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他如今的道行和實力,憑藉著八九玄功的煉體之神效,除了極其特殊的靈寶之外,說實話黃淮還真的不信那金甲神將手中的金鐗能夠給他造成什麼威脅。
心思轉動之間,就見金鐗已經落下。
看得出金甲神將這一擊絕對是帶著幾分怒火,堪稱全力出手。
以金甲神將的力量,莫說金鐗有著神奇的效果,就算沒有,那也不是一般人所能夠承受的。
一擊之下,摧山裂石不過是等閒,縱然是同境界的強者也很少有人敢如黃淮這般赤手空拳接人一擊。
就當金甲神將認爲自己這一擊至少也要將黃淮那一條手臂給打爆之時,原本落下的金鐗卻是平穩的固定在了那裡。
金甲神將都不由微微一愣,眼眸之中帶著幾分錯愕看著正將金鐗給抓住的那一隻大手。
“這怎麼可能!”
金甲神將只是一聲低呼,如果說不是親眼所見的話,他絕對不敢相信竟然有人能夠以手接下金鐗一擊。
雖然說這世上不是沒有人能夠做到這點,畢竟強如閻浮真王這樣的存在便能夠輕易的接下他一擊,但是這並不包括黃淮在內啊。
看著黃淮那一副雲淡風輕的模樣,金甲神將眨了眨眼睛,確定自己沒有看錯,心中震撼黃淮肉身之恐怖,下意識的想要將金鐗自黃淮手中抽回。
然而那金鐗在黃淮手中卻是紋絲未動。
微微一愣神之間,金甲神將口中發出一聲低喝,恍如山嶽一般的巨大身形陡然爆發出拔山之力,他就不信自己還收不回自己的寶物了。
黃淮此刻卻是在感嘆八九玄功的強悍,此功當真不愧是玄門護教神功,那堪稱無堅不摧的金鐗打在其手上也不過是讓他感受到那麼一絲酥麻,竟沒給他造成什麼傷害。
感受著手掌之間傳來的力量,黃淮擡起另外一隻手向著金甲神將心口便是一掌打出。
隱隱泛著無盡佛光的巨大佛手印就那麼印在了金甲神將心口處,剎那之間便見金甲神將身形倒飛而出,就連手中抓著的金鐗也隨之脫手。
黃淮只是瞥了金甲神將一眼,目光便落在了被其自金甲神將手中奪來的金鐗之上。
金鐗看上去古樸非常,抓在手中沉甸甸的,很有份量,握著金鐗,黃淮擡手便向著剛剛穩住身形,面色慘白的金甲神將打去。
一身金色甲冑的金甲神將還沒有來得及回神過來,黃淮便已經揮動金鐗打下,條件反射一般金甲神將擡手便迎了上去。
然而手臂剛剛擡起金甲神將便是反應了過來,自己竟然忘了金鐗已經被黃淮給奪走,自己非但是沒了寶物在手,反而是要直面金鐗的恐怖威能。
只是不等金甲神將再有什麼反應,金鐗便直接打在了金甲神將擡起試圖格擋的手臂之上。
登時一團血霧爆開,金甲神將那一條手臂當場爆成了一團血霧。
被自己的寶物給打成重傷,金甲神將只覺面上掛不住,又羞又怒,口中發出咆哮之聲,一條手臂再度生出,手中不知何時已經多出了一件一人高的巨斧來。
金鐗這件寶物乃是閻浮真王所賜,而巨斧纔是金甲神將自身所祭煉的寶物,如今金鐗被奪,金甲神將掄起巨斧便向著黃淮劈砍而來。
黃淮饒有興趣的看了金甲神將手中巨斧一眼道:“不知道你這斧頭能不能扛得住金鐗一擊!”
