囑咐殷樂記得下午去接孩子們放學,秦瑤駕車把孩子們送到學堂後,便趕著馬車進城去了。
宋瑜和劉仲這段時間天天都要往縣城跑,遇到白善在城中販賣一些從南邊帶來的鮮果,他回來已經有些時日了。
還搞了個固定攤位賣水果,生意很是不錯。
秦瑤進了城,沿街逛過去,很快就見到了那個獨特的水果攤子。
用芭蕉葉做底的臺子上,有白桃、紅李、甜瓜、釀荔枝,都是開陽縣這樣的小地方平常見不到的。
所以哪怕這個小攤開著嚇人的高價,仍是被各府出來採買的管事婆圍得水泄不通,生怕搶不到最鮮的貨。
秦瑤站在旁邊等了足足一刻鐘,擁擠的人羣這才散去。
也在這一刻鐘內,攤子上的水果已經被搶購一空。
大戶人家不缺錢,都是一筐一筐的拿。
秦瑤聞著空氣中飄來的果香,以手做扇扇風,依舊覺得口渴難耐。
掏出五十文在水攤上買一碗冰飲一口乾了,這才朝數錢的白善走近。
她嘿了一聲,正在數錢的白善嚇得一把將銀子攬入懷中,警惕的擡起頭,還以爲是哪個膽大包天的強盜呢,沒想到對上了秦瑤戲謔的笑臉,怔了一瞬。
“是你?。 卑咨乒衷沟溃骸皣樜乙淮筇??!?
“挺賺錢啊。”秦瑤羨慕的瞅一眼他懷裡裝得滿滿當當的錢匣子,感嘆:“這城裡的有錢人還是多,五十文一斤的白桃也是成筐的拿,看來今夏我們村的涼瓜不愁賣了?!?
白善一喜,“瓜熟了?”
見秦瑤笑著點頭,忙把錢匣子合上,讓夥計先收攤,領秦瑤去旁邊水攤,點了兩碗最便宜的涼茶。
他客套道:“這些果子不過是賺幾分辛苦錢罷了,沒什麼賺頭的?!?
秦瑤信他纔怪。
辛苦確實是辛苦,畢竟是在古代搞長途貨運,路途艱辛難免。
可這其中的利潤也是巨大的,不說賺兩倍吧,一倍也是有的。
不過別人的生意不多過問是規矩,秦瑤說起村裡今年的涼瓜收成,問白善什麼時候有空過去親自看看。
“你上次託人告訴我,有多少涼瓜你都收,還算數吧?”秦瑤試探問。
白善喝了兩大口涼茶,把剛剛吆喝乾的嗓子滋潤滋潤,這才頷首笑道:“算數的,不過量大了,價錢我肯定開不到去年那麼多?!?
秦瑤早有心理準備,“行,那你哪天來?”
白善算了算時間,又看了看日頭,剛中午呢,“那就今天吧!”
秦瑤非常樂意,“那現在就走?”
“哎哎,喝完這碗涼茶啊?!卑咨平械馈?
秦瑤嫌棄的撇撇嘴,“我不渴。”
行吧。白善拿起她那碗動都沒動的涼茶,一併幹了,一滴都不浪費。
白善回住處去牽馬,秦瑤出城駕車,兩人在城郊匯合,一塊兒往劉家村駛去。
半下午抵達村裡,秦瑤讓各家摘了瓜拿到村井那處匯合,好給白善估價。
這日傍晚,小小的村莊異常熱鬧。
家裡種了瓜的,抱著自己的精心挑選出來的瓜期待又忐忑的等待白善估價。
家裡沒種瓜的,就端著飯碗過來吃瓜湊熱鬧。 小孩們最開心,每破開一個瓜,等白善拿起一片之後,秦瑤便會把瓜拿給他們分吃了。
村裡每個小孩都有份,有些吃了一片還能蹭到第二片,整個傍晚,村裡都是孩子們開心的歡笑聲。
不過價格出來之後,幾家歡喜幾家愁。
秦瑤家的和劉糞蛋家的,二十文一斤。
劉老漢家的十二文一斤。
餘下的全部十文一斤,還是看在秦瑤的面上纔給的價。
要不然這些歪瓜他真是不想收。
不過如果是十文一斤的話,賣到遠點的鎮子,因爲沒有競品倒也能有些賺頭。
可能是去年秦瑤家西瓜賣了三十文一斤給村裡人帶來太大期待,突然面對降低了三倍的價格,一時間有點難以接受。
瓜種得多的,也就答應了。
家裡瓜少的便決定自己賣。
但多多少少還是有幾聲抱怨。
殷樂譏諷道:“雖說今年遇到大雨,天公不作美,但同樣的種子同樣的雨,爲什麼別人劉糞蛋就能種出二十文一斤的?你們自己用了幾分力氣種出來的涼瓜自己心裡有數?!?
“況且十文已經不低了,都是些歪瓜,看著就不好看,能賣上錢就謝天謝地吧?!?
抱怨的村民頓時黑了臉,但也知道是自己不如人家劉糞蛋上心,沒什麼好說的,認了。
等到白善帶車前來收貨那天,銀子真切的落到手中,村民們再也沒有任何抱怨,並暗暗決定來年好好把這涼瓜種出來,爭取也能賣到二十文一斤。
劉糞蛋家種出一千斤,二十文一斤算下來就是二十兩銀子。
錢捧到手裡,劉糞蛋人都呆了。
村民們也看傻了眼,居然這麼多!
今年沒去領瓜種的村民簡直腸子都要悔青。
張氏種了兩畝瓜地,因爲遭過大雨,後續努力拯救也只有一千三百斤,十二文一斤,得銀十五兩六錢。
這可是一大筆進項了,張氏喜滋滋的,忍不住對正好休沐歸家的劉肥催婚,“這聘禮都有了,你小子到底看中了哪家小姐?娘這就給你提親去!”
正在吃瓜的劉肥聞言,渾身一抖,丟下瓜皮,捂耳逃離現場。
身後還跟著大郎兄妹四個和金寶金花大毛幾個孩子,外加小來福等一衆村裡半大姑娘小子,長長一串,看得村裡人哈哈笑。
“還是個孩子呢,急什麼?!弊彘L調侃劉老漢和張氏。
劉老漢自己都沒忍住笑出了聲,氣得張氏暗暗給了他一錘,朝秦瑤那點點頭,轉身暴走歸家。
秦瑤好笑的搖了搖頭,繼續幫村民們稱重算賬。
這次種瓜的村民最少也有二兩銀子入賬,最多的就是劉糞蛋,入賬二十兩。
秦瑤自家五畝地留下半畝自己吃,剩下的都賣了,得銀七十二兩整。
瓜賣掉,集資入股的事重新提起,一切就變得順其自然。
村民們積極參與,買不了一股的便兩三家湊齊一股,最後總共籌得銀子二百零八兩。
秦瑤自己再掏一千兩,一共一千二百兩投入,文具廠全面升級正式開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