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atcounter code invalid. Insert a fresh copy.

天天看小說

第一千零十七章 攻破徐州

bookmark

從符離縣距離徐州約一百二十里,兩萬騎兵在官道上只需奔跑一夜,天亮時便可抵達,這一帶都是屬於地勢平坦的黃淮平原,非常利於騎兵作戰,而官道兩邊是一望無際的麥田,麥子已快要成熟,微風吹過,一陣陣麥浪翻滾。

四更時分,兩萬騎兵終於進入徐州地界,丘陵開始多了起來,遠處一座延綿不絕的大山便是徐州的九里山,不僅丘陵增多,樹林也多了起來。

這時,兩萬騎兵已經奔馳到了一處低緩的山谷內,山谷長約三裡,兩邊各是一座丘陵,官道從山谷中貫穿而過,由於兩邊的丘陵十分低緩,大片松林就像波浪一樣節節升高,所以這種地形又叫丘谷,比較平緩,卻又最容易暗藏殺機。

這裡距離徐州州治彭城縣已不到三十里,斜卯阿里心急如焚,一再下令加速,兩萬騎兵風馳電掣般衝進山谷,女真騎兵衝在前面。

就在前面騎兵還沒有奔出山谷之時,樹林內忽然梆子聲響起,萬箭齊發,密集的箭矢如暴風驟雨般射向山谷內的騎兵。

騎兵頓時一片人仰馬翻,慘叫聲不絕,斜卯阿里的戰馬連中四箭,撲倒在地上,斜卯阿里忽然聞到了濃烈的火油氣息,急得大喊:“快離開官道,快離開!”

但箭矢只是恐懼纔剛剛開始,隨著數百支火箭射進官道,埋藏在官道下面的火油開始燃燒起來,緊接著官道上響起了一連串驚天動地的爆炸聲,一百顆震天雷連續不斷在官道上爆炸,血肉橫飛,戰馬慘嘶,士兵被炸飛上天,濃煙籠罩了整條峽谷。

六千名擁堵在峽谷中的金兵,除了三百餘人僥倖從前面逃走外,其餘五千六百餘人要麼死在亂箭之下,要麼就死在爆炸和烈火之中,傷亡極爲慘重,主將斜卯阿里被炸死在丘谷之中。

兩邊埋伏的一萬弩兵深深埋頭伏在地上,待爆炸結束後,他們立刻撤離了,樹林也被四濺的火星點燃,開始燃燒起來。

後面的一萬四千餘騎兵驚得戰馬長嘶,他們紛紛調頭,但一支五千人的重甲步兵卻橫在官道上,攔住了金國騎兵的退路,一名金兵大將喝令道:“衝擊!”

一千騎兵驟然加速,企圖衝開重甲步兵,但迎接他們的卻是密集得不透風雨的斬馬大劍,騎兵收步不及,紛紛撞擊上去,戰馬和士兵都發出淒厲的慘叫聲,衝擊在最前面的三百餘人馬瞬間被刺穿的身體,當場慘死。

重甲步兵儼如銅牆鐵壁般向前推進,所過之處騎兵屍橫遍地,銳不可當,將金兵殺得節節敗退。

這時,後面宋軍的神臂弩矢又如暴風驟雨般射來,士兵一片片倒地,前面是銅牆鐵壁般的重甲步兵,後面又是閻王的催命箭,官道已無法再走,金兵萬般無奈,只得調轉馬頭向兩邊麥田奔去。

一般而言,金兵會盡量避免在麥田中作戰,尖銳的麥秸會刺穿馬掌,而且麥田齊腰深,裡面隱藏著太多的不可危險,而且阻力很大,戰馬無法奔馳,王貴在麥田內部署兩萬名長槍手,他們埋伏在麥田內,神出鬼沒,金兵稍不留神,一桿鋒利的長槍就會驟然刺出,將馬上的騎兵刺穿。

或者被一槍刺穿戰馬的肚子,使戰馬在悲鳴中倒下,馬上的騎兵跟著摔倒,卻再也爬不起來。

金兵主要集中從東面逃亡,西面不好走,只有三千餘人選擇了西面,而一萬多騎兵則在東面長達十幾裡的麥田裡亡命奔逃,黑暗中,騎兵看不清麥田裡隱藏的士兵。

只見他們不斷慘叫著倒下,陣亡的騎兵越來越多,當騎兵奔出十幾裡,終於走出了走出麥田,一萬多人只剩下不到五千人,死傷已經過半。

而這時,所有金國騎兵都呆住了,在他們對面和兩邊,三萬騎兵列成了三座騎兵大陣,呈品字型將他們包圍了。

李延慶冷冷下令:“殺!”

