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的BJ,乍暖還寒,直到驚蟄纔有了些許春的氣息,可謂數樹新開翠影齊,倚風情態被春迷。
正德九年三月初十,正德皇帝命少師兼太子太師華蓋殿大學士楊廷和、少傅兼太子太傅吏部尚書謹身殿大學士樑儲、太子太保戶部尚書武英殿大學士費宏、詹事府詹事禮部右侍郎兼鴻臚寺卿歐藏華、翰林院侍讀學士顧清、太子少保兵部尚書陸完等十四位朝廷大員爲殿試讀卷官。
正德九年三月十五,在會試第一名霍韜的領頭下,四百九十七名貢士穿著統一的服飾進入皇宮,開始了他們科舉的最後一場考試·殿試!
翰林院侍讀學士顧清看著浩浩蕩蕩的貢士團,有些遲疑的問道:“此次錄取之人數是不是太多了點?”
要知道在此之前,一次會試一般是三百餘人上岸,錄取率大約在10%左右。
這一回上岸接近五百人,可謂大明頭一遭。
站在顧清旁邊的是兵部尚書陸完,聽到這話後,他笑了笑,隨口道:“這是陛下的旨意。”
顧清忍不住看向端坐於正上方的正德皇帝,見陛下神情不喜不悲,對於出現這麼多貢士沒啥反應。
再看看楊廷和、樑儲、費宏三大內閣的表情,同樣異常平靜。
顧清暗自嘆了口氣,最近這段時間,朝堂之上風向有些詭異,以至於他這般的人都有些摸不清頭緒,只得低調行事,明哲保身要緊。
待近五百名貢士坐下之後,殿試正式開始,考題由正德皇帝親自出的:
朕惟《大學》一書,有體有用,聖學之淵源,治道之根柢也.
其書大綱有二,先之以帝王爲治之序,次之以帝王爲學之本,又以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之要分爲四目.
朕萬幾之暇,留意此書,蓋欲庶幾乎古帝王之學,以增光我祖宗之治
夫爲人臣而不知《大學》,無以盡正君之法。子諸生講明是道久矣,行且有臣之責其爲朕悉心以對,毋泛毋略。朕將親覽焉。
歐藏華站在下方,看著正德皇帝出題考題,不禁露出一絲微笑,老闆真是越來越成熟了啊!
總結起來就是四個問題:
其一,《大學》的精髓是理論與實踐並重,爲聖學治國之根本。
其二,帝王治學治國的次序與根本,應該是先學後治爲正途,偏離則誤國。
其三,歷史鏡鑑,後世應該汲取前朝的教訓,應如何超越宋朝、增強本朝?
其四,臣子責任是研習《大學》以輔君治國,要詳盡解答,皇帝將會親自查看。
這裡正德皇帝玩了一個微妙的小把戲,就大宋那點功績,明朝早就超越了,可他卻在問如何超越,這就是一個問題,大宋還有什麼優點是明朝需要超越的?
論武功,大明收復了燕雲十六州,這是兩宋終其一生都沒有達成的任務。
論文治,宋詞無疑的華夏文學史的巔峰,但明小說同樣不弱。
宋有理學,明有心學。
宋有程顥、周敦頤、陸九淵、朱熹,明有曹端、王守仁,後面還有李贄、方以智、王夫之、顧炎武等大家。
尤其是後面還特地提到光耀祖宗的基業,這就差不多是在明示了。
而正德皇帝故意將人數擴充了近一百多人,就是希望能從這批人裡面挑選出願意跟上他腳步的學子。
隨著題目發下去,學子們開始奮筆疾書。
歐藏華待了一會兒,便走過去查看學子們的答題.他只是好奇,纔不是爲了嚇唬這些新人。
轉了一圈,覺得沒意思了,便回到了自己的位置上。
隨著時間的推移,落日餘輝,霞光瑰麗。
陽光斜照在紫禁城上,將天地染成了一片金黃。
殿試在暮鼓聲中迎來了結局,所有的貢士們放下了筆,在鴻臚寺鳴讚的領導下,依次從大殿之中退了出去,收卷官上場,將貢士們的試卷收了上來,然後將四百九十七份考卷交給彌封官。
彌封官蓋上彌封關防印送掌卷官,由於時間匆忙,殿試墨卷不須謄錄成硃卷,直接送到東閣讀卷官處,等待十六日早上讀卷。
三月十六日,雞都還沒叫,歐藏華就在曲非煙的催促下起了牀,卯時便來到了東閣,而其餘十三位讀卷官差不多同一時間到來,在楊廷和的帶領下,大傢伙進入東閣開始評審試卷。
由於這一回參加殿試的人數衆多,大家又只有一天的時間閱卷,時間很是倉促。
首先送到十四人手裡的是會試前十的考卷,大家分別分別觀看時,用硃筆在精彩的句子後面畫個圈,最後統計誰獲得的圈圈多,誰便是第一名。
廣東廣州府·霍韜、南直隸淮安府考生·蔡昂、南直隸徽州府考生·唐皋、陝西西安府考生·馬理、江西吉安府考生·李中
即便每一個人都是當地享負盛名的人傑,可是在東閣十四位讀卷官的面前,他們還是稚嫩了些。
天下之大,英才輩出,然而能夠有幸踏入東閣門檻者,終究是鳳毛麟角。
有的人窮其一生,苦讀不輟,也只是爲了讓自己的考卷有機會進入東閣。
走到這一步,努力和天賦,已顯得微不足道。
十四位讀卷官之中,歐藏華是個另類,比起楊廷和、樑儲等人,他不僅年輕些,動作也更加利落,尤其是那一雙如炬的眸子,只需一掃而過,兩千餘字的文章彷彿在他腦海中瞬間定格,字句清晰,條理分明。當旁人還在細細品味第一篇的韻味時,他已悄然拿起第三篇。
不知過了多久,兵部尚書陸完拍了拍歐藏華的肩膀,善意的提醒道:“歐侍郎,先吃些東西,墊墊肚子吧!”
歐藏華回過神來,看了一眼不遠處的漏壺,發現已經到了午時。
“多謝大司馬提醒,”歐藏華拱手回禮後摸了摸肚子,只感覺餓得前胸貼後背了。
他和陸完一同出了東閣,到一旁的偏殿去吃飯。
這一回只要給十四位讀卷官準備伙食,光祿寺那幫人終於拿出了點本事,做出來的東西不再是難以下嚥的豬食了。
兩人坐下之後,陸完便微笑著詢問道:“歐侍郎對於哈密、吐魯番、烏斯藏之事如何看待啊?”
歐藏華微平和的說道:“此三地各有性格,只可惜上次朝貢之時,下官軍務纏身不在京城,未能與之使節交流。”
“歐侍郎以後想跟他們交流,怕是有些困難咯!”
陸完喝了口茶,緩緩訴說起這三地最近一年的騷操作,最後感嘆一聲道:“想要他們和平相處、重新朝貢,唯有強勢威壓方可!”
“大司馬的意思是?”
陸完神情認真的說道:“甘陝地區需要一位精通軍務的強勢之人主持大局!本官認爲,左都御史彭澤,便是不二人選。”
歐藏華神色呆了呆,人家彭澤纔回京城幾天,你就迫不及待的把人往西北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