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出這麼大動靜,馮全相信老蔣早晚會知道,腫麼辦?向組織靠攏吧!先給老蔣打了個招呼,順便表了忠心,叫蔣介石很痛快的答應了。然後馮全打算去拜訪山西的土地爺,閻錫山可以說是這裡的真神,奉行“中庸哲學”的他,從辛亥革命開始統治山西達38年之久,直到全國解放後,山西纔回到人民的懷抱。
由於兩個老婆都已經懷孕,馮全帶著糧臺朱文以及幾個衛兵來到山西省定襄縣城東北22公里的河邊村。這裡就是閻錫山耗時14年,花費140萬兩銀建造而成的閆府。金錢開道,守衛樂呵呵的帶著馮全的名帖跑著彙報去了。
閻錫山因爲早年樹敵太多,很怕遭人暗算,所以諸事皆很小心,例如廚師從不換人,喝的水也從家裡帶出來,不隨便喝外頭的水。爲了喝水方便,數十年軍旅生涯,他身邊都有位副官專門替他背水瓶,特別謹慎。他的處世哲學奉行“中道”,即儒家“中庸之道”,奉行“三不二要主義”,即“不入黨、不問外省事、不爲個人權利用兵,要服從中央命令、要保衛地方治安”。後來他概括爲“保境安民”,要求“與鄰省聯絡,使能不爲我患,或竟鄰疆樂與合作,進而爲我用,代我禦侮”。。。抗戰時期號稱能在國民黨,『共產』黨,島國這三個雞蛋上跳舞。
在他當政期間,山西出現了社會比較安定、生產也有所發展的局面,河南、山東、河北等鄰省的災民大量涌入山西,尋求安居樂業之所。因此山西獲得了“模範省”的稱號。中原大戰後和蔣介石和好後,蔣介石於1932年2月20日任命閻錫山爲太原綏靖主任。
閻錫山東山再起後,爲了緩和他與蔣的矛盾並消除蔣對他的疑慮,提出“自強救國”、“造產救國”等口號,併成立了經濟建設委員會,制訂山西省政十年建設計劃,組建山西人民公營事業董事會,全力以赴地進行經濟建設,並把三分之一以上的軍隊用於築路,以表示不再窮兵黷武;對蔣介石的重大決策,表面上則完全擁護,蔣介石對他也比較信任。
閻錫山打仗不算太強,但管理經濟倒很在行,完全繼承了晉商的優良傳統。他充分利用爭取到的和平環境,依靠自力更生,在幾年之內創建了包括採礦、冶金、採煤、發電、機械、化工、兵器、水泥、皮革、『毛』紡、造紙、捲菸、火柴等輕重工業廠礦的西北實業公司,修築了長達 860餘公里的同蒲鐵路,成立了山西省營業公社,整頓了山西省銀行,新建了鐵路、鹽業、墾業等銀號,併爲“四銀行號”成立了實物準備庫,資產據說有上億銀元,比中央都有錢。其規模之大,投資之少,速度之快,效益之高,在國內名列前茅,無人能出其左右。
此刻閻錫山正與元配夫人徐竹青,偏房徐蘭森:“五姑娘”閻慧卿書房閒聊,看到衛兵送來一個名帖,接過後看了看笑笑,遞給五姑娘。 其實閻慧卿,經常參與軍政大事,幕後『操』縱山西政局,閻錫山對她也是言聽計從。
“五姑娘,說說吧!這馮子公找我老漢有什麼事情啊?”閻錫山喝了一口山西老陳醋,砸砸幾下,望著五姑娘開口道,希望能參謀一下。
“咱山西方言豆腐跌下肉價錢,有心拜年,過了二月二也不遲。馮全在老蔣,何應欽,陳誠,戴笠眼裡已經成了紅人,香餑餑。這馮全早就來到山西,聽說在中條山弄了個什麼工事,也招了很多人,這次來估計沒什麼惡意。”五姑娘猜測了一會,謹慎的說。?? 抗戰之臨時工63
“好吧!那我就見見他,你們先出去。”閻錫山對幾個女人揮了揮手示意她們先暫時躲避,帶著衛兵親自出門迎接。
“呵呵,不知貴客遠來,小兄弟不要怪罪老漢我啊!”閻錫山遠遠地拱了拱手,笑呵呵的先開了口。
“閆長官太擡舉在下了,子公少不更事,前一段時間我在上海,一直沒擠出時間前來拜碼頭,還請閆長官不要怪罪。”馮全謙虛的迴應著,他很希望能和閆合作,這位可是大資產階級捏。
“請來寒舍一聚,一會我安排廚師弄幾個菜。”
“那就恭敬不如從命,子公叨擾閆長官了。”
。。。。。。
小夥伴們被管家接進別的房間,馮全和閆二人進入書房,馮全也沒廢話,直接說明了來意,想弄個保安團,一則保境安民,二則希望能合作做生意,並順手遞上20條大黃魚。
閻錫山也沒拒絕,考慮了一會就答應了。老蔣都沒說什麼?他也不好拒絕嗎。兩人又閒聊了一會,幾乎成了忘年之交,時常哈哈大笑。到了中午吃了龍門鯉魚,過油肉,三絲魚翅 ,錘雞餅 黃芪柏子羊肉 ,栗子燒大蔥,鵪鶉茄子等山西名菜又喝了山西名酒汾酒杏花村後,馮全更是連呼過癮。其實絕大部分山東人都是明朝時期從山西移民過去的,兩地口味相差不多。
。。。。。。
馮全也沒耽擱太久,很快又回到中條山基地。
防禦工事的建造已經接近尾聲,能看出來工人也是流連忘返。這裡條件多好啊!活不太重,一天才幹八小時,頓頓能吃飽吃好,大當家的還每人發了兩套換洗衣服,有病的不但免費看,還照發工錢。。。三個月過後,每個人的臉『色』在也看不出面黃肌瘦了,全是紅光滿面捏。
起初馮全一看這些人衣衫襤褸也是很頭疼,派人花費重金從各地買來大量布匹,當然不買小鬼子的洋布,全是民族品牌。10來萬人中三教九流,原來幹什麼的都有,撥出500原來幹過裁縫的,專職做工作服,很快每人就有了新衣服。
吃的倒不擔心,基地產的綠『色』肉豬,雞,雞蛋產量已經很大了,糧食早就貯存了幾千噸呢。
“咣、咣、咣,集合了。。。。”一些70歲左右上了年紀的的老農拿著銅鑼,沿著正在收尾的工地邊敲邊喊。
十來萬人停下手頭的工作,按秩序排好隊後,紛紛集中在大訓練場,密密麻麻的一大片,每個人都提心吊膽:“不會是大當家的要辭掉我們吧。”?? 抗戰之臨時工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