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腦波控制方式是以之前的數據延伸出來的一種控制方式,使用腦波發送控制指令的同時使用五官來接收控制臺提供的信息。這種方式對于大腦的壓力會比較小,相比之下能夠更長時間的使用,而且由于關鍵性操作還可以手工來進行,所以不會出現一個念頭想不開,還沒反應過來船就把逃生艙彈出去的情況。關鍵性操作全部都需要手動確認。
進行了幾分鐘適應操作之后,文海所在的逃生艙被研究員塞進了一條護衛艦里面。一條專門設計用來進行這方面實驗的護衛艦,估計是這幾天設計的,從艦船結構來看性能還可以,不過性價比很低。考慮到純實驗型產物,這個價格還是可以接受的。
不過在護衛艦里面文海還是打開了逃生艙艙門,看了一眼護衛艦的情況,立馬就翻了個白眼將艙門關起來了。
這護衛艦原本被標注為生活區的一小塊地方,現在塞滿了各種各樣的儀器,離開逃生艙的話,走在這片區域里將會寸步難行,走一步絆一個跟頭都是小事。
“準備好了,可以出站?!?
兩分鐘之后,管制人員將文海的這條護衛艦從出口彈射了出去。
雖然只是湊湊合合拼湊出來的實驗用船只,但是操控性還真不錯,反應速度非常快,比文海以前操控的幾艘船速度都快不少,可能是生活區里那堆亂七八糟的裝置的功能吧。
啟動躍遷引擎,文海很快到達了附近的一個小實驗區。不是臨時布置的,而是存在了一段時間的實驗區,專門為了進行一些艦船性能測試或者控制系統測試而建造的小實驗區。
在復雜環境下飛行,這是一種非常常見的測試方式。不過顯然這里的環境物體并不是很多,所以對于文海來說實際上沒啥關系,測試路線從頭跑到尾,并沒有什么延遲也沒有什么壓力。
“這種測試方式根本不行啊,完全沒有任何壓力?!睂Υ耍暮⑦@個情況反饋給了研究人員。畢竟文海也使用過這套系統不少次的了,所以使用起來自然非常適應了的。不過壓力測試的話,以前的壓力測試也不過是使用模擬器直接輸入大量的目標參數來造成壓力的,實際情況很少能夠有如此多數據的情況“也許我們應該直接去小行星帶進行測試,讓后勤船只跟著就好了。反正也撞不爛,雖然這艘船的護盾系統稍微差勁了點吧?!?
畢竟是為了采集數據的,所以防御上并沒有什么可圈可點的部分,再加上這船壓根沒有武器系統,所以進入小行星帶的話實際上有點夠嗆。有武器的話,至少還能擊毀一點威脅比較大的小行星。
“好吧,我們調一艘巡洋艦過來,等會。”順手的,通話對面給了文海一個坐標,讓文海先過去等巡洋艦過來。而到這里的時候不但文海要進入小行星帶,其他人也都逐漸過來準備一起進入小行星帶。想來也對,一起進去的話,不用讓巡洋艦多跑幾次,這樣方便一些。
“二十分鐘,稍微休息一下?!?
調度工作比想象中慢點,等巡洋艦過來之后已經是等了好久的了。
學院附近的小行星帶里已經沒什么東西了,只有很多沒有太多意義的小型隕石,大型的基本都被打碎了,為了安全起見。畢竟作為一個已經被開發了許久的星系,最容易獲得的太空資源區,自然已經被開采的差不多了,現在就算是采礦船鉆進去轉悠,也不過是找到一些零零散散的小礦石而已,對于大規模開采已經沒有什么意義了,也就一些沒什么錢的個體戶還會鉆進去找找礦石,然后賣掉賺錢。
不過這些個小礦石的數據量就很大了,畢竟數量擺在那,所以壓力不小。另外,這個護衛艦在制作的時候也直接裝備上了某種比較好的探測系統,所以反饋回來的數據量相當恐怖。
不過由于控制系統采用半腦波控制的緣故,這部分數據量并不是由大腦直接承受的,而是由艦船控制系統來承受的,不得不說這船的控制系統計算能力相當強悍。
由于艦載系統已經將周圍的情況分析出來了,所以控制起來無非就是多發出幾個艦船姿態指令而已,對于文海來說并沒有什么壓力。畢竟對于腦波控制系統來說,真正的壓力在于被輸入的大量數據,那才是最累的。
規避并沒有任何的難度,連續一個小時的小行星帶飛行之后,這項實驗才結束。四條實驗用護衛艦沒有一條被隕石明顯的撞到,護盾始終保持在一個很安全的閥值,后面跟著的巡洋艦反而是比較不輕松的一員。畢竟在規避的時候還是護衛艦更方便,這條除了無人機之外什么都沒帶的船自然只能硬抗了。無人機也只是偵查無人機,用于探測情況的補充手段,并沒有什么攻擊能力。
從始至終巡洋艦都沒有給四條護衛艦進行過護盾能量傳輸,基本全用來補充自己的護盾了……
復雜環境下測試完成,數據同步發回去進行分析了,下面的實驗就是讓文海最蛋疼的續航能力測試了。續航能力測試可蛋疼了,連續六個小時的連續測試。當然了,前面的時間基本也能算是測試時間的。
續航狀態,要做的就是在好幾個地方來回下指令躍遷,然后偶爾執行以下別的指令,比如在某個地方巡航一段時間,又或者鉆進小行星帶又轉一圈,反正已經轉過一次不會有事情了,只要不太深入不會有別的問題的。
當然了,這種相對無聊的實驗,除了會導致人員精神不集中外,還會讓人肚子餓。船上可沒有攜帶什么補給品,也就一兩瓶水可以喝而已。
操控的準確性并沒有下降,也許需要超長時間的駕駛才能夠讓駕駛的準確性下降?順帶還需要餓一段時間或者脫水一段時間。這可不是什么好事情,也不會是研究室愿意做到的。畢竟這種極端狀態下,腦波控制的表現已經比控制臺直接操縱要準確很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