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盟國吊打了整個軸心國,現在歐洲也已經是以德國爲首的同盟國軍事集團一家天下了。
在南歐,巴爾幹半島,兩個尚未作出選擇的國家,終於面臨了他們不得不面對的問題。
根據協議,羅馬尼亞王國及保加利亞王國已加入同盟國,匈牙利也在更早的時候就成爲了德國的一個省。
然而對南斯拉夫,萊因哈特並沒有像歷史上那樣施加壓力,令南斯拉夫加入鋼鐵同盟條約,所以更不存在南斯拉夫的攝政王保羅王子簽了這個條約,但卻因爲條約沒有得到軍方的認同遭到軍事政變,由國王彼得二世代替保羅王子親掌政務。
知道南斯拉夫內部複雜情況的萊因哈特,並沒有在一開始就逼著保羅王子和他簽訂條約,加入同盟國陣營。
相反,萊因哈特一直在採用不溫不火的政策,一面維持著與南斯拉夫親德政權的關係,另一面卻絲毫沒有與南斯拉夫進行深入交流合作,僅僅是保持著名義上的友好。‘
任何國家的政客都不會建議多幾個名義上的友好國家。這種友誼雖然不牢固,但至少不必付出任何報酬與代價,相當於是白送的一個外交友好盟友。
這種狀態,一直持續到了英國戰敗,聯合王國各政府宣佈投降,德國及其盟友的強大,畢露無疑!
這個時候,南斯拉夫內部就該好好考慮一下將來與德國之間的外交關係了。
原先巴爾幹半島,包括羅馬尼亞在內,很多國家都是英法的小弟??涩F在英法都跟著德國混了,巴爾幹半島也是處處分部著同盟國成員國。
現在還不表明態度,要跟著德國一道奮鬥,還等什麼時候呢?
更要命的是,一向親德的希臘,最近也開始明顯更進一步,開始了關於加入同盟國軍水集團的談判事宜。
這本來就不是什麼意外的事。
希臘政府親德,那幾乎早就是是擺明的事實,不算什麼新鮮事了。
希臘的政府高層,幾乎都是親德派的代表,而且他們的獨裁統治者揚尼斯·梅塔克薩斯,還與萊因哈特的德國建立的緊密的經濟聯繫,兩國具備深厚的經濟合作友誼。
另一方面,羅西手下的意大利政客與外交人員們,早在幾年前就一直在收買希臘政客,寄希望於可以藉此操控希臘的政治走向。
原本意大利羅西他們的這種安排,是受到前首相墨索里尼的指使,爲的,也是將來進攻希臘時,用收買的這些人員當內應。
可是,墨索里尼的“新羅馬帝國”計劃尚未實現,他本人就已經去見凱撒了。
連英國投降的日子都沒堅持道,早就重病纏身的墨索里尼,在羅西安排的一次輸液後,突然吐血不止,最後不治身亡。
很明顯,這次輸液的藥物裡,有一些古怪,但是意大利高層沒有人去深究。畢竟,有能耐的人在之前的意大利高層內鬥中都隕落了,剩下的強大派系,只有羅西這支“親德派”。
在羅西的安排下,這些意大利收買的希臘官員搖身一變,任務也從接應意大利入侵大軍,改爲了勸希臘獨裁者揚尼斯·梅塔克薩斯加入同盟國這種低風險,低難度的小任務。
希臘政府本來就親德,加上有一堆被早早收買的內應煽風點火,揚尼斯·梅塔克薩斯很順理成章的就做出了加入同盟國的決定。
只不過,他在與德國外交部長裡賓特洛甫的協商中明確表示,希臘部隊沒有勇氣去與蘇軍直接作戰,無法承擔正面戰場的任務。
當然,他也同意,在希臘加入同盟國軍事集團後,希臘陸軍可以派遣大約兩個師規模的部隊,協助德軍管理後方的佔領區。
清掃一下蘇聯游擊隊的單子,他們還是敢接的。
如此一來,整個巴爾幹半島除了南斯拉夫以外,基本上有點軍事實力的國家,都已經確認要打上同盟國的印記。
那麼,剩下的南斯拉夫處在其中,不是被排外,就是被針對,最終肯定不會有好結果的。
一個被同盟國軍事集團成員國四面包圍的國家,還真不好繞開同盟國發展起來。
就這樣,雖然南斯拉夫軍方仍舊不太願意加入到一個外國主導的軍事集團,但是內部很多有識之士都已經站出來發聲,力爭南斯拉夫不能置身事外了。
繼續這樣下去,一旦南斯拉夫將來與巴爾幹半島各國中的任何一方鬧矛盾,那麼有強大的同盟國做後盾的另一方,最終都一定會壓倒南斯拉夫的。
有時候,解決矛盾不一定看得是誰佔理,還得看誰的後臺更大。
在時機終於到來後,萊因哈特也對南斯拉夫提出了加入同盟國大家庭的邀請。
而到了這個時候,南斯拉夫軍方就算再不情願,也沒辦法拒絕了。
放眼全世界,英法強強聯手組成的軸心國集團,尚且都在德國主動的同盟國面前給跪了。
南斯拉夫總不能指望剩下的,他們恐懼還來不及的蘇聯來幫他們對抗德國吧?
況且,德國提出的加入條件也很輕鬆,只要不出岔子,南斯拉夫爲同盟國提供2個師的步兵,協助管理同盟國在蘇聯的佔領區就行了。
戰爭結束之後,這些南斯拉夫協助佔領的地區土地,也將適當的劃分給南斯拉夫政府,作爲戰爭紅利分給它。
這種程度的要求,南斯拉夫軍方還是可以勉強接受的??謶痔K聯的他們,只要不必和蘇軍面對面交手,其實都還可以忍受壓力。
當然,萊因哈特指望的也不是希臘和南斯拉夫提供的這4個步兵師能起多大作用。
說到底,這不過是他順便爭取到的一支駐防後方的輔助,作用僅僅在於爲同盟國主力部隊解放了兵力。
萊因哈特拉攏希臘和南斯拉夫的正真目的在於,他不想像歷史上那樣,和這兩個國家做敵人,最後白白消耗了大把時間和兵力後,還得分兵佔領這些地區,應付源源不斷的游擊隊。
現在,德軍非但不用分兵入駐巴爾幹半島,對付令人頭疼的巴爾幹游擊隊,反而還用上了這些本來的敵人,幫自己未來對付未來蘇聯本土的游擊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