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之開局娶了武則天第四百三十七章算計
見大家一臉憂色,崔永輝接著說道:“楊帆此人極其可惡,總是跟我們做對,必須要儘快除掉才行。”
鄭愷則嘆息道:“咱們能想到,皇帝又何嘗想不到?皇帝默許那小子招募這麼多的護衛,顯然也有保護那混蛋的意思。”
“若是我們輕舉妄動,怕是會落入楊帆那小子的圈套。”
“更何況,那小子的武功很是不俗,上次那小子被暗殺,弓弩也只是讓他受傷,顯然要想個萬全之策才行。”
王倫憂心忡忡的分析:“楊帆那小子武功即使再高,也不是最可怕的,只要是肉體凡胎,都有辦法對付。”
“我等世家,都是傳承數百年甚至上千年而不倒,誰又沒有一些武功高強的死士?”
“以前我們總說,百年的王朝千年的世家,如今恐生變數。”
“一旦李二陛下把科舉改革的舉措推行下去,朝廷擺脫了我們世家的束縛,那我們只能逐漸泯滅在歷史長河之中。”
聽到這話,崔永輝雖然有些擔心,但還是胸有成竹的說道:“大家暫且放心,這些舉措想要實施怕是沒那麼容易。”
鄭愷不解地問道:“崔兄此言何意?難道有什麼好的法子不成?”
崔永健冷冷一笑,說道:“現在不管是筆墨紙硯的生意,還是書籍的印拓,最先進的工藝全都集中在我們幾家的作坊。”
“朝廷想要大量生產科舉用書,斷然會從市場購買紙張,只要我們把手中的紙張捂住,不流入市場,朝廷就只能高價其他渠道進貨。”
“巧婦難爲無米之炊,朝廷沒有紙張,想要生產書籍,不過是鏡花水月罷了。”
“再說,不管是紙筆墨硯,還是紙張和書籍的印拓,朝廷的各項工藝未必就能超過我們。”
“咱們只要在生產到銷售的各個環節暗中阻撓,到時候朝廷費用必然會極高,以目前朝廷的稅賦,根本就支撐不了多久。”
“另外,我們還可以從原材料上卡住他們,甚至於朝廷所用紙筆墨硯和書籍的價格成本將會遠遠超過我們。”
“若沒有錢支撐,這些政策不攻自破,朝廷只能乖乖把這些權利下放給我們,到時候定多少價格還不是任我們揉捏?”
聽完崔永輝的分析,衆人眼前不由一亮!
盧善琛更是恭維道:“崔兄分析得在理,朝廷的生產工藝本來就差,成本比我們高多了。”
“只要我們在各個環節卡住他們,就會讓朝廷生產成本過高,看他們能頂多久。”
“等朝廷沒錢了,還是一樣求到我們的頭上,到時候想怎麼做還不是我們一句話的事兒。”
鄭愷聽到他們言辭鑿鑿的樣子,有些疑惑的問道:“崔兄,你爲何敢肯定朝廷的生產成本一定很高,是不是有什麼內幕消息?”
崔永輝澹然一笑,篤定地道:“大家放心吧,消息絕對準確。”
“據武氏兄弟透露出來的消息,楊帆那小子爲了名聲,居然家底都掏空了。”
“而且,李二陛下以半價出售書籍,被魏徵以國庫稅賦不足爲由拒絕,只是皇帝被眼前的功績衝昏了頭腦,一意孤行。”
王倫更是呵呵一笑,拍著手說道:“那咱們合計合計,讓皇帝知道咱們世家可不是這麼好欺負……”
於是乎,幾大世家你一言我一語的商量著該如何行動。
可這些世家之人不知道的是,朝廷不僅有廉價的造紙術。
原材料只需要一些毛草、竹子以及木材,這些東西在唐朝可說是隨處可見。
更何況活字印刷術,
讓書籍的成本降到了最低,只是他們都被剛楊帆製造的假象迷惑了而已。
即使是毛筆和墨硯,在楊帆的刻意交代下,已經源源不斷的運輸到了駿揚坊。
楊帆有心算無心的情況下,幾大世家卻毫無知情。
在幾大世家商議之後,各世家就開始在長安城周邊乃至整個大唐範圍內大量收購各種原材料以及紙筆墨硯等東西。
以至於收購的價格比原先賣出去的還要溢價半成有餘。
各大世家爲了確保這些東西不被朝廷收購,甚至動用了許多不恥的手段。
不惜威脅恫嚇一些世家和商賈配合他們。
以至於市場上流通的各種學習用品價格直接達到了頂點,讓所有的讀書人怨聲載道。
就在世家進行各種阻撓的時候,朝廷這邊也開始有了動作。
印刷四書五經以及楊氏啓蒙學和楊氏算學的任務全部由楊帆負責。
而這些任務楊帆則交給了王玄策在秘密進行。
畢竟,楊帆還是覺得駿揚坊是最安全的,因爲那裡的人員流動很少。
特別是關鍵的步驟,如活字印刷的字模,以及印刷成品。
楊帆直接讓那些工人吃住都在工坊內,以防止泄露出去。
所以,在活字印刷術這種開掛的印拓工藝下,各種書籍刊印的速度直接起飛。
王玄策按照楊帆的吩咐,將工人分成三班倒,日夜不停歇的印刷。
一天便印製出將近5000本書籍,隨著熟練度越來越高,產量也越來越大。
才幾天功夫,便印製出了近五萬本科舉用書。
如果世家的人知道,定然會驚掉了下巴。
如今是貞觀十二年,整個大唐的人口有三百多萬戶,人口總數在三千萬左右,這是官府在冊的。
雖然有很多沒有登記,屬於黑戶,人口總數頂天也只有四千多萬。
這些人當中,識字的人很少,讀書人就更少了!
