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十五前后,大家都忙著秋收,杜榆家的水稻也要收起來了,每個人都要下田去割稻谷。
不過大家看著這稻谷,完全是沒有往年的穗大,稀稀拉拉的,估計產量也只有原來的三分之一。
這是三叔他們幾個說的,種了十幾年的地,這還是能算的出來的。
不過因為這稻子收起來了,不用再另外交田稅,收起來多少就是多少,大家的干勁兒還是很足的。
杜榆是提著籃子在后面撿稻穗,前面的長輩們把稻子都給捆起來,這中間絕對會留下一星半點的,杜榆要撿的就是這個。
好在沒有雨,也不擔心突然下雨,然后稻子爛在地里發芽了。
如果能趕在八月十五之前收割完畢,還能好好的過個中秋。
到了快中午的時候,胡氏和高氏就會輪流回去給大家做飯,杜榆也會跟回去幫忙。
干體力活兒,就要吃點好的,不然力氣不大,肚子里沒有油水,所以這個時候,齊氏是很舍得用油的,而且也會隔個幾天讓人去屠戶家里割點肉,好歹有油氣。
托了杜榆上次抄經書的福,齊氏手里的銀錢還算寬裕,能時不時的給大家補補。
杜榆家的稻子很快就收割起來了,不過這中間還發生了一個小插曲。那邊張氏又要和他們這邊一起合著來收割莊稼。齊氏這回是死活都沒有答應。
開玩笑,這張氏打的什么主意,她還不知道?平時嫌棄他們人多,這個時候覺得他們壯勞力多,想著使勁的用呢,臉皮子也太厚了!
加上他們家還有一頭毛驢,這完全是給他們那大房來幫忙了,齊氏都已經因為自己的二兒子那邊和張氏吵了好大一架,現在要再過去,那是門都沒有!
按照齊氏的說法是,她不稀罕別人幫忙,她兒子多,用不著還要請別人!
以前兒子小的時候,被人嫌棄干活兒的少,吃閑飯的多,現在完全是形勢顛倒了!齊氏也有底氣說話了。
杜榆覺得大奶奶這人真是遺忘性很大,完全忘了以前自己做的那些事兒,還能好意思過來提這個要求。她是只想著把人朝死里用,但是一到吃飯的時候,就特別的摳門,連點油水都沒有,誰家樂意去啊。
忙完了稻子的收割,還有那些紅薯和高粱玉米等等,不過不著急,杜榆現在就是在家里看著這已經打下來的稻谷,在場院里曬干。
新稻谷打下來,很是有些水分,不曬干的話,到時候堆著就容易發霉。而且容易長一種蟲,又黑又小的。
拿著個木耙子來回耙了好幾遍,給稻谷翻了個身。又要趕走來偷吃的麻雀等物。
就是玉芬過來叫她出去玩,也不成,因為她要看著。
玉芬道:“我家里就不用我,我娘說,讓我好好的在屋里,外面要把我曬黑了就不好了。”
這小姑娘又在得瑟了,因為她家還請了短工,所以家里人都不怎么忙。
能在村里當里正,確實是很不錯的了,起碼這生活水平就比別人高。
就說那水車,他們家絕對是頭一份,他們家先用了才能輪到別人。
秦德才家里的地也多,雇傭短工也是很正常的事兒,誰讓他們家請的起呢。
不過玉芬娘有些摳門,請短工中午管一頓飯,她是很少用葷的,都是素菜。按照玉芬娘的說法,能請吃一頓中午飯就不錯了,還想頓頓吃肉,那是不可能的。
秦德才的老婆小摳,大家都是知道的,不過那些短工也不是為了那么一口吃的,還是想賺那個工錢,對這吃不吃肉,反而不講究了。
再說,里正家也不是他們能得罪得起的。至于這話是誰傳出來的,那就不得而知了。
杜榆聽了玉芬的話很是無語,她能說什么?總不能拍著馬屁說,哎呀,你很白啊,真的很白!那是白癡好不好!她也做不到這個。
玉芬這個小姑娘呢,本性并不壞,就是時不時的要和杜榆比一比,比如比頭花,比誰更白,比誰更好看,就這種各種比較。
不過這小姑娘倒是沒有因為杜榆的爹沒有在鎮上干活兒了,就冷嘲熱諷的,鑒于這一點,杜榆和她的友情是一直在的。
“你娘沒有讓你學女紅?“杜榆撿了個話題問道。
玉芬道:“咋沒有?我一看到針線就害怕,你看我這手,都扎了好多個針眼了,我這次是偷偷溜出來的,你別告訴別人啊。”
