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沒有網絡,沒有電視,甚至廣播剛剛起步的時代,資訊傳播速度是非常慢的,對於絕大多數中國人來說,能知道歐洲在發生戰爭,就已經是很不錯了,至於列強是怎麼打得,戰場的態勢如此,出現了什麼新的戰術,新的武器,絕大多數人都不知道。
即便是有所瞭解的人也是在報紙上看到一鱗半爪,張廷蘭對於歐洲的情況卻是十分關注,他不只靠著前世的記憶,現在也同樣積極的搜尋資料,通過俄國的走私網,從軍官和士兵之中拿到一手資料。
另外也藉助弗雷德的關係網,瞭解西線的情況,定期向張廷蘭彙報,他不敢說對歐洲戰場瞭如指掌,也幾乎差不多了,對這些學員講解起來,才底氣十足。
“同學們,大家首先要明白一點,任何時代的最先進技術,都是在軍事上率先得到體現,同樣技術的一點進步,也會帶來戰場形勢翻天覆地的變化,就拿最簡單的騎兵馬鐙來說,有了這個東西之後,士兵就能在戰馬上更加輕鬆自在,在沒有馬鐙的時候,騎兵只能之用短柄的兵器,諸如刀劍等,所以說關二爺的青龍偃月刀並不是史實。同樣的道理,雙腳馬鐙使用之後,騎兵就大量使用長槍和馬槊作爲武器,這種騎兵在唐朝十分盛行,也造就了大唐盛世的輝煌?!?
對於技術的問題,是中國人一直忽略的問題,文人甚至把這些東西斥爲奇技淫巧,在解釋改朝換代的時候,更多的關注了民意,說什麼天數循環。而往往忽視了技術進步的影響,就拿元朝來說,能夠征服世界,靠的就是強大的騎射戰術,相比刀槍。弓箭的攻擊距離無疑更遠了,也更具殺傷力。
這可以說是在火器時代到來之前,人類武器的最強組合,複合弓和戰馬,在加上適當的曼古歹戰術,讓蒙古人橫行歐亞大陸。打造出了人類歷史上前所未有的龐大帝國。
進入了火器時代之後,火槍越來越精良,射程越來越遠,傳統的騎兵再也不是裝備了火槍的軍隊的對手,就拿著名的八里橋之戰,僧格林沁率領著最精銳餓七千蒙古馬隊。向著英法聯軍發動了亡命的衝鋒。
張廷蘭對所有學員說道:“在這場戰鬥之中,蒙古騎兵前赴後繼,沒有人怯戰,也沒有人退縮,他們的作爲絕對堪稱肉彈衝鋒的典範。不過結果是悲慘的,七千蒙古馬隊,據說只有不到十個人生還。其他的友軍也大量的死亡,而英法的死傷才幾十個人而已,這就是技術進步帶來的巨大變化?!?
學員都在認真的聽著,以技術進步作爲一個切入點,來講解軍事,這是大家從來沒有聽過的一個新鮮觀點,全都耳目一新,但是又入情入理。
“英法的軍隊靠著排槍和大炮,將蒙古馬隊全部消滅,而幾十年之後。他們的排槍戰術又一次落伍了,因爲技術再度進步,出現了機槍,軍隊的火力空前增強,原本排槍是爲了保證火力的輸出。但是到了現在,一排一排密集的槍手就變成了機槍最好的靶子,法國軍隊在開戰之初,就大量的被德國機槍殺傷,西線戰場屍體堆成了山。
同樣爲了應付機槍和新式火炮的強大殺傷力,歐洲西線戰場變成了壕塹戰,簡單的說就是用密集的戰壕加上鐵絲網,構成一道道的防禦體系,士兵向老鼠一樣,躲在戰壕後面,互相傾瀉子彈和炮彈?!?
張廷蘭提到了壕塹戰,特意將一個沙盤擺在了所有學員的面前,向他們講解壕塹戰的情況。
“方纔熙洽老師給大家講解了工兵戰術,但是他講授的模式已經落後了,原因很簡單,就是軍隊攻擊能力越來越強,如果還是單純的一條線一樣的防禦,根本擋不住了,因此必須要施行縱深防禦,合理配置火力,而對工事的建設也有了更高的要求,工兵在戰場上的作用越來越大?!?
