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說修橋修路這種大工程,主持的人權(quán)力越大這個工程進展就越快,就好比一個普通的平民要在自己地裡挖條小水溝,那自然是隨便他怎麼挖,但如果他想從幾百裡外的大河挖條引水渠過來,那首先不說沿途的人會不會讓他挖,就算讓他挖,他也挖不出來,因爲他沒人啊!
大明就是朱慈炅自己家的地,他要修條鐵路自然是想怎麼修就怎麼修,要人,隨便拉上去就是七十萬勞力;要材料,鋼鐵廠那鐵軌已經(jīng)堆積的跟山脈一樣了,各地州府縣鄉(xiāng)石子枕木都在向沿線聚集;誰要敢說不準打我這過,一句”皇上有旨“,立刻爬開,不然就死開,這個死可不是形容詞,那是真要命!
總之,各方面都在積極參與,整個鐵路的建設(shè)快的驚人,三個月,只用了三個月時間,十月初金陵府到思明府的鐵路就修通了!
大明皇家機械集團的機械廠這幾個月也不知道造出了多少火車,朱慈炅原本想著是調(diào)集八十多輛火車一次把二十萬大軍和隨行人員全拉過去,但是這次出征南洋的可不止禁衛(wèi)軍第一軍團和邊防軍第二軍團,而且打仗也不光是人過去就行了,各種物資都必須運送到位,沿線各地都在拼命調(diào)集物資,火車根本就不夠用。
爲了不影響其他個方面的進度,朱慈炅最後只調(diào)集了四十多輛火車,就拉著禁衛(wèi)軍第一軍團和隨行人員跟他一起前往思明府,至於邊防軍第二軍團,朱慈炅乾脆讓北洋水師把他們從海路送過去。
這次兵發(fā)南洋可以說是大明曆年來少有的幾次特大行動之一,隨行人員自然少不了:
秦明月和曹化淳自不必說,這是保護他安全,照顧他起居的,必須帶上;
兵部尚書孫元化也要帶上,協(xié)助他管理軍隊的;
戶部尚書程國祥也要帶上,協(xié)助他管理後勤的;
通政使司通政使吳梅村這次也帶上了,如此大的行動,宣傳工作必須要跟上;
還有鄭成功也要帶上,這小子就快成年了,以後可是要替他統(tǒng)帥海軍的,這樣的大戰(zhàn)自然要帶他去學習學習;
還有鎮(zhèn)南王鄭芝龍也在金陵等著他,南方畢竟是他的轄區(qū),各種物資調(diào)配都要他協(xié)調(diào);
還有很多很多,這裡就不一一詳述了,不過有這裡面還有一羣很特殊的人,那就是國子監(jiān)祭酒黃道周和一幫海內(nèi)聞名的碩儒。
話說這是去打仗,帶著這幫碩儒幹什麼呢?
所謂”先禮後兵“,大明這次的目的並不是要滅了南洋所有藩屬國,而是要讓他們徹底臣服,接受《大明藩屬國令制》,畢竟不是所有人都是亡命之徒,有的人也有可能不用打就臣服了,所以,朱慈炅決定,在開打之前,要派出大明使節(jié)去各藩屬國宣旨,也就是宣讀一遍《大明藩屬國令制》,願意接受的,好說,大大的優(yōu)待,不願意接受的,那也好說,直接打。
這可是讓人俯首稱臣,宣的好就好,宣的不好,人家有可能直接就把宣旨的人給殺了,南洋畢竟是出了名的南蠻地區(qū),這種事情可能性是有的,所以前去宣旨的人很有可能是去送命的!
朱慈炅想來想去也不知道派哪些人去好,最後他想到了黃道周,當然,他不是想派黃道周去,而是想讓黃道周去找合適的人選。
黃道周這種人說的不好聽,他就是個典型的腐儒,死硬死硬的,說的好聽一點,他那是堅持原則,有氣節(jié),寧死不屈,他這樣的人歷朝歷代都不缺,所以很是有一幫志同道合之輩唯他馬首是瞻。
對於這些人來說,去爲大明宣旨,讓蠻夷臣服,那簡直就是天大的榮耀,哪怕就是因此而被蠻夷殺了,那也是名垂青史的典範,這會兒想名垂青史的人多了,所以,黃道周把皇上的意思一傳達出去,前來”找死“的人簡直如過江之鯽,絡(luò)繹不絕!
一時間,本來充斥著文化氣息的國子監(jiān)也就是大明文科學院差點成了武鬥場,各方碩儒赤膊上陣,瘋狂爭搶有限的幾個”送死“名額。
這種情況連黃道周都嚇到了,那些平時溫文爾雅的高人雅士此時就如同瘋了一般,拉都拉不住,要不是他們自知武力值不夠,估計已經(jīng)有人開始動手把所有人都揍趴下了!
黃道周一看這樣下去可不得了,萬一真打起來那就有辱斯文了,最後他只能提出硬性指標,定下篩選標準。
他定下的規(guī)矩很簡單,這個硬性指標就是品級,必須是或者曾經(jīng)是朝廷三品以上的大員,理由也很充分,這次可是代表大明代表皇上去宣旨的,品級不夠好意思當這個天朝上使嘛!
”唰“的一下,有將近九成的人被刷下去了,大明雖然官員多如牛毛,但是三品以上的大員可不多,那可是各部侍郎以上的官員,整個大明朝能有多少。
篩選標準更簡單,那就是按年齡來,畢竟年高就德劭,德高就望重,年紀越大就越應該受人尊敬,這下,所有人都沒話說了,最後十個頭髮鬍子都白了的碩儒含笑九泉,哦,不,是含笑當選。
當然,這十個人不一定都能用上,貌似大明在南洋好像還沒這麼多藩屬國,不過也沒關(guān)係,還是老辦法,誰年紀大誰先上,反正人已經(jīng)給選好了,皇上你下旨就行了。
朱慈炅簡直哭笑不得,這”送死“還有人爭著搶著去的,還要論資排輩,這些人也是夠奇葩了,而且黃道周這篩選標準簡直就是牛頭不對馬嘴,南洋好多地方可都是崇山峻嶺,要選也選些年富力強的啊,這些貌似風都能吹倒的老頭,能翻山越嶺嗎?
還好,天朝上使肯定都是坐著大轎去的,算了算了,只是苦了那些擡轎子的人,如果是個年富力強的使者,翻山的時候他還可以下來讓人拉著翻過去,轎子擡個空的就輕鬆多了,至於這些老頭,你就別指望他們下轎子了。
不過,最後黃道周一句話就打消了朱慈炅所有不滿,因爲黃道周說:”這些都是高風亮節(jié)、視死如歸之輩!“
是啊,當天朝的上使必須有氣節(jié),必須不怕死,如果不小心指派個貪生怕死之輩前去宣旨,他自己丟人事小,如果丟了大明的臉那可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