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5章 再改,化身特偵連!陳軍見提出來的獨立營模式,高城和王團長都不看好,意識到是雙方之間的思維存在很大的誤區(qū)。
立馬解釋道:“在七零二團現(xiàn)有基礎上新增一個營,確實是不現(xiàn)實的事,可我的想法也並不是這樣。
我所謂的獨立出來,說的是把合成營單獨拎出來,其他三個營進行縮編,從五連制變成三連制。”
“縮編?”
王團長聽到這個全新的思路,頓時就來了興趣,急忙催促道:“來來來,詳細跟我說來聽聽,怎麼個搞法?”
高城也感覺非常的新穎,同樣好奇的豎耳傾聽。
“我的想法是這樣……”
陳軍整理思路,條理的說道:“我們團一共有三個營十六個連,其中警通連是團直屬單位,所以先不去管他。
首先我們先說一營,我的想法是抽調兩個坦克連,輕坦連和重坦連各一個,放到合成營的編制中……”
“兩個坦克連?”
高城打斷了陳軍的話,疑惑道:“合成營不是隻有一個坦克連嗎?怎麼這又多出來了一個呢?”
“我這麼安排有它的作用,等會兒聽我說完你就懂了。”
陳軍沒有立刻解釋,接著說道:“一營還剩下兩個重坦連加一個輕坦連,依舊還是坦克營。
總體戰(zhàn)鬥力肯定是要弱一些,但它的核心作用能保存下來。
再來說二營,合成營整體獨立出去,二營剩下八連、九連和十連,三個都是裝甲步兵連,營的戰(zhàn)鬥屬性依舊能保持。
因爲少了兩個裝甲步兵連,從而缺失的戰(zhàn)鬥力,其實和坦克營一樣,都能從新建的合成營身上找補回來。
從單獨的各營來看,戰(zhàn)鬥力是削弱,可要是從整個團的層面上來說,實力肯定是提升的……”
高城和王團長聽到這裡的時候,已經對陳軍的思路有了一點脈絡,聽得也越發(fā)津津有味起來。
陳軍繼續(xù)說著……
“最後剩下的三營稍微複雜點,合成營需要防空連和火炮連,可合成營只有五個連編制,又不能同時調兩個連過去,所以只能略微做調整。
從三營抽調一個防空連出來,再把後勤保障連轉爲團直屬,由團裡面來直接指揮保障連,在多了合成營的情況下,能更好的完成保障任務。
剩下兩個火炮連和一個防空連,順理成章的組成新火力三營。
如此一來。
七零二團整體改編,變成三三制的基礎營連,再加兩個團直屬連,還有完全獨立出去,相當於獨立營的合成營。”
三三制是我軍傳統(tǒng)的模式,在這個合成營剛萌芽的時代,一營五連只有野戰(zhàn)部隊等少數(shù)部隊採用。
將團規(guī)模縮編到三三制模式,再加獨立營和直屬連的架構,確實很新穎,也很符合七零二團如今的需求。
“妙!太妙了!”
王團長聽完著實眼前一亮,很滿意的誇讚道:“陳軍,還得是你啊,沒有辱沒你軍事天才的名頭,哈哈。”
“這想法還真是別具一格,經過如此重新組合,既能突出合成營的價值,又不影響其他三個營的戰(zhàn)略作用,甚至還能與合成營一起衝殺。”高城也評價道。
“七零二團的調整大概這樣,剩下就是合成營的事。”
前面的建議被高度贊同,陳軍更加的有信心了,接著說道:“團裡調整後,合成營就有了輕重兩個坦克連、防空連、鋼七連和電子對抗連。
這五個連隊缺什麼很明顯,那就是缺一個工兵保障連,少了火炮輸出單位,還多了一個坦克連。
爲了達到合成營所需的配置,就必須從這五個連進行調整。
我的想法是改動輕坦連,將其所屬戰(zhàn)士全部調到防空連,並轉爲炮兵,組成火炮防空連。
我團是全機械化作戰(zhàn)單位,自行火炮的運作模式,和輕型坦克其實差不多,只是需要更多後勤人員輔助,主要的操作控制人員基本一樣的。
輕坦連的炮手、駕駛員和車長,轉而擔任火炮連任務,給予一定時間訓練,熟悉自行火炮裝備,完全沒有一點問題。
而軍區(qū)已經同意試點合成營,那就代表同意了全士官營概念。
所以將兩個連的人結合到一起,人數(shù)並不會超過標準,只可能還少,還得從其他地方抽調士官過來補充。”
陳軍剛提出三三營的重組模式,現(xiàn)在又來一個坦克兵集體轉炮兵。
這腦洞之大,思維之活躍。
王團長和高城不得不服。
最主要的是陳軍這個轉化方式,在實際中還真是行得通,轉化效率會很高,幾乎沒有什麼困難。
兩個連合併成一個連的方式,也有效的搭建起了火炮防空連。
到此只剩最後一個問題……
“輕坦連的人全部調到防空連,那這個連完全空了,留著他還有必要嗎?那不等於浪費了?還不如留著輕坦連,再增加一個連不就行了。”高城納悶道。
“難道說……”
王團長想到了陳軍的思路:“你將這個騰空的輕坦連,要轉化爲工兵保障連?”