張廷蘭說到這裡,又向大傢俱體說了戰壕如何構築,戰壕之間如何修築交通壕,火力如何配置,等等問題,所有人都聽得津津有味。其中有些學員都參加過實際戰鬥,都這種縱深防禦深以爲然。
以往中國的軍隊往往只修築一道工事,只要被打破了,就全線潰敗,現在就完全不一樣了,對方炮彈襲來,可以躲到後面工事,等到結束之後,再快速到前面迎敵,己方的火力配置也要經過周密的計算,才能最大限度的殺傷敵人。
聽著張廷蘭講述,熙洽的臉色有些不自然,他一直以自己的士官生身份自豪,認爲在軍事戰術的領域裡頭,奉天能超過自己的幾乎沒有人,但是張廷蘭的講述,顯然已經比他更加高明。
其實熙洽並不知道,日本人在教給中國學生上面,往往是留了一手,不會把最先進的東西交給他們。不只軍事留學生,就連其他行業也是如此,所以說日本留學生是中國近代留學生之中,質量最差的,而且良莠不齊三教九流,什麼樣的人都有。
這幫回國之後,學了一些似是而非的東西,根本不懂建設,因此他們成了職業的革命家,隨著孫大炮掀起了一輪又一輪的起義。
“諸位同學,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咱們不妨都後面的訓練場,演示一下如何構築工事?!?
這些學生的熱情也全都被調動了起來,呼呼啦啦的和張廷蘭一同到了訓練場,這時候不只是工兵科的,其他科的學員也都湊了過來,大家都想看看熱鬧。
張廷蘭當場指揮著學員挖戰壕,一條戰壕要將近一人深,在低頭的時候,能遮住腦瓜頂,寬度基本上保持並排能走兩個人即可。
這些學員使用的都是兵工廠生產出來的新式工兵鏟,十分鋒利,而且短小靈便,挖掘起來,速度非??臁?
學員很快挖掘出一條二十幾米長的戰壕,按照張廷蘭的指導,他們將土都放在了一邊,構成了一道掩體,這樣士兵在裡面射擊就能夠得到很好的保護,所有的學員都爭相感受這道戰壕的作用,他們甚至搬來了一些武器,進行了模擬演練。
上一次張廷蘭在對付毅軍騎兵的時候,構築過一道雪埂,來阻擋毅軍的騎兵,後來發現這種方式不只能對付騎兵,對付步兵也是很有效的。
在三十米左右的距離上,構築一條壕溝,就能遲滯對方的速度,而這個時候,負責防守的士兵就能使用手榴彈攻擊,殺傷效果十分驚人。
雖然訓練場暫時還沒有鐵絲網,但是學員們也抱來了幾根木樁,按在了陣地的前沿,模擬歐洲西線戰場的壕塹戰。
一部分學員負責攻擊,一部分負責防守,很快大家就明白了歐洲戰場的成爲血肉磨盤的奧妙了,士兵要通過鐵絲網,闖過一道道的壕溝,最後還要面臨機槍的掃射,血肉之軀想要越過幾百米充滿了殺機的道路,是何等的艱難。
即便是攻陷了第一道戰線,後面還有更多的戰壕在等著他們,幾乎無休無止,早晚會有耗盡攻擊力量的時候。大家並沒有時間感慨戰場的殘酷,他們都在想著如何突破對方的工事,或者是利用更加嚴密的攻工事消滅對手。
“中國人常說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在現代的戰場上,這種觀點依舊很有價值,不管敵人的火力多麼強大,只要利用好腳下的大地,發揮山川地形的優勢,把工事修築好,就能極大的降低傷亡,要想把工事修築好,就要發揮人和的作用,所有工兵戰士都要有創造性,因地制宜,巧妙利用手中的優勢。從目前的歐洲戰場來看,騎兵已經成爲了輔助性兵種,我們工兵的價值卻越來越高,是當之無愧的戰場主角之一!”
張廷蘭一面講解,一面還不忘給工兵科的學員打氣,讓大家充滿信心。
“助教,您說技術的進步會帶來革命性的變化,那您認爲又該如何從技術角度上突破壕塹戰呢?”有學員提出了問題,其他人也都在注意聽著。
“實際上歐洲戰場已經出現了很多新的技術,比如他們出現了殺傷力驚人的毒氣彈,每次使用都能造成幾千人,上萬人的死傷。他們將剛剛出現的飛機運用到了戰場上,從現在開始,戰爭不再是一個平面的了,而是立體的空間。就比如我們修築工事,就應該考慮防空的需要,如果對方用飛機,在我們的腦袋上面投彈,我們該如何應付。
另外西方列強還搞出了裝甲車,用鐵甲包裹車輛,預防彈片的殺傷,這些新出現的東西,還不算成熟,不過可以想見,壕塹戰早晚也會被新的戰爭模式替代,原因很簡單,就是技術在不斷的進步。”
“助教,既然技術這麼先進,而列強又在技術上遙遙領先,我們是不是永遠只能捱打了,根本別想勝過列強了?”
張廷蘭也知道學員可能會問這個問題,他信心十足的說道:“任何戰術和武器都有弱點,也都有應對的方法,使用武器和技術的都是人,大家需要做的就是不斷的學習,找到敵人的弱點,做一支學習型的軍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