薊州位於燕雲十六州最東側,幅員遼闊,地理位置險要,是燕雲最大的一個州府。
薊州在武大眼中的重要性,除了可以北扛遼金之外,最爲重要的意義則在於其環渤海流域。
只要有足夠的船隻,燕雲軍卒完全可以走水路北上,助遼國滅金,更可以震懾遼國。
當然,這些都是次要的,最主要的原因是,出海之後可以直接進攻高麗與倭國,或者直接封鎖海域。
說穿了,無論是遼國、燕雲還是大宋、大理、甚至西夏、吐番,好歹在後世也算是五十六個民族五十六朵花,但高麗和倭國就不一樣了。
尤其是倭國,武大對這個國度沒有任何一丁點的好看法,如果能將這個民族儘早抹殺,武大還是樂得其成的。
是的,就是抹殺。
武大不想在陸地上掀起戰爭,但對於倭國則截然不同,只要時機合適,兵馬足夠,武大不吝嗇對倭國興兵,直接進行慘絕人寰的種族滅絕。
即使是天怒人怨,武大也不在乎,因爲武大覺得這個民族很讓人噁心。
或許,這句話有些種族歧視的意思,但如今的武大面對當下的倭國,他有絕對的資格說這句話。
倭國,彈丸之地,如今的這個天下,只有武大知道,日後倭國會對我華夏民族造成永生永世難以磨滅的屈辱。
是的,無需狡辯,就是屈辱。
即使抗日戰爭我們贏了,可那又怎樣?倭國在我們華夏領土上興風作浪,殺害了多少華夏同胞?完事一句投降就可以了?我們又沒打到人家國度裡去,從根本上來說還是我們虧了,難道不是嗎?
何況,還有後來的釣魚,島,事件。
現在,機會來了,武大穿越而至,他希望自己可以直接將倭國徹底廢掉,寸草不生。
武大一直算不上是一名合格的統帥,心慈手軟,但對於倭國,武大絕對絕對不吝嗇與冷血無情。
這,纔是武大最大的野心。
當然,這一切的前提,還是要武大有足夠是水軍。
如若不然,即使他燕雲兵強馬壯,可燕雲與倭國之間隔著一片海,依舊是鞭長莫及。
所以,武大把梁山晁蓋封爲“鎮東大都督”。
其實當日武大冊封五大都督,看似很隨意,實則是有一定目的性的。
童英與宋徽宗有血仇,所以被封爲鎮南大都督,與大宋對峙;武大最信任武松,所以封武松爲鎮中大都督;盧俊義麾下的嫡系大將略少,所以被武大派去了北面,鎮北大都督;方臘麾下兵強馬壯,所以武大把他封爲鎮西大都督,面對最爲混亂的局面,西夏、吐番,甚至還有大宋;而武大之所以把晁蓋封爲鎮東大都督,原因很簡單,因爲他梁山嫡系人馬當中有水軍。
梁山山腳下有一片蘆葦蕩,本就有大量的水軍,而且梁山一系的人馬的確不缺水中高手,比如當初武大鑿沉蔡京那隻老狗的花石綱,就是梁山一系的水中大將出手的。
雖然後來梁山分家,宋江帶領接近半數的梁山好漢投靠朝廷,也帶走了一批水中悍將,比如阮氏三雄,但留在梁山的水中高手,依舊很多。
比如……渾江龍李俊。
前文當中,很久以前就說過,武大一直很看重李俊這個人,不只是因爲他的個人能力,更重要的還是因爲李俊這個傢伙很是懂得審時度勢。
在老闆水滸傳中,梁山損兵折將,終於替朝廷征討完方臘,平定江南,班師回朝。
李俊心知回京之後,必然會落得一個悽慘下場,但衆人屢勸宋江與盧俊義,他們卻不聽,非要回京,於是李俊便詐稱中風,並要求留下童威、童猛看視,讓宋江先行回朝。
結局一目瞭然,迴歸朝廷的梁山好漢全都悽慘收場,死的死,逃的逃,唯有他渾江龍李俊,與童家兄弟前往榆柳莊,尋找費保四人,打造船隻,從太倉港出海,投化外國而去,最終成爲暹羅國之主,很是逍遙快活。
由此可見,李俊絕對是一個非常了不起的聰明人,他懂得如何真正做到趨利避害。
而李俊也的確沒有讓武大失望,他沒有跟隨宋江投奔朝廷,而是堅定不移的留在了梁山,站在了武大這一邊。
渾江龍李俊,是梁山揭陽鎮派的首領,獨立性很強,其麾下有李立、穆弘、穆春、張橫、張順、童威、童猛、薛永、侯健以及王定六等人,共十一位榜上有名的好漢,絕對是一股不弱的勢力。
其中,浪裡白條張順、船火兒張橫以及出洞蛟童威、翻江蜃童猛兄弟,原本全部都是梁山水軍頭領,皆是水中悍將。
至於他們的頭領渾江龍李俊,則更加了不得。
宋代爲清理黃河泥沙,發明了一種巨大的鐵耙,攪動水底泥沙,治河刷掃河沙,使沙順水流走,這種鐵耙名爲“輥江龍”,也稱“混江龍”,李俊能被冠以“混江龍”這一綽號,有翻動江河之意,暗喻他乃是“混”入江湖的“真龍”,由此可見其水上功夫之強悍。
在武大入駐燕雲之初,李俊等人便已經被派到薊州極東之地,打造水軍。
事實上,他是武大麾下的第六大都督,全稱“水師大都督”,其權限之高,絕對不弱於其他五大都督。
只不過爲了避免引起各國勢力不必要的懷疑與忌憚,所以武大在當初正式稱王之日,並沒有拿出來大肆封賞。
換言之,武大從一開始,就在琢磨水軍,或者說要對付倭國。
武大喬裝打扮,隱匿行跡,一邊走走停停,處理公務,一邊還要留意沿途各州府縣城的情況,調派工匠人手以及銀錢,開設作坊,等他到達薊州境內,再一路往東到達沿海地域的時候,時令已經是初冬。
北地苦寒,冬日來的極早,北風呼嘯,極爲寒冷。
這一日,天降大雪,也就在這一天,武大來到了燕雲最南端的城池——營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