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401章 再議北征

“噼裡啪啦……”

夜幕下,熊熊大火燃燒著著大半個木骨都束,呼嘯的風將大火吹得飄忽不定。

火光映照的地上,無數傷兵被火焰纏身,一點點變爲一具焦炭。

城池內外,幾乎隱藏在黑夜中的婦孺們痛哭失聲,看到家園被燒燬,無助地向著天空哭喊,卻不想這場戰爭是誰先挑起的。

興許他們應該慶幸,海軍作爲改制最徹底的軍隊,他們的紀律放在這個時代簡直算作標桿,不然今夜的木骨都束將不會有一個活人。

“從今日開始,你便是木骨都束的國王了!”

火光下,站在宮殿內的鄭和將一個黃金製作的王冠戴在了一個癱軟在地,褲襠溼潤一片的年輕男人身上。

那年輕男人感受著戴在自己的頭上,頓時便鎮定了下來。

他的目光越過了鄭和,看到了那個死在王位上的前任國王,而這時明軍的嚮導也將剛纔鄭和的話翻譯給了他。

聞言,這年輕男人立馬變從先前的狼狽變成了一副獻媚的表情:“是…是…是……”

鄭和沒有理這個男人,而是走出了那不過百來平的石制宮殿,站在了宮殿門口。

在他面前是正在搬運東西的明軍兵卒,以及正在清點物資的海軍吏員們。

“如何?”

鄭和將手中的腰刀歸鞘,負責清點的吏員聞言連忙展露笑容:“正使,這木骨都束的百姓雖然窮,但他們的貴族還真是富有。”

“整個王宮的府庫中,清點出了五萬多石小麥,還有二十多箱金銀銅錢,其中居然有開元、貞觀、慶元和我朝的洪武通寶。”

吏員倍覺驚訝,不過鄭和有嚮導的提醒在前,發現這些錢幣倒也沒覺得奇怪。

“折色大概多少?”鄭和只關心價值。

“大概九萬貫左右?!崩魡T的回答讓鄭和滿意點頭,光是這一筆就足以彌補今日作戰的支出,並且還能有所獲。

“留下五萬貫上交給朝廷,剩下的均分參與此戰將士?!?

“是!”聽到鄭和這麼說,吏員們紛紛激動回禮。

他們也屬於艦隊的將士,按照這一筆的繳獲,即便將領們拿大頭,他們也能到手一貫。

要知道這一戰明軍幾乎沒有遭遇什麼硬仗,不過兩個時辰就徹底拿下了木骨都束。

兩個時辰賺一貫,這錢也來得太快了。

想到這裡,吏員們都不由得希望接下來的幔巴薩、麻林地等國都能像木骨都束這樣驕狂自大了。

“萬春!”

“末將在!”

當鄭和對四周叫嚷,很快一名千戶官便從角落小跑而來。

他年紀二十五六,生得濃眉大眼,看上去是個重情重義之人。

瞧著他,鄭和吩咐道:“即日起,你便是木骨都束官場的千戶官,帶著你的弟兄在木骨都束留守一年,一年後會有人來換值?!?

“末將領命!”萬春並沒有什麼不滿,因爲一年對於他們來說並不算長,畢竟這次下西洋都快三年了,而且留守這裡也就不用往南邊去了。

算起來,頂多比主力艦隊多停留幾個月罷了。

“派出一艘三千料的福船和兩艘馬船,讓他們從這裡順季風前往錫蘭,如果能夠抵達,就讓他們一路前往大古剌,讓大古剌走陸路送信給京城,請殿下爲海軍新增諸衛賜名,並派海軍諸衛換值小西洋諸衛?!?

鄭和對身旁的吏員吩咐,吏員也將他的話盡數記下。

見狀,鄭和走出了王宮範圍,掃視了一眼火光下燃燒的木骨都束。

那些屍體正在被明軍搬運焚燬,避免此地爆發瘟疫。

“這地方乾旱少雨還缺水,你確定要在這裡設置官場?”

陳瑄的聲音從他身後響起,顯然他剛剛纔得知鄭和對吏員的交代。

鄭和聞言也頷首道:“就在這裡吧,反正這裡距離幔巴薩和麻林地不遠,而且等到東洋航線開闢後,這個官場也就可以裁撤了,算算時間也就五六年罷了。”

“相較於這裡,我更在意崑崙角。”鄭和提起了崑崙角,而陳瑄也摸了摸自己的短鬚:

“那地方如果沒有河流,耕種不了蔬菜,那我們想要去東洲就有些困難了?!?