按照一百人裡面有一個讀書人的比例來計算,整個大唐的讀書人也就四十萬左右。
未考取功名的也就幾萬人,加上一些啓蒙孩童,最多也就30萬人。
按照每人一套的數量來計算,也只需要三十萬套書籍就足夠前期的需求。
如今以駿揚坊的印刷數量,只需要一個月就能滿足。
當然,三十萬套,楊帆計算了一下,一個月半的時間,絕對能夠滿足天下的需求。
況且,三十萬套的數量,是以大唐讀書人最大的需求量來計算的,實際上的需求,應該遠低於這個數字。
於是,半個月後,第一批科舉用書和學習用品便在長安城以及周邊陸續售賣。
如果按照正常情況,所有人都可以到各地的售賣點購買到書籍。
當然,這是從理論上來說。
若是不讀書的人或者別有用心的人去購買,那就有些緊張。
爲了保證寒門學子能夠買到科舉用書,新聞司出臺規定。
但凡購買書籍之人,都需要登記在冊,購買過一套之後,三個月之內不可購買第二套。
這也是新聞司怕有人惡意購買書籍而想出來的解決辦法。
畢竟,這些書籍都是由朝廷“補貼”印刷的。
而且,朝廷爲了公平起見,從駿揚坊印製出來的書籍,每天會按照大唐各州道的人口比例分配下去。
每天都會有科舉用書和學習用品從駿揚坊分配至天下各道,直到每天的份額用完爲止。
不得不說,新聞司考慮得十分周全,充分考慮到公平公正,並且還儘可能的杜絕了人爲作梗的可能。
當然,最讓天下學子感覺到震驚的是,科舉用書及學習用品的價格比起前段時間低了很多。
一整套的價格,居然只要六十貫銅錢。
要知道這一套包含了四書五經以及以及楊氏啓蒙學、算學等十幾本書。
平均下來,一本的價格連五貫錢都不到。
要知道,此前世家出售的四書五經等科舉用書,每一本的價格都在十幾貫錢。
近期連續暴漲,價格更是提升了六倍的價格,一本書達到了幾十貫,這也是讓天下學子怨聲載道的原因。
因爲很多百姓對這個價格感覺絕望。
如今,新聞司出售的科舉用書以及學習用品,價格居然比世家原先正常價格還低。
只有原來價格的1/3左右,漲價後的1/10不到。
對於讀書人而言,簡直就是福音,實在是太便宜了!
這個價格,按照朝廷的說法,怕是連成本都不夠。
果不其然,皇帝陛下說到做到,朝廷是在賠錢印刷和售賣各種科舉用書以及學習用品。
有了這一發現,無數的寒門學子被感動得熱淚盈眶。
發誓一定要努力學習、報效朝廷,不辜負皇帝對他們的期望。
實際上,這些書和學習用品的價格,李二陛下覺得已經高得離譜了。
因爲李二陛下知道這些書的成本有多麼低廉。
只是在楊帆的強硬勸說下才賣的這麼貴。
爲了讓世家大出血,只能讓前期購買到書籍的讀書人損失一些錢財。
當然,楊帆也知道這些東西賣得有些貴。
大唐時期貨幣的購買力還是很高的,一文錢大概相當於後世的1塊5左右。
一本書五貫錢,相當於六七千塊錢,這絕對是天價。
這可是五品官員一個月的俸祿。
不過,在古代,讀書人還真是有錢人的專利。
當然,有了造紙術和活字印刷,一本書的成本價只有五十文錢左右。
因爲原材料和人工費十分低廉,並且能夠反覆的利用拓板,避免了許多麻煩。
因此,即使只賣五貫左右,利潤也有百倍有餘。
當然,這是楊帆爲了算計世家而綜合考慮的。
本來楊帆還想把價格提升一些,可被李二陛下否決了。
李二陛下覺得,百倍利潤已經足夠了,而且是爲了算計世家才這樣做的。
若不然,李二陛下還想要保持絕對的公平公正,只要成本價,一點也不能沾臭銅氣息。
若不是楊帆據理力爭,李二陛下可能又要裝逼大甩賣!
