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387章 態度

西都長安,火光沖天,殺聲鼎沸,十數裡可以聞見。

僅僅一日間,西、北城外寬廣的護城河就已被泥土、屍體填滿,成爲平地,數之不盡的被甲士卒冒著如雨而落的矢石,藉由樓車、雲梯拼命向上攀爬。期間不斷有人慘叫著掉落下來,摔在地上,化爲一灘灘爛肉,但更多的人登上城頭,繼而揮舞著兵器,嚎叫著撲向對手,特別是一些披著鐵甲的羌胡,根本不知怕爲何物,狠狠撞入漢軍陣中,激烈搏殺,直至死亡爲止。

面對如此瘋狂而可怕的對手,如『潮』水一般不斷涌來,持續一日一夜,即使是漢軍,也大感吃不消,況且雙方人數相差過於懸殊。若非有呂布的存在,說不定此時長安已破。

一名猛將對守城士卒的影響非常大,而似呂布這等近乎無敵的猛將,尤甚。他手提一桿***十斤重的大鐵戟,向前衝突,矛碰矛摧,刀碰刀折,每揮舞間,動輒五六顆人頭齊齊飛起,前方爲之一空,驍勇若此,就連一向看淡生死的羌胡亦大感畏懼。

“殺……”呂布染著鮮血的英俊面龐猛地一獰,持戟叉入人羣,七八支木矟俱斷,呂布暴喝如雷,繼而握戟橫掃,擋在前方的人無不噴血仰倒。

呂布連喘數息,眼見敵人再度合聚,遂咬牙奮進,戟出如風,又殺十數人。從昨日開戰至今,整整十個時辰過去了,莫說睡覺,他連眼睛都未合一下,一直奮戰不休。呂布英勇無敵不假,但也不是鐵打的人,他也會感到疲累,但現實的狀況『逼』得他必須硬撐下去。

“鐺鐺鐺鐺鐺……”隨著一陣清脆響亮的鉦聲貫穿戰場,涼州聯軍止住攻勢,如退『潮』一般撤出城頭。

呂布拄戟而立,他首次覺得,仙樂也不及這鉦聲一半美妙動聽。不過,他可不敢奢望涼州叛軍就此收兵,沒有人比他更清楚韓遂決心之堅。果然,只見退到城下的士卒於一箭之地外列陣,重整旗鼓,而工匠們則圍繞著攻城器械修修補補。

攻城一方忙成一團,守城一方,何嘗不是如此。一波波醫匠、民夫涌上來,來到人間煉獄一樣的城上,將傷兵擡走,送去醫署救治,至於傷勢過重者,直接由士卒補上一刀,他們沒有時間,也沒有精力,更沒有足夠的『藥』物醫治這些人。

呂布穿過活人,穿過死屍,徑直走入城樓,這是他十個時辰以來,首次進入其中,此時他也顧不得許多,一屁股跌坐一張蒲席之上,仰面而倒,抓緊時間合目養神。

“將軍,吃些東西吧……”

耳邊響起親信成廉的聲音,呂布欲睜眼而不行,只得擺擺手,表示不需要。

不久,一陣匆忙凌『亂』的腳步聲傳來,使得幾欲睡著的呂布頓時驚醒,他坐起身來,向門外望去,長得五大三粗,滿臉鬍鬚的成廉走進來,言司徒王公至。

呂布微微皺起眉頭,不禁暗怪王允好不識趣,偏偏這個時候到來,讓他休息不寧,心裡不滿歸不滿,表面功夫還是要做,正待起身相迎,王允已經走進來。

王允臉『色』灰白暗淡,眼睛佈滿血絲,神『色』無比疲憊,呂布始終搏殺在第一線,累的是身體,而他,是既累身又累心。

“奉先無須多禮……”王允看到呂布欲起身見禮,三步並作兩步,按住他的肩膀。

“王公……”呂布也不堅持,他現在連手指都懶得動一下。

王允坐到呂布身側位置,一臉嚴肅地問道:“奉先,以你現在的兵力,還能堅持多久?”