“先遣隊還能小規模的獲取水果與蔬菜前往東洲,可艦隊這數萬人下西洋,想要補給前往東洲的蔬菜可不容易?!?

“雖然殿下說過崑崙角可以種菜,但我還是心裡犯嘀咕。”

陳瑄的話,也道出了鄭和的想法,不過鄭和很快按下了這種忐忑,眼中只剩下了木骨都束的火光:“走一步看一步吧……”

“怎麼感覺耳根子有點燙。”

幾乎是在鄭和與陳瑄忐忑的同時,距離他們數萬裡外的南京城內,朱高煦忍不住摸了摸自己發燙的耳垂。

坐在春和殿內,經過近兩個月的休整,朱高煦算是整理好了自己。

相較於他,朱棣自從徐皇后去世後便長守幾筵殿,容不得任何人去勸他。

好在朝政還有朱高煦,因此也不至於亂做一團糟。

摸著發燙的耳垂,正當朱高煦想著誰在想自己的時候,一道身影走入了春和殿內。

“奴婢參見殿下……”

王彥的聲音突然響起,而他的出現也讓朱高煦愣了愣,隨後才詫異起身:“我父親……”

“陛下請您與漢王、趙王前往西角門議事?!?

王彥先一步回答了朱高煦,朱高煦聞言也從位置上走出來:“我現在就去?!?

在西角門議政,這是朱棣在徐皇后離世後詔書中所做出的承諾,不過在過去的兩個月裡,朱棣幾乎都在幾筵殿和徐皇后的梓宮作伴,朝廷的政務依舊在春和殿這邊進行處理。

現在他似乎精神了,那自己手頭的工作量也就可以減輕許多了。

想到這裡,朱高煦鬆了一口氣,同時加快了腳步。

一刻鐘後,他來到了西華門的不遠處,並登上了宮城的馬道,走入了西角門樓內。

在這裡已經站立著夏原吉、郭資、黃福等六部尚書,以及解縉、楊士奇等七位殿閣大學士。

瞧到朱高煦到來,衆人紛紛行禮,而朱棣的身影卻沒有出現。

朱高煦作揖回禮,而後走入樓內安靜等待朱棣的出現。

過了兩刻鐘,朱高熾與朱高燧才急匆匆的趕來,其中朱高熾更是因爲小跑而累得汗如雨下,氣喘吁吁。

儘管朱棣嚴格要求朱高熾吃素,可架不住朱高熾把齋菜吃出來花樣。

當下的他雖然比剛從雲南返回南京時瘦了些,但依舊挺著個大肚子。

相比較他,朱高燧的身體素質就好太多了,臉不紅心不跳的走到了朱高煦身後站著,還給朱高熾讓出了位置。

瞧著他這舉動,朱高煦滿意點了點頭。

如今孃親走了,老三如果還是和以前一樣肆意妄爲,那他也只好像收拾齊王一樣收拾他了。

就在朱高煦這麼想著的時候,腳步聲從西角門樓內的臨時金臺屏風後響起,朱棣的身影出現在了衆人眼前。

“臣,參見陛下……”

衆人畢恭畢敬作揖,同時都隱晦看了一眼朱棣,並不約而同的吃了一驚。

相比較兩個月前,此刻的朱棣透露著一股說不清的氣質,眉目間好似有一團化不開的陰鷙。

“平身吧……”

朱棣坐在了金臺上,靠著掃視了一圈衆人,目光在朱高煦他們三人身上停留了許久,隨後才緩緩開口道:

“召你們來,是因爲我有些想法要與你們說?!?

朱棣不再以“俺”作爲自稱,而是像朱元璋一樣,改爲了“我”。

此刻的他,倒是有幾分朱元璋的感覺了,而這樣的變化讓衆人心裡一緊的同時,都不免擔心了起來。

“皇后崩逝,我這兩個月都在幾筵殿回溯過往,不過今日我想通了,因此便不會繼續逃避了?!?

“明日起,朝會在這裡進行,工部明日開始著手重建大報恩寺及九層琉璃寶塔?!?

“這次的修建,按照宮闕規制,費用計錢糧銀三百萬貫,不追求時間,但要修的漂亮。”

“另外,我聽聞黔南的戰事終於告定,春和殿是怎麼安排的?”

