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圣戰前最受關注的事,不過圣戰后,所有人的目光都轉向南部。
畢竟楚天羽這個廢材最多只是人們茶余飯后的笑料,連余波都能把圣級強者滅殺的圣戰卻關乎著一國之前途,未來數十年內諸國的國運!君不見一座山脈就把兩國死死地攔住,不得存進,君不見占據三大山脈的大秦雄視諸國千年,聲勢無量。
果不其然,圣戰令整個南方的防線出現真空,魏國沒有放過這樣的機會,聯合大理集齊所有在大秦邊境的數十萬軍隊殺人大秦。
大秦動蕩還沒有穩定下來,南部又如此虛弱,怎么是兩頭虎狼的對手?
大秦何等豐饒,那可是千古帝業之基,兩國早已垂涎,不過大秦的實力一直令他們忌憚,現在大秦南部的軍力起碼減少三分之一,兩國又怎么會錯過?
不過旬日間兩國深入大秦萬里,一直打到圣戰戰場邊緣,南部三分之一盡沒。
得到戰況的大秦舉國震動,此時的大秦危如累卵,南有兩國入侵,北有大周虎視眈眈,東西兩邊也有敵國環伺。大秦不出狀況還好,現在大秦發生如此重大的變故,已成為眾矢之的。
不過大秦也不是好相與的,以往的教訓都是血淋淋的,要是被逼急了,拉一兩個大國覆滅也不是難事,所以在沒有探清其虛實前,幾國是不敢發動國戰。
當然一些局部的小戰役是在所難免,拉住大秦的過半精銳,留其與南方兩國死磕,這樣更能獲得最大的利益。
大魏和大理接到幾國會出兵的消息,激動不已,一連三次增兵,不滅秦國不還!
原本他們只求侵占大秦南部,現在幾國的態度令他們野心瘋狂增長,區區南部又怎么能使他們滿足?
陷入瘋狂地兩國渾然不知其余幾國已將他們算計到骨子里,還在做著攻入咸陽的美夢。
大秦接到大魏、大理兩國趁人之危,上自秦皇陛下秦仁,下到升斗小民,無不義憤填膺,各大將領紛紛請求帶兵出征,收復失地。
而在帝都中議論最多的當屬鎮南侯楚南,都在期待這次鎮南侯會花多長時間平叛,平叛后會得到什么封賞。
至于失敗,他們根本不會想到,先不說大秦這數百年來攻無不克戰無不勝,所有的子民對大秦的軍隊都有一種盲目的信任,就說鎮南侯從軍二十多年,死在其手上的大魏、大理軍隊數不勝數,單說十幾年前封侯那次就一次滅殺大魏百萬熊兵,打得大魏毫無還手之力,十幾年不敢對大秦有半點非分之想。
秦仁陛下在考慮著要不要派出楚南,畢竟其不到五十就坐到鎮南侯,大將軍,權勢滔天,要是在此戰中再立不世奇功,拿什么封賞,國公嗎?
大秦雖然有數位國公,不過大多是在建國之初封賞的,后來的幾位無一不是有開疆辟土之功,現在這種情況封賞也不太合適,再說楚南后面已經有位國公了,難保他沒有不臣之心。
于是一張詔書下給了昌武侯,李動,
封其為平寇將軍,南部都督,總領南方四郡,可以便宜行事。
此詔一出,帝都嘩然,陛下為什么不讓鎮南侯出征,而是讓昌武侯總領南方,這不是變相地剝奪鎮南侯的軍權嗎?
頓時無數謠言傳遍帝都,不過意思都是陛下開始對付鎮南侯楚南,取而代之的是昌武侯。
謠言有好事者的無妄揣測,有楚南的政敵散布,不過這些都造不成如此大的聲勢,最有可能是敵國插手,還不止一個,目的顯而易見,就是讓君臣失和,朝廷動蕩。
一時間原本門庭若市的鎮南侯府門可羅雀,昌武侯府瞬間賓朋滿座,鎮南侯也數日沒有現身,讓那些投機者更加堅定鎮南侯已是昨日黃花。
楚天羽有些不忿,父親忠心耿耿,卻還是招來秦皇的猜忌,他的心中開始對那素未謀面的主宰不滿。
“不知父親娘親現在怎樣了?”他有些擔憂,伴君如伴虎在哪個朝廷都是主旋律,別看現在鎮南侯風頭無兩,從者如云,可那都是無根之萍,秦皇一句話就可以讓他永無翻身之日。
楚天羽眼中的擔憂并沒有引起趙赫和林東的注意,從他們接下來的講述中他了解到秦國的情況很不妙,隨時都有可能傾覆。他的注意力立即被吸引,大秦在他的印象中一直是不可仰望的存在!
