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序易遷,冬殘春至。
直到第二年的陽春三月,西遊隊伍方纔抵達了下一站:荊棘嶺。
荊棘蓬攀八百里,古來有路少人行!
荊棘嶺本來是有路的,但如今,已經是荊棘丫叉,碧蘿牽繞,道路已經被一叢一叢的荊刺棘針遮蓋,正是:
密密搓搓初發葉,攀攀扯扯正芬芳。
遙望不知何所盡,近觀一似綠雲茫。
荊棘嶺中有座木仙庵,木仙庵中住著的八個妖怪:
松樹精:十八公。
柏樹精:孤直公。
檜書精:凌空子。
綠竹精:拂雲叟。
楓樹精:赤身鬼。
除了他們幾個男子,木仙庵中還有一位女子,這女子名喚杏仙,杏仙麾下有兩個丫鬟:丹桂,臘梅。
第一次看西遊紀的時候,周鼎看到這八個樹精花妖的時候,心裡只有一個想法:蠢貨,你i們純粹是在作死!
周鼎搞不懂,這些人要修爲沒有修爲,要能力又沒有能力,也沒有吃唐僧肉的打算,好端端的,爲什麼要招惹西遊隊伍呢?
導致最後,一個個被豬八戒掃平趟倒,連根拔起,多麼悲催的結局?
不過,周鼎細細揣摩之後,忽然發現:事情並不像表面上那般簡單。
這世上,從來沒有無緣無故的愛,也沒有無緣無故的恨,這些樹妖,不可能爲了跟唐僧吟詩聊天,就冒著生命危險擄掠唐僧。
周鼎從樹妖和唐僧談詩論道的內容中,發現了他們這麼做的目的。
爲了印證自己的這番猜測,周鼎沒有破壞荊棘嶺的劇情。
唐僧被樹精擄走,醒來後,十八公,拂雲叟、凌空子,孤直公四個老樹精上前和唐僧見禮。
樹精四老與唐僧寒暄一番,接著說道:“聖僧從小修行,乃有道之上僧也。我等幸接臺顏,敢求大教,望聖僧以禪法指教一二,足慰生平。”
周鼎躲在雲彩上,微微一笑,心道:戲肉來了!
樹精們真的是求指教嗎?
非也!
荊棘嶺衆妖的求指教,並非真的要唐僧指教,而是想通過求教,引發‘佛’與‘道’的辯論。
荊棘嶺衆妖清楚,己方衆人修爲不高,最強的人,也不過是仙人期修爲。僅憑他們這些人,不可能用武力破壞西遊,所以,他們只能來文的。
若能靠辯論辯倒唐僧,無異於給西遊來一個釜底抽薪,若能毀了唐僧的禪心,西遊之事必然告吹。
唐僧的情商並不高,以爲樹精四老真心論禪,逐回道:“禪者靜也,法者度也。靜中之度,非悟不成。悟者,洗心滌慮,脫俗離塵是也……”
十八公、孤直公二人負責唱紅臉,附和著說道:“聖僧乃禪機之悟本也!”
拂雲叟唱的則是白臉,辯駁道:“禪雖靜,法雖度,須要性定心誠,縱爲大覺真仙,終坐無生之道。我等之‘玄’,又大不同也。”
玄者,道也,拂雲叟的這句話,間接表明了他是道家的身份。
唐僧問道:“道乃非常,體用合一,如何不同?”
拂雲叟回道:“……道也者,本安中國,反來求證西方。空費了草鞋,不知尋個什麼?石獅子剜了心肝,野狐涎灌徹骨髓。忘本參禪,妄求佛果……”
拂雲叟幾乎是指著鼻子罵唐僧:中國的道學博大精深,包容萬象,你不當道士,反當了和尚,又跑了西方去取經,豈不是捨本求末?
或許是出於禮貌,或許是人在屋檐下,唐僧並未立刻反駁。
看了看木仙庵的夜景,唐僧佯裝被景色打動,用了一句:‘禪心似月迥無塵’來表明自己的志向。
隨後,唐僧又賦詩一首:
“杖錫西來拜法王,願求妙典遠傳揚。金芝三秀詩壇瑞,寶樹千花蓮蕊香。
百尺竿頭須進步,十方世界立行藏。修成玉象莊嚴體,極樂門前是道場。”
唐僧以詩諭志:我喜歡當和尚,我就是要取經!
樹精四老不甘示弱,紛紛做詩,詩詞大意多含逍遙、愜意、自在、無拘無束的美好,暗指和尚的生活枯燥乏味。
酒逢知己千杯少,話不投機半句多!
唐僧有些乏味,不想和衆人多談,又恐傷了麪皮,客套著說道:
“衆仙老之詩,真是吐鳳噴珠,遊夏莫贊。厚愛高情,感之極矣。但夜已深沉,三個小徒還在等我。貧僧不能久留,望諸位指示歸路。”
意思是:你們的詩作的真好,但是,我要回去了!
衆老樹精焉能放過唐僧,勸道:“聖僧勿慮,相逢即是有緣,今夜天光晴爽,月明如晝,再寬坐坐,待天曉自當送高僧過嶺,與令徒相會。”
周鼎清楚:樹妖等人的辯論沒有奏效,現在,他們要執行第二套方案了。
第二套方案是什麼?
衆樹妖的第二套方案,就是要在勸說未果的情況下,對唐僧進行色-誘。
色-誘唐僧的人選,便是杏仙。
杏仙美嗎?
能被派出來誘惑唐僧,她的樣貌自然是極美的!
青姿妝翡翠,丹臉賽胭脂。
星眼光還彩,蛾眉秀又齊。
弓鞋彎鳳嘴,綾襪錦繡泥。
妖嬈嬌似天臺女,不亞當年俏妲己。
吳承恩筆下的杏仙,竟能與妲己相提並論,美貌可想而知。
美人杏仙來到,唐僧不再鬧著走,靜靜的寬坐在一旁,享受著美人奉上的茶果,美滋滋的觀看美人唱曲演舞。
杏仙奉上的茶水,其實是催情的迷魂湯。
荊棘嶺衆妖見唐僧飲下茶水,皆面露喜色:只要唐僧與杏仙成就好事,禪心必毀,這樣一來,同樣可以達到破壞西遊,阻止佛學東進的目的。
可惜!
若時間足夠,說不定唐僧真能著了杏仙的道,留在此處與杏仙成就好事。
怎奈,時間有限!
迷魂湯尚未發揮藥效,衆妖察覺到:孫悟空很快就會找到這裡,必須加快行事的步伐。
於是乎,杏仙赤裸裸的表達了對唐僧的愛意。
十八公勸道:“杏仙盡有仰高之情,聖僧豈可無俯就之意?如不見憐,是不知趣也。”
孤直公也勸道:“聖僧乃有道名士,怎能茍且行事。若杏仙有意,可教拂雲叟與十八公做媒,我與凌空子保親,成此姻眷,何不美哉!”
保媒拉縴的都有了,若唐僧順水推舟,荊棘嶺衆人便成功的破壞了西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