朱棣將目光投向了朱高煦,朱高煦還在皺眉朱棣花費三百萬貫修建大報恩寺的事情上,突然聽到他詢問,下意識作揖回禮,而後才反應過來回答道:

“正三品以上武官都已經召入京中述職,並準備在抵達後於華蓋殿設宴慶功?!?

“正三品以下武官,各自帶領兵馬撤回原駐之地,依照軍功拔擢官職?!?

“參與此戰的將士,朝廷已經撥二百萬貫作爲犒賞,陣亡的六千四百三十七名將士則是按照朝廷的撫卹標準,每人發放一百貫撫卹金,其家中若是有父母妻子,其妻若不願改嫁,可憑藉烈屬身份,每年領取五貫撫卹金?!?

“若是其妻改嫁,則撫卹金由其父母領取,直至其子年滿十六才結束髮放?!?

“此外,軍中還有一萬三千餘五十三名將士傷殘退役,均發放一百貫退伍費?!?

朱高煦交代了他對此次“平貴戰役”的處理,但聽聞普通兵卒的撫卹金和退伍費,解縉等人都不由倒吸一口涼氣。

可以說,僅僅撫卹這陣亡、傷殘近兩萬兵卒,朝廷便需要拿出近二百萬貫,並且往後每年還得固定開支近四萬貫。

這樣的待遇,便是連許多官員都未曾享受到,他們又何嘗不嫉妒?!八闵蠎鹎罢{撥的錢糧,平貴花出去多少錢糧了?”

朱棣對朱高煦的撫卹政策還挺滿意,不過他更在意國庫的情況。

“支出近五百萬貫,繳獲近二百萬貫。”朱高煦回答完,不忘提醒道:

“當然,相較於繳獲的錢糧,更重要的是朝廷從貴州清點出了近三百四十萬人口,近兩千萬畝耕地?!?

“如今,大部分貴州土民都已經被遷往四川、湖廣、廣東、廣西等地?!?

“算上從湖廣、江西遷入貴州的百姓,貴州尚有百姓二百三十餘萬,耕地二千六十四萬餘畝。”

“兒臣與六部經過盤算,決意給貴州蠲免三年,並每年發派五百萬石糧食的政策,以此幫助貴州百姓早日恢復太平?!?

“大致在永樂十一年,貴州十六府中有十二府可以上交田賦,定額大約在一百七十萬石左右,次年十六府均上繳田賦,定額在二百萬左右?!?

朱高煦將偏向貴州的政策也盡數說出,儘管三年投入一千五百萬石有些“敗家”,但相比較日後貴州每年二百萬石的定額來說,這筆錢顯然是肉眼可見能得到回報的一筆投入。

對此,朱棣自然沒有什麼異議,畢竟對於大明來說,每年定點向西南投入五百萬石不是什麼大問題,只要不阻礙到他的計劃就行。

“貴州的事情,依舊由太子看著辦?!?

“北邊三司新政推行如何?”朱棣表面是詢問羣臣,實際卻是在與朱高煦交流。

這也表明,儘管徐皇后已經離世,但朱棣依舊沒有改換太子的打算,朱高煦依舊是他心中最佳的繼承人。

“北邊三司的經過一年半的丈量清查,人口較洪武十四年增加四百餘萬,已有一千二百六十餘萬。”

“耕地較之洪武十四年的《魚鱗圖冊》,多出近五百萬畝,合計有七千七百九十餘萬畝?!?

“相較人口,耕地的增長並不算多,不過人口之中有近百萬是從江南遷徙而去,實際增長在三百萬左右。”

“這也並不奇怪,畢竟朝廷在洪武朝時,多以清查《魚鱗圖冊》爲重,而人口容易流動,當初官吏不足,無法統計周全?!?

“而今將戶籍與就學資格綁定後,許多隱匿的百姓都會爲了孩子上學而主動站出來,因此才能統計得如此迅速?!?

就學資格和戶籍綁定,這是朱高煦覺得統計人口最好用的辦法,儘管扶持地方官學開支巨大,但在火車與打孔機發明以前,只有這種辦法才能將大明的真實人口給調查清楚。

“三地官學投入錢糧大約有多少,新政諸地合計有多少?”

朱棣詢問朱高煦,不過這次朱高煦沒有自己說,而是斜眼看向了戶部尚書郭資。

郭資見狀,當即走上前來作揖道:“三省官學前期建設投入六十餘萬貫,當下維持三地官學的投入在三百六十萬貫。”

“遼東、渤海、大寧、四川、山東、山西、貴州、北直隸、河南,以及南直隸部分地區的官學維持需要投入八百餘萬貫?!?

