三十五章 殺夫案六百五十八章 救人第346章 在路上(二)六百四十五章 平安符四百七十四章 父子四百二十二章 定川寨中第201章 捉女婿(上)八百七十五章 河湟八三百八十二章 收割第29章 大家一起來洗腳第92章 爭琴六百九十七章 三關四六百九十四章 三關一八百四十九章 三道五百六十八章 岳陽樓記第264章 悲絲(下)第8章 危機四百十六章 授徒弟第209章 大三元(五)四百十四五章 老人第313章 瘦身第166章 最牛的學生(二)第304章 殺雞(下)六百十七章 遠方中第184章 美人(下)第130章 解元(上)
五百九十五章 爲難第101章 區別(下)四百五十三章 悲情的雨第40章 花會(上)第283章 宋詩第294章 排陣(上)第261章 慶金枝八百零二章 老天都不怕四百十二章 銷魂彭陽下第226章 遠大的心(上)五百八十九章 越長越大第191章 橄欖枝四百二十三章 定川寨下第193章 送(上)四百四十六章 地獄之門中第329章 陽光普照六百零九章 首相七八百九十三章 大會戰五六百零七章 首相五四百二十一章 定川寨上第242章 揚帆第89章 長嘯七百十二章 親事三第212章 大三元(八)七百十九章 很冷很暖一八百六十四章 第三者下九百章 逆轉中第156章 交接第139章 問一(一)第26章 偶爾壞一回(上)第208章 大三元(四)七百四十一章 權利二七百三十章 姓李六百五十四章 特磨道第342章 相公第224章 割(二)五百零七章 渾沌中七百零五章 擒龍下四百八十六章 從西邊出來的太陽八百五十九章 天亮了第305章 疑問品第141章 問一(三)六百六十九章 春風第224章 割(二)五百六十六章 遠大的心九百十一章 崩潰第271章 特區·奇蹟之城(下)四百二十章 兩封信五百十四二章 另一半八百九十八章 大會戰十六百九十四章 三關一第256章 呂夷簡第175章 興趣六百八十八章 行路難四百二十三章 定川寨下五百七十章 平衡第347章 在路上(上)七百零八章 惰性七百十二章 親事二第271章 特區·奇蹟之城(下)七百四十章 權利一七百七十九章 成長五百六十二章 歸四百二十六章 讀孟嘗君傳八百八十七章 琉璃珠下第700章 逆轉(下)六百四十一章 五瘴說第90章 三家祖第192章 仙子八百六十章 鏟佃第40章 花會(上)第260章 天網五百五十六章 揭開五百三十四章 功臣八百三十五章 殺夫案六百五十八章 救人第346章 在路上(二)六百四十五章 平安符四百七十四章 父子四百二十二章 定川寨中第201章 捉女婿(上)八百七十五章 河湟八三百八十二章 收割第29章 大家一起來洗腳第92章 爭琴六百九十七章 三關四六百九十四章 三關一八百四十九章 三道五百六十八章 岳陽樓記第264章 悲絲(下)第8章 危機四百十六章 授徒弟第209章 大三元(五)四百十四五章 老人第313章 瘦身第166章 最牛的學生(二)第304章 殺雞(下)六百十七章 遠方中第184章 美人(下)第130章 解元(上)
主站蜘蛛池模板: 女性| 凌海市| 克东县| 长春市| 康马县| 宜春市| 霍林郭勒市| 资溪县| 沛县| 宕昌县| 巴东县| 安远县| 饶河县| 夹江县| 瑞安市| 宁武县| 桃江县| 绥芬河市| 两当县| 万荣县| 大邑县| 社会| 安达市| 浮梁县| 郸城县| 屯昌县| 凭祥市| 陇川县| 社会| 乌兰察布市| 邵阳县| 东平县| 兴业县| 阳西县| 庆阳市| 蒙城县| 全椒县| 宝清县| 罗甸县| 和田县| 田林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