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539章 又年輕又真誠的人

“吐蕃之於大唐,極其珍貴,朕的太子說吐蕃的雪山與天山一樣,是大唐的西北屏障。”

“天可汗的太子是個很有智慧的孩子。”松贊干布的白髮迎著夜風飄動著,白髮下一張人到中年的憔悴面容。

這位吐蕃贊普人還未老,發(fā)已花白,多年來在長安養(yǎng)病。

有人說當今是陛下讓松贊干布活著,他才能活這麼久。

松贊干布道:“太子很有智慧,太子知道陛下與社稷需要的是什麼。”

李承幹頷首。

松贊干布又道:“其實這篇文章不必讓太子寫。”

原本散步的陛下聽聞此言腳步稍停。

“我覺得該是天可汗告知了上官儀,之後太子經(jīng)過上官儀的指點,太子明白吐蕃之於大唐有多重要,纔會寫了這篇文章,纔會進諫陛下早點將吐蕃收入大唐。”

松贊干布又道:“天可汗有此太子,爲天可汗賀。”

這吐蕃贊普說得倒是很好聽,話裡話外都夾著另外的意思,就差沒說是陛下暗示了上官儀,上官儀得到了暗示之後,將這件事告知了太子,並且太子寫了這篇文章?

李承幹沉默了片刻,其實身爲皇帝根本沒有暗示過上官儀,松贊干布的推測有一定道理,可又覺得挺無辜的。

“我與天可汗有過約定,若吐蕃子民都願意投效大唐,我絕不插手。”

李承乾笑道:“好。”

誤會歸誤會,太子爲何會寫這篇文章,真的與自己這個皇帝沒關(guān)係,那至於是不是上官儀有關(guān)係?

李承幹也懶得解釋。

“陛下,公主殿下準備了綠豆湯。”

“也好。”

李承幹留下了松贊干布,兩人坐在皇城內(nèi)的大街上,吃著綠豆湯。

“今年的酷暑也就這麼幾天了,宮裡的綠豆準備得不多。”李承幹接著又道:“等今年入秋之後,宮裡會多做一些豆腐,到時候給你送去。”

松贊干布行禮道:“謝天可汗。”

吐蕃贊普與天可汗的談話很平靜,平靜得令人覺得反常。

讓人送走了松贊干布,李承幹這纔回到兩儀殿內(nèi),這裡很寧靜。

夜空下,從窗外照出來的燈火光很溫馨,李承幹走入殿內(nèi),見到蘇婉給孩子們檢查著作業(yè),還有東宮的批註文書。

寧兒詢問道:“陛下,可要用些吃食?”

夜色確實已深了,臨近子時,李承幹牽著她的手道:“你們用過吃食了?”

寧兒道:“烤了一些餅夾著醬牛肉就吃了,想著陛下還用過吃食,這個時候多半是餓了。”

“朕請了松贊干布喝了一碗綠豆湯。”

想起吐蕃的事,寧兒道:“聽皇后說過,太子所寫的那篇文章叫……”

李承乾道:“吐蕃之於大唐。”

寧兒應(yīng)聲道:“對,是吐蕃之於大唐,陛下回來之前這篇文章經(jīng)由上官儀的手早就在坊間大肆宣揚了。”

“朕有些理解松贊干布爲何說是朕,朕暗示了上官儀讓太子寫這篇文章了。”李承幹牽著寧兒的手在兩儀殿前坐下。

相處這麼多年,雖說不知陛下與松贊干布說了什麼,不過看陛下因這件還是很高興的。

寧兒道:“還記得當初陛下說過,若吐蕃與大唐的恩怨一直在,因地理關(guān)係大唐與吐蕃會因此發(fā)生百餘年的戰(zhàn)爭。”

李承幹拍著她的手掌道:“朕真的說過嗎?”

“說過。”寧兒再道:“陛下還說了,松贊干布這個人殺了可惜,若能爲大唐所用,那該有多好,如今不正是陛下想要的結(jié)果嗎?”