郭資的話,讓衆人倒吸了一口涼氣,畢竟去年大明的稅入也不過才三千多萬貫罷了。

如今僅教育便要投入八百餘萬貫,幾乎佔比朝廷財政總收入的四分之一,可以說已經達到了極限。

想到這裡,解縉等人正準備上疏,不過卻被郭資提前道:

“三地推行新政後,還有軍隊和屯田的變化,其中屯軍基本裁撤爲民戶,戰兵編入一個衛,在外戍邊?!?

“如此一來,戶部與五軍都督府這邊節省了大約三百萬貫的屯軍支出,也減少了六百萬石的軍屯籽糧收入?!?

郭資如此一說,那基本就是增加了近百萬貫的支出。

算上那八百萬貫,便是九百萬貫了。

面對這個數額,沒有人能做到無動於衷,便是朱棣都不由看向了朱高煦:

“太子,今年的歲入,你以爲是積欠還是收入?”

“若是下西洋艦隊返回便是收入,不返回便是積欠。”朱高煦畢恭畢敬的回禮作揖。

“郭資……”朱棣看向郭資,郭資聞言不假思索道:

“按照去年歲入,朝廷的田賦、商稅、各課雜項應該折色爲三千二百萬貫?!?

“今歲五軍都督府若是沒有較大戰事,應該維持在一千五百餘萬貫?!?

“官吏俸祿支出,大約在一千二百萬貫,而教育又在八百萬貫?!?

“算上吳淞江、運河、黃河、黃浦江等河道修葺的支出……朝廷今年大概會積欠六百萬貫。”

郭資說著說著都不敢與朱棣對視了,朱棣聞言也是火大,皺眉看向了朱高煦。

積欠六百萬貫是什麼水平,要知道明末雖然明面上欠數千萬,但其實每年都能維持在九百萬兩的積欠左右。

也就是說,還差三百多萬貫,朱高煦就能和崇禎朝的積欠一較長短了。

不同的是,崇禎沒有一個好爺爺,而朱高煦有。

“高皇帝留下的儲備,還夠朝廷如此負荷運轉三年,因此陛下不用擔心。”

“此外,今年舊港、呂宋稅收均有增加,下西洋的西倉中還囤積價值近五百萬貫的香料?!?

“這些東西如果均勻散賣在各地,那朝廷今年即便無法保證收支均衡,也能保證不會動用各地常平倉、儲備倉的太多錢糧?!?

“除此之外,明年鄭和返航後,大約能給朝廷帶來不低於五百萬貫的收入,足夠朝廷明年收入。”

“待永樂十一年,貴州也會開始定額交稅,陛下不用擔心。”

朱高煦說罷,也剛好開始對六部尚書與七位殿閣大學士作揖道:

“如今各省丈量田地都得到了成果,那定額也就該變一變了。”

“明年四川增加五十萬石,山西增加五十萬石,交趾一百萬石,北直隸增加六十萬石,河南增加四十萬石,其餘不變。”

朱高煦主要對推行新政的幾個地方增加稅額,加上大多以北方爲主,因此倒也沒有誰出來阻攔。

解縉他們算了算,這次的定額增加之後,明年朝廷的定額將會達到三千八百萬石。

折色過後,頂多也就能彌補一百多萬貫的積欠罷了。

這麼看來,新政的推行要麼降低質量,要麼就只能暫緩了……

想到這裡,解縉、楊士奇等人紛紛放鬆下來。

至於朱棣聽到了朱高煦的話後,他的臉色也好看了許多,尤其是聽到明年可以收入時,他更是站了起來,叉腰道:

“沈國公王義巡忽蘭忽失溫的事情,我想想還是算了?!?

“區區五千騎兵,不足以威懾漠西的瓦剌三部?!?

“算算時間,朝廷自永樂七年來,已經兩年沒有對漠北發動戰事?!?

“我想了想,皇后的梓宮一直停放幾筵殿也不是事,因此我準備在下個月率領在京的肇州二衛、吉林二衛和羽林三衛護送皇后梓宮北上北京,將皇后梓宮安葬北京天壽山的長陵。”

“安葬過後,我將在北京巡視幾個月,明年正旦一過,戶部與兵部便可以著手調派遼東與北平民夫、糧草輸送鎮虜衛。”

“明年五月,我準備親自點兵七萬,民夫二十一萬,自海喇兒向西發動西征,好好收拾一頓瓦剌三部,以此保住北方太平?!?

