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揚起身,與大老闆鄒文懷客氣了一句,“沒什麼事情,休息一下就好了。”
見“李曉龍”氣色不錯,鄒文懷這才放心的點了點頭,兩人一起坐了下來,“那就好,早就告訴你,從日國進口的肌肉震盪機,對身體的負荷太大,要少用啊!”
“我有分寸。”林揚挑了挑眉,沒想到肌肉震盪機竟然是從日國進口的,看來李曉龍的猝死並不是沒有原因的。
小日國還真是夠陰險!
實際上,李曉龍的電影與截拳道,在日國也有著許多腦殘粉,想必正是因爲如此,才引起日國當權人的忌恨。
畢竟日國人無腦崇拜一箇中華人,對日國來說並不是什麼好事。
接著,兩人又討論了一下關於電影《死亡的遊戲》的事情。
雖然李曉龍自組了協和電影公司,《猛龍過江》與《龍爭虎鬥》都是自編、自導、自演的,但協和電影公司是掛靠在鄒文懷的嘉禾電影公司名下的。
嘉禾之所以可以成功,與港島影視界霸主邵氏爭鋒,除了李曉龍這個頂樑柱以外,就是允許麾下有獨立子公司的出現,不比邵氏,獨攬一切利潤,太過霸道。
如洪金寶、成龍等人,都是走的這個路子,只是如今都活在李曉龍的光環下,不怎麼起眼而已。
洪金寶已經小有點名氣,成龍卻是在李曉龍逝世後,才漸漸成名的。
將鄒文懷送走後,林揚又與林正英討論了一些關於電影、生活之類的話題,一天時間下來,已經對李曉龍的生活、工作等,瞭解了個大概。
當晚。他與李曉龍的原配妻子琳達,還有小兒子,同牀異夢。
第二天,林正英就按照林揚的吩咐,開車將他接到了劇組。
這時,電影《死亡的遊戲》正拍攝到一半。確切的說只拍出十多分鐘的鏡頭。
《死亡的遊戲》劇情:劇中“李曉龍”是一名退役武術冠軍,被迫與其他兩位武術家,一起去闖一個五層的高塔,來得到塔頂上面的寶藏。
當李曉龍闖完全部的關數後,打開了寶藏箱,只看到一張紙條上面寫著:生就是一個等待死亡的過程……
整部電影,說白了,就是靠“李曉龍”的精彩打鬥,個人魅力來烘托。儘管如此,放在全世界,也是所有人都買賬的。
闖關的過程中,“李曉龍”還會一邊打鬥,一邊說出他的武學理論,宣揚截拳道文化,這一點,更是全世界所有人都買賬。
因爲都是動真格的!
請來守衛五層高塔的高手。都是“李曉龍”在各國武術界的朋友,都是冠軍級別的人物。一個個都有真材實料,可謂全豪華陣容。
放在這個時代,是當之無愧的大片,哪怕是在好萊塢,也是首屈一指的。之前,與好萊塢合作的《龍爭虎鬥》全球總票房達2.3億美元。已經證明了“李曉龍”的實力。
以林揚的能力,又有林正英與b仔的協助,將這部電影拍完,自然是沒有一點問題,接下來。他就過上了拍電影的生活。
同時,他還肩負著喜當爹與三角戀的責任。
直到這部電影拍完,召開記者招待會,宣傳、首映、上映等等一系列活動過後,已經是年底。
林揚也就迎來了來到此方世界的第一個春節,進入了1974年。
這一年,隨著電影《死亡的遊戲》的上映,“李曉龍”還是港島影視界首屈一指的巨星,沒有之一,因爲他同時是國際巨星。
《死亡的遊戲》因爲中西方文化的結合,以及全豪華陣容,全球總票房更是突破了《龍爭虎鬥》,達到2.5億美元。
林揚這時候才發現,原來“李曉龍”在這個時代,竟是一個頂級富豪,要知道這可是七十年代,2億美元代表著什麼?
儘管他拿到的只是其中的一部分。
這個時候的億萬富翁,放眼整個港島,也就那麼少部分人。
實際上,李曉龍之前拍攝《猛龍過江》與《龍爭虎鬥》之後,已經是頂級的富豪了,只是林大聖人對錢沒有太大的概念而已。
進入1974年,林揚並沒有著手繼續拍電影,在影視界與影響力上,“李曉龍”如今的名氣已經夠大,該做一些其他的事情了。
身爲龍迷,李曉龍是林揚少時的偶像,自然知道這個偶像的三大志願。
這個讓世界認識中華國粹的人,有著強烈的愛國意識與尚武精神。
一個國家的興衰,在乎國策是否合乎民意,人民是否愛國。一個民族的強弱,在乎民衆是否有信仰,是否發奮。
李曉龍始終不忘記自己是中華民族,他在任何比賽場合,都不忘記宣稱:“我使用的是中國功夫”,“中華民族不是東亞病夫”,“中華民族了不起!”
所以,他的第一大志願,就是推廣中華武術,讓全世界人都知道,這個時候,已經完成了其中一部分。
第二大志願,就是把華語電影,徹底打進國際市場,讓全世界的觀衆都能夠看到、認可華語電影,這個時候,也是完成了其中一部分。
三,就是他要走進好萊塢,成爲中華功夫的天皇巨星,如今,也是完成了其中一部分。
如果李曉龍沒有暴斃,他就是走在爲之奮鬥,並且通往成功的路上,林大聖人既然附體重生,自然要把這三條路都走完。
作爲中華民族,李曉龍的第一志願,林揚自然是萬分認可的,如今要做的,就是推廣中華武術,讓全世界都知道,都學習!
李曉龍首推的中華武術,就是截拳道。
而且他已經開創了“振藩國術館”,得到許多人的認可,“振藩國術館”頒發的資格證書,也是具有法律效應的。
林揚要做的,就是讓截拳道與“振藩國術館”,隨著“李曉龍”的名字,更爲紅火,要紅遍全世界!
讓世界各國的人,都以學習中華功夫爲容,讓中華功夫引到世界潮流!
恩…李曉龍已經邁出第一步,第二步要從哪裡開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