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伯行的講話稿是自己寫的,裡面的內容很接地氣,沒有太多假大空的東西,主要是告訴前來參加培訓的幹部如何利用難得的機會,靜下心來學點以後工作能用得上的東西。
下面坐的各縣幹部,看上去都在認真的記著筆記,似乎要把鄭部長的話牢牢的記在心頭。楊烈也用筆簡明扼要的做了記錄。聆聽領導講課時要做好記錄,這是官場的最基本要求,楊烈在這些方面接受過李家才的系統“培訓”。
鄭部長講完話之後,便有政策理論研究室資深的研究員開始給大家上第一課。
寧逸陪著鄭伯行下了樓,在送鄭伯行登車的時候,鄭伯行回頭說了一句話:“你班上那個最年輕的小同志,情況比較特別,平時可以多關注一下。”
寧逸微微一愣,目送著領導乘車離開。
作爲組織部直管的幹部,寧逸雖然只是培訓班的班主任,但行政級別可是紮紮實實的正處級,一點也不比前來參加培訓的這些幹部學員低。直接領到臨走之前雖然只留下了輕飄飄的一句話,寧逸卻上了心。
就算領導不提醒,寧逸也會特別留意和關注楊烈,因爲楊烈從報道開始,就讓寧逸覺得很特別。
緊張充實的培訓生活就此開始,每天上午有兩堂課,中午可以休息一段時間,下午有一堂課,然後還有講座、論壇和實踐課。
學校對幹部學員的管理有嚴有鬆,嚴的方面主要集中在禁止以任何形式請假缺課,至於無故曠課,那就是非常嚴重的問題。在黨校裡面無故曠課,後果可能影響到幹部的仕途,所以沒有人敢在這件事情上胡來。
鬆的方面則表現在學校不干涉幹部學習以外的時間和活動,下課之後,只要你不是去做違法亂紀的事情,哪怕每天晚上在學校外面住賓館酒店,也不會有人來干涉你。
這也是因爲幹部學員的身份決定的。前來參加培訓的幹部,有一些已經調了正處,屬於實權領導,工作之餘還要兼顧
原單位的事情,如果住在宿舍裡面,外面的人進不來,確實有些不方便。
楊烈在班裡三十個學員當中表現的屬於中規中矩,他堅持從週一到週五住在學校的宿舍裡,然後週五晚上離開,週一早上返校學習。在平時的課堂上,楊烈從不早退和遲到,會認真的聽每一堂課,然後根據自己的理解做好聽課的記錄。
第一週上課快要結束的時候,班裡表現比較活躍的一位副處級的縣級宣傳部長徐齊磊大著嗓門說:“咱們是不是搞個見面聚會,把班主任和代課老師邀請過來,加深一下交流和感情?”
“好呀!徐部長的建議太及時了!”
“必須搞聚會,同學一場難得啊!”
“咱要把這屆的聚會搞出新特色,搞出新亮點!”
幹部學員們紛紛響應,對徐齊磊的提議表示熱烈的支持。
楊烈笑著聽這些縣級領導在那說話,沒有發表自己的意見。反正他就是個打醬油的,只要大家不反對的事情,他也不反對。只要大家支持的事情,他也跟著支持。
有人把這種幹部進修班做過精確的總結,說是“學習學習,休息休息,聯繫聯繫,米西米西”,因此呢,搞聚會吃飯喝酒就是必然的了。中國的吃文化和酒文化,已經深入到每個角落,如果不搞這樣的幾次聚會,反倒讓人覺得奇怪。
徐齊磊的提議得到熱烈響應,他便馬上去跟寧逸和代課的老師們聯繫,然後很快就確定在週五晚上搞聚餐,地點選在黨校旁邊的一家頗上檔次的飯店裡面。聚餐費用採取的是公攤,當然不可能讓班主任和代課老師掏錢,反正能來這裡參加培訓的,貌似一頓飯吃個三、五千的也不在話下?
楊烈想給秦陽鎮的綠色高新農業產品打個免費廣告,便給楊多智打電話,讓他安排人從鎮上運一批過來,走鐵路運輸,所有的費用算是楊烈的私人開支,由楊烈個人支付。
到了週五晚上聚會的時候,楊多智帶著人提前抵
達飯店,將幾十個包裝精美的綠色農產品紙箱子送進吃飯的大包廂內,然後整整齊齊的碼放在牆角的位置。
楊多智離開不久,前來吃飯的幹部學員們陸續進了包廂,大家看著牆角碼放整齊的紙箱子,覺得有些詫異。
楊烈走在後面,進到包廂見大家圍著那些綠色農產品在議論,便笑著跟大家解釋說:“這是我們鎮上這兩年搞出來的綠色高新無公害農產品,今天趁著各位領導和老師們都在,在這打個廣告,大家千萬不要有意見啊!”
徐齊磊就哈哈笑著說:“哎呀,小楊的腦子就是賺得快,把廣告都打到縣長班裡來了!如果我們縣有哪個鎮長敢這麼幹,回頭我就向書記建議給他升職!”
一干學員幹部就跟著笑,然後有幾個主抓農業的副縣長馬上把楊烈圍在中間,很認真的詢問秦陽鎮綠色高新農業是怎麼搞起來的。
楊烈跟段可法打慣了交道,所以面對各縣的領導表現的自信從容,他也沒有藏一手的想法,把秦陽鎮的做法簡明扼要的做了介紹。
一開始,還只是幾個主抓農業的副縣長在聽他說話,後來不知道怎麼就圍了更多的人。
行家一出手,就知有沒有。雖然楊烈的年紀最小,但不代表他的能力不足,更不代表他的口才不行,思路不清。
寧逸進來的時候,正看到楊烈提著一袋大米對申報的同學介紹。
“這種有機大米,是我們根據秦陽鎮當地的氣候、水文和土壤等綜合條件,經過試種和試吃之後,最終確定的品種。它的畝產量是高產雜交水稻的六成,但市場售價卻是普通高產雜交水稻的五倍以上。”
“以秦陽鎮這幾年的經驗來看,綠色高新有機農業的發展空間很大,在全國解決了人民羣衆的溫飽問題之後,下一步居民的食品消費必然會向綠色、環保和無公害這方面靠攏。”
寧逸露出了難得的笑容,覺得自己班裡這位小年輕還真是個難得的人才。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