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文曾經說過,說到底,武大雖然在不經意之間,為這個天下的百姓做了一些貢獻,但說穿了,他并不是一個悲天憫人的圣者。
今日,借著燕云大婚,值此天下各大勢力代表齊聚一堂的機會,武大將這個天下的其他地界還有許多其他的國家這件事,終于徹底挑明了。
武大這樣做的目的很簡單,他不希望再看到西夏與金國被滅后,這個天下依舊殺伐不斷。
當然,武大這樣做也有一定的私心。
天下大勢這個東西,是不可控制的,一旦風云變幻,燕云也很有可能會被卷進去,所以為了燕云,武大也不希望看到天下大亂,這就是武大的私心。
武大能為這個天下做到這個地步,已經算是仁至義盡。
暫且不論天下各大勢力是否會明白武大的良苦用心,武大離席之后,其實并沒有去洞房花燭。
這是很顯然的問題,天色都還沒有暗下來,大白天的入什么洞房?
武大只是借著這個由頭,來了另外一個宴會而已。
這邊這個宴會的規模很小,但武大卻明顯更喜歡這邊,因為這里面的人,全部都是陽谷百姓,以及武府家將護院,換言之,這里全部都是自己人。
之前在各大勢力代表那邊,武大幾乎沒有喝酒,只是淺嘗輒止,但是如今在陽谷自己人這邊,武大卻徹底甩開了架勢,開懷暢飲。
在武大心中,他永遠都是漢人,他永遠都是一名出身陽谷的百姓。
無論歷史上武大郎這個角色的老家在哪,武大穿越而來后,便已經身在陽谷,陽谷,便是武大的家,便是武大的“根”。
陽谷的鄉親們一開始還有些忸怩,畢竟如今武大的身份委實是有些太高了,他們極為不適應,隨著時間的推移,當他們發現武大還是以前的武大之后,他們也終于放開了胸懷,與武大觥籌交錯,好生快活。
包括許多武府家將護院,除去輪值的不說,其余人也全部都在暢飲。
他們的家人,有一部人跟隨他們來到了燕云,但更多的家人,依舊還是停留在陽谷。
尤其是老人,幾乎沒有愿意離開陽谷的。
這是沒辦法的時候,我們華夏自古以來講究一個落葉歸根,他們的年紀已經老了,他們更喜歡留在自己從小生活到老的陽谷的,武大也不好強求,只能聽之任之。
而西門慶張良等人的到來,則將整個宴會徹底激活,歡笑聲不斷。
……
燕云大喜,千里之外的陽谷,也同樣是如此。
雖然武大早已不在陽谷,但整個陽谷縣城,依舊變成了一片歡樂的海洋。
陽谷縣武府,以及所有陽谷百姓家家戶戶,都掛上了大紅燈籠。
如今的陽谷武府掌權者,武府家將四統領陳汐,以及武大欽點的陽谷縣令納蘭冷沨,倆人如今配合的相得印彰,正在武氏酒樓,親自設宴款待陽谷的鄉親們。
武大的確沒有看錯人,陳汐暫且不說了,他本來就是武府中人,而納蘭冷沨這位一心為民請命的縣令大人,隨著時間的推移,在陽谷也早已變得如魚得水,徹底融入陽谷。
這在某種程度上而言,是一種極為難得的殊榮。
陽谷本地百姓很排外,尤其是在上次武府出了亂子之后,陽谷的百姓變得愈發的排外,除了兩位德高望重的蘇老,以及宋子寧這幾位極為少數的外地人之外,其他外地人想要融入陽谷,非常之難。
納蘭冷沨今天明明不是新郎官,但他卻喝醉了。
百姓正在不停的給他敬酒,他很是享受這種一家親的溫馨畫面,所以他醉了。
以前他為大宋朝廷當官,從未享受過這種畫面。
如今,他雖然還是朝廷官員,但他更是一名陽谷官員,他已經算的上是半個陽谷人。
陽谷縣城在歡慶,陽谷之外新建的那一座新城,也已經初具規模,無數商賈在這里進行最簡單的交易,以及等待陽谷各大作坊的出產。
他們望著歡鬧的陽谷,很是羨慕,但是他們進不去,連城門都進不去,因為他們沒有資格。
其實,不只是他們,恐怕就連朝廷官員,沒有陽谷的允許,他們也不敢進去。
是的,他們不是進不去,而是不敢進去,這是大宋對陽谷的一種有待,確切的說,是因為北燕王武植對陽谷的感情,大宋不敢對陽谷大肆興兵,破門而入。
陽谷上下所有的百姓,皆以北燕王武大官人為榮,如今的他們最長掛在嘴邊的一句話,那便是“我們武大官人云云”,以此來教育和訓斥外地人。
一個人,能夠成為一座城市的代名詞,武大理應為此感到驕傲。
……
與此同時,恢弘浩瀚的大宋皇宮之內,已經從“才人”榮升至“六儀”的李師師,抱著懷中的一對孩兒,笑魘如花。
大宋皇宮后妃名位序號始因五代之制,后漸于隋唐,皇后之下設惠、麗、華三妃,六儀、美人、才人等。
李師師入宮才沒多久,能夠迅速被封為“六儀”,除了其姿色之外,自然更多的是因為李師師剛剛誕下了一對龍鳳胎。
正所謂龍鳳呈祥,此乃大吉,宋徽宗龍顏大悅,自然也就把李師師的名位給提升了一大截。
當然,宋徽宗并不知道,這一對龍鳳胎當中,女兒是武大,至于兒子……乃是白依依為他宋徽宗所生。
白依依所懷的龍種,按照周侗的心意,自然是打算直接處理掉的,但是李師師堅決不肯,她很是同情白依依,這才得以順利降世。
說是順利,其實也不妥帖,確切的說,是用了某一種特殊的藥物,致使李師師早產。
這是沒辦法的事情,白依依與李師師的懷孕期不同,為了不露出破綻,只能如此施為,所以龍鳳胎當中的男孩,看起來極為虛弱。
但無論如何,這個無辜的小生命終究是活了下來。
李師師望著自己懷中的孩子,低聲輕輕喃喃道:
“小囡囡(囡囡,古代小孩的一種親昵稱謂),快長大,長大了去找你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