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繩槍。
其實在目前的大明來說,并沒有表現出單兵神器的那種感覺。
不過這也是沒辦法的事情。
最初的亮相是跟蒙古人交戰。
蒙古人幾乎清一色的騎兵隊伍,即便是步兵,那也基本上都是奴隸兵,算不得真正的蒙古軍隊。
蒙古騎兵的高機動性,尤其是在草原那樣開闊的場景下,就目前的軍備水準而言,幾乎是無解的難題。
最讓人惡心的地方,就是每一個蒙古人,全都是在馬背上長大的。
從小就開始牧羊,放馬。
他們跟馬自小就一起長大,睡覺都是在馬上。
一人雙騎的蒙古騎兵,完全能夠日夜兼程,直接就是在馬背上休息。
所謂高機動性,到底是有多高?
那便是十二個時辰內,吃飯,睡覺,除開隨便大小便外,全部都在馬背上。
八百里或許有點夸張,在不換人換馬的情況下。
但三四百里,完全不是問題。
而這樣的蒙古人,最讓人頭疼的地方他并非是個例,而是大面積的普及。
千里奔襲這樣的事情,在蒙古這邊幾乎是最為常見的事情了。
在草原上,蒙古騎兵就是無敵的。
三四百里在如今這個時代是個什么概念,這會讓蒙古的敵人看吃灰都吃不到。
我想來,就來。
我想走,就走。
即便是蒙古大敗,被朱元章趕到了草原上,元氣大傷的蒙古人也照樣是朱元章的心腹之患。
大量修建邊關軍事重鎮,這才有邊疆塞王的出現。
為的就是預防蒙古人。
茫茫草原,是蒙古人的主場,哪怕是朱英,對此也沒有任何的辦法。
火繩槍亮相后,確實取得了不錯的戰果,但也僅僅只是個烏龜殼。
追,是不可能追上的。
最后苦思冥想之下,只能采取同化這樣的策略。
其實朱英還是小瞧了蒙古人。
否則就不會發生朱棣被生擒這樣的事情。
聽起來似乎有些夸張,畢竟朱棣在歷史上可是永樂大帝,親征蒙古六次。
好吧,即便是親征蒙古六次,耗費了無數的大明國力,實際上還是沒有徹底解決蒙古人的問題。
這本身就是個無法解決的難題。
永樂大帝親征蒙古,那是在幾十萬大軍的保護下。
現在的朱棣僅僅只有幾萬人,雖說騎兵多,實際上大明培養出來的騎兵跟蒙古騎兵差距還是很大。
而在第二次大戰。
就是大明出征安南了。
安南跟蒙古不同。
本身安南的火器能力其實并不低。
如果不是朱英對于火器的重視,在火銃,火炮這方面,其實以目前安南的工藝于一些其他方面甚至優先于大明。
而皇帝制度的弊端就體現在這里。
即便是安南火器不錯,但卻沒有朱英這邊大力發展火器的支持力度。
尤其是在火藥顆粒化,大量增加火器傷害的情況下,壓制性就比較明顯了。
再加上安南本身其實就是個爛攤子。
安南王權早就開始落寞,權臣胡季牦肆無忌憚,各地軍閥聽調不聽宣,這就導致無法集中所有的力量來對抗大明。
即便胡季牦最后造反,憑借自身的能力使得多數安南當地軍閥聯合起來,但這就跟六國一般,各懷鬼胎怎么能夠打出真正戰力。
更多想的是怎么保全自身實力,消耗盟友。
以便在大戰之后自身有更大發展。
唯一有些成色的,大概就是討伐倭國了。
實際上火繩槍在對倭國的戰爭中,也不是特別出彩。
這倒不是說倭國有什么反抗的能力,其中的關鍵就在于大炮。
倭國因為地理環境的關系地震頻發,這也就導致倭國的城墻大部分都非常的矮小。
加上倭人身材也矮小,火不火繩槍的關系真不大。
野戰上面倭人根本就不敢跟明軍對決,而在攻城戰上,大炮一響,城墻就垮。
顯然是大炮比之火繩槍更加有用。
這樣下來給人的感覺,火繩槍確實好用,但也沒有想象中的那么夸張。
實際上真是如此嗎。
張力可以告訴你,并非如此。
火繩槍這樣的火銃,真正體現恐怖的地方,在于小規模的作戰。
還有最為關鍵的一條,普及性。
于大明現在的個人遠程武器來說,大致就是火銃跟弓箭了。
可弓這玩意,哪里是這么好用的。
弓手,聽起來簡單,實際上難度簡直極為夸張。
在很多述說中,對于個人武藝的強大,大致就是一句擅長騎射。
這么聽起來并沒有太大的感覺。
然而不管是對于現在,亦或是從前的朝代,弓手,那就是個人武力值的象征。
比如關羽,馬弓手。
比如張飛,步弓手。
只有真正的勇武將士,才能有弓手的稱呼。
可培養出一個弓手的難度,簡直是太高了。
弓箭手培養起來有多難?