朱棣的話剛剛說出來,朱高煦便覺得身旁竄過一道身影。

等他定睛一看,朱高熾卻已經跪在了地上,雙手作揖的擡頭仰視朱棣:“陛下,漠北苦寒,母后又剛剛大行,您不宜遠征啊……”

朱高熾的挑頭唱反調是朱棣和朱高煦等人都沒想到的,正因爲沒想到,所以朱棣才生氣道:

“我明年不過半百之數,漠北苦不苦寒,我比你這個沒去過的娃娃清楚。”

“老二,伱說說,明年北征是否可行?”

朱棣生氣的都叫朱高煦老二了,不過這次朱高煦卻不打算配合他,而是作揖道:

“明年北征恐怕有些難度,朝廷需要等鄭和的下西洋艦隊返航才能評估錢糧是否充足,能否支持北征?!?

“好?。 敝扉庑α?,掃視一圈道:“還有誰覺得明年不該北征?!?

“臣請陛下三思……”

朱棣這一問,夏原吉、黃福、宋禮、解縉、楊士奇等人便紛紛跪下,只剩郭資和朱高燧站著。

夏原吉幾人是因爲朱高煦表態了,因此需要跟著表態。

至於解縉和楊士奇、胡綸等人則是清楚皇帝一旦北征,那肯定會帶著他們七個北上,屆時他們又得吃一年的苦,有沒有命回來都還兩說。

“陛下,北部邊疆太平七載,實屬不該如此急切動刀兵,不如待鄭和返航,再商榷是否北征?!?

解縉隆聲作揖,難得與朱高煦站到了統一戰線上。

然而瞧著他們的模樣,朱棣卻氣得牙癢癢:“好…好…好……”

“滿朝文武,就你們倆帶頭唱反調!”

他指著朱高熾和朱高煦,朱高熾見狀縮了縮腦袋,跪著往後退了退,將朱高煦暴露在身前。

朱高煦瞧著老大的舉動,心底暗罵之餘,也不得不作揖道:

“兒臣並非不贊同北征,只是不贊同明年北征?!?

“若是推遲到永樂十一年,那朝廷的錢糧會更充沛,北征路上也不容易出現補給短缺的問題?!?

“何況,鄭和返航後將會帶來質量上乘的燧石,屆時可以大大提升我軍戰力,所以纔會希望陛下推遲一年。”

朱高煦太熟悉朱棣了,聽到有新式火器,朱棣立馬就冷靜了下來。

不過即便如此,他還是抹不開面子,輕哼一聲便拂袖而去。

“恭送陛下……”

朱高煦帶頭唱禮,羣臣紛紛跟隨,聽到那唱禮聲的朱棣差點沒氣得回頭給朱高煦一腳。

好在他硬著頭皮離開了,朱高煦免去了快三十歲還得捱打的下場。

儘管老頭打不過他,但他真怕自己無意間反抗時把老頭弄傷了。

當然,老頭可以放過,但老大就不行了。

朱高煦皮笑肉不笑的回頭看向朱高熾:“老大,你剛纔挺能躲啊……”