黃淮此言一出,金甲神將頓時爲之一愣,這點他還真沒試過,不知道爲什麼,想到金鐗無堅不摧的神威,金甲神將不由擔心起來。
顯然這個時候擔心已經是遲了,兩件寶物已經碰撞在了一起。
只聽得咔嚓一聲響,就如金甲神將所擔心的一般,巨斧與金鐗碰撞在一處,金鐗絲毫無損,巨斧則是當場斷裂開來。
不等金甲神將心痛自己祭煉多年的寶物被毀,腦袋便是一懵,一陣天旋地轉,緊接著眼前一黑,噗通一聲便是一頭栽倒失去了知覺。
黃淮看著被自己一擊打的昏過去的金甲神將,下意識的掂量了一下手中的金鐗,臉上露出幾分滿意之色道:“這寶物還真不差,倒也不愧是一件先天寶物。”
隨著金甲神將被黃淮一擊打的昏死過去,觀音大士已然收了神通。
黃淮看了金甲神將一眼向著觀音大士道:“大士,這金甲神將若是能夠收服的話,倒也算的上是一助力。”
觀音大士聞言微微頷首,隨之屈指一彈,一道金光便落在了金甲神將腦袋之上化作一道金箍。
看著被帶上了金箍的金甲神將,黃淮嘴角露出幾分笑意,既然戴上了金箍,那麼金甲神將的下場也就可想而知。
收拾了突然冒出來的金甲神將,確定暗中之人沒有再出手的意思,黃淮、觀音大士卻也不敢有絲毫大意,分出一部分注意力警惕四周的風吹草動,同時也將目光轉移到了靈教教主身上。
因爲閻浮真王出手,靈教教主雖然說短暫的擺脫了金剛經、地藏經的影響,可是兩卷佛經卻是因爲靈教教主對其感悟頗深,已然烙印在了其靈魂之中,哪怕是閻浮真王親自出手也無法抹去。
如今靈教教主正自沉浸在兩卷佛經所蘊含的玄奧至理之間,越是感悟越是對佛門生出強烈的認同感。
這種變化如春風化雨,潤物無聲,但是強如靈教教主卻又能夠清楚的感受到自身對佛門認知上的變化。
“一切有爲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
突然之間,靈教教主臉上露出幾分大徹大悟之色,竟是雙手合十,一臉肅穆嘆道。
黃淮見此情形不禁帶著幾分訝異看著靈教教主。
雖然說佛門最擅蠱惑人心,佛門經文對於人心有著潛移默化的影響,但這一切也都是在潛移默化之中進行,而靈教教主這變化也太大了吧。
畢竟前不久靈教教主尚且還與他們生死相向,雙方互爲敵對,結果這纔多久啊,靈教教主竟然發生如此大的變化。
觀音大士開口笑道:
“善哉!善哉!道友能有此感悟,足可見與我佛有緣!”
此刻靈教教主再看黃淮、觀音大士以及黃沙教主,眼中帶著幾分複雜之色,言語之間少了幾分敵視道:“觀音道友,先前是本尊不明是非,一時衝動冒犯了諸位,若是有什麼失禮之處,還請諸位多多見諒。”
說著靈教教主正色道:“正所謂冤家宜解不宜結,不若你我兩家就此化干戈爲玉帛如何?”
始皇帝、二郎顯聖真君幾人的目光都投向了黃淮還有觀音大士。
觀音大士先是看了黃淮一眼,而黃淮則是衝著觀音大士微微點了點頭,表示由觀音大士做主。
便見觀音大士雙手合十衝著靈教教主道:“道友此言大善,正所謂冤冤相報何時了,你我兩家若是能化干戈爲玉帛,亦是一場功德。”
說話之間,觀音大士伸手自袖口之中抽出三卷古樸的經書。
黃淮看的分明,那經書之上分別書著《大佛頂首楞嚴經》、《妙法蓮華經》、《大方廣佛華嚴經》。
三卷經書只是看上去便給人一種道韻流轉之感。
楞嚴經、蓮華經、華嚴經,這任何一部經文那都是佛門之中頂級的經文了,結果觀音大士一出手便是三部。
地藏經、金剛經兩部佛門經典便已經是讓靈教教主差點原地化佛了,靈教教主這要是再得了這三部佛門經典去參悟、修行的話,那麼到時候就算是閻浮真王真身降臨,怕都抹不去靈教教主身上的佛門烙印,斷不了靈教教主與佛門結下的恐怖因果。
可以說靈教教主註定要成爲佛門一員。
“此三部佛經乃我佛門不傳之秘,今日本座便將之贈與道友,希望道友能夠勤加參悟,早日證得無上道果。”
