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謝大盟!謝謝趙無恤2014、ug、ye露迷ng、飲君炙、皓月之魂)
建安六年正月二十,江東軍向江夏軍發動突襲。∑小說,
江東軍傾巢而出,二萬大軍,兵分兩路,水陸并舉,正式發起滅黃祖之役。
中護軍周瑜率黃蓋、周泰、蔣欽、呂蒙、潘璋諸將,領一萬人,大小戰船三百艘,從水路出擊,突襲下雉。蕩寇中郎將程普率宋謙、董襲、陳武等將,領一萬卒,進擊尋陽(本屬廬江,為黃祖所占)。
此時黃祖正應馬悍的要求,將大量船只及軍隊輸往下雉、尋陽兩城集結,準備配合龍狼大軍剿殺江東軍。怎都沒想到,江東軍在隨時有可能腹背受敵的情況下,竟敢先發制人,以相對優勢兵力,迅猛向江夏發動突襲。
此時駐守下雉的守將,為黃祖麾下都尉蘇飛;而尋陽守將,則是老熟人劉勛。兩城兵力加起來不過五六千,加上陸續南下的軍兵二三千,也有近萬兵卒,但在猝然無備之下,迅速被江東軍分割,一在江北,一在江南,隔江相望,卻各陷險境。
黃祖聞之大驚,當即派出麾下親信將領張碩,率三千精銳水卒奔援。同時派出使者,急赴宛陵求援。但黃祖沒想到,這才只是剛開始而已。
正月二十九,駐守竟陵的長子黃射傳來緊急消息:曹操、劉備聯軍萬人,大小船只百余艘,沿漢水及兩岸南下,殺奔竟陵而來。
黃祖頭一下大了n倍,東西合擊,腹背受敵,當真令人焦頭爛額。咬咬牙。把手頭最后一支精銳船隊,交給大將陳就,令其迅速溯江而上,與黃射合兵。共拒曹劉。
一下就遭到三國最強三大波ss群毆,別說黃祖了,換誰都得嗷嗷叫。當此之際,黃祖對盤踞在東北方那支強大軍隊,簡直如久旱盼甘露。跪求啊!
甘露啥時能降呢?
對于江東軍的突然攻勢。馬悍集團也很是意外,沒想到孫權、周瑜這么瘋狂,竟然不顧龍狼軍隨時有可能發起的攻勢,搶先下手,攻擊黃祖。
馬悍所不知道的是,即使是歷史上的孫權,同樣在曹操大軍壓境的南征前夕,干了一模一樣的事悍然攻擊黃祖。而進諫將領,卻是甘寧。
時間在建安十二年(207年),曹操大軍已進入荊州。降劉琮,收蔡瑁,于長江上游虎視眈眈,隨時南下。
當是時,吳將甘寧提出::“今漢柞日微,曹操彌憍,終為墓盜。南荊之地,山陵形便,江川流通,誠是國之西勢也……宜先取黃祖。祖今年老。香戈已甚。時谷并乏,左右欺弄,務于貨利,侵求吏士。吏士心怨……至羊今往,其破可必。一破祖軍,鼓行而西,西據楚關,大勢彌廣,即可漸規巴、蜀。”
周瑜等將也認為。若不及時消滅黃祖,一旦其降曹,曹操必如虎添翼,越發難以抵御。于是孫權痛下決心,傾江東之力,全力攻黃祖。
這場戰役歷時半年,異常慘烈,江東軍遭受極大損傷,最后經過殊死搏斗,接連斬殺江夏軍主將,才最終抵定大局,攻入西陵,擒殺黃祖。也正因為孫權奪取了江夏,才有了日后的赤壁之戰因為赤壁就在江夏以南的沙羨城南一帶水域。
如果沒有孫權西征,孫劉聯軍與曹操的決戰就絕不會發生在赤壁,而會是豫章或廬江的某個地方,也就不會有千古赤壁。如果沒有孫權西征,得到黃祖臂助的曹操,水軍實力大幅增強,而且有水戰經驗豐富的黃祖及其部將相助,其南征大軍的命運極可能改寫。甚至有可能一舉擊破孫劉聯軍,獲得戰爭勝利。如此,也就不會有所謂的三國……
有時候,一個決策,小則決定一場戰役的勝負,大則影響歷史的走向。孫權果決西征,正是如此。
而在這個時空,孫權所面臨的處境更為兇險。因為馬悍的南征大軍是從江東殺過來的,距離近、來勢猛,甚至抵消了孫權的江東軍的地理優勢。龍狼軍比起歷史上曹操南征軍十幾萬軍隊,人數上或許是少,但精銳程度更甚之。尤其軍隊是清一色本部人馬,士氣高昂,指揮調度極為順暢。
而在這個時空,孫權剛剛接手江東軍政事務,威信未立,又接連失去吳郡與丹陽這根基之地,僅有的一點可憐威信飽受質疑。若非周瑜、張昭力挺,一個扶其上馬鞍,一個策馬在前引導,孫權早坐不穩這位置了。
