忽見遠方塵頭大起,舍瓦率軍馳來,喊聲如雷。
狼正軒大驚失色:“李格桑,這是什么意思?”
他還以為專信和那隆投靠了李格桑,現在舍瓦率軍殺來,自是李格桑指使。
李格桑就吃驚的道:“吾弟勿疑,我也不知道是怎么回事。”
就在這個時候,舍瓦當先馳到,高聲道:“狼太尉,舍瓦助你來啦!”
狼正軒大喜:“好,既然這樣,大哥,我們這場比武,換個時候吧!”
只見舍瓦身后上萬的軍隊,列成陣勢,蜂擁而來,反將李格桑等圍在垓心。
原來舍瓦暗算了那隆之后,索性一不做,二不休,殺死一個專信的心腹,謊稱專信派人奉李格桑的命令暗殺了那隆。
這消息一傳出,全軍皆驚,許多將領雖然心中懷疑,一個小小的士兵怎么能殺得了彝族武功無敵的那隆族長?但舍瓦既這樣說,又有誰敢太歲頭上動土,去深查此事?
因此按照舍瓦的意思,自是先報仇再給那隆發喪,這樣一來,除了專信手下的三千人馬,近三萬的大軍圍裹將來,李格桑哪里抵擋得住?
舍瓦指揮部隊,不分青紅皂白的只管殺,專信手下軍士多有被誤傷者。
好在鐵凝率朝廷六百精銳死守住城門,李格桑等才能且戰且退,撤回禁城。
仔細查點,軍士雖然死傷不少,但連上專信的部隊,李格桑手下還有三千五百人,好在禁城中糧食充足,李格桑竟是信心滿滿:“諸君放心,我李格桑無兵無將,也無懼于舍瓦和狼正軒,現在有兵有將,更有禁城天險,本王自有破敵之策。”
眾人一聽,心中大安,各各安營扎寨,加強防御人手。
李白召唐朝和他一起巡查,沿著禁城墻根一帶行去,喟然嘆息道:“賢弟,你怎么可以這樣冒失前去舍瓦軍中,要是一旦有甚閃失,為兄這不要痛苦一輩子嗎?”
說著眼眶有些發紅。
唐朝握住了李白之手,感動的道:“大哥,我知您對兄弟的一片真心,可,可我想過,要專將軍獨自一人回到彝部軍中,我害怕他面對故主,下不了手,還有,我去的話,敵人更無懷疑,會放松警惕,專大哥也好得手,其他的人去,一定會被舍瓦識破!”
李白就點頭道:“賢弟說的也是,不過這樣做,未免也太冒險了!以后可千萬不要做這樣的事了?”
唐朝回想到數百千般兵器抵在自己后心的感受,猶自心有余悸,點頭道:“好,兄弟以后絕不做了。”
奶奶的,當時只想到是一個絕好的計策,卻沒想到稍一不慎就會搭上自己一條小命,這樣的事情,以后自然不會做了。
李白就嘆息道:“說起來,你大哥我也是慚愧,自問武功比你高,頭腦也不弱于你,在此城圍之時,竟無半分功勞,反不如賢弟你救人、擒敵、降敵,以弱冠年華,天生智計,立下蓋世之功!”
唐朝趕緊謙遜:“大哥此話,可折殺小弟了,試想想,要不是大哥當日在大理‘綠野酒家’救了小弟性命,哪里有小弟今日,大哥更為難能的是,你和陛下無親無故,竟愿路見不平,拔刀相助,不然的話,以狼正軒絕頂武功,李格桑陛下縱然不死,恐怕也早已經流亡他鄉了吧?”
李白就笑道:“賢弟別給我戴高帽,我如此為王爺賣命,那還是有所圖的,愿賢弟看在為兄的面子上,他日多多美言幾句。”
唐朝大為吃驚:“大哥有所圖,圖什么?”
李白就笑道:“現在說,還為時尚早,以后再說吧!”
