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雍話音剛落,郭嘉就立刻問道,
“在提前通知過的情況下, 一來就能死一萬人?!”
好家伙,這就開始咄咄逼人起來了。
“這自然不是。”簡雍回答道,這種明顯不可能的事,他又怎么可能說呢。
結果郭嘉又立刻搶著說道,
“也就是說,一開始并不會死多少人咯?”
“話不能這么說。。。。。。”簡雍連忙道。
不用說,再次被郭嘉給無情的打斷,
“你只需要回答是或者不是!”
“是。但。。。。。。”簡雍剛一張口,又一次的被郭嘉給阻止了。
“我知道你想說什么,隨著時間的推移,死的人會越來越多的,是吧?”郭嘉直接幫簡雍把話說了出來,同樣的話,從別人口中說出來,跟從自己口中說出來,是截然不同的兩種感覺。
如果從簡雍口中說出來,那仿佛讓人感覺你郭嘉完全就在胡攪爛纏一樣,好吧,郭嘉本來就是在胡攪爛纏。但如今這話卻是從郭嘉口中說出來的,給人的卻是一種郭嘉明知道你會說什么,還要刻意這樣說,他這樣做是有特殊用意的,只是你自己腦子笨,沒有發現而已,看看郭嘉那自信滿滿的樣子,難道還沒有證明一切嗎?
“沒錯。”簡雍答道,已經完全進入了郭嘉的節奏,簡直的兩個字就做了回答,多余的話一個沒說。明顯潛意識里,簡雍已經認為。無論他多說些什么,郭嘉都會立刻把他給打斷的。既然如此的話。那還干什么去做無用功呢。
“那好,我請問如果要死上一萬人。估計要水淹下邳多長時間?”郭嘉又問道。
“大概半個月到一個月吧。”簡雍想了想回道。
“如果水淹兩個月呢?”郭嘉問道。
“至少三萬人!”簡雍答道。
“據消息稱,呂布軍如今的糧草能夠堅持三個月。假設呂布堅持不開倉救濟百姓,那么水淹下邳三個月,最終會死多少人?”郭嘉再次問道。
“數不勝數!!”簡雍擲地有聲的答道,表情沉痛不已。
一旁的劉備趁機反問郭嘉,
“呂布是個無義小人,他完全可能放任百姓的死活不管。郭大人難道要眼睜睜的看著這種局面發生?!”
“人心都是肉長的,我郭嘉自然也不是那般無情之輩。不過皇叔有什么問題,可否等我先把話說完再提?”郭嘉回道。
“郭大人繼續。”劉備重新坐回了位置上。
一時間。他們還以為郭嘉已經不小心上套了,已經勝券在握了。是啊,連郭嘉都說他不是那般無情之輩,不是嗎?既然如此的話,那你又怎么還會去行無情之事呢?這豈不是自相矛盾?
“看來劉皇叔一方在這個問題上,跟我的想法還是一致的。水淹下邳,一開始并不會死多少人,而隨著時間的推移,越到后面。死的人會越多,特別是到了最后,如果沒有外來救助的話,簡直會一發不可收拾。這一點。我說的應該沒錯吧?”郭嘉沖對面問道。
“沒錯。”劉備做出肯定的答道,不過心里卻是突然有了種不好的預感。
然后,就見郭嘉繼續說了下去。
“這就好,那我們接下來再分析一下正常攻城的傷亡吧。”郭嘉話音剛落。對面劉備等人就是眼皮一跳,直到此時此刻。他們才醒悟過來,他們徹底的錯了,他們根本不是郭嘉的對手。郭嘉一開始說的話一點都沒錯,他有那個自大的資本,如果真讓他先說的話,劉備一邊真可能要啞口無言了。
不是郭嘉多么的強,劉備等人有多么的弱,當然也更不是郭嘉占理,而劉備一方不占理。根本問題還是,這所謂的公平公正公開,其實只有公正公開罷了,一點都不公平!不要看這好像有足足一萬個評委,各種各樣的人都有,但這一萬個評委,其實都是一個陣營的人啊!
人不為己,天誅地滅。身處不同的位置,站在不同的角度,思考問題的方式也會不同。錯誤的,會認為是對的。或者說,明明知道是錯誤的,但還是要去那么做!因為人們通常都不會選擇對自己有害的道路。
如今郭嘉把利益相關的人召集過來做評委,根本就是最大的不公平。他怎么不把下邳城的老百姓找來當評委呢?那絕對所有人都會站在劉備那一邊的。如果真要公平的話,那就要找不是曹軍也不是下邳人的第三方來做評判。不過那樣的話,郭嘉也不可能舉辦這么一場辯論賽了。
就像郭嘉說的那樣,如果沒有必勝的把握,他又怎么會去自討苦吃,丟人現眼呢!如果這樣最后還是劉備贏了,那郭嘉果斷去當和尚,這個世界上的人實在是太善良了,邪惡的他已經無法直視這個世界了!
“在場都是上過戰場的人,應該比我都清楚,戰場是一個什么樣的地方。或許你們經常都有看到自己身邊的戰友死去,但卻很少能夠了解到一場戰爭總共會死多少人。今天我就在這里簡單給諸位統計一下。以下的數據,都是我根據最近一些年各地的戰役的死亡人數和戰斗時間平均來算的。然后,我綜合算出了大概平均攻一天城,我們一共會死多少人。這里提前強調一下,我是把雙方的死亡人數都加在一起算的,絕對真實可靠,有據可查。而眾所周知,每一次攻城,不算特別情況,死傷都會相差不大。于是,經過我的粗略計算,大概得出了一個結論——一個半月的時間。”
郭嘉舉起食指說道,
“一個半月的時間,攻城攻一個半月,同水淹淹一個半月,兩種選擇,總共的死亡人數是差不多的。一旦超過了一個半月,水淹下邳而死的百姓,就會超過攻城雙方死亡的人數;反之,在一個半月之前,攻城的死亡人數,是大于因水淹而死的人數!”
簡單的說,一個是指數增長,一個是線性增長,兩條線的交點就是一個半月。在此之前,線性高于指數,往后就是指數高于線性。當然,這種東西古代沒人聽得懂,郭嘉也不去解釋了。說起來,這一個半月的結論也是郭嘉亂說的,三個月減半,就是一個半月嘛。反正就算讓那群人去算,他們也算不出來的。大概感覺差不多就行了。
結果,郭嘉話音剛落,對面的糜竺就立刻站起來說道,
“你這樣算是不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