呂布扯了扯嘴角道:“不瞞王公,最多三五天。”

王允縮於大袖內的右手緊緊攥起,面『色』凝重道:“竟是連十日也堅持不到?”十日,這是一個最低期限,蓋俊大軍到來的最低期限。

呂布何嘗不知,長嘆一聲道:“唉!初時我亦以爲可堅守十日,然而韓遂小兒,實在可惡,完全不顧士卒傷亡,傾力進攻,就算最樂觀的估計,也只能守住五日。”

王允勃然而起,來回踱步,緩緩說道:“不行,必須堅守十日,不然我等死無葬身之地矣。朝中公卿多蓄養賓客、私兵,若能將他們聚集起來,少說也有三四千人……”

呂布暗地裡搖搖頭,三四千烏合之衆,能起到多大的作用?不過也算聊勝於無。說實話,即便堅持十日又能如何?與其寄希望於蓋俊大軍十日內進抵長安,不如想想後路。反正呂布自認勇武,就算對手有十萬大軍,自己也可來去自如。

衝鋒的牛角號聲,以渾厚的戰鼓聲同時響起……

惡戰,再度來臨。

京兆尹,新豐。

新豐原名驪邑,當年漢高祖劉邦建立漢國,定都長安,爲彌補先前有所虧欠的父親太公,將後者迎入關中享受榮華富貴。然而太公乃是關東人,時常想念家鄉,不甚快樂。劉邦乾脆以秦故地驪邑,仿造家鄉豐邑,建立一座一模一樣的城市,並將鄉親故友乃至雞犬皆遷到此,而雞犬不覺有異,這就是“雞犬識新豐”的典故由來。

另外,新豐又以盛產美酒聞名,新豐酒馳譽天下,爲酒徒所鍾愛。昔日蓋俊赴京都太學途中,曾於新豐喝遍一巷,最後醉得不省人事。

整個京兆尹,共計十縣,新豐處於長安之東,與霸陵、杜陵、長陵諸地拱衛長安,形成京兆尹乃至關中最繁華富庶的地方。

韓遂圍攻長安次日,新豐縣東,鴻門亭。此地,即昔年漢王見項羽處,鴻門宴的故事,家喻戶曉,『婦』孺皆知。

鴻門亭官道上,一支人數不見首尾,衣甲參差不齊的大軍以急行軍的速度飛速通過,向西挺進。這支規模龐大的大軍,正是不久前攻破鄭縣,擊殺名將皇甫嵩的董軍。

周圍數以百計的被甲漢胡騎士的擁簇下,董越騎在一匹棗『色』涼州大馬,面無表情。他十幾二十歲就開始跟著董卓闖『蕩』天下,爲防禦西涼韓遂入侵三輔,曾隨董卓鎮守長安數年之久。後董卓入京秉政,遷都長安,其獨留雒陽對抗關東羣雄,董越便同董旻一道坐鎮西都,內監朝廷,外護關中,是以,對長安及其周邊無比熟悉。

董越環顧四周景『色』,思緒萬千……

長安面對來自東方的威脅,主要有三道防線,以霸水、霸陵縣最穩固,次則驪山、新豐縣,又次則鄭縣。但前面兩地距離長安非常近,期間變數太大,『逼』得皇甫嵩不得不以鄭縣作爲抵抗董軍的基地。

皇甫嵩當初若是選擇霸陵、新豐,現今不致落敗身死……

董越這樣感慨著,緩緩收回目光,繼而粗眉向上一挑,只見一名皮甲束髮騎士徑直馳至面前,下馬抱拳道:“稟報中郎,新豐城已破。”

“好,好啊……”董越撫掌而笑。此事早在他的意料之中,但他聽到斥候的彙報,還是忍不住『露』出笑意。皇甫嵩、朱儁兩大名將雙雙戰死,長安精銳爲之一空,銅牆鐵壁似的新豐立成虛設,前鋒千餘輕騎就拿下了這座堅城,這是他以前想也不敢想的。

不久,諸將陸續到來,大家因爲目標一致,表面上一團和氣,可仔細觀察,便能看出衆人完全是面和心不合。涼州諸將大體上分爲三派,以董越一脈勢力最大,居其半,牛輔系次之,約佔三分之一,剩餘之人或中立,或曖昧,即俗稱的騎牆派。

牛輔手撫短鬚,笑著對董越道:“伯遠,新豐即落,是否兌現諾言?”

