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過京報,王運山細看了一眼,微微沉吟,才不以為然的道:“不就是滿蒙一體、滿漢一體的延伸?朝廷這些年可沒少提,卻是未見落到實處,難道恒之對此另有見解?”
“如今是皇太子監國,這其中含義自然大為不同。”李清明肅然道:“皇太子一手創建的海軍是率先提出不分滿漢蒙回的,這一點整個京城皆有耳聞,如今又在京報上如此說,這明擺著是要一視同仁,若是所料不差,這僅僅才是試探,太子繼位之后,便會大力推行。
真若如此,何必擔心受排擠?再說,進軍工作坊,又不是做官,那是全憑本事吃飯,沒那個本事,不受排擠也得走人,有本事又何必擔憂過甚?”
“言之有理,那咱們就去上海看看,早就聽聞上海繁華不在江寧之下。”王運山說著又輕笑道:“恒之不入仕,還真是可惜了,就憑你這份推敲的能耐,必能大有作為。”
“明安兄取笑了。”李清明輕笑道:“人貴有自知之明,就我這秉性,也就是個師爺的料,而且還得尋個言聽計從的主子,否則一年不到就得辭館。”
聽的這話,王運山不由微笑道:“恒之這脾氣,非得有上官賞識不可,罷了,還是與我結伴埋首做學問。”
小湯山行宮。
康熙在經過例行的恢復針灸推拿之后,破例沒有練字,而是在花園里靜靜的半躺在躺椅上,望著眼前的景色出神,一眾太監宮女見此情形,都識趣的遠遠散開,唯有李德全躬著身子立在后面,一聲也不敢吭。
康熙費神思慮的也是如何管理進入天津軍工作坊的旗民,這批旗民可不是小數目,按老十四的計劃。至少是幾萬,甚至是高達十萬的青壯旗民,若是僅按青壯來算,已經相當于二、三個旗的規模。
對這批旗民。他確實是心動不已,但卻是猶豫不決,若是公然下手,勢必引起下五旗旗主和王公勛貴的強烈反對,有可能破壞旗人入軍工作坊的計劃,畢竟解決旗人的生計才是本意,不能本末倒置。因小失大。
若是慢慢侵吞,又擔心老十四先下手為強,軍工作坊雖然掛在工部名下,但誰都知道那是老十四的地盤,若是任由老十四吞并這批數萬青壯旗民,會是什么后果?旗人自小都是習練騎射,這數萬青壯就是數萬精兵!而且就在京畿之側,京城還有何安全可言?老十四當初提議旗人進軍工作坊是否就已存了這份心思?
康熙沉吟不語。李德全躬身肅立于后也不敢亂動,生怕驚擾了康熙,不過。院中的動靜他卻是隨時都留意著的,當看到園子門口有小太監縮頭探腦時,他便猜到應該是京城的快報到了,打手勢問了下,見猜測無誤,他便輕聲稟道:“皇上,京城的快報送來了。”
康熙沒言聲,只是微微點了下頭,李德全會意,立刻快步到園子門口。小太監一邊躬身呈上快報,一邊低聲稟報道:“皇太子已經出京奔這里而來。”
李德全面無表情的接過快報轉身便走,到康熙跟前才小心的拆開夾袋,里面不僅有快報還有一份京報,待康熙伸手接過,他才輕聲道:“皇太子已經在路上了。”
康熙仍是沒有言聲。快速的瀏覽了一遍快報,眉頭不由微皺了皺,老十四居然以告示的形式將招收旗人的條件和工匠的待遇公之于眾,他這是想以旗民來督促各旗旗主和王公勛貴?看來,老十四也在打天津旗民的主意,他可真是好算計!
沉吟半晌,他才草草看了一下工匠分級和各級的具體工錢數額,這個東西他倒是不上心,軍工作坊規模龐大,定級按酬發放工錢更便于管理和刺激工匠的積極性,至于那個最高工錢,不過是噱頭,相信沒幾個人能拿到那份工錢。
對于京報,康熙倒是重視,從頭到尾細細的看了一遍,這期京報只字未提旗人入作坊一事,連篇累牘都是征日大捷的文章,老十四倒不居功,反而將他以審時度勢,決策之功大肆頌揚了一番,他心知老十四這是要堵一眾朝臣之口,不由微微笑了笑。
對于一筆帶過的有民族融合之嫌的那句話,他并未在意,宣傳是一回事,做又是另一回事,倒是側重突出了日本獻公主和親之事,讓他頗為不解,這事主要是針對日本的,為何在京報上加以突出,老十四想做什么?想改變大清的宗藩關系?還是沖著南洋的藩國去的?
為免在路上耽擱時間,胤禎刻意騎馬前來,出了城,一路急馳半個時辰便可抵達小湯山行宮,下馬稍事洗漱之后,他便匆匆趕到園子外求見。
在得知老十四到了,康熙便回了房間,接到稟報,便宣他立即進來。
胤禎進屋例行請安見禮后,康熙亦是按例賜座,俟其一落座,他便沉聲問道:“京報上側重突出了日本獻公主和親之事,是為何故?”
胤禎沒料到康熙張口就問這事,忙沉穩的道:“回皇阿瑪,這是奪取南洋諸藩國的步驟,兒臣著重宣傳此事,是準備勒令各沿海諸藩國納幣、押質、和親,一步步逼反他們,以便師出有名。”
對于南洋諸藩,康熙也是垂涎不已,那可是大清的糧庫,一聽老十四果然是沖著南洋諸藩國去的,他不由微微點了點頭,海軍擴兵不過二、三年時間,是該未雨綢繆了,微微沉吟,他才道:“這些年,大清與朝鮮的宗藩關系日漸親密,也該留一個宗藩關系的典范,朝鮮就暫且免了吧。”
免朝鮮?胤禎一楞,他對朝鮮可沒好感,周圍都吞了,留個朝鮮做什么?那些個棒子,后世跟著日本侵華時,可是殘殺了不少百姓,造的孽不比日本鬼子少,不過康熙既然開了口,就只能等康熙死了之后再取了,反正也不急于一時,收拾了東南亞,再回頭北上,他忙躬身道:“兒臣尊旨。”(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