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外情報局。
作為人類如今唯一對外的情報局。
自四年前,人類偵查到玻星人的遠征艦隊起,這個部門的編制便如吹氣球一般急速膨脹,從原本幾乎無人問津的的百十人小部門,如今已經擴張為千人的大部門。
即便在戰后,這個部門也沒有絲毫的裁剪,反而依然還在持續穩定的擴張。
整個情報局又分八個分處,涵蓋星圖計算,天文偵查,監測宇宙信號,探索地外文明,科技等級評估,以及和地外文明外交談判等部門。
當然,如今人類發現的地外文明也只有玻星這么一個文明。
……
此時,地外情報局的一個會議室內,這里座無虛席,鴉雀無聲。
一臺拆卸自玻星飛船,并被人類修復的遠程量子通訊設備,被擺放在臺上。
當然一般只有大型飛船配備的用于星際通訊的超大功率遠程量子通訊設備,它的體型自然不可能這么小,不過這種高達近三十余米的巨型設備,顯然不可能放在會議室中,如今放在臺上的只是它的拾音器(采集現場聲音再送入后端的設備的一個器件)
一名談判專家和助手,對著底稿彼此小聲交流了一會,然后深吸了一口氣,打了個準備好了的手勢,電流迅速的通入通訊設備,一盞盞代表著正常的小燈一一亮起。
信號通道很快便已開通。
“這里是來自人類的通話,現在代表人類文明,正式要求與你方談判,如收到信號,請立刻回答,請立刻回答!”
談判專家慎重而又流利的說出一連串玻星語,隨即又重復了三遍。
對很多老一代的人而言,玻星語并不陌生,在曾經某個時代,人類為了更好的吸收玻星人科技,不少的人,曾努力的學習著這門異文明的語言,而對于地外情報局的外交處而言,這門語言更是必須精通。
今天來了不少的高層,除了真正有事走不開的,幾乎都到了會議室,關注著這歷史性的通話,拋開玻星這個人類的血仇宿敵外,這無疑是人類第一次正式和另一文明對話。
然而時間一分一秒的過去,通訊設備卻長時間一片安靜,除了嘈雜的干擾聲,沒有任何聲音傳來。
不過這是預料之中的事情,畢竟哪怕量子通訊,在以數十光年的遙遠的距離下,也會出現一定的延遲,卻沒想到會延遲這么久。
一群人從早晨等到中午,又從中午等到午后。
從原本的鴉雀無聲,到后來的竊竊私語,再到最后喧鬧的討論。
就當饑腸轆轆的眾人,以為通訊失敗的時候,一串急促玻星語言,就從擴音器中的傳來,整個會議室都為之一靜。
“人類?你們是人類?”這個來自近三十光年外的聲音,在重重的宇宙干擾下,顯得有些飄忽不定,時輕時重,偶爾帶著一絲刺耳的尖銳。
不過即便是再不懂玻星語言的人,也能聽出這聲音中夾雜的不敢置信的震驚以及恐慌。
這是一種微妙的心態,作為這次戰爭的失敗方,他們既希望這次失利只是又一次意外,是場外的因素影響了這次遠征艦隊(事實如此),即便概率幾乎不可能,又對人類的發展速度感覺到恐慌。
“我再重復一遍,這里是來自人類的通話,現在代表人類文明,正式要求與你方談判,不管你是誰,現在立刻聯系你所能聯系你的上層,我們是帶著和平而來。”
又是長久的等待,這注定是一場有史以來耗時最久的漫長談判。
……
在地外情報局實行戰略欺騙,降低玻星人的警惕心的同時。
人類也開始了生產力大爆發,當科技發展到成熟的智能時代,生產力總量的大小便已經脫離了人口的桎梏,生產力的大小,只決定于上層的意志以及資源和環境破壞的限制。
巴納德恒星系雖然只是一個恒星系,但對人類發展的資源卻是充沛無比。
光光一顆四號行星的總質量,就已相當于整個太陽系所有巖質行星的總和。
四號行星表面,代表著人類活動痕跡的巨大工程機械,正如病毒一般急速的向四周蔓延擴張,無論是表層的大氣被凍結凝固后的“冰層”,還是地底巖石,都被破壞性的開采,分離成各種元素,成為一座座的工廠,一臺臺的機械,以及數量以百萬計算的核聚變爐的燃料。
這種浩大的人類活動,甚至影響到了這顆星球的溫度,被冰封的四號行星,正以每年三攝氏度溫度,持續上升,而到了戰后的第三年,這顆行星已經擁有了稀薄的大氣層和一定氣候變化。
也在這一年中,人類的第一艘曲率飛船,開始試航。
但這種型號的飛船只建造了一艘,就否決了原本后續近三十艘的造艦計劃。
不是這艘飛船有明顯缺陷,它設計的相當完美,吸收了玻星人的科技,讓人類科技實力足足飛躍了一大步。
整艘飛船的表面呈現絕對的光滑鏡面,光線的反射率(光面對垂直入射光線的反射率)接近百分之百,即便是超光速的光子,也能進行有效的抵御。
它最高曲率可以達到四點五倍光速,遠遠超過玻星飛船的三倍光速。
之所以后續的造艦計劃被否則,是因為一直處于實驗狀態的反物質動力爐也在這一年成熟,這種特殊動力爐甫一出世,就呈現碾壓性的優勢。
哪怕只是第一臺的原型機,它的能量最高輸出功率,就已達到人類所有建造的最大聚變爐三百多倍,只要十臺就足以供應原先設計的整艘飛船的能量需求。
再加上燃料方面節省的空間,因此就算只是簡單的替換,便可以空出15%的空間。
這種初代的曲率飛船對于能量消耗簡直就是一個泄洪的大壩,相當一部分的空間都用來儲備純水(核聚變燃料)和增加聚變爐陣列。
不要小看這百分之十五的空間。
人類不是一直處于長久和平從沒有外敵的玻星人,戰爭幾乎貫穿整個人類歷史,相比于玻星人對于軍事的兒戲般態度,人類的對軍事武器的思維完全就是吹毛求疵,對于武器性能的追求達到極限,在人類的軍事飛船上,你不會看到絲毫的空間閑置。
不要說百分之十五的空間,就算百分之一,也是一種巨大的浪費。
它不僅能讓飛船的設計更加從容,多出來的空間,在不擴大飛船體型的前提下,只需簡單的增加反物質動力爐,就能擁有更強大的動能。
除了唯一一個缺陷,反物質儲備有限。
這些年反物質的制備技術進步明顯,如今能量/反物質的轉化率達到了萬分之一,也就是一萬份的能量就可以轉化成一份的反物質能量。不過自暫居巴德納恒星系后,人類對反物質的生產,一直處于小規模生產狀態,哪怕在戰時狀態,生產規模也沒有絲毫擴大。
一來能量浪費嚴重,二來反物質需求不大,對星際戰爭效果雞肋,面對遙遠的距離,光速武器才是星際戰爭中最主流的武器,也是最有效的武器。
也因此人類在這個星系待了十幾年,反物質儲備總共也就數千噸,其中相當一部分還是收獲自玻星人飛船,但這點數量甚至遠遠不夠一艘曲率飛船跨越近三十光年的能量需求。
好在這個缺陷,很容易彌補,以人類的如今科技水平,簡單擴大生產規模,簡直輕而易舉。
第四年,僅僅一年,反物質生產規模就擴大了十倍達到五千噸。
到了第五年反物質產量就達到八萬噸,所付出的代價,便是這兩年來四號行星的溫度,又上升了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