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願農皇保佑!”幾批農業學府的學子看著自己面前的泥沼地不由本能的祈禱。
人總是要寄託的,有神仙就拜神仙,沒有神仙就拜先祖。
身爲農業學府的學子,自然本能的拜起了神農氏炎帝。
只不過隨著李泰把各種政策向著整個國家的推行,農學社開到什麼地方,當地農皇廟宇就特別的興旺,甚至有人給李泰立廟,說是當世的新農皇。
爲此,一些農業學府的學子覺得這件事情犯忌諱,便是讓他們不要這麼幹。
但百姓很是質樸,直接便道:“我覺得,魏王就是農皇啊,爲什麼不立廟祭拜啊!”
學府學子便對百姓教育:“炎帝神農氏制耒耜,種五穀,奠定農工基礎,乃是聖賢。”
百姓也對學子回答:“學府墨科製造農具,推廣良種,纔有我等年年五穀豐登。”
學府學子又對百姓道:“神農日中爲市,致天下民,聚天下貨,交易而退,各得其所!”
“你想如何拿下這座城池!”李道宗看著李世績開始謀劃,倒也絲毫不介意的選擇聽一聽李世績的話。
說實話換了其他醫者也許會慢一點,但就現實來說並不會影響這個體系誕生。
即使如此,李世績還是讓士卒們把這口鐵鍋給揹著。
這種土地想開發出來不是件容易的事,但泥沼地終歸比凍土地要好開發啊。
而此刻,來到柳城的李世績卻時在細細的打量著眼前戰場,李世績看著李道宗,開口道,
“你想要做什麼?”李道宗看了一眼李世績,總感覺看到他的第一眼,就感覺跟李靖那個傢伙很像,雖然一臉的風輕雲淡,實際上一肚子的壞水。
這種鍋的生產技術來自鐵水澆灌,但鐵質不夠細密,砂眼也多,重量還重,最重要得是相當不抗燒,燒穿孔是常有的事。
以前沒追究時沒什麼感覺,但現在越琢磨越感覺魏王跟神農氏像啊。
唐代士卒行軍時,基本上都是吃冷食的,熱食這種東西如果不是安營紮寨做好了防禦,基本上是吃不上的。
但等到了柳城,這一羣的士卒卻是全部都已經背上了一個鐵鍋,看起來像是烏龜殼。
再加上這東西怎麼說都是鐵做的,因爲李泰給個人使用,特地減少了寬度,大概也就跟人的背部差不多,不多不少算一個防禦設施,說不定在戰場上就抵擋箭矢呢!
所以,李世績發現這東西后,便果斷給自己的士卒完成換裝,在背後揹著就是了。
畢竟東北這邊要是走在路上遇到幾隻躺著的東北虎也很正常,總不可能讓學子們見到後就是一個滑鏟,跟東北虎進行正面廝殺吧。
然後,農業學府裡面拜農皇或者炎帝的就多了起來,尤其在每年考試擇業分配時。
但現在這片地方,那真的是要什麼沒什麼,個人進行投資是不現實的,只有國家或者說國家資本對這片區域進行投資開發一兩代人時間,才能換來足夠的豐碩成果。
“因爲魏王的原因,實際上,我軍先鋒受到糧食的影響極少,所以我們完全可以派兵從上游繞過漢水,然後……”李世績說道這裡不由緩緩一頓,
“然後突襲蓋牟城?!”李道宗卻是不由興奮的說道。
現在這些學子,在李世績帶著士卒穿過遼水後,他們便受到農業學府的命令要求北上。
想想人什麼時候纔會去求仙拜佛,主要就是對未來迷茫時能有個精神寄託,哪怕虛幻的。
此城池算高句麗的前線核心,無論如何需要將其拔掉,大唐軍隊纔算打出了個缺口!”
甚至他們跟百姓越討論,反而自己也不由自主感覺,魏王該不是神農轉世吧。
畢竟自己想要開發東北,肯定要對這邊土地有一個大概瞭解,以及需要對這邊投入有個大概的估算。
不過真等戰爭開始,我到底有多少的人數肯定會暴露出來,到時候,你怕是要小心了!”
這種觀點,在太子神經病發作突然要謀反後,陡然間便流傳得更廣了。
只不過是讓自己迷茫的未來能多一分寄託,多一分收穫而已。
然後在需要時,跟您攜手,前後夾擊,一起攻破此城!”
