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康安,五萬重甲騎,駐軍敖兵城,(福康安著五萬人,兵部準許在那三十萬精銳中挑選最精銳士兵,30選5),對此,把所有人都羨慕的不行,五萬騎兵本來就讓人受不了了,而且還是重甲,還要選精銳中的精銳。
這讓之前的李智、乾倉都有點難以接受,不過若是仔細一想,人家福康安這段時間立的功勞也不少,而且武藝不俗,兩人都不是他的對手,能得到這樣的獎賞,很正常。
鄭峰,八萬步兵,駐軍敖兵城。
鄭立,五萬步兵,駐軍敖兵城。
鄭峰和鄭立兩人是一起加入西都的,如今一個八萬人,一個只能有五萬人,這似乎有點不公平,不過按照戰功來,就是這樣的。
鄭峰在消滅傲雲天那一戰中,立功不少,部隊都打完了,這一次分兵,兵部直接給了八萬精銳。
兵部還是延續了之前的思路,鄭峰和鄭立兩人所訓練的士兵,全部爲攻城精銳,主要訓練攻城。
廖雲,八萬步兵,駐軍敖兵城,(廖雲守蘭關有功,而且又是老人,得到八萬大軍分配,沒有人不服。)
秦雙,八萬步兵,駐軍敖兵城。
狗蛋,三萬步兵,駐軍帝都。
張猛,羽林軍增添到兩萬,駐軍地點帝都。
順天府,增添到五萬,(帝都太大,遠非西都可比,增添兵力是必須的!)而順天府的人選,經過兵部以及王旭、還有葉雄的推薦,這一次直接給了綿升,就有綿升擔任。
好了,兵力分配完了,根據統計,王旭如今的正規兵力,達到了106萬,至於縣兵,則有十二萬一千。王旭治下一共116縣,除了蘭關駐軍五千以外,其他縣每縣一千。
四月份,北郡也發生了大事。
北郡之主,小明王今年三歲,正式登基稱帝,號稱明帝。立國號爲‘明’,大明國。
任然以北郡王城爲都。改年號爲,開明1年。
直到現在,天下暫時進入了平緩狀態,沒有了戰事。
胡國,在高權帶領下,大量製造秘密武器,重視商業開發紙業,不過由於胡國的糧食短缺,蔡文卓剪裁了很多士兵。只留下了六十萬精銳,分駐三郡。
明國,在蔡文卓得帶領下,大量製造文王仙釀,向全國推銷,生意很好;蔡文卓很重視農業,正在準備開發大草原;在王旭擴軍的同時。蔡文卓也擴充了兵力,由之前的三十餘萬,擴充到了八十萬!
帝都,以長江爲屏障,募守東郡。
朝廷一到東郡,位於東郡東面的海域人便立刻投降依附了。幫助朝廷募守長江,現在的東郡只水軍就多大二十萬,真如鐵通一般,不過陸軍卻是沒有多少了;楊明嶽也仿效胡國高權,裁剪人員,由之前的一百多萬,裁剪到了六十萬。而這六十萬中,有二十萬都是水軍!
東郡的地盤其實還是很大的,不過水域居多,不適合發展農業,故此,要養活這六十萬精銳士兵,著實不易。
好在有二十萬精銳水軍在長江上擋著,又有雪域人大力支持,楊明嶽才稍稍爲的安心。
帝都。
御書房。
賈恢面帶喜色而來:“陛下,好消息啊。”
“賈大人,什麼事把你高興成這樣?”王旭一邊批閱奏摺,一邊說道。
賈恢手裡拿著一個盒子,他那道案桌上將其打開,激動道:“硝石的製造方法已經被科技院給研究出來了,現在正在大量製造!”
聞言,王旭豁然起身,這確實是一個好消息。
“我就說嘛,堂堂科技院、文淵閣,一大批的一品大學士,如果連南都的藥店老闆都不如,那怎麼可能。”
王旭看著盒子裡的硝石,哈哈大笑。
賈恢道:“陛下,您現在應該自稱爲朕了,不可以再以‘我’稱呼自己。”
“這有什麼區別麼?”
賈恢道:“這當然有區別了,這是隻有天子才能用的稱呼,如此也可表現我聖朝之威嚴,這些禮數可是不能廢的。”
王旭癟了癟嘴:“好吧,以後就說朕。”
王旭現在身穿新制的龍袍,頗有威嚴,至於顏色,還是採用了中國古代的,用的是huang色,現在帝都城內,只有羽林軍和王旭,才能用黃顏色,其他的,沒有這資格,就連綿升的順天府兵馬,士兵們也只是脖子上繫了一條黃顏色的圍巾,以區別和其他兵馬的不同。
“那你快說說,這硝石是如何製造的?”
賈恢道:“其實特別簡單,取乾燥的土塊,擊碎後,置容器內,加水浸泡調勻,經多次過濾,取濾液澄清,置蒸發鍋內加熱蒸去水分,取出冷卻,即析出硝石結晶。置陰涼乾燥處存放即可。”
“科技院也是經過數百次的研究才實驗成功的。”
王旭點了點頭:“好,有了這製造硝石的辦法,那我們就不用再怕胡國了,我們一定要大量製造。”
“哦對了,我...朕畫的紅衣大炮科技院製造好了嗎?”
賈恢道:“微臣此來,就是爲了稟報此事,已經全部製造好了,恭請陛下前往檢閱。”
“這一次製造的‘紅衣大炮’,長兩米,寬一米,重五百斤,射程四百米,不但能適用於守城戰,還可以適用於野戰,威力甚大,比之前的秘密武器還要強。”
王旭道:“好,檢閱就不必了,讓科技院趕緊製造一百門紅衣大炮出來,三月後,我們在野外進行閱兵,也向其他國展現一下我們的實力!”
“朕相信,展現完我們的實力之後,十年內都不敢有國家向我們開戰,而我們,可以藉此好好的休養生息,等有了足夠的力量,即發兵,一統天下!”
待到王旭一說完,賈恢臉上浮現出興奮的神色,如果真能一統天下,那他們都是開國功臣,從此之後,就可以光宗耀祖了。
想想六年前,他只是小小景遼縣的師爺,而如今,卻成爲了聖朝的軍機大臣,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真是時過境遷,讓人不禁感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