李承幹又點頭道:“在你看來,朕有點像是個爲了達到目的,不擇手段的人。”

“就算陛下不擇手段,那也是爲了社稷。”

身後傳來了蘇婉的話語,她的話語中帶著幾分不容置疑的語氣。

有宮女收拾著殿內(nèi),將這裡的物件擺放整齊,只要陛下沒有回來,蘇皇后就沒有辦法入睡,只等陛下回來,皇后才能安心睡下,好在陛下每晚都會回來。

近些年,其實兩儀殿一直都是這樣。

翌日,李承幹早起晨練,在朝政國事上,算是得心應(yīng)手,哪怕是再難的國事,也會有得力的朝臣去辦。

身爲皇帝會有些驕傲,可是在生活經(jīng)驗上,李承幹還需要向叔伯們討教。

繞著皇城跑了三圈,李承幹這才跑回武德殿,清晨陽光還未完全出來,天空還有些灰濛濛的。

自從早朝推遲了之後,李承幹有足夠的時間晨跑完,洗個澡再用個早飯,之後精神更好地去早朝。

在國事上游刃有餘的皇帝,還要面對生活,還要處置各種家事。

洗了澡之後,李承幹剛坐下準備用飯,就又見到了一件家事,稚奴買了很多鐵料,而這些鐵料品質(zhì)參差不齊。

傳話的晉王府內(nèi)侍低著頭,行禮道:“陛下,晉王原本不想將這件事告知京兆府。”

李承乾道:“是慎弟讓你來的吧?”

“是的。”

李承幹接著道:“稚奴不好向京兆府開口,更不敢告知朕,慎弟這才讓你來一趟?”

“正是。”

“讓李義府安排人去查問一番,他近來就查鹽鐵的事,這樣就不用驚動稚奴了,這些事御史臺正好也想尋個突破口,順帶的事。”

“喏。”

處置完這件家事,李承幹這才吃著今天的早食。

小鵲兒也早早睡醒了,她快步走來,當即就坐在了一旁,自己端著碗筷就吃了起來。

一碗黍米粥下肚,李承幹這才準備去早朝。

小鵲兒道:“父皇,聽聞皇兄寫了一篇文章?”

“你也知道了?”

“嗯,女兒聽說了。”小鵲兒的神色帶著狐疑,又道:“兄長自小最不喜文章了,還寫?”

李承乾道:“朕知道。”

“陛下,早朝的時辰快到了,該到的人都在太極殿了。”

“朕這就去。”

李承幹換上外袍,便走向了太極殿。

幹慶十二年,八月,皇帝下旨派鴻臚寺少卿郭待舉爲使者,前往吐蕃。

意在查問吐蕃風貌,查問吐蕃的人們現(xiàn)狀。

太子寫了一篇吐蕃之於大唐的文章,皇帝也沒有直接下旨讓人去收了吐蕃,而是派人先去問了。

到了九月的時候,南詔送來了一個消息,南詔王過世了,而南詔的王子羅慎即位,成了新的南詔王。

本來吧,褚遂良以及各部尚書一起來新殿與陛下議事,把新羅與百濟的後事都議好了,走到新殿外,就見到了正在外面發(fā)著脾氣的許敬宗。

褚遂良叫住一旁的盧照鄰,問道:“他這是怎麼了?”

禮部侍郎盧照鄰回道:“南詔的王子登基了。”

褚遂良冷哼道:“南詔的小王子登基了,與他有什麼關(guān)係。”

盧照鄰走了兩步小聲道:“在禮部看來,不論南詔還是小勃律國,他們這些小國的換國王都要經(jīng)過禮部同意,南詔的這種行爲恰恰是不臣之心,哪怕當年的金春秋,在新羅女王過世之後,他都不敢以新羅王自居。”

褚遂良道:“不臣之心?”

“正是,下官回去之後就去寫奏章,勸諫陛下發(fā)兵問罪南詔的新王羅慎。”

看盧照鄰一臉堅定的神色,褚遂良道:“可惜了,你應(yīng)該在戶部,不該在禮部的。”

“褚尚書說笑了。”盧照鄰回憶著當初,往前繼續(xù)走著,道:“待時機到了,下官就辭官了。”

褚遂良跟上腳步,道:“爲何?”