第379章 家國難掌第565章第504章 各懷鬼胎第33章 金陵街坊第93章 謹言慎行第371章 西南震怖第78章 何安瑤苗第430章 逐胡三千里第532章 諸君慢行第117章 終得所願第392章 新年氣象第615章 地府兄友弟恭朱高熾第611章 地府太子甚善朱厚照第463章 永樂十七年第548章 夜郎自大243.第243章 月漾橋之戰第521章 西方來敵161.第161章 一騎當千第6章 陰晴圓缺第484章 把控輿論第341章 南洋海賊王第61章 校臺比試第454章 北上之旅第25章 春和宮內第451章 繁花似錦第90章 燕府三寶282.第282章 人人自危282.第282章 人人自危308.第308章 父不識子200.第200章 星落太原第453章 棒雞倭狗第407章 永樂十年第365章 生擒阿魯臺167.第167章 啃老趁早第106章 倭夷入寇277.第277章 王上加白321.第321章 南北夾擊第499章 兄友弟恭第433章 北征告終第379章 家國難掌155.第155章 枕戈待旦第563章 聖人親至215.第215章 女真八衛第486章 爲人三思312.第312章 不安分的爹第119章 心態轉變第99章 閉門思過第394章 藥石難醫第88章 晉府難安第43章 春和不和第28章 潛龍在淵241.第241章 歷史變動328.第328章 攻略安南第402章 甕捉野豬第103章 亂我家者第360章 再徵漠北210.第210章 風雨前奏第580章 洪熙始終312.第312章 不安分的爹第353章 二下西洋第605章 地府翹首以盼朱高煦第606章 地府微末之功朱高煦第126章 百里無鳴第388章 安得廣廈千萬間第553章 故人凋零269.第269章 緩兵之計229.第229章 破軍如牧羊第388章 安得廣廈千萬間第125章 渡海登萊第391章 大明孝子第466章 各懷鬼胎第470章 洪熙元年166.第166章 父子相見第76章 造船平倭第389章 日本國變142.第142章 翻山逐北第558章 和光同塵261.第261章 軍民魚水第527章 東風入律第43章 春和不和第106章 倭夷入寇第129章 百廢待興303.第303章 替父教子第41章 兄仁侄狠第473章 自取滅亡248.第248章 渤海入關321.第321章 南北夾擊第543章 堯趨舜步第570章 城頭論政216.第216章 龍遊潛水312.第312章 不安分的爹第553章 故人凋零159.第159章 血戰不退第473章 自取滅亡第397章 哀毀骨立第389章 日本國變第437章 江左恥辱294.第294章 相川金礦第503章 洪熙之隆
第379章 家國難掌第565章第504章 各懷鬼胎第33章 金陵街坊第93章 謹言慎行第371章 西南震怖第78章 何安瑤苗第430章 逐胡三千里第532章 諸君慢行第117章 終得所願第392章 新年氣象第615章 地府兄友弟恭朱高熾第611章 地府太子甚善朱厚照第463章 永樂十七年第548章 夜郎自大243.第243章 月漾橋之戰第521章 西方來敵161.第161章 一騎當千第6章 陰晴圓缺第484章 把控輿論第341章 南洋海賊王第61章 校臺比試第454章 北上之旅第25章 春和宮內第451章 繁花似錦第90章 燕府三寶282.第282章 人人自危282.第282章 人人自危308.第308章 父不識子200.第200章 星落太原第453章 棒雞倭狗第407章 永樂十年第365章 生擒阿魯臺167.第167章 啃老趁早第106章 倭夷入寇277.第277章 王上加白321.第321章 南北夾擊第499章 兄友弟恭第433章 北征告終第379章 家國難掌155.第155章 枕戈待旦第563章 聖人親至215.第215章 女真八衛第486章 爲人三思312.第312章 不安分的爹第119章 心態轉變第99章 閉門思過第394章 藥石難醫第88章 晉府難安第43章 春和不和第28章 潛龍在淵241.第241章 歷史變動328.第328章 攻略安南第402章 甕捉野豬第103章 亂我家者第360章 再徵漠北210.第210章 風雨前奏第580章 洪熙始終312.第312章 不安分的爹第353章 二下西洋第605章 地府翹首以盼朱高煦第606章 地府微末之功朱高煦第126章 百里無鳴第388章 安得廣廈千萬間第553章 故人凋零269.第269章 緩兵之計229.第229章 破軍如牧羊第388章 安得廣廈千萬間第125章 渡海登萊第391章 大明孝子第466章 各懷鬼胎第470章 洪熙元年166.第166章 父子相見第76章 造船平倭第389章 日本國變142.第142章 翻山逐北第558章 和光同塵261.第261章 軍民魚水第527章 東風入律第43章 春和不和第106章 倭夷入寇第129章 百廢待興303.第303章 替父教子第41章 兄仁侄狠第473章 自取滅亡248.第248章 渤海入關321.第321章 南北夾擊第543章 堯趨舜步第570章 城頭論政216.第216章 龍遊潛水312.第312章 不安分的爹第553章 故人凋零159.第159章 血戰不退第473章 自取滅亡第397章 哀毀骨立第389章 日本國變第437章 江左恥辱294.第294章 相川金礦第503章 洪熙之隆
主站蜘蛛池模板: 合作市| 岢岚县| 会昌县| 瑞昌市| 屏东市| 梁平县| 无极县| 五河县| 融水| 湘乡市| 孟村| 黄浦区| 英山县| 江孜县| 武邑县| 晋江市| 蓬安县| 江城| 仁布县| 布拖县| 澄迈县| 河间市| 凤城市| 宝坻区| 恭城| 广南县| 南充市| 定陶县| 南汇区| 冀州市| 察雅县| 香格里拉县| 昆明市| 远安县| 龙井市| 平谷区| 庄河市| 墨竹工卡县| 炉霍县| 平邑县| 博野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