數日后,昌武侯李動親率十萬大軍誓師出征,秦皇親自送出千里,大軍綿延十里,塵土遮天,聲勢浩大。
見到十萬雄師,無數帝都子民,上自王公,下自走卒,心中自豪頓生,這就是大秦的雄師,區區賊寇何足道哉。
帝都又恢復之前的喧囂,似乎沒有半點大戰來臨的緊張。
咸陽是大秦的大本營,即使前線戰火如何殘酷,也不會影響一絲,該風花雪月的風花雪月,該爭斗的爭斗。
不過沒過幾天好日子就被恐慌取代。
為了應付這次的危機,秦皇從咸陽調兵十萬,從北方調二十萬,東方、西方各調十萬,組成五十萬的大軍收復失地。
照原來的情報五十萬大軍絕對可以給兩國一個深刻的教訓,畢竟兩國入侵的軍隊加起來也就四十萬,而大秦南部還有十萬可用之軍,六十萬精銳綽綽有余。
不過這四十萬只是兩國的先鋒,試探軍情而已,后來三次增兵,總兵力已經超過兩百萬,幾乎是傾國之力!
嘿嘿,以六十萬對兩百萬,絕對是肉包子打狗,一去無回,可笑大秦上下還對此次戰事不以為意。
昌武侯出征不過數日,秦皇就收到兩國增兵四十萬的消息,震驚不已,不過他到底是掌握億萬臣民的主宰,倒沒有失了分寸,他的信心來源于攻無不克戰無不勝的大秦鐵騎。
可沒過兩天他就收到大周諸國犯邊,戰事吃緊的消息。
他心神幾乎要崩潰了,大秦對上大魏和大理兩國勝負也只在五五之間,對上周邊五國就只有敗亡一途。
沒了那四十萬援兵,憑增援的十萬大軍根
本不是兩國八十萬大軍的對手,于是秦皇偷偷下令再從咸陽抽調三十萬大軍,由一位親王統帥。
秦皇是高高在上的君王,即使錯了也不會向子民承認,因為這會降低威信,所以帝都的百姓都不知道國家已經如此危急,只有大部分的貴族才知道。
一連三次收到兩國增兵的消息令秦皇再也坐不住,那可是兩百萬大軍,這還是沒有包括大周三國的大軍,一個不好就是亡國滅種的下場。
大秦雖然立國千年,歷經無數風雨,可要是認為大秦會千秋萬代,連秦皇也知道是奢望,王朝的興起于衰落那是在正常不過,連大漢那么強大的帝國都在瞬間分崩離析,何況是秦國?
大漢那是綿延數萬載,疆域無窮無盡的超級帝國,連現在的大秦及周邊五國也不過是大漢的一角!
秦皇知道大秦危如累卵,顧不上丟臉面,下詔征兵,條件優渥,軍餉比之前還高一倍,賞賜也大方數等,并屈尊到各大貴族府上,許諾無數。
大魏兩國傾國來犯的消息引起一片恐慌,大戰的陰云籠罩在咸陽這千古名都。大周等國落井下石的舉動更是讓咸陽狠狠地震動幾番,所有人第一個念頭就是大秦危險了!
不過秦皇的優厚條件也引來很多寒門和貴族的關注,亂世出英雄,功名但在馬上取,誰知道他們不是下一個鎮南侯?
短短數日,咸陽及周邊地區報名入軍的人數超過百萬!而且最低都是一級戰士,其中更是有數名九級戰士!
秦皇下令楚南為護國大將軍,率領百萬大軍南下,抵御兩國入侵。
由于楚南出身低微,縱然如日中天,不少豪門貴族還是不屑一顧,所以楚南率領的都是平民組成的大軍,而貴族或獨自帶領家將,或三三兩兩結盟南下。
秦皇開出的條件實在太豐厚了,各大家族無不動心,雖然他們也知道大秦此次是千年來最危急的關頭,不過他們不會和平民一樣認為大秦要完了,他們都知道現在大秦擺出來的實力只是冰山一角……
這些貴族有些是大秦立國后興起的,有些是隨開國皇帝南征北戰的功臣后代,有些更是傳承數千年的古老家族,連大秦也忌憚三分。
為了能夠在這次的大戰中獲取更多的利益,一向高傲的他們也放下身段,聚攏家將,花重金招來精英,只為讓家族更上一層樓。
不得不說這些傳承上千年的貴族的底蘊深不可測,大家族輕輕松松派出上萬精英子弟組成大軍,小家族即使沒有那么多子弟,也拿出無數靈石,雇傭精英為他們戰斗。
粗略計算,這次貴族派出的私兵雖然只有五十萬左右,不到平民組成的大軍的一半,不過這五十萬都是精英,強者無數,可比數百萬大軍!
而不少正在上課的學院也響應帝國的號召,組織學員來南線殺敵報國,也作為一次歷練。
驪山學院作為大秦的皇家學院,就是其中最活躍一份子,趙赫兩人也隨之而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