“下官年輕的時候也想過位列三公九卿,那時候下官見過的人還太少,見到的風景也太少,年輕又自以爲是,直到來了長安,來到這朝堂,下官見到了更多的人,見到了如此多的才俊。”

盧照鄰搖頭道:“說什麼望門才子,盧氏的驕傲?呵呵……這驕傲不過是在幽州這個小地方罷了,而放眼天下!下官見到了裴炎,狄仁傑,上官儀,裴行儉,薛仁貴,王玄策,張大安,郭駱駝……他們纔是人傑。”

褚遂良道:“他們的確很不錯。”

相較於這些年輕的人傑,盧照鄰則覺得自己的光芒算得了什麼?

再看眼前,盧照鄰又道:“其實下官不適合在朝中任職,早在崇文館時候,下官見到了姚崇與駱賓王,楊炯這些孩子,這才覺得若是我在崇文館教書那該多好,換言之我應(yīng)該去支教。”

“褚尚書……”

聞言,剛出神的褚遂良又匆忙回神,擺了擺神色道:“你說。”

盧照鄰道:“其實下官也不願意去禮部,若就因褚尚書與許尚書之間的爭鬥,而讓下官從禮部前往戶部,是爲了報復(fù)對方,得到些許舒坦?其實大可不必,我的才學更不足應(yīng)對戶部的事。”

“我能來禮部任職侍郎也足夠了,等將來許尚書告老了,下官也會離開禮部,郭正一比我更適合接任禮部尚書的位置,褚尚書不用多費心思。”

聽著這一番十分真誠的話語,褚遂良一時間不知該如何回話,站在承天門下,看著人離開。

盧照鄰是個很真誠的人,這樣的年輕人也該被真誠對待,只不過真誠得有些太年輕了。

褚遂良心中有了結(jié)論,似乎一眼就能看到這個年輕人的人生盡頭。

正想著,又見到了許敬宗也朝著這裡走著。

見對方也停下了腳步,褚遂良道:“你我都鬥了大半輩子了,頭髮都白了很多,你我就不能真誠些嗎?”

“褚狗。”許敬宗留下這麼一句話,揮袖離開,還要去忙著他的國事。

“許賊!”褚遂良指著許敬宗的背影,怒喝一聲也揮袖離開。

幹慶十二年,到了九月,一道急報送到了長安城,這份急報記錄著幽州與遼東的事,今年的東北又一次豐收,肥沃地黑土地種出了數(shù)不清的糧食,豆子與稻米滿倉,放都放不下了。

中原的平原地帶本就是糧倉,如今又有了遼東,皇帝親自賜名東北大米。

幽州從來不是苦寒之地,只要治理得足夠好,只要有足夠的人力開墾,千里的沃野可以種出吃不完的糧食。

李唐的糧倉有好幾座,遼東的糧倉,黃河兩岸,以及江南兩道。

相比之下,天山的糧食與青海的糧食反倒不是主力,可以另行儲存。

最近,戶部要應(yīng)對一個很頭疼的問題,天竺的糧食要如何運送到中原,當年天竺女王耗費了龐大人力,纔將糧食送到了長安,這種事可以做一次,但不能做很多次。

天竺女王可以不計成本,哪怕杯水車薪,可朝中不能做這種不現(xiàn)實的事。

兵部侍郎裴炎來到了戶部。

¤ Tтkā n¤ ℃o

褚遂良看著一張巨大的地圖道:“裴侍郎,所來何事?”