“嗚——”號角生吹響,三萬騎兵戰馬奔馳,殺氣滔天,從三個方向向五千騎兵猛衝而來,等待著金兵的,只有一個結局:全軍覆沒。

天漸漸亮了,這片叫做大龍鋪的麥田和丘谷終於露出了它的真實面目,長達五里的官道上躺滿了金兵屍體,還有一堆堆被炸得面目全非的屍塊,山谷西面的山丘也被大火燒掉一半,整個山坡一片漆黑,慘不忍睹。

這時,王貴奔上前向李延慶抱拳彙報,“啓稟都帥,已清點完畢,被殺死敵軍約一萬八千餘人,沒有敵軍戰俘,繳獲戰馬九千三百匹,逃走敵軍約一千餘人,主要從北面和西面逃走?!?

“我們傷亡多少?”

“傷亡一共七百四十人,主要是騎兵?!?

李延慶點點頭,這應該是最後一戰時傷亡,傷亡不算少,但也在正常範圍內。

李延慶隨即令道:“把屍體處理了,大軍向彭城縣進發!”

......

此時彭城縣只有兩千餘守軍,除了原來的一千漢軍士兵外,還有一千兩百名逃回來的金兵,可憐城內主將李兆,在開門放入金兵後,便被金兵千夫長一刀宰了,死了也是個糊塗鬼,不知道自己爲何被殺?

千夫長叫做粘答,他心急如焚,天剛亮,他便令人發鴿信去燕山府,向完顏斜也求救,這也是金兵消息比較閉塞,完顏宗幹率軍渡黃河到了鄆州,徐州的金兵竟然不知曉,否則這一千金兵一定會直接奔赴鄆州,而不會留在徐州等死了。

中午時分,十萬宋軍抵達徐州城下,李延慶遠遠注視著城池,見城頭兵力稀疏,他冷笑一聲,回頭對王貴道:“堵住三座門,放過北門!”

“遵令!”

王貴立刻奔去安排軍隊,李延慶又對曹猛道:“你可率一萬騎兵在徐州城北五里外攔截,等金兵逃出北城,一個也不準放過!”

曹猛行一禮,“卑職遵令!”

曹猛率一萬騎兵繞道向北而去,不多時,王貴派人來報,“三面城門都已駐兵!”

李延慶隨即令道:“令投擲兵上去,把南城門給我炸了!”

片刻,三百名士兵用盾牌結成盾牆,護衛著兩名投擲兵向城門緩緩而去,南城門是厚木製作,中間用鐵圈箍住,除了汴梁、大名府這樣的戰略大城會用生鐵鑄城外,其餘各地城門都是這種結構。

另外南城門前還有一座吊橋,吊橋頭距離地面約兩丈,吊橋雖然能投效抵擋敵軍對城門的攻擊,但它卻能給震天雷創造另一種便利,那就是從高處向下滾落的勢能,這就是有利也有弊的一面。

片刻,三百士兵護衛著投擲兵來到了吊橋下,他們已進入百步射擊範圍內,城頭上數百名士兵立刻箭如雨發,密集的箭矢射向三百名士兵,但箭矢毫無意義,堅固的盾牆擋住了箭矢。

兩名士兵抱著一隻大冬瓜一般的震天雷,另一名士兵點燃了火繩,兩名士兵低喊一聲,“一、二、三!”

兩人同時發力,震天雷被輕輕拋起三丈高,“咚!”一聲響,重重落在吊橋上,骨碌碌滾向城門,三百名士兵立刻撤退,他們舉著盾牌奔跑,很快便跑出了百步外,這時,他們迅速趴在地上,將盾牌蓋住頭部和身體,緊緊捂住了耳朵。

震天雷正好滾到城門處,輕輕撞了一下門便停下,只片刻,只聽一聲驚天動地的爆炸,大地在顫動,城池在搖晃,木屑四濺,濃煙瀰漫著城門處。

良久,濃煙消失,南城門早已變得一片狼藉,吊橋被炸斷了,一半吊橋浮在護城河上,城門被炸掉大半,只剩下一點邊緣掛在城門上,兩邊城城磚也被炸得千瘡百孔,但沒有坍塌,勉強支撐著城牆和城樓。

不過城頭上的士兵卻消失了,要麼被震死,要麼被震暈,這麼近不堵住耳朵,光爆炸聲就能讓人雙耳失聰。

城門大開,李延慶當即喝令道:“騎兵殺進城,保護倉庫!”