首先是在消耗上,射箭可不是說開弓就行,還需要準度,這自然要消耗大量體力。
而體力的消耗,則需要肉食的補充。
簡單點說,餓著肚子,怎么能開弓,相反,如果不天天練習,哪來的準度可言。
吃食上,對于軍隊的負擔就很大了。
在此前,幾乎七成往上的百姓,填飽肚子都是很大的問題,哪能無所顧忌的消耗。
即便是現在,看似強盛繁榮的大明,也不可能對于天下士兵無節制的給予吃食。
朱英這邊的軍隊每日消耗大量肉食,實際上也只是京師,或周邊的衛所。
到了不是那么繁榮,稍微偏遠的地帶,頂多也就三天一頓肉食,這就已經非常不錯了。
所以要訓練出大量的弓手,顯然是很不現實的事情。
目前朱英有發展職業兵的想法,但到現在至少七成的大明士兵,還是在衛所的關系上。
只能是慢慢來。
在這個點,就體現出火繩槍的好處了。
張力的這百人隊,其實只是底層士兵。
理論上說他們連一個弓手都不會有。
可火繩槍出現了。
不需要太強壯的體魄,火繩槍本身也不算重,簡單的瞄準就差不多。
神槍手目前受到準度限制自然很難出現,但火繩槍關鍵就是入手簡單。
一個新兵,只需要培養個十來天,就能輕松掌控火繩槍。
如果提供大量火彈訓練的情況下,這個時間還能縮短。
在呂宋。
火繩槍的恐怖就是真正的體現了出來。
像是張力這樣的百人隊,只需要幾次連射,就能輕松解決掉這土著里最為強壯的勇士。
眾所周知,在冷兵器的對戰中,尤其是落后的地方。
最強大的勇士,自然是沖到最前面。
砰砰砰。
就給解決掉了最強大的那一批。
接下來的事情就變得簡單多了。
“方才還叫得那么兇殘,嘿,不給你們點顏色瞧瞧,還不知道爺的厲害?!?
張力踩在一名最強壯的土著人身上。
不得不說這土著確實厲害,估摸著中了好幾發的情況下,躺在地上哀嚎還是有一種中氣十足的感覺。
可惜在文明層級的壓制下,一身武力根本沒有發揮的余地。
整個村寨,輕松的被張力這百人隊所掌控。
那躺在地上的土著,發出瘋狂的咒罵聲。
張力自然是聽不懂的。
而這個村落,則是屬于呂宋的米沙鄢人。
米沙鄢人是呂宋人口最多的土著民,而在性格上,米沙鄢人也最為殘暴。
在前宋時期,米沙鄢人經常乘船侵擾澎湖列島,破壞島上的農業生產,進而到泉州沿海作亂。
歷史上的事情,張力等人自然是不知道的。
而對于現在張力這些從倭國來的將士們,唯一接到的軍令,那就是發掘呂宋各島上的金礦,并且組織人員進行開采。
這人員,自然不可能是大明人。
朱棣這些藩王可不想消失傳到大明去,而是要直接對整個呂宋島進行封鎖,然后就是抓當地人進行挖礦。
像是張力這樣的情況,于今日的呂宋來說,只是個片段的插曲。
大量的士兵以百人為單位,迅速對整個呂宋島進行全面掃蕩。
其實是有那么幾個翻譯存在的。
只是他們的作用太小了,關鍵是人太少。
上百個百人隊,翻譯根本支援不過來。
既然這樣的話,那就不需要翻譯了。
這便是到了呂宋有史以來,最為黑暗的時刻。
大量的呂宋島上土著,米沙鄢人,宿霧人,他加祿人,等等,直接變成了藩王軍隊下的奴隸。
這些官兵可不是朱英操練過的,就素質來說,跟以往區別不大。
尤其是在倭國待了那么久的時間,對于本身的壓制早就徹底的放開。
異族嘛,就沒那么多的講究了。
呂宋島開始大面積的淪陷。
即便是有些地方確實給這些藩王軍隊造成了不小的麻煩,可在總體走向上,已經無力回天。
哪怕是有些硬骨頭不好啃,藩王軍這邊直接就從船上拉來大炮。
先給這村寨上個十幾炮再說。
隨著藩王軍對呂宋島的掌控,大量的金礦也被發現。
本身就是奔著金礦來的,自然早就安排了隨性擅長勘測的工匠。
當一個個金礦被發現的時候,藩王軍顯然更為熱切了。
這個消息,立即隨著返回倭國的船只傳到四大藩王耳中。
朱英的回歸,對于京師來說,似乎沒有引發半點波瀾。
有著朱元章坐鎮,自然不存在什么宵小。
其實就現在的朝廷來說,朱元章和朱英的存在,徹底的掩蓋了朝臣們的光彩。
不是說朝臣們才學不夠,而是朱英現在的改革速度,實在是太快了。
歷史上每一次的改革,都充滿了血淚史,因為這會觸及到大量利益集團。
可在朱英這里,不管是官僚制度上,亦或是軍隊兵權上,民生經營上,都有一種水到渠成,沒有絲毫難度的感覺。
這也就導致對于許多大臣來說,只需要干好自己的本職工作,然后盡可能的讓太孫殿下最新頒布的政策落地就行了。
而朱元章這里,每天帶著小文承不亦樂乎。
大孫嘛,是該多跑跑了。
省得太過于備懶。
“爺爺,你就不能把小文承放下來嗎?!?
朱英有些無語的看著老爺子,他可是有正事想要跟老爺子好好聊聊。
奈何對面的朱元章,簡直是把朱英當空氣一般,只顧著跟小文承玩耍去了。
“有什么事你就說,沒看到咱跟小文承玩得正開心。”朱元章轉頭看了眼大孫,沒好氣的說道。
朱英:好吧,果然愛是會轉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