裴炎遞上一卷書道:“這是軍中的呈報,希望對戶部的事有所益處。”

褚遂良接過書卷,再看如今的裴炎,笑道:“朝中最年輕的侍郎,當真了得。”

裴炎作揖行禮。

褚遂良又道:“你也不用這般拘謹,老夫要是在你這個年紀成了六部的侍郎,會更猖狂,你如今能這般謙遜,很難得。”

裴炎道:“是陛下給了下官機會,是朝中讓下官得以施展才能。”

這個裴炎的確是在最好的時候來朝中任職,那時候正值支教大興又是陛下要建設(shè)安西大都護府的年月。

正是那幾年,以裴炎,狄仁傑爲首的這些翹楚一個個出現(xiàn)了。

褚遂良道:“西域正是個好地方。”

裴炎道:“天竺以南是海,從天竺以南的大海東渡可以抵達中原的南海,聽從曾經(jīng)有人從天竺的海邊出發(fā),到了真臘國。”

褚遂良又看向地圖,問道:“天竺的海邊?從那裡來到中原很遠嗎?”

“嗯,很遙遠,如同天塹,沒人能活著渡海這麼遠,即便是到了真臘能活著都算走運。”

這件事就涉及到褚遂良的知識短板。

裴炎又道:“經(jīng)由軍中商議,多數(shù)人都認爲這是在天竺口耳相傳的事蹟,是不是真的可以渡海還要實際去過纔好,很冒險可一旦成功……”

“一旦成功了,帶來的隱患與益處,也是相等的。”褚遂良補上了一句話。

裴炎頷首。

褚遂良將手中的書卷放下,“陛下說過的,要讓更多的唐人走出去。”