杜榆聽了好笑,不過也趕緊點頭,玉芬看著杜榆坐在槐樹下面,手里拿了一個竹竿子,是要趕鳥雀的。
“你啥時候學的字,我咋不知道啊。”玉芬問道。
杜榆說道:“我爹和哥哥都會,我就跟著學會了唄。”他們家的情況,這村里都知道。也不用可以隱瞞。
不過,不會是上次去白馬寺的事情,被人知道了吧。這事兒他們沒有對外面說,反正他們全家上下就都不是那種大嘴巴的人。私底下賺了錢就成了,何必弄得大家都知道?而且她一個女孩子,被人說道也不怎么好的。
俗話說,人怕出名豬怕壯,她可不想當那出名的人。
玉芬心里是羨慕加嫉妒,雖然她爹是里正,家里比別人家都有錢,可是她還是大字不識一個呢。
他們家除了他哥哥認幾個字以外,他爹也認得幾個字,其他的都是大字不識一個。
玉芬覺得自己啥都比杜榆強,可是現在她不識字,就比杜榆不強了。
就這樣,玉芬也只是心里酸了酸,也沒有說,要跟著杜榆學認字,畢竟從小的教育是,女子無才便是德。讀書識字不是她們丫頭該做的事兒。
可是聽到杜榆承認她會識字,玉芬心里還是忍不住嫉妒了。
總覺得現在自己低人一等了!杜榆一看玉芬的表情,就知道她在想啥,這個小姑娘啊,就是太要強,見不得別人比她好,自己要是讓她跟著學,她肯定覺得自己小瞧了她了,所以杜榆才不會那么不討人好呢。
讓這小姑娘自己去自我調節吧。這小姑娘很快從打擊中恢復過來,笑著對杜榆說道:“我們家中秋的時候,有西瓜能吃,沙瓤的,特別甜,我爹說今年雨水少,所以才會那樣的。”
意思是說,我家有西瓜,你家沒有,你羨慕吧。
杜榆為了讓這小姑娘的虛榮心得到滿足,就很夸張的說道:“你們這個時候還有西瓜,真是了不起!”
“那是!還是我爹從秦員外家里得來的呢,秦員外知道不?就是你們家杜柳在的那個員外家里,他家可有錢呢,屋子又大又寬敞,還到處都是好看的花,還有亭子,還有橋,還有那種紅色的魚,人家一間屋子里的柜子比我們的房屋還要大,秦家的主人都穿的特別好,都是綾羅綢緞,頭上帶的都是金子做的首飾,還有手上,帶了好幾個金戒指,亮的閃眼睛。
吃的東西也好,他們還吃那種紅色的米,說叫啥胭脂米,特別好吃。還有點心和糕點,我從來都沒有吃過。”
玉芬一個勁兒的描述在秦家的見聞,好像那里是天堂一樣。
“你還去過秦員外家里?”杜榆問道,這個話題玉芬肯定喜歡。
果然玉芬就接著很興奮的說道:“當然去過!你不知道吧,咱們村里的水車,就是秦員外家出的錢做的呢,我爹就進去跟秦員外道謝,然后說咱們村里收成好了,我就跟著我爹去了,到那里,我都不敢隨便亂動,不過大家見到我都很喜歡我。說我長得好看呢。”玉芬不忘自戀。
“就是他們家好奇怪,有人還叫姨娘,我們叫娘都叫娘,他們竟然叫姨娘,你說奇怪不奇怪?”玉芬說道。
那個小孩兒還是那個姨娘生的呢,怎么能叫姨娘不叫娘呢?
到底是在鄉下長大的姑娘,估計是第一次進那種大戶人家,所以不懂這里面的規矩,杜榆好心為她解釋,“只要不是正房太太生的,都得叫生母為姨娘!”
玉芬忙道:“那得多吃虧啊,一輩子郁悶死了,你怎么就知道?”
杜榆道:“書上都有講的,大戶人家,所有的孩子都得叫正房為娘,別人只能叫姨娘。不然就是壞了規矩,是要被罰的。”
“嘖嘖,這樣你一說,這大戶人家也沒有啥好的。”親生的不叫娘,這有什么好的?要是有人不讓自己叫自己的娘為娘,她肯定不干。她非得鬧翻天不成!
玉芬回去就把這個事兒告訴了她娘,玉芬娘就說道:“你個小孩子家家的,知道這個干啥?你才多大?懂個啥?”
玉芬道:“我去杜榆那里,上次從秦員外那邊聽了,覺得奇怪唄,就跟杜榆說了。”
“你是說,是杜榆告訴你的?”玉芬娘問道。
玉芬點頭,“她說她從書上看到的。娘,是不是真的啊。”
今天出去買了西瓜了,三塊錢一斤!不過挺甜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