“對!”
陳軍點了點頭說道:“每次軍改都預示著裁軍,恐怕這次也是一樣的,在這樣的大背景下,想增加編制恐怕很難。
所以,我們只能在現(xiàn)有編制內,對現(xiàn)存的連隊進行調整。
大功六連能變成電子對抗連,輕坦連怎麼就不能變成工兵保障連呢?是吧,上面不可能會拒絕。
我敢百分百的確定。
只要是能夠提高部隊戰(zhàn)鬥力,只要是符合信息化改革的大背景,任何的改變,上面都會支持。”
坦克連本就是後期組建的連隊,沒有什麼特殊的榮譽和歷史價值。
在軍改的背景下,改它如同喝水。
沒什麼難度。
“輕坦連整編爲工兵保障連,確實是個很不錯的法子,可就一個空殼子,要湊滿人,還的都是士官,這可不容易。”高城皺著眉頭很擔心。
“上面不是讓我們寫方案嗎?我們就只管寫就是,至於能不能夠湊滿人,那是上面首長該考慮的事,不是我們,團長,你說我說的對不?”陳軍賊賊的笑道。
“哈哈哈,你個小機靈鬼。”
王團長被陳軍的話給逗笑了,當場拍板說道:“好,那就先這麼定吧,能不能成我們先不管,先把方案定下來。
後續(xù)要是有什麼問題,上面研討結果沒有通過,我們再想辦法也不遲。
合成營的編制方案就這麼定了,那麼,現(xiàn)在就只剩最後一件事,那就是合成營的營地建設。
不只是營地的選址問題,還有營地的營房設計,上面都讓我們給出方案,你們倆有某之想法嗎?”王團長的話音剛剛落下,高城就連搖頭帶擺手說道:“這我可就不會了啊,這種事情我可搞不來。”
“那你呢?你有某之方案不?”
王團長似乎知道高城不會,目光一直鎖定在陳軍身上。
“我還真做了點準備,之前接受師裡的任務去培訓,借著這個機會,我?guī)缀跖鼙榱巳珟熋總€連,對炮兵連、坦克連和步兵連等等的不同之處,都做了一番研究,還算是有一點點的把握。”
陳軍先是解釋了一下思路來源,然後才說道:“對於合成營的營地怎麼建設,我已經寫好了設計方案。
只需要專業(yè)的土木專業(yè)人員,根據(jù)我的方案製作成爲具體設計圖,應該就能夠投入到使用中。”
“好,有遠見,未雨綢繆啊,有你負責合成營,我算是省了大事,哈哈。”王團長再度稱讚陳軍。
不稱讚都不行啊。
不管哪個老大碰到這樣的小弟,你要做的事情他不僅做了,做得非常好,還提前早就準備好了。
都會覺得格外舒暢。
“那肯定啊,老陳是誰?那可是咱們整個集團軍,數(shù)一數(shù)二的天才,要是他都辦不成的事,那肯定就沒有人能辦得成了。”
高城很少夸人,更別說拍馬屁,陳軍是屬於獨一號。
風頭被陳軍搶,高城心服口服。
“那麼就只剩最後一件事了,合成營的營地選址,你們覺得咱們團這附近,落在哪裡比較好?”