不過李二也清楚,世家絕對不會善罷甘休,也才定了現在的價格。
他猜得不錯!
此時幾大世家又一次聚在了一起,面前還放著各式各樣的學習用品以及科舉用書。
崔永輝拿起裝訂得精美絕倫的各種書籍,簡直有些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這就是五貫錢一本的書籍!
在大家印象中,五貫錢的書籍,一定是粗製濫造、質量極差。
然而把書籍購買回來,這才發現,這一套書籍,竟然精美無比。
書籍所用的紙張,不僅潔白,而且很輕薄。
韌性和以及書寫感覺居然還要比原先所用的宣紙更高一個檔次,這讓大家不可思議。
在造紙和印刷上,以前的盧家可謂是絕對的NO.1。
就算是原先各世家刊印出來的書籍,因爲紙張粗糙吸墨,字跡都會模湖不清。
但是朝廷新聞司刊印的這套啓蒙和科舉用書。
不僅紙張潔白無瑕,而且印刷的內容無比清晰,完全沒有墨跡擴散的跡象。
簡直比原先他們世家印刷出來的書籍好上幾倍。
這一套書,無論是從紙張的質量,還是印刷的清晰程度,都完勝各世家售賣的書籍。
真是人比人得死,貨比貨得扔!
看著手中的各種書籍和學習用品,崔永輝不由對著盧善琛問道:
“盧兄,我們幾家,你家是主營紙張和印刷書籍的,這些書籍的紙張和印刷質量,似乎比你家刊印的書籍還要好上一籌,而這些筆墨等學習用品,也比我們崔家鋪子上的要好上很多。”
死死的盯著眼前的書籍,盧善琛暗歎一聲,有些無奈地說道:
“崔兄不用給我面子,這書籍何止比我們盧家售賣的書籍質量好上一籌,這位忠義侯果然有一手,居然掌握瞭如此精妙的印刷工藝。”
一旁的鄭愷不由問道:“崔兄、盧兄,哪你們認爲,各種書籍和學習用品比你們家的要好多少?”
“另外,這些書籍和學習用品的成本價大約是多少?”
正所謂知己知彼方能百戰百勝,在印刷書籍和紙筆墨紙硯這一塊,崔、盧兩家最精通。
崔永輝首先開口道:“這毛筆朝廷一支賣二十文錢,成本起碼要三十文以上……而墨硯也是差不多!”
隨後,盧善琛接著說道:造紙和印刷書籍的工藝,其實我們盧家也可以印刷出這樣的書籍。”
“無非是將原料浸泡時間加長……將所有工藝做到盡善盡美。”
“印刷書籍也是一樣的,所需要的時間和成本將會大大增加。”
兩人的說辭,在場的人都聽的清清楚楚。
這也就是說,其實崔家和盧家也能製造出這種書籍,只是成本太高,根本不能量產。
而新聞司所求的是盡善盡美,需要付出的成本將會成倍的提升。
在印刷書籍和各種學習用品方面,崔家和盧家有著絕對的發言權。
他們兩家說成本高昂,那麼事實就一定是這樣的。
然而,這些世家卻忘了,楊帆本來就是一個經常創造奇蹟的傢伙。
這些世家並沒有發覺,崔家和盧家其實完全是在自己的工藝範圍內看待問題。
並沒有考慮到是否有新工藝可節約成本。
之所以如此,也是因爲世家自命不凡的本性在作怪,都是因爲高高在上的傲慢所導致。
他們認爲,他們所掌握的就是這個世界最先進。
鄭愷再次問道:“哪盧兄預測一下,這一本書的成本大抵需要多少?”
盧善琛篤定道:“這一本書的成本起碼得十貫左右。”
聽到這個價格,在座的世家之人都暗自一驚,都驚歎於朝廷的大手筆。
成本十貫錢,只售賣五貫,朝廷真有這麼多錢來支出麼?
這位皇帝爲了名聲以及對付他們世家,果然什麼都不顧了。
+牸尤朧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