唐朝哪里忍耐得住,央求道:“大哥,您就告訴我吧,要是有機會,小弟一定鼎力相助!”
李白就笑笑道:“好吧,既然賢弟一定要問,告訴你也不妨,我是想幫陛下平定南詔叛亂之后,向他借精兵三千一用。”
唐朝大驚:“大哥,你,你借兵干什么?”
李白看著唐朝驚訝的臉:“呵呵,賢弟,可那您嚇著了吧,其實,我借兵并不是想造反!”
唐朝長舒了口氣,心想,乖乖,我剛才就是以為你膽大包天,想以三千兵力和強大的唐朝相抗,不是就好,趕緊問道:“那是為了什么?”
李白就道:“我是為了幫助平定叛亂!”
“叛亂?”唐朝更不懂了。
李白就道:“賢弟僻處南疆,不知道中原局勢,現在正是李隆基開元二十一年,本來嘛,前幾年,人人都說開元盛世,杜甫老弟還寫了一首詩‘憶昔開元全盛日,小邑猶藏萬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倉廩俱豐實。九州道路無豺狼,遠行不勞吉日出。齊紈魯縞車斑斑,男耕女桑不相失。的確,杜老弟之詩,雖有溢美的成分,但大體上還是符合事實的,因為那時李隆基任姚崇、宋景、張九齡、張說等賢人為相,發展生產,整頓軍隊,政治清明,搞得好生興旺。就拿任用賢人這一點來說,李隆基當年可稱有魄力,張九齡是廣東人,嶺南荒遠偏僻,那方的官數百年來連進入朝廷也是艱難,更不用到朝廷任大官了,但就因為張九齡才能卓越,李隆基竟破格提拔他作了宰相,這在唐朝歷史上是空前的,魄力直比當年的唐太宗。還有,韓休是朔方節度使,按理說只是個鎮守邊關的大臣,但就因為他擊擺突厥小勃律可汗的進攻有功,竟直接進入朝廷為相,這就是大家經常說的‘出將入相’,哎,愚兄不才,雖受諸多排擠,流落四方,但說實在話,白對李隆基當年對我的禮遇還是感動于心的,我知道他這個人,愛才是真的,但無奈的是,他現在已經漸漸變得荒淫好色,為白所不齒!”
唐朝大感興趣,雖在這兵兇戰危的圍城之中,但還是興奮的問道:“他喜歡楊貴妃是不是?”
李白就呵呵笑了兩聲:“年輕人,就愛問這些,是的,賢弟,我也不瞞你,我當初之所以離開長安,原因之一就是看不慣李隆這樣好色。楊貴妃其實叫楊玉環,蜀中人,天生麗質,父母殺亡之后到洛陽依附她的父兄楊楊玄繳,長成時候艷冠洛陽,李隆基駕臨東都,他有一個寵幸的妃子叫武慧妃,美艷過人,因她女兒咸宜公主的介紹,認識了楊玉環,驚為天人,就此讓楊玉環嫁給了自己的兒子壽王。算起來,李隆基是楊玉環的公公,但后來李隆基見了楊玉環的美貌,竟讓楊貴妃出家為道,稱為太真道姑,然后慢慢弄到華清池,最后竟封為貴妃,大傷風化。現在可好,他重用李林甫這口蜜腹劍的奸臣,朝政日非,更信任安祿山這樣的胡人,讓他當平盧節度使還不夠,不久還當了范陽節度使,隴西節度使,我早就聽說安祿山此人心術不正,恐成大患,為兄要借兵,也只是擔心將來事發之時好有個立功的機會!”
唐朝大為嘆服,李白正大才也,竟連這一點也看到了,他當然知道安祿山后來反叛了李隆基,贊道:“大哥,小弟就跟著你干了!”
請有鮮花的支持一下,謝謝!
注:諸葛孔明有著名的〈隆中對〉,李白今日所言與之雷同,故名曰〈圍城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