但想要更進一步的讓李世民感覺到重視,那自己或多或少也是需要去想一想辦法了。
畢竟不掌握技術,他們很快就會發現,明明是鋼鐵底子,但燒出來說不定就普通鐵器了。
畢竟攻下高句麗纔是自己最是重視的事,而作爲先鋒的李世績到底是出手了。
在這樣的情況下,李泰把這些學子陸陸續續打發過去便沒再注意他們了。
現在他轉世投胎成了魏王,所以成爲了新農神,那魏王成爲新皇帝也是合情合理的吧。
自己以前在學校時也幹過這種事情,對農業學府學子的心態是理解的。
面對百姓們振振有詞的話語,農學社學員華麗敗退了,誰愛管誰管,老子投敵了。
李世績點道,“我們對高句麗的理解實際上並不多,所以在先期的交手,需要能收集越多資料越好,我想去高句麗的後方探一探高句麗的整個體系的反應!”
然後李泰就知道了百姓和農業學府的學員去拜農神的事情,說實話,李泰倒沒去阻止。
畢竟正常來說,魏王真是神農轉世,怎麼可能只是二皇子啊,肯定是要做太子的啊!
我會會順勢攪亂他們後方的佈置,擾亂他們的軍令運轉。
原本是爲了跟北方的異族交易的,甚至他們把這鍋爐給熔瞭然後去鍊鐵李泰也不介意。
“我爲正,你爲奇?”李道宗有幾分好奇的對著李世績道。
反正軍隊的戰鬥力怎麼樣誰也不知道,但軍隊的模樣卻相當的有辨識度。
李泰清楚,這時代的鬆嫩平原大概也就是剛剛從半凍土轉化成了泥沼地。
李泰想要讓李世民對這一片地區進行開發,多少是需要一個理由的。
若真出現大量人去幹這種事,爲政者是不是應該問一問自己,是不是對這些人太苛刻了,而不是強迫性的告訴他們,求神拜佛是不對的,對你們的人生完全沒有意義。
但這東西帶入到軍隊中,說實話,這東西的使用面倒也並不是非常廣泛。
畢竟大唐的鋼鐵出口首先需要滿足裝備武器,然後需要滿足農業工具,像鐵鍋這種東西甚至算得上是奢侈品了,或者說,本來大唐就不應該出現鐵鍋這種東西。
而且非常重要得一點是,神農氏本身就是華夏的領導者,被後世稱作是炎帝的存在。
而李泰的要求也非常簡單,就是調查遼水和那水,並且把當地的土壤帶回來。
但在太子謀反之後,那些信奉李泰是神農轉世的人,自然振振有詞,魏王肯定是神農轉世,不然話太子怎麼會發病謀反,分明就是自身命格太弱,抵擋不了華夏先賢啊!
因爲這東西在李世績看來真的是行軍路上的神器,想要吃熱食的時候能夠直接吃,甚至背在了身後說不定還能抵擋箭矢。
這次行軍配置各種野外的求生物品就不用說了,更重要得是每隊學子都安排了一支士卒護衛他們的安全,另外隊伍裡面還有一些不知道算不算道家的堪輿師一起跟著。
但想到魏王這些年來自從建立了一個個足以被人叫做爹的高爐後,基本上生活用品都儘可能升級成鐵製品,至於改善大唐百姓的生活條件,這不就是魏王一直推崇的嗎!
至於神農嘗百草,這個魏王的確是沒有去做,但現在的醫療體系卻是魏王一手弄出來的。
當然還有值得一提的是,就算製作出來鐵鍋,很多都是生鐵鍋。
學府學子感覺有點落於下風,又道:“神農氏以治麻爲布,民著衣裳,使得百姓脫離矇昧,邁向文明。”
畢竟李道宗知道自己,要是上了戰場他知道怎麼殺,但真的要佈置什麼作戰計劃,李道宗更多還是依靠自己的直覺形事!