“……”董越厭惡的皺了一下眉頭,牛輔仗著年長數歲,倚老賣老,時常當著衆將的面喚他表字,令他感到極爲不滿,不過他也不便因此事與之翻臉,只好強自忍耐。

至於所謂兌現諾言,則是指先前爲儘快打破鄭縣,兩人許諾董軍士卒,長安及周邊諸縣,所有東西,予取予求。鄭縣以西至新豐,綿綿百里,雖不能說荒無人煙,卻也談不上富庶可言,士卒們沒撈到什麼油水。而從新豐開始,霸陵、長安等地,都是人煙稠密地帶,最適合大規模劫掠,當然,比較好聽一點的說法叫就食於民。

董越沉『吟』一聲,回道:“言出必行,方能法令如山,既然先前答應了,斷無反悔之理。只是,我大軍輕裝趕路,未帶輜重,當要以收集糧草爲主。”

諸將紛紛點頭,一個個紅光滿面,興致勃勃的討論著,先前,他們在鄭縣城下吃足了苦頭,現在,該輪到他們享受了。

董越見衆人明顯沒聽進去,心裡有些擔憂,又補充道:“所謂過猶不及,萬萬不可過分放縱士卒,免得軍心渙散。不要忘了,我們的後面,還有十幾萬蓋軍。”

蓋軍,就像一座巍峨無邊的大山,壓在諸將胸口,由不得他們不加冷靜。

隨後,董軍忠實執行著董越的命令,猶如蝗蟲過境一般掃過新豐縣,速度僅僅比正常行軍稍慢一些,晚間順利進抵霸陵縣境,不出意外,明日午後前鋒就能看到長安。

同日,渭河北,左馮翊,人數多達三萬之衆的西路蓋軍,出蓮勺縣西南,快速趕向萬年。

蓋勳看了一眼身側不遠的楊阿若,說道:“伯陽,我還是認爲該過河……”

“……”楊阿若默然以對。

大軍去萬年這一點兩人沒有異議,可是接下來的行軍路線,兩人發生了嚴重的分歧,蓋勳主張由萬年南下,渡渭河,直入新豐,若攔住董軍,則邀戰,若晚到一步,則追擊,開戰意圖非常明顯。而楊阿若的意思是直接去治所高陵,會合左馮翊宋翼、中郎將段煨,從長計議。

見楊阿若不言,蓋勳面『色』陰沉,轉謂功曹傅巽道:“公悌,你的意見呢?”傅巽身姿英偉,容貌瑰奇,其出身於北地第一望族傅氏,當年蓋俊初入太學,他便和武威人周毖、敦煌人索展,併爲涼州學子冠冕。之後與蓋俊同舉孝廉,入宮爲郎,歷任諸縣,坐事免,及居家一載,闢於公府,重新出仕,去歲轉爲尚書郎。因董卓於長安大肆屠殺士人,傅巽深惡之,乃棄官歸家,今歲受蓋勳邀請,出爲北地郡首席大吏功曹一職。傅巽是繼族兄傅燮、定襄太守王邑之後,北地最富盛名的名士,博學通達,且有知人之鑑,堪稱蓋勳股肱。

傅巽娓娓說道:“董軍行動比我方快上一步,又事關生死存亡,不惜體力,全力行軍,我們即使日夜兼程趕路也絕難趕到對方面前。如今長安被圍,人心惶惶,新豐無兵無將,恐怕擋不住董軍一日,甚至不戰而降。我等南渡渭水,全無益處,且極易遭到董軍餘孽伏擊……”

蓋勳不以爲然道:“董軍餘孽和韓遂雖爲盟友,卻不同心,豈會甘爲棋子,而令韓遂盡奪好處。他們絕不會在新豐過多停留,必然大舉西進,哪來的重兵伏擊我等。”

北地郡長史張既接話道:“我等涉水之時,恐怕董軍已至長安……”

傅巽點點頭,張既一句話就把他說過的話及要說的話全表達清楚了。

蓋勳神『色』複雜,其實在董軍諸將與韓遂相會長安已成定局的情況下,無論是走南路渭水、新豐,還是西路高陵,都已不是他們所能夠獨自應對的。去高陵,同樣要面臨渡河的問題,那時,河對岸,將是數以十萬計的敵人。

