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丕:“誒,這就是蘇大才子的不對了啊,你要類比一下,至少也應該類比一下吾父,再不濟,劉玄德,亦或者孫策,都是可以的嘛。
孫權嘛,只能說這個類比不是很好。”
劉備:“感覺,是有那么點道理的啊。”
曹操:“唔,說的很對啊。”
孫權:“不是?你什么意思?”
曹丕:“還需要我說什么意思嗎?不需要了吧?要不要我喊個人出來?”
孫權已經知道對面會喊誰了。
所以深吸了一口氣。
算了,還是算了。
畢竟拉出來反復鞭尸,實在不是一個很好的事情。
不過孫權對于蘇軾的好感,那是噗噗噗就拉滿了啊。
親射虎,看孫郎。
這句話孫權是真的喜歡。
“嗯,待會兒叫個文學大家寫一下,這個必須得裱起來。”
孫權一下子嘿嘿的笑了起來,沒辦法,其余的人有這個待遇嗎?
很有可能是千古第五的宋詞,吹得人是誰?
那是他啊!是孫權啊!孫權自己都沒想到自己在后人看來竟然如此的偉光正!
感覺人生,一下子就有了無比輝煌的色彩了呢。
畢竟其余兩個人,可沒有這個待遇嘛。
蘇軾其實也不知道該說啥,他是不知道魏武,不知道漢昭烈帝?
那當然不可能的,對于他們這樣的讀書人來說,這些歷史幾乎都是必修課。
那么問題來了,為什么大伙兒都喜歡吹孫權呢?
還是因為地理的緣故,宋朝,不管是南宋還是北宋,實際上的底盤,主要還是長江兩岸。
在這里吟詩,能夠想到的當然還是孫權。
比較有代入感嘛。
不然你一個南方人,說魏武,魏武是北方。
一下子就有些不對了嘛。
所以,自然是孫權。
當然,這個東西并不算如何的關鍵。
這首詞一傳出去,自然立刻就傳為美談。
而蘇軾對于自己的這首詞的感覺,也是相當的不錯的。
立刻就給自己的好朋友寫了一封信。
“近作小詞,雖無柳七風味,亦自是一家,呵呵。”
這個呵呵,是蘇軾非常喜歡用的詞,表示自己的開心。
而他順便也表示,自己的這首詞,和柳七的區別還是蠻大的,柳七的詞。
應該讓煙花柳巷里面的歌妓來唱,而自己的這首詞,則是應該由邊關戰士來擊鼓。
鳴喝。
他覺得,很不錯。
實際上何止是不錯,蘇軾的這些詞,在無意之間就已經擴寬了詞曲的范圍。
讓詞從所謂的淫詞爛曲,開始正式的登上大雅之堂。
這才是他無意識之間弄出來的東西。
而在密州,他度過了許多的歲月。
或許其中最為讓他銘記的歲月。
并非是所謂的江城子,密州出獵。
而是另外的一首詞。
也是江城子。
卻不再是雄壯的密州出獵。
而是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記夢。
這一天,剛好是十年。
不是他被貶了十年。
而是他的妻子王弗,過世了十年。
蘇軾和他的妻子,原本是迤邐情深,羨煞旁人。
不說是青梅竹馬。但也可以說是一見鐘情。
在他還是青蔥少年的那些日子里面,他的妻子,幫助了他許多,許多。
兩人之間的感情,自然是不必多說的。
甚至是他妻子死去的那一天,他辭官,回家,在老家守了王弗整整三年。
人總是要走出來的。
但未必真的走了出來。
或許有時候忽然之中的心血來潮,就足以讓人會想到當年的面貌。
十年的時間,一晃而過。
但在這樣的一個夜晚,這樣的一個夢境當中,他再一次夢見了王弗,這個他曾經深愛的妻子。
起身,淚濕枕邊。
十年啊。
人生能夠有多少個十年。
又有多少的事情,會在十年當中,黯然消逝?
蘇軾不太明白,但至少,他還一直都記著王弗,或許后面,還會記一輩子。
甚至到最后,他已經忘記了王弗的面容,忘記了王弗的面貌,細細的一想起來,眼前只剩下一片白霧。
只有一個女子站在他的眼前,看不清容貌。
但是蘇軾依舊記得王弗這個名字,依舊記得王弗和他,曾經發生的那些事情。
“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
“千里孤墳,無處話凄涼。”
“縱使相逢應不識,塵滿面,鬢如霜。”
“夜來幽夢忽還鄉,小軒窗,正梳妝。”
“相顧無言,惟有淚千行。”
“料得年年腸斷處,明月夜,短松岡。”
明月夜!短松岡!
何其簡單,又何其讓人感覺到悲哀的六個字。
“甚至于我每次讀到這六個字的時候,都不由得感覺到一種,無與倫比的,深深的哀傷。”
曹植:“毫無任何華麗的語句,卻說盡了對于亡妻的思念,這首詞,難以置信。”
曹丕:“是真的沒想到,竟然還有這樣的一段往事。”
朱元璋:“這首詞,其實給我的感觸,卻又是最深的,僅僅只是讀到,都有些不能自已。”
朱標:“父皇.....”
感情啊,真是一個難以言說的東西。
這里就有人問了。
蘇軾不是有三個妻子嗎?既然這么深情,為什么還要再娶呢?
其實原因也很簡單。
因為蘇軾的第二任妻子,名字叫做王閏之。
是蘇軾守墳三年,丁憂期滿之后結婚的。
這門婚事,不是蘇軾的想法,是王弗的想法,而且王閏之,還是王弗的表妹。
王閏之比蘇軾,小了十一歲。
原因是王弗有個孩子,尚且年幼,給其余人不放心,所以交給了她的堂妹。
所以蘇軾與之成婚,
但人生總是顛沛流離的。
蘇軾就是這樣的一個人。
他已經去過了,足夠多的地方了。
而且,也與他的弟弟,分離了足夠長的時間。
詩人的感情總是額外的豐富。
但長久不見的離別。
自然也會讓人心中煩憂。
其余的時間尚且還好,然而一旦到了某些節日的時候。
這樣的情緒,自然越發的不可收拾,甚至是不斷的侵襲,讓他心中難以自持。
比如,中秋。
這樣的一個佳節,按理來說,應該是闔家團圓的日子。
團圓節嘛。
只可惜,自己的弟弟,卻不在自己的身邊。
這讓蘇軾,如何能不感慨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