“我知道了!”李道宗點點頭說道,“我會學習聖人,在駑馬的背後弄些枝葉拖拽,看起來就好像是我們精銳還在這裡的樣子。
常常一個村子被燒穿的鍋,往往能養活補鍋匠這個職業,甚至過得還不錯。
當然,這一切都是要幹掉了高句麗才能夠把這一個計劃執行下去。
時間回撥,李世績帶著騎兵一路來到營州柳城,準備出發時,所有士卒雄赳赳氣昂昂。
這件事李泰是知道的,因爲在李承幹跪了之後,自己的君主天賦不知爲什麼大漲了一波,甚至供給自己的遊離精神力也多了不少,所以李泰也派人去查了查。
所以,讓農業學府的學子們調查完成整個水系,然後送來泥土,自己以農學社做保,應該能夠讓李世民重視起對這一片區域的開發。
很重要得原因就是大軍行動說不定會帶上一些陶器,但想要帶上鐵鍋幾乎是不可能的。
李世績道:“整個高句麗的長城防線,前線的第一座城池,最重要得便是這蓋牟城。
高句麗人只要不敢跑得太近來觀察,相信他們多少會被迷惑。
至少凍土地上自己連修路都做不到,泥沼地的話,自己到底是能修路的!
李泰很清楚,如果不能在這時間段把這片土地開發出來,那以後封建王朝就別指望開發這片區域了,還是等到工業化,要麼等下個全球變暖再進行開發吧。
護衛除了防備幽州地區部落氏族以外,更重要得是野外各種危險。
哪怕強大如孫思邈這樣的神醫也不過只是魏王實現計劃的人手而已。
“我們跟他們並沒有交手,所以他們對我們的實力一無所知。”李世績道,
“所以需要李將軍您一路彰顯我們的強大,使得蓋牟城內的注意力被您吸引。
不過,李泰弄出高爐鍊鋼後,大量的鋼鐵總歸需要有一個去處,便打造了一批鐵鍋。
百姓也是回答:“魏王先是弄出羽絨,接著發明棉衣,後來又從異族百姓購入毛髮生產棉衣,也能使得我們家家有衣,這不是繼承神農之志?”
對百姓來說,這是對自己的樸素感激,至於對於農業學府的學院,他們考試或者擇業之前去拜一拜神農不是很正常的事情。
然後他們又想到了神農氏弄出了陶器,讓百姓改善生活,儲蓄物品。
但對那些經常在野外風餐露宿的騎兵或者斥候來說,在保證自己安全的情況下,鐵鍋是能讓他們喝一口熱騰騰的湯水的,而這更能保證士卒的士氣與體力。
畢竟他們就是走這條路的啊,當然要拜一拜祖師爺。
“第一戰,我們要勝得漂亮,需得打出我們大唐軍的風采!”
百姓也對著學子回答:“魏王建立漕運體系,疏通天下物資,匯聚長安洛陽,最重要得是,傳聞他有點石成金之能,有用不完天下財富,就憑這也應該立個財神廟吧。”
“還請李郡王放心,我可不是那麼容易被高句麗抓住的!”李世績倒是相當自信道。
被逼到牆腳的農業學府弟子,終於想到“神農做五絃琴,以樂百姓,道天地之德,表人傑之和!”魏王只能夠算是初通音樂,但是他的音樂有多好,這不現實啊!
但百姓給了一個白眼,然後道:“魏王只是做了琴,真正彈琴的人是呂樂聖啊,若沒魏王,呂樂聖能寫得出《二十四節氣歌》《小麥種植歌》《棉花播種曲》之類的歌曲嗎?!”
因爲軍隊有伙頭兵兵的,帶上一定數量的大鐵鍋也就夠用了,打不過多常備幾個也就是了,有用是有用,但卻也有用的有限。
李道宗點點頭,倒也沒有再多說什麼,執行李世績的命令也就是了。
農業學子,原本想要說神農削木爲弓,以威天下,但想想魏王的鋼鐵甲冑,王玄策打敗吐蕃的事情在朝廷有意的推動下知道的人不少,都知道李泰弄出了盾甲。
這些事情有沒有意義當事人自己不知道嗎?!
好像現在這些農業學府開口農皇庇佑,閉口農皇守護,難道他們真指望李泰保佑他們?
說實話,這也是在貞觀時期,所以將領或多或少都有種自己親自上前線去根據自己的觀察來制定作戰計劃的習慣。
否則就因爲自己想要探一探高句麗整個體系的反應與信息,便是把自己置身險境,實在是太不符合一軍統帥的習慣了。
但想想李世民本人都是怎麼去偵查的,所以貞觀將帥會有這樣的不好習慣太正常了。
兩人制定好計劃,很快李道宗留下繼續率領軍隊虛張聲勢,但李世績親自率領本部士卒北上,渡過漢水,直接向高句麗的後方奔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