靈教教主看著三部懸於自己面前的佛經,眼眸之中不禁流露出幾分驚歎以及遲疑之色。
此刻的靈教教主雖然說受佛經影響有了一定的改變,可是這並不意味著他就喪失了清明,也正因爲如此,靈教教主才更清楚這三部經典於他而言意味著什麼。
腦海之中天人交戰,靈教教主的理智告訴他萬萬不可再參悟佛經,但是那種對於大道至理的渴求卻又在告訴他這是無上的機緣,若是錯過的話,可能他一生都要止步於此,休想再窺得更高的層次。
靈教教主幾次想要將目光從那三部佛經之上收回,但是三部佛經卻像是有著莫大的魔力一般吸引著他的心神。
終於靈教教主深吸一口氣,深深的看了觀音大士一眼,以莫大的毅力讓自己不去注意那三部懸於面前,隨手可得的佛經,沉聲道:“正所謂無功不受祿,道不可輕受,法不可輕傳,本尊不敢受此經文。”
如果說靈教教主沒有見識過金剛經、地藏經所蘊含的深奧至理的話那倒也罷了,可是在見識過金剛經、地藏經的玄奧之後尚且還能夠抵擋得住華嚴經、蓮華經這幾部佛經的誘惑,倒是讓黃淮高看了靈教教主一眼。
倒也不愧是一方之主,能夠在受到佛經影響的情況下做出這般的決定,意志可見一斑。
只可惜將靈教教主眼中的遲疑、猶豫、掙扎看在眼中的黃淮卻是無比清楚一點,那就是靈教教主能夠抵擋華嚴經、蓮華經的誘惑已經是其面對佛門經典所能做到的極限了。
黃淮甚至能夠想象得出,靈教教主此番離去,只怕是第一時間便要閉關參悟金剛經、地藏經,等到其再出世,就是佛門再添一尊佛陀果位之時。
靈教教主做出這般的決斷,觀音大士只是淡然一笑,長袖一揮,頓時三部佛經消失不見。
無論是黃淮還是觀音大士都能夠注意到在三部佛經消失的一瞬間,靈教教主眼眸深處閃過一絲失望以及如釋重負般的鬆了一口氣。
便見觀音大士讓出所在方位衝著靈教教主道:“道友且自去!”
雖然說如果黃淮、觀音大士再加上黃沙教主聯手的話,倒也不是不能留下靈教教主。
不過想要將之生擒活捉,卻也沒有那麼容易,但凡是對方存了拼命的想法,便是三人聯手可能也要付出點代價。
黃淮、觀音大士等人皆能看出靈教教主分明已經是一隻腳踏入了佛門的節奏,與其將之強行留下,還不如像現在這般任其離去。
靈教教主衝著觀音大士、黃淮拱手一禮,身形化作一道流光消失在天際。
咸陽城
隨著靈教教主離去,受到波及幾乎毀了大半的咸陽城卻是在短短不到一個月的時間內再度拔地而起,一座比之先前更加雄偉的咸陽城聳立在日月島之上。
當日選擇臣服於大秦的各方勢力的代表人物齊聚於咸陽城覲見始皇帝,結果卻是目睹了一場驚世之戰。
強如靈教教主這般的一方教主面對大秦最終也只能是鎩羽而歸,大秦如此強勢的表現直接令各方勢力心中那點僅存的小算盤煙消雲散。
比之一方教主,他們那點實力最強也不過是七境、八境帝君級別,老老實實的也就罷了,但凡是敢有任何的不軌之念,怕是連點浪花都翻不起來便要被拍死。
如此最直觀的表現便是這些人藏匿起來的各種奇珍異寶被這些人給獻了出來。
別的奇珍異寶倒也罷了,畢竟一般的寶物還真的入不了黃淮等人的眼。
可是如通天聚靈香這樣的奇珍卻是收穫極大,所得數量就是黃淮、觀音大士他們都爲之側目,以至於沒多久黃淮便下令大漢王朝所掌控的疆域之內,昔日的大小勢力獻上通天聚靈香這等寶物。
如此操作下來,雖不敢說將兩方地界內多年來所積攢下來的通天聚靈香給搜刮一空,遺落在外的只怕也是屈指可數。
咸陽城中一座堪稱雄偉的巨大宮殿之中,一尊尊栩栩如生的神像被供奉在一間間的大殿之內,香火氣繚繞,佛門梵唱、道門誦經之聲不絕於耳,將之襯托的猶如佛道兩家的無上聖地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