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日後,玄朗等的人與想要的消息,如期入京。←頂點小說,br /
人,住進了驛館,國書遞進了宮裡。
早朝時分,嘉帝將西柔國書的內容與羣臣商議,西柔國君大婚,邀請大夏皇帝前往觀禮。
這事說大不大,說小不小。所謂邀請大夏皇帝前去觀禮是客氣的,嘉帝當然不會親往,西柔也不是真的要請嘉帝,只需派個夠身份的人做爲嘉帝的代表前往,這是大家皆認可的慣常做法。
換了大夏朝有什麼重大慶典邀請西柔國君來,西柔那邊也不會真是國君親至——沒有永遠的朋友也沒有永遠的敵人,雖說兩國之交,不斬來使,萬一對方心懷叵測,將國君扣爲人質呢?
這種事,史上也是有過的,前車之鑑,誰會好好的皇帝不做,冒著生命危險跑別的國家觀禮看熱鬧?
傻了不是!
不過這代表人選卻不好隨便指個人就行,西柔國君大婚後會親臨朝政,代表大夏去的人,既得夠份量又得有能力。
西柔、北遼、大夏三國間,看似大夏最富強疆域最廣,實則是富而不強,有銀子但戰力不強,單就軍事力量而言,北遼居首,西柔與大夏這些年均是和平友好的,數十年間兩國大小戰爭統計下來,是西柔勝多敗少,大夏恰恰相反,打勝的仗,屈指可數。
論剽悍,西柔不亞於北遼,只不過西柔皇室素來子嗣不豐,或者是內宮婦人爭鬥的太過兇殘。能活著生出來並幸運長大成年的男丁太少,隔上十幾二十年的,國君就會英年早逝,留下孤兒寡母,在西柔,太后聽政,把持朝綱,是再平常的事情,稚齡幼主不能親政,做母后的替兒子管理國家。實屬平常。
因爲西柔常由女人當家。所以在三國中,西柔女子的地位是最高的,雖不能與男人平等,卻也可以出仕爲官。某些適合女性管理的政務。有女官者不爲罕見。
甚至有正規編制的女兵營。每逢戰事,與男兵一樣上陣迎敵,西柔歷代的太后皆爲巾幗英雄。在兒子年幼時,主持朝政,若逢戰事有需,親自掛帥領兵出戰的例子,不在少數。
西柔與北遼亦同,全民皆民,甚至在某些方面還要勝於北遼,若非樓氏皇族多短命君主,太后雖強悍終是女子,以守成爲主,鮮少會主動犯邊,侵略別國,不然大夏可不止北邊一家強敵。
但如今西柔國主大婚後會親政,血氣方剛的少年君主,在對待鄰國的態度上,是否會繼續延續其母后的政策,還是會有新的舉措,皆是未知。
嘉帝有些犯愁,既與北遼不睦,與西柔的關係就必然要搞好,否則大夏若要同時應付西與北兩處強敵,實是左支右絀,若西柔與北遼達成協議,則大夏危矣!
派誰去好呢?
這個人,不單是身居要職就可以的,身份必須要相當,國君大婚,大夏皇帝不能派臣子爲正使,使團隊伍中必須有足夠身份的皇室宗親纔可以。
若太子在世,以儲君身份前往,足夠彰顯重視,可現在沒有太子,皇太孫年幼不足以堪大任,幾個成年皇子,嘉帝挑來撿去,發現哪一個都不放心。
有人提議二皇子,道是先太子去後,二皇子是所有皇子中居長的,又素來英勇,西柔尚武,二皇子去正合適。
馬上就有人跳出來反對,不行,咱們是去觀大婚禮,與西柔新皇搞好關係的,又不是與人比武打架,況且二皇子性情耿直率真,行軍打仗在行,政治外交方面不擅長,不適合去!
還是三皇子是上佳的人選,繼後嫡出,學識淵博溫文爾雅,做爲正使再好不過。
贊同的多是文官,武將們卻不同意,三皇子好是好,身手太弱,西柔那邊全是蠻漢,可沒人聽你吟詩作對出口成章,任何事全憑武力解決,屆時二皇子若連人家那邊的女人都打不過,大夏就太丟臉了。
支持的那個就說,我們幹嘛去打架呀,真要比試,也不能讓皇子殿下下場,不都帶著隨從護衛嘛!
反對的這個就嚷,話雖如此,可還有句話叫客隨主便,若人家就是明瞭要與二皇子較量,還能裝慫讓護衛做替身不成?
公說公的理,婆說婆的理,吵鬧了半天,也沒有能達成共識的人選。
嘉帝愈聽愈煩,心底甚是不悅。他好幾個兒子,諸多的龍子龍孫,居然沒有一個得用的!
吵歸吵,文武百官們說得都有道理,並非爲了各自中意的人選就大放撅詞,確實是各有各的缺,不敢放出去獨當此大任。
畢竟現在局勢微妙,與西柔的關係,以及西柔對大夏的國策,至關重要。
北遼的野心不言而喻,膠著對峙的局勢已有一段時日,小範圍的交鋒時有發生,大戰一觸即發,而西柔的態度甚爲關鍵,只能交好不能敵對,大夏無法同時應付兩家強敵,而這兩家,對大夏的富庶之貪念是相同的,只不過一個是不加掩飾,隨時都想南下,一個是暗藏野心,等待機會東進,所以即便沒有這次大婚觀禮的邀約,他也要派人去西柔的。
聖上面色如常,只輕輕“嗯”了一聲,滿朝文武頓時止住了嘴,人聲鼎沸忽然鴉雀無聲,聖上不悅了。
氣氛壓抑得厲害。
這時禮部尚書舉薦了一位出乎意料又再適合不過的人選——英王。
論身份地位,英王是聖上的親弟弟,先皇的幼子,貴爲親王,論能力,呃,這個就不用說了,世人皆知嘛,論形象,嗯,英王殿下的高顏值足以讓西柔的蠻人自慚形穢,明顯蠻夷與中原正統的天差地別。
人選一出,衆臣皆有恍然大悟之態,對呀,怎麼沒想到英王殿下呢?由他帶使團前往,再好再適合不過。
嘉帝亦頭稱許,濟深去自然是再合適不過,以他的能力,走一趟西柔,恩威並施,懷柔與威懾,定能繼續穩固兩國的關係。
只是他素來不理朝事,況且又是新婚,未必願意走這一趟。
若是換做別人,聖旨一宣,哪有願意不願意之說,但英王不同,他這些年愈發閒雲野鶴,無意政事,即便是皇上有命,他也未必會領。
嘉帝皺皺眉,心中琢磨著將英王宣進宮來,該如何措詞才能說服與他,有他爲正使,不管西柔本意是和還是想動別的心思,濟深都有辦法讓他們維持原樣,關鍵是,他得樂意走這一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