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不過轉瞬間,天空就出現了濃重的劫雲。
看到劫雲一直聚集在隋一本洞府的上空,所有人都明白了是怎麼回事。
本來,每次五行門門中霞舉期大圓滿修士渡劫飛昇,都是門中一大盛事。必定是廣發邀請帖,請整個界面與五行門交好的門派,以及與渡劫飛昇者關係密切的修士,前來觀禮。
一是爲了熱鬧,爲了給渡劫飛昇者捧場。
二是藉機炫耀五行門的強大。
不僅是五行門,幾乎整個界面中的門派,但凡有大修士飛昇,也都會同樣做的。
可是,隋一本的突然舉動,卻打破了這個風俗。
沒有人會相信是隋一本一時沒有壓制住修爲,所以引來的雷劫。尤其是在隋一本跟隨掌門外出捉拿叢葉,不僅空手而歸,反而讓叢葉趁山門之際鑽了空子。
如此丟人現眼的事情,作爲坐鎮山門的頂級修士,隋一本的心情不問可知。
不僅是自己覺得無臉在留在修仙界,而且也是對五行門掌門盧吉道的所作所爲表示不滿。
頓時整個五行門內變得雅雀無聲起來。
直到附近的修士,以及交好的宗門發現了五行門上空聚集飛昇劫雲,匆匆派人趕過來時,盧吉道纔不得不強打精神,安排人手佈置招待場所。
被推倒的五行大殿,以及被人偷走了修煉秘境中的一縷元陰元陽的事情,就算盧吉道想要隱瞞,也絕對不可能了。
因爲根本就不給他時間整理被推倒的五行大殿。
尤其是五行門的修煉秘境,在裡面修煉的修士,並不僅僅是五行門自己的弟子,還有不少來自各門各派,與五行門交好門派的弟子。以及爲五行門做出貢獻,作爲獎勵得以進入秘境修煉的修士等。
隨著他們的陸續離開,消息早就在修仙界傳開了。讓盧吉道和五行門如何隱瞞?
突如其來的巨大變故,幾乎擊垮了五行門內上上下下所有弟子內心由來已久的自豪感。味道,獨坐於洞府門前一處小平臺上的隋一本是個例外。
修煉到霞舉期大圓滿後,留下來坐鎮山門五百年,或者等待第二位霞舉期大圓滿修士出現方可飛昇的規矩,並沒有寫到五行門的門規中。只是無數年來,爲了五行門的強大,而約定俗成的一條規矩。
幾乎很少涉足山門之外的隋一本,這次隨同掌門盧吉道外出捉拿叢葉,是進階大圓滿後唯一一次。就是這唯一一次,讓隋一本徹底看開了。
修煉者出於哪個門派,本是個人的機緣。整個修煉過程中得到山門的關照,消耗山門的資源的同時,卻也無不在爲山門做事。再者,每一個山門想要發展,想要強大,必須網絡更多的資質優異的弟子。兩者是相輔相成的,並不是一邊倒的關係。
所以,即便如這次外出捉拿叢葉無果而終,卻也不是他隋一本的責任。畢竟,事情可爲則爲,不可爲則不爲。如果不可爲而強行爲之,那就是自取其辱。
這次的經歷就是典型的例子。
“但願盧掌門能夠吸取教訓。”
隋一本放下所有的俗念,開始專注於天空不斷翻滾聚集,即將落下的劫雷上,再也不去考慮其他。
也許正是這次經歷,讓隋一本看得更開的緣故,原本對於任何渡劫飛昇修士來說,都是驚險無比的飛昇劫,卻得以順利通過。
九道雷劫之後,空中劫雲散去,露出湛藍天幕的同時,稠密到結成細小雨滴的天地靈氣密集落下,不僅讓渡劫後的隋一本瞬間恢復過來,就連匆匆趕來觀禮的修士,當然五行門中弟子也不例外,都得以沾光。這也是,修士前來觀禮的好處,或者說吸引力之一。
“各位道友,老夫先行一步,仙界再見。”
飛昇前的隋一本多餘的話一句都沒說,便在一道絢麗的光柱中緩緩上升,直到消失於洞開的湛藍天幕之中。
按照慣例,一般是修士渡劫前三天,觀禮修士到齊後,開始慶賀大典。渡劫後三天,還要繼續慶典。前後總共七天。
只是這一次事出意外,前三天省去了,後三天卻不能省,畢竟還是來了不少附近各門派的觀禮者,以及附近與五行門交好的散修。
儘管山門內忙忙碌碌,因爲隋一本的渡劫,五行門又多了一位上界仙人的喜氣,多少衝淡了一些事前被叢葉大鬧留下的愁雲,所有熟悉這位年輕掌門脾性的弟子,無不在心裡暗暗嘀咕:
“何以一貫不吃一點虧的掌門,這一次竟然出奇沉得住氣。竟然沒有大發雷霆,也沒有馬上派人前去追尋鬧事者叢葉呢?”
很快,所有五行門弟子就知道是爲什麼了。
因爲當隋一本飛昇之後,在接下來的掌門致辭中,盧吉道便拋出了一顆重磅炸彈。
“各位前輩,各位道友,感謝大家百忙之際前來參加本門隋一本前輩的飛昇大禮。”
說到這裡,盧吉道朝臺下深深一躬,等他站起身來之後的話,卻讓整個飛昇慶典變得鴉雀無聲起來。
“各位前輩,各位道友也許聽說了,現在也已經看到了,五行門適逢不幸。可是,這並不是我五行門一家的不幸。因爲在我們的修仙界,出現修神者了。”
早就預料到自己這一番話帶來的效果,盧吉道的目光在臺下衆人的身上緩緩掃過,接著說:
“不錯,叢葉就是修神者。正是因爲本門發現了他的真實身份,所以他才趁我等外出,山門空虛之際前來報復。”
當然,盧吉道是不會說他們出門就是爲了捉拿叢葉的事實。
既然叢葉是修神者,本是修仙界的公敵,何以你五行門要獨自前往捉拿叢葉呢?即便再怎麼解釋,衆人也會猜測叢葉身上定然有五行門覬覦的重寶。
盧吉道還是沒有對叢葉融合過一縷元陰元陽,以及修煉的修神訣死心,所以才隱瞞不說,希望在接下來羣起攻擊叢葉時,尋到機會將叢葉一舉擒拿,豈不是既讓他泄了心頭之恨,又得到了夢寐以求的東西,從而一舉兩得的事情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