換句話說,選擇西路高陵,就是選擇不開戰,靜等蓋俊大軍的到來,選擇南路渭水、新豐,則是選擇不等蓋俊大軍,先行開戰。

說實話,兩者對長安大局的影響皆很有限,但,卻是一種態度。

蓋勳心中既憤怒又無奈,楊阿若不贊同他的意見也就罷了,張既、傅巽一爲北地郡長史,一爲北地郡功曹,堪稱蓋勳的左膀右臂,兩人皆持反對意見,讓他頗有“孤家寡人”的感覺。

第400章 戲醉衛睡第19章 福禍?第408章 走投無路第402章 南下第299章 河南名士第70章 董卓第69章 袁隗相邀第326章 共奔晉陽第251章 蔡家有女初長成第77章 驚喜第163章 心機第49章 離京第442章 慘敗第301章 潁川諸俊傑第215章 董卓 輪迴 命運第134章 加官進爵第166章 北上第70章 董卓第39章 襄陽蔡家第128章 甕中之鱉第140章 廣宗會戰(二)第385章 激鬥第364章 初定第419章 伏擊第303章 陳、趙、杜第280章 長安籌劃第94章 亡命第196章 勝第420章 鬼軍第109章 言太平第403章 張遼守關第302章 戲志才第96章 剿寇第178章 禁忌第122章 許縣之戰(中)第228章 張燕之死第309章 家第21章 騎射第351章 霍光還是王莽?第41章 贈刀第134章 加官進爵第160章 局勢第68章 太平道馬元義第388章 突破第374章 漢軍對漢軍第17章 蝗災第100章 好一夥烏合之衆第110章 信第123章 許縣之戰(下)第424章 登岸第208章 呂布衝陣第12章 遠行第218章 劉備第361章 策反第110章 信第181章 北地第178章 禁忌第140章 廣宗會戰(二)第162章 流星第293章 入雒第270章 雙雄會第414章 戰死第427章 死戰第212章 定匈奴第29章 過目不忘第296章 龍虎會明堂第58章 皇后第127章 相見第296章 龍虎會明堂第2章 父親第137章 河北名士第283章 揮師上雒第437章 望關興嘆第315章 新安之戰第31章 心動第96章 剿寇第289章 往事第457章 長安城破第318章 家事第102章 窮追不捨第419章 伏擊第405章 先登第230章 賈詡來歸第44章 袁氏雙雄第385章 激鬥第144章 廣宗會戰(六)第42章 誓言第185章 涼州風再起第176章 美陽侯北地太守第245章 河內才俊悉入吾彀第45章 動搖社稷之本第341章 去而復返第176章 美陽侯北地太守第108章 返家第421章 震恐第86章 冠禮與婚禮第287章 北邙第278章 交換第116章 豪傑來歸
第400章 戲醉衛睡第19章 福禍?第408章 走投無路第402章 南下第299章 河南名士第70章 董卓第69章 袁隗相邀第326章 共奔晉陽第251章 蔡家有女初長成第77章 驚喜第163章 心機第49章 離京第442章 慘敗第301章 潁川諸俊傑第215章 董卓 輪迴 命運第134章 加官進爵第166章 北上第70章 董卓第39章 襄陽蔡家第128章 甕中之鱉第140章 廣宗會戰(二)第385章 激鬥第364章 初定第419章 伏擊第303章 陳、趙、杜第280章 長安籌劃第94章 亡命第196章 勝第420章 鬼軍第109章 言太平第403章 張遼守關第302章 戲志才第96章 剿寇第178章 禁忌第122章 許縣之戰(中)第228章 張燕之死第309章 家第21章 騎射第351章 霍光還是王莽?第41章 贈刀第134章 加官進爵第160章 局勢第68章 太平道馬元義第388章 突破第374章 漢軍對漢軍第17章 蝗災第100章 好一夥烏合之衆第110章 信第123章 許縣之戰(下)第424章 登岸第208章 呂布衝陣第12章 遠行第218章 劉備第361章 策反第110章 信第181章 北地第178章 禁忌第140章 廣宗會戰(二)第162章 流星第293章 入雒第270章 雙雄會第414章 戰死第427章 死戰第212章 定匈奴第29章 過目不忘第296章 龍虎會明堂第58章 皇后第127章 相見第296章 龍虎會明堂第2章 父親第137章 河北名士第283章 揮師上雒第437章 望關興嘆第315章 新安之戰第31章 心動第96章 剿寇第289章 往事第457章 長安城破第318章 家事第102章 窮追不捨第419章 伏擊第405章 先登第230章 賈詡來歸第44章 袁氏雙雄第385章 激鬥第144章 廣宗會戰(六)第42章 誓言第185章 涼州風再起第176章 美陽侯北地太守第245章 河內才俊悉入吾彀第45章 動搖社稷之本第341章 去而復返第176章 美陽侯北地太守第108章 返家第421章 震恐第86章 冠禮與婚禮第287章 北邙第278章 交換第116章 豪傑來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