坦克發動機發出怒吼,帶著濃重汽油味及燥熱的尾氣從后方排出,然后隨著一聲“前進”,十五輛坦克就分成三組帶著步兵朝前推進。
或許是因為蘇軍有所恃,所以他們并不急著開火……反正裝甲列車上來就能將這些德國人輕松打退,他們也就沒必要冒險與德國人的坦克炮、機槍等硬碰硬。
但這并不意味著德軍會放過他們。
秦川等人跟在坦克后,一旦發現了有哪個位置有蘇軍壘起來的沙袋和槍口,就會通過坦克后的電話與坦克聯系……
“一點鐘位置,沙袋三百米,沙袋工事!”
然后坦克炮塔就會帶機械齒輪的轉動聲轉向指定位置,花了點時間調整后就會“轟”的一聲,就像是頭大象用盡全身的力氣打了個噴嚏,然后長長的鼻子里噴射出炮彈射向目標,接著蘇軍辛苦的構筑起來的沙袋工事就被炸上了天。
有時目標是建筑內的機槍陣地,有時是反坦克槍陣地……這時秦川發現蘇軍這種坦克槍對德軍的威脅其實并沒有想像的那么大。
原因主要是反坦克槍需要在一百米的距離才能擊穿德軍坦克,在這個距離上反坦克槍那高大的槍座以及粗大的像火炮一樣的槍管很難讓人不發現它。
于是德機槍和MP43總是第一時間就朝它招呼……這時候反坦克槍射手已經很難幸存了,原因是PTRS-41反坦克步槍膛線高、槍體長,總長度有兩米多。
使用這么長的槍會出現什么問題就不用說了……當你位于高處架起這把槍想要瞄準目標的時候,由于槍身太長,這使得槍手不得不高挺出胸膛才能使槍管指向一定角度的目標,這幾乎就是在對敵人說:“開槍吧,我在這!”
所以,反坦克槍射手很多時候連一發子彈都沒能打出就一命嗚呼了,而且還一個接著一個的上……沒辦法,蘇軍沒有其它更合適的反坦克裝備,直到德軍用火箭筒或是坦克炮將其徹底轟上了天。
正在德軍穩步朝前推進的時候,空氣中就傳來幾聲鐵軌的“咔嗒咔嗒”聲,或裝甲列車十分沉重,蒸汽機車行駛起來十分吃力,一陣陣蒸汽噴出的聲音就像是一個巨人在喘著粗氣。
不久聲音越來越大,頻率也稍顯歡快輕松……于是所有人都知道裝甲列車要來了。
果然,不一會兒就聽到一陣刺耳的剎車聲,裝甲列車令人恐怖的身影就出現在幾幢建筑之間,因為其太大所以無法一窺全貌,幾個炮塔就像是巨獸的眼睛死死的盯向德軍。
接著,等車停穩后,突然就像是刮起一陣風似的大批的子彈和炮彈就朝德軍傾瀉而來,這其中尤其是那四門76MM坦克炮,射出的穿甲彈使沖上前去的德軍坦克一輛輛的癱瘓在原地無法動彈。
第一隊德軍退了下來,然后裝甲列車就移動到第三個位置也就秦川等人預設的位置……這倒有些出乎意料之外,原本秦川還以為它還會繼續像之前一樣一個位置一個位置的往下移,沒想到它心血來潮直接就到第三個位置。
說時遲那時快,裝甲列車剛停穩還沒來得及開炮,斯萊因上校就一聲令下……建筑內立時就傳來幾聲爆炸并掀起了一片煙塵。
接著,大樓緩緩歪向一邊,速度越來越快,最后轟然倒塌整個覆蓋在裝甲列車上再次冒起了大片塵土。
四周突然安靜了下來,蘇軍顯然是沒想到德軍還有這一招所以吃驚得都忘了這是戰場了,而德軍……他們則是想知道建筑這樣砸下去是否已將那個大家伙給制服了。
秦川從坦克后探出腦袋朝前望去,只見廢墟中隱隱還能見到裝甲列車的樣子……這家伙畢竟是鐵甲的,里頭還有鋼筋水泥加固,而且頂部還是采用拱形設計比較耐壓,所以可以想像里頭的部件大多還是完好的。
問題是被這么一砸之后水泥塊將鐵軌堵死了,同時還有許多磚瓦什么的壓在裝甲列車上,使原本就十分沉重的裝甲列車更是不堪重負了。
里頭的司機似乎還想將裝甲列車駛出,但卻只聽里頭一陣蒸汽的聲音然后蠕動幾下接著就再也沒有聲音了。
“士兵們,你們還在等什么?”斯萊因上校大喊:“殺光他們!”
德軍士兵似乎這才反應過來,然后再次開動坦克朝前推進。
而這時的蘇軍士兵,卻因為失去了裝甲列車而毫無信心。
但即便如此他們也不敢后退。
這一方面是因為斯大林在此之前發布的第227命令,另一方面則是他們已退無可退了……火車站一被攻陷,德軍幾乎就已經將卡拉奇包圍了,西面是頓河,德第6集團軍正在猛攻,東面和南面就是第21裝甲師。
無奈之下,蘇軍士兵只能一個個舉起手來成為德軍的俘虜。
所以凡事都有其兩面性……第227命令以及“懲戒營”或許會讓一部份蘇軍頑強抵抗,但同時還會成級數的增加投降人數。
原因很簡單,在某些情況下戰局已經無法改變了,犧牲或是固守就變得毫無意義,比如卡拉奇的蘇軍,他們腹背受敵準備不足,更糟糕的還是反坦克裝備嚴重不足……他們是做為岸防部隊使用的,裝備的大多都是防空裝備和登陸裝備,裝甲列車還是臨時從斯大林格勒趕來增援的。
如果是在以前,他們還可以選擇逃回去成為斯大林格勒防衛力量的一部份。
但在227號命令之后,后退一步就意味站要被送進“懲戒營”,就意味著要被掛上恥辱的牌子……相比之下投降還會好得多。
因為前者是既帶著恥辱又要送命,后者雖然是恥辱但至少還能保住性命。
于是,就有更多的蘇軍士兵選擇了舉手投降。
這些當然不需要秦川去關心,他第一時間就把目光投向了埋在廢墟里的裝甲列車。心里想著……說不定這玩意挖出來后還能用,蘇聯人的裝備嘛,粗糙但耐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