立刻有五千騎兵在高寵的率領下向城門疾奔而去,之前的三百士兵已經在護城河上搭建了五塊木板,形成了一座簡易橋樑,率先衝進城去,五千騎兵衝過木橋,衝進了城門。直接奔向南城附近的倉庫,將倉庫團團保護起來。

這也是李延慶在南城發送攻勢的緣故,他必須最快速度保護好位於城南的倉庫,否則金兵直接丟一顆火星在乾草堆上,自己就真要欲哭無淚了。

實際上,李延慶在攻打徐州的戰爭佈局上也稍稍求穩了一點,他可以提前拿下徐州,或許再派一支軍隊埋伏在徐州以南數裡處,攔截逃回的金兵.

但李延慶放棄了這個方案,這樣做也有很大的風險,距離城池太近,很容易被敵軍巡哨發現,一旦他們通知了北上的金兵,自己就前功盡棄了,所以李延慶爲了保證殲敵方案成功,在城池和全殲金兵上,他選擇了後者。

不過李延慶放北門不圍,就是不讓金兵走向絕望,玉石俱焚,給他們留一線希望,也是爲了能保住糧倉。

結果沒有出乎意料,一千二百名金國騎兵在宋軍入城後,便迅速開北城逃走,丟下了徐州城,剩下的漢軍士兵紛紛放下兵器,跪地投降。

第一千零九章 關鍵一刀第一百八十四章 寧海小鎮第四百五十四章 茶館消息第一千章 家眷進京第八百九十五章 民怨沸騰 上第六百九十三章 勇救康王第一百五十章 離鄉進京第九百一十六章 被迫撤軍第六百一十五章 指點迷津第六百二十一章 初來京兆第六百四十四章 思思心事第三百四十八章 入網之魚第五百七十二章 樑宦之憂第二百八十九章 百花山莊第八百零七章 康王登基第三百二十章 軍職難爭第四百六十八章 剪除耳目第三百七十八章 意外援兵第三百一十二章 籠絡手段第二百六十三章 良辰美眷第七百九十九章 生死大戰 二第六百七十三章 西夏策變第四百七十一章 雪中送炭第九百四十二章 重要議事第八百二十六章 探查情報第三百七十五章 凌晨急變第九百一十七章 上黨爲餌第九百八十一章 形勢混亂第三百二十一章 千頭萬緒第三百二十章 軍職難爭第二百四十八章 師師請客 下第七百九十五章 難以久呆第九百六十七章 滅國之戰 二十第三百六十八章 蔡京罷相第七百八十章 暗中攫權第六百七十章 收購兵甲第二百五十一章 全力以赴第六十一章 縣城買書第一千零三十七章 清河大戰 上第四百三十三章 人情把柄第三百八十七章 太子心思第一千零三章 七大都統第二百零二章 鄭氏壽宴 四第一百八十三章 兇梟落網第三百七十一章 縣尉周春第一百八十六章 螳螂捕蟬第二百三十二章 弓馬大賽 九第八百二十九章 決戰蘇州 下第八百九十一章 剷除內患第九十五章 盧氏父子第九百五十九章 滅國之戰 十二第三百五十二章 再立新功第一千零十二章 調兵遣將第六百八十二章 兵臨太原第一百二十三章 焦急等待第五百一十六章 真定查疑第四百四十七章 曹府家宴 三第一百一十章 酒樓事件 上第四百五十一章 曹府家宴 七第三十九章 爲父伸冤第二百四十一章 弓馬大賽 十八第三十章 擂臺首賽 四第九百九十二章 高壓監控第八百二十六章 探查情報第七百八十三章 立場再變第三百五十一章 損失慘重第三百七十章 邯鄲遇匪 下第六百五十七章 三絕女將 中第八百零三章 金兵北撤第六百八十九章 亂中商機第八百二十章 鴨子變雞第四百八十一章 樑宦警告第一百一十三章 解試科舉 一第二百七十二章 城外買地第六百六十二章 重大軍情第七十七章 李張之爭 一第三十九章 爲父伸冤第八百一十三章 蜀崗茶棚第二百九十三章 悄定名份第三百二十二章 三箭立威第三百六十九章 邯鄲遇匪 上第八百五十九章 攻寨失敗第一百零七章 住店風波第一百一十八章 解試科舉 六第六百二十五章 高俅報復第五百二十章 種帥爲媒第三百八十九章 不勞而獲第二百三十四章 弓馬大賽 十一第六十五章 鹿山春社 下第九百九十五章 走狗要烹第一千零十二章 調兵遣將第七百一十八章 虛驚一場第九百七十一章 滅國之戰 二十四第四百三十章 禍起蕭牆第八百九十七章 收復義軍第八百零一章 生死大戰 四第一千零五章 再舉義旗第二十四章 初到縣城第七百九十一章 殺將奪權第一百八十九章 君子愛財
