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志寧認真的看著自己的這個二貨小徒弟,見他一臉痛苦糾結的樣子,心中不有些不大舒服,強撐著瞪了他一眼:“你這小子是不是又想搞事情?”
“沒啊!”李慕云飛快的搖搖頭:“老師,您說要走弟子不敢攔著您,不過,您教了弟子這么多東西,弟子卻還一直沒有拜師禮奉上。”
于志寧性格耿直,秉承師道傳道授業解惑,并不為李慕云的一點禮所動:“不必,老夫收你為弟子并不是為了圖你的一點拜師禮。”
“老師,這份禮可不是單獨送您的,還有師娘的一份在里面,您可以拒絕弟子,但是您不能代表了師娘,所以還是收下吧。”李慕云憑借著契而不舍的決心,對著早就已經停在一邊的一輛大車招了招手。
對于死皮賴臉的李慕云,于志寧也沒有什么好辦法,知道自己就算是再拒絕,他也會想盡辦法把東西給自己送到家里去,索性也就不再多說什么,只是沉聲說道:“慕云啊,今后為師不在這里,你要好自為知,切不可行差踏錯,以免誤了終身。”
“是,弟子明白。”李慕云正色點頭:“老師放心吧,弟子一定牢記老師教誨。”
“真的?”于志寧瞥了他一眼。
李慕云被老于看的有些尷尬,撓了撓頭:“呃……,真的!”
“希望如此吧!”于志寧顯然并不相信李慕云,不過他既然決定回長安,這里再發生什么他自然也是有心無力,嘆了口氣之后,回身向自己的馬車走去。
李慕云好不容易把老于敷衍了過去,見他要走,連忙上前兩步:“老師,弟子扶您。”
前文咱們說過,李慕云雖然是殺手,但是卻有著自己的傳承,從某些方面來說,他與那些為了錢什么都做的殺手并不相同。
而且對于師承的理解李慕云也與那些古人并沒有什么太多的區別,所以別看他是一個現代人,但在他的概念中,還是遵循著一日為師終生為父的教導。
也正是因為這樣的理念,所以他才會對老于有著別樣的感情,聽說他要走才會來送他,也就是說,他現在是真的把自己當成了于志寧的徒弟。
于志寧這老頭兒事實上并沒有想過李慕云能做到這一步,雖然這小子在很多時候搞出來的事情可以把他氣的半死,可是在禮節上,這家伙卻真是做的讓人無法挑出任何毛病。
所以李慕云扶上來扶他上馬車,老于并沒有阻攔,反而心安理得的讓他扶著,只是在上車之前對他囑咐道:“這次你在長安惹出了太多的麻煩,對你今后的發展極為不利,為師回到長安之后一定會極為你轉圜,不過你萬萬不可一錯再錯,你可能記得?”
“是,老師,弟子記得了。”李慕云這一次回答的很認真,沒有一絲敷衍。
老于能夠做到這一步顯然是真的把他當成弟子在看待,李慕云雖然并不認同他的觀點,但卻不能再拂了他的好意,若是那樣便真有些不識抬舉了。
不得不說的是,在古代,師徒之是的關系往往是現代人無法理解的,一脈相承的并不僅僅只是一個傳說,師父之所以帶上一個‘父’字,代表著其行為的確與父親無異。
李慕云如果不是在后世的時候有一份久遠的傳承,相信他也同樣無法理解這份感情。
……
于志寧的馬車一路前行,時間不大已經到了城門附近,原本還在不斷嘮叨的老于幾乎瞬間就被城門口的景象嚇了一跳。
整個府城的官員一個不差全都到了,朔州的鄉紳富商也到了,城外的官道兩旁,無數民夫整齊的站在路兩側。
“這,這是干什么?”于志寧呆呆的身了一眼跟在馬車外面的李慕云一眼。
“老師,他們都是自發的,和我無關!”睜睛說瞎話幾乎就是李慕云的本能,老于剛剛開口他便已經失口否認。
可是老于就算是再傻,又如何能想不出這里面的門道,頓時所有離別的傷感全都不在了,手指哆嗦著指了指李慕云:“你……,你這孽徒真真是要氣死為師是吧!”
既然已經被于志寧看出真相,李慕云索性也不再偽裝,嬉皮笑臉的說道:“老師,您可是弟子的老師,如果離開弟子的地盤連個送行的人都沒有,將來傳出去豈不是弱了弟子的名頭。”
“你有個屁的名頭,你……”如果不是為了顧全面子,于志寧真的很想跳下馬車再抽李慕云一頓。
不過,這個時候,蔣仁彬等人已經迎了上來,一個兩個紛紛跑來祝老于一路順風,弄的老于根本沒有機會再教訓李慕云。
便是這樣,于志寧踏上了回歸長安的路程,一路上因為朔州的道全部封閉,竟然只用了一天的時間便出了朔州境內。
而一出朔州境,老于立刻感覺出了兩邊路況的不同,一邊平整到幾乎像鏡子一樣的水泥路,而另一邊則是那種顛的幾乎可以讓人跳起來的泥土路,那種鮮明的對比讓他開始懷念起朔州。
所謂沒有比較就沒有傷害,走慣了平整的路面之后,那種顛簸讓老于痛不欲生,而且前行的速度一下子就慢了下來,甚至連原本的三成都達不到。
馬車里的老于終于算是意識到了修路的重要性,開始理解為什么李慕云寧可自己籌錢也要把路修好。
甚至在馬車陷入泥水坑里的時候,老于突然覺得像朔州那種平整的水泥路,每百里五文錢好像真的不貴,這錢花的還真值。
一路從朔州回到長安,于志寧算是徹底想明白了,這路不管怎么樣都要修,必須修!就算是不能像朔州那樣修成可以并行八輛大車的,也要按照正常官道的寬度重新翻修。
這不僅僅關系到民計民生,甚至在軍隊調動方面也有著巨大的優勢,畢竟破爛不堪的土路實在是太難走了,在朔州他的馬車可以每天行走一百余里,可是到了其他地方,三十里都困難,甚至就連到了長安城的周圍,也很難達到日行五十里。
這樣的速度,于志寧很難想像如果邊境有戰事發生,援兵到達的時候會在路上浪費多少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