467.第467章 運糧第327章 第二次發(fā)展440.第440章 才俊與老將軍192.第192章 星圖與名冊252.第252章 范陽案190.第190章 下蛋了402.第402章 貞觀老人們的元宵433.第433章 兩國使者189.第189章 聰明的人第153章 崇文館266.第266章 太子婚事400.第400章 皇宮歡慶422.第422章 你們不懂唐人499.第499章 千秋殿420.第420章 戰(zhàn)象380.第380章 鄭公交代第53章 太子的正面影響301.第301章 親衛(wèi)481.第481章 山下骨232.第232章 平凡如他第513章 華清宮第165章 難免的第101章 東宮爭吵第534章 人前人後的禮部218.第218章 太子休沐436.第436章 老將442.第442章 傳說中的商人第166章 第一百六十五 嘴上不饒人290.第290章 將來的一代人487.第487章 唯纔是用473.第473章 富貴與家第126章 道長的成就第142章 別人的苦難第99章 禁足反省的太子411.第411章 又來賠罪的老丈人334.第334章 荒謬且短見239.第239章 太子的噩夢385.第385章 登基251.第251章 戰(zhàn)爭陰雲(yún)第35章 越活越平庸第49章 上架感言111.第111章 喜悅與橫掃西域第99章 禁足反省的太子414.第414章 長安鼎沸413.第413章 他們奔向長安456.第456章 最堅定的護國將軍第14章 偏心的父皇508.第508章 括地誌只是開端467.第467章 運糧379.第379章 歸長安408.第408章 一位正直的人第76章 就孤最平庸344.第344章 並不順利的治理28.第28章 孤將來一定會羨慕你的成就390.第390章 上官庭芝252.第252章 范陽案332.第332章 中年危機的布衣之交342.第342章 不留遺憾的一戰(zhàn)417.第417章 今年科舉第14章 偏心的父皇第102章 科舉揭榜第97章 謠言第46章 秋獵前的一致意見第173章 妹妹的不滿第170章 多錢善賈178.第178章 開設(shè)規(guī)劃244.第244章 花絲鑲嵌404.第404章 唐蕃之軍365.第365章 宴席233.第233章 殿下很不滿第519章 待價而沽284.第284章 關(guān)中雷雨第105章 被監(jiān)視的太子第524章 同盟217.第217章 孤不懂這些的第179章 效益第66章 大將軍教導(dǎo)第91章 及冠賀禮437.第437章 天竺的厚禮266.第266章 太子婚事第84章 戰(zhàn)書第514章 驚蟄342.第342章 不留遺憾的一戰(zhàn)第522章 玄奘走過的蹤跡452.第452章 不一樣的輔政大臣第311章 不那麼輕鬆的早朝第54章 臣來告老371.第371章 虎牢關(guān)426.第426章 比二郎更有野心的皇帝197.第197章 叔叔們第516章 劉仁軌的秩序372.第372章 寢食難安第323章 新爺孫第171章 學到老活到老452.第452章 不一樣的輔政大臣第313章 太子的新喜好214.第214章 大旱大澇472.第472章 不好的風氣第327章 第二次發(fā)展
467.第467章 運糧第327章 第二次發(fā)展440.第440章 才俊與老將軍192.第192章 星圖與名冊252.第252章 范陽案190.第190章 下蛋了402.第402章 貞觀老人們的元宵433.第433章 兩國使者189.第189章 聰明的人第153章 崇文館266.第266章 太子婚事400.第400章 皇宮歡慶422.第422章 你們不懂唐人499.第499章 千秋殿420.第420章 戰(zhàn)象380.第380章 鄭公交代第53章 太子的正面影響301.第301章 親衛(wèi)481.第481章 山下骨232.第232章 平凡如他第513章 華清宮第165章 難免的第101章 東宮爭吵第534章 人前人後的禮部218.第218章 太子休沐436.第436章 老將442.第442章 傳說中的商人第166章 第一百六十五 嘴上不饒人290.第290章 將來的一代人487.第487章 唯纔是用473.第473章 富貴與家第126章 道長的成就第142章 別人的苦難第99章 禁足反省的太子411.第411章 又來賠罪的老丈人334.第334章 荒謬且短見239.第239章 太子的噩夢385.第385章 登基251.第251章 戰(zhàn)爭陰雲(yún)第35章 越活越平庸第49章 上架感言111.第111章 喜悅與橫掃西域第99章 禁足反省的太子414.第414章 長安鼎沸413.第413章 他們奔向長安456.第456章 最堅定的護國將軍第14章 偏心的父皇508.第508章 括地誌只是開端467.第467章 運糧379.第379章 歸長安408.第408章 一位正直的人第76章 就孤最平庸344.第344章 並不順利的治理28.第28章 孤將來一定會羨慕你的成就390.第390章 上官庭芝252.第252章 范陽案332.第332章 中年危機的布衣之交342.第342章 不留遺憾的一戰(zhàn)417.第417章 今年科舉第14章 偏心的父皇第102章 科舉揭榜第97章 謠言第46章 秋獵前的一致意見第173章 妹妹的不滿第170章 多錢善賈178.第178章 開設(shè)規(guī)劃244.第244章 花絲鑲嵌404.第404章 唐蕃之軍365.第365章 宴席233.第233章 殿下很不滿第519章 待價而沽284.第284章 關(guān)中雷雨第105章 被監(jiān)視的太子第524章 同盟217.第217章 孤不懂這些的第179章 效益第66章 大將軍教導(dǎo)第91章 及冠賀禮437.第437章 天竺的厚禮266.第266章 太子婚事第84章 戰(zhàn)書第514章 驚蟄342.第342章 不留遺憾的一戰(zhàn)第522章 玄奘走過的蹤跡452.第452章 不一樣的輔政大臣第311章 不那麼輕鬆的早朝第54章 臣來告老371.第371章 虎牢關(guān)426.第426章 比二郎更有野心的皇帝197.第197章 叔叔們第516章 劉仁軌的秩序372.第372章 寢食難安第323章 新爺孫第171章 學到老活到老452.第452章 不一樣的輔政大臣第313章 太子的新喜好214.第214章 大旱大澇472.第472章 不好的風氣第327章 第二次發(fā)展
主站蜘蛛池模板: 和林格尔县| 玛纳斯县| 古田县| 密云县| 翼城县| 交城县| 广水市| 六安市| 延长县| 颍上县| 南澳县| 宣武区| 革吉县| 崇义县| 元江| 会昌县| 安化县| 张家川| 公主岭市| 玉溪市| 永济市| 诸城市| 驻马店市| 连江县| 灵川县| 澄江县| 安龙县| 大荔县| 石景山区| 奇台县| 海伦市| 黑龙江省| 抚宁县| 临沧市| 扶风县| 潢川县| 泗水县| 霍山县| 岐山县| 景谷| 蛟河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