第一千零九章 關鍵一刀第一百八十四章 寧海小鎮第四百五十四章 茶館消息第一千章 家眷進京第八百九十五章 民怨沸騰 上第六百九十三章 勇救康王第一百五十章 離鄉進京第九百一十六章 被迫撤軍第六百一十五章 指點迷津第六百二十一章 初來京兆第六百四十四章 思思心事第三百四十八章 入網之魚第五百七十二章 樑宦之憂第二百八十九章 百花山莊第八百零七章 康王登基第三百二十章 軍職難爭第四百六十八章 剪除耳目第三百七十八章 意外援兵第三百一十二章 籠絡手段第二百六十三章 良辰美眷第七百九十九章 生死大戰 二第六百七十三章 西夏策變第四百七十一章 雪中送炭第九百四十二章 重要議事第八百二十六章 探查情報第三百七十五章 凌晨急變第九百一十七章 上黨爲餌第九百八十一章 形勢混亂第三百二十一章 千頭萬緒第三百二十章 軍職難爭第二百四十八章 師師請客 下第七百九十五章 難以久呆第九百六十七章 滅國之戰 二十第三百六十八章 蔡京罷相第七百八十章 暗中攫權第六百七十章 收購兵甲第二百五十一章 全力以赴第六十一章 縣城買書第一千零三十七章 清河大戰 上第四百三十三章 人情把柄第三百八十七章 太子心思第一千零三章 七大都統第二百零二章 鄭氏壽宴 四第一百八十三章 兇梟落網第三百七十一章 縣尉周春第一百八十六章 螳螂捕蟬第二百三十二章 弓馬大賽 九第八百二十九章 決戰蘇州 下第八百九十一章 剷除內患第九十五章 盧氏父子第九百五十九章 滅國之戰 十二第三百五十二章 再立新功第一千零十二章 調兵遣將第六百八十二章 兵臨太原第一百二十三章 焦急等待第五百一十六章 真定查疑第四百四十七章 曹府家宴 三第一百一十章 酒樓事件 上第四百五十一章 曹府家宴 七第三十九章 爲父伸冤第二百四十一章 弓馬大賽 十八第三十章 擂臺首賽 四第九百九十二章 高壓監控第八百二十六章 探查情報第七百八十三章 立場再變第三百五十一章 損失慘重第三百七十章 邯鄲遇匪 下第六百五十七章 三絕女將 中第八百零三章 金兵北撤第六百八十九章 亂中商機第八百二十章 鴨子變雞第四百八十一章 樑宦警告第一百一十三章 解試科舉 一第二百七十二章 城外買地第六百六十二章 重大軍情第七十七章 李張之爭 一第三十九章 爲父伸冤第八百一十三章 蜀崗茶棚第二百九十三章 悄定名份第三百二十二章 三箭立威第三百六十九章 邯鄲遇匪 上第八百五十九章 攻寨失敗第一百零七章 住店風波第一百一十八章 解試科舉 六第六百二十五章 高俅報復第五百二十章 種帥爲媒第三百八十九章 不勞而獲第二百三十四章 弓馬大賽 十一第六十五章 鹿山春社 下第九百九十五章 走狗要烹第一千零十二章 調兵遣將第七百一十八章 虛驚一場第九百七十一章 滅國之戰 二十四第四百三十章 禍起蕭牆第八百九十七章 收復義軍第八百零一章 生死大戰 四第一千零五章 再舉義旗第二十四章 初到縣城第七百九十一章 殺將奪權第一百八十九章 君子愛財
主站蜘蛛池模板: 永善县| 中宁县| 灵璧县| 方正县| 张北县| 顺昌县| 吴桥县| 佛冈县| 乳源| 哈尔滨市| 青河县| 颍上县| 五华县| 竹山县| 威信县| 屯留县| 高台县| 肥城市| 青河县| 吴川市| 大石桥市| 文水县| 陵水| 拉萨市| 漠河县| 察隅县| 海原县| 东莞市| 泸定县| 和田县| 扬州市| 巍山| 芮城县| 泗阳县| 本溪| 河池市| 平武县| 昔阳县| 贡嘎县| 麟游县| 南宫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