此時的孫氏集團,前有狼,后有虎,除了拚,別無出路。所以,當周瑜提出西征黃祖時,孫權無條件支持,當即授之以兵符弓矢,授命其全權指揮。
孫權也迫切需要一場大勝,來提升自己的人望,鞏固自己的地位。不可否認的是,周瑜在江東軍方的地位,遠遠超過歷史,于軍事一道,幾乎可一言而決。
一個敢于行險的兵法家,一個尚未鞏固地位的新主,一個兩面夾擊的危局,促成了一場瘋狂的軍事冒險。
如此良機,都不用黃祖求救,馬悍立即作出反應。
正月二十五,馬悍在南征大本營宛陵發布命令:左路軍以管承為左先鋒,率二千渤海軍,從外海駛入今杭州灣一帶,搶灘登陸,進擊會稽;以臧霸、孫康、孫觀為中路先鋒,率三千瑯琊軍,沿冷水南下,截斷浙水;以甘寧為右先鋒,率三千精銳水卒,戰船五十艘,沿長江南下,直撲彭澤。其余大軍,加緊運輸、整訓、集結,盡快按預定計劃出擊。
在三路先鋒軍中,左、中兩路壓力不大,他們面對的,只有會稽郡丞孫靜及都尉孫賁的五千雜兵。真正要面對強敵的,是甘寧。在彭澤,以韓當、朱治、賀齊、孫河為首的一支五千水軍,正嚴陣以待,全力阻擊。
……
甘寧的船隊人數不多,卻很精銳:五百山越悍卒、八百巴蜀門客、一千丹陽水卒、七百棹卒與舵工。三千軍兵,戰卒就有二千,其中水陸皆猛的就有一千五,都是上山能打虎,下水能捉鱉的勇士。
甘寧帶著這支軍隊,一路從兗州南下,參與壽春大戰,之后渡江逐孫,半年多下來,已完全獲得士卒的信賴,指揮如臂使指。
出發之前,馬悍給甘寧的指示是,偵察彭澤軍情,摸清彭蠡澤的水情,必要時可以試探進攻,卻不可冒然與敵決戰。甘寧謹遵令喻,但船近彭澤時,卻發現江東軍所打的主意,似乎與他的任務一樣。
彭蠡澤(即鄱陽湖),方圓三百里,溝通廬江與豫章二郡,分南澤與北澤,澤內滿眼都是蘆葦、沼澤、終年云霧繚繞。若無熟悉地理的當地人帶路,船入其間,十九迷航。
正月最后一天,一支掛著狼頭旗的船隊出現于彭蠡澤北澤入口。
甘寧負戟持弓,立于前頭最大一艘樓船船首,渾不在意江風凜冽,俯視滾滾大江,遠眺東方。東岸數十里外就是彭澤縣城,此刻那里想必已是嚴陣以待,真想率精兵前去叩城啊。可惜,他的任務里,沒有攻堅這一項。
船隊在緩慢行進,卻沒有駛入彭蠡澤的意思。甘寧在等,等情報,等向導。
半個時辰后,他們等待的人終于出現,三條小船迎面駛來,左右兩條是甘寧派出的警戒船,被夾在中間的小船,才是他們等待的船只。
不一會,衛士帶了數人上船,當先一中年笑容可掬,一見面就自我介紹:“在下喬義,乃喬塢管事,曾經有幸接引大將軍入塢破賊。不知大將軍眼下可安好?”
甘寧并未聽主公細說過這一段經歷,不過他也知道,主公的確在皖城喬塢呆過一陣,故此人識之不足為奇。當下淡淡點頭:“有心了,大將軍龍精虎猛著吶……說說你所知情報。”
喬義連聲應是。
喬義這一船人,都是奉廬江太守陸俊之令,先于大軍出發前潛入彭澤偵察。之所以派喬義,是因他的妻室是彭澤人,他潛入彭澤毫無壓力。有這個便利,加上喬氏人脈,彭澤毫無秘密可言。
“彭澤縣城內,只有朱治、孫河率二千人守城;韓當與賀齊率三千人船,于十日前竄入彭蠡澤,各領千余人船,行蹤詭秘,出沒于蕩澤間,想是利用險地,欲襲我大軍。”喬義稟報情報,清晰而有條理,不愧是當管事的。
甘寧摸著下巴的短髭,似在琢磨什么,好一陣方道:“向導可曾帶來。”
喬義躬身道:“帶來三人,乃是三兄弟,曾從雷薄為賊。后受大將軍感召,反正歸降,奉令守戌皖城。此次聞大將軍討逆,自告奮勇,愿為校尉帶路。”
甘寧當即召來這三兄弟,果然都是精壯之士,這年頭,這樣的人不是當兵就是當賊,沒有別的可能。這兄弟三人,賊也當過,兵也當過,想必知道什么是正確選擇了。
甘寧直接了當問道:“某要入澤擒殺逆賊,爾等可否為我揪出敵蹤?”
三人俱道:“愿為校尉效力。”
江風激烈,吹得甘寧腰間鈴鐺急擺,鈴響聲聲,宛若招魂。(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