王團長先提了個問,接著又說道:“要不就搞在團部旁邊,隔的近點,我們也能更好的溝通。”
團部基地坐落在遠離城市的荒野,周邊區(qū)域還確實挺寬闊的。
一望無際那種!!
別說是搞一個營了,再搞個團都行。
“團部附近也不是不行,隔得近,以後的建材物資運輸還更方便,團裡和師裡的首長來視察工作,同樣也會更方便。”
陳軍同意了王團長的提議,高城卻發(fā)表不一樣的看法。
“合成營有五個連隊的營房建設,加上日常訓練,佔地面積可不小,我覺得可以全團都去踩踩點,先看看有沒有更合適,再做決定也不遲。”
“嗯,也確實,我們還有足夠時間,全團整體摸排一次,如果有更合適的,那就更好了。”
陳軍斟酌片刻,也覺得不用急。
“行,合成營,你纔是實際負責人,你說了算。”
王團長不是打腫臉充胖子的人,自己不擅長的就做甩手掌櫃,利落的說道:“那這件事就交給你和高城了,你們倆這段時間到處多走走。
給你們倆半個月的時間,半個月之後給我地址,到時我把方案整理成文件,送到師裡面去研討。”
“收到!”
“保證完成任務。”
陳軍和高城同時起身,接受這道命令。
……
合成營的籌備工作是當前大事,容不得有半點的含糊。
所以從團裡面回來的半個月時間,陳軍和高城還真就成了地圖採集員,整天開著車子到處溜達。
付出的時間,和收穫成正比。
半個月時間換來的滿滿的資料,最後整理出來進行各種規(guī)劃後,發(fā)現(xiàn)團部旁邊不是最好的。
爲了便於建設營區(qū)用水取水,黃土高原地帶水資源比較匱乏。
加之鋼七連成爲合成營一部分後,它的戰(zhàn)鬥任務也需要進行改變,必須從合成連轉爲特別偵查連。
特偵連“服務”的對象是合成營,作戰(zhàn)任務不只是侷限於偵察,還得擔任攻堅步兵、敵後作戰(zhàn)等更加複雜多樣,無限接近於特戰(zhàn)部隊的存在。
所以訓練場地要求也更高,需要有懸崖和水域等等。
最後把地址選在了團部往東,大概十幾公里的位置,那裡有一處天然小湖,比團部周邊更加合適。
合成營的編制方案、營房方案、營地選址等等,都已經全部設計完成。
王團長拿著這些設計好的方案,第二天一大早便跑到了師裡面,親自交給了一直在等的師長。
王團長能提前一個月完成任務,師長給予了極高的讚揚。
隨後便在當天的下午召開會議,以師長和政委作爲牽頭,討論了七零二團送上來的這些資料方案。
七零二團三三制加獨立營的改編,還有別出心裁的獨立營編制設計。
讓師裡的一衆(zhòng)首長大爲驚豔!
這種他們完全沒想過的思路,給予了他們前所未有的新奇感,讓會議的討論變得格外熱切。
也因爲設計的方案實在完美,基本上挑不出什麼太大毛病。
師裡最後的討論結果很順利,除了一些小的地方,比如全士官營標準過高,恐怕執(zhí)行起來很有難度,這種擔憂之外,其他沒有任何問題。
最終全票通過了師裡的研討會,隨後便加急送往了軍區(qū)。
師裡只是對方案進行一個討論,並且也只僅限於討論,相當於是過一遍眼,只要沒大問題就行。
說直白的就是嘴巴上說一說,不需要進行什麼實際行動,沒有太大的壓力。
到了軍區(qū)可就不同了。
軍區(qū)不僅要確認方案是否可行,還得看有沒有能力去把它執(zhí)行下來,各方面的人員物資是否具備。
因爲軍區(qū)只要是通過了方案,那可是要拿出真金白銀來乾的。
爲了確保軍費用到了該用的地方,合成營這個項目不會以爛尾收尾,軍區(qū)要考慮的事情很多。
而且還要和後勤軍需、裝備等單位,進行相應的對接工作。
程序很複雜。
不是什麼三五天能下來的。
因此陳軍和高城把方案送上去,接下來又進入到了無期限的等待,哪怕心裡再怎麼急切也只能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