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廷怕再出狀況,便暫時下了海禁。”李氏道,“只是我朝自開國以來對海船的限制就少,與海上諸國之間的買賣也很頻繁。這一次,皇上說禁就禁,到是讓一些人頗有微詞呢。”
三娘知道,這個朝代在海貿上相對比較寬鬆。因爲自開國以來,海貿給國庫帶來過不少的收入,尤其是前幾朝的時候,海貿是由國家控制的壟斷行業,國家出船出本錢,商人們出力,所得之利潤與朝廷七三分賬。
只是到了近幾朝,朝廷在海貿上的利潤大大打了折扣。
三娘注意到這件事情,還是要從幾年前看的那本有關建武朝的書說起。
先帝建武帝,往好了說可以說是一個雄才大略的皇帝,但是也可以說他是窮兵黷武。他登基後,在對北邊的戰爭中連打了好幾次的勝仗,自信心嚴重膨脹。於是在安穩了幾年之後,又發起了對南洋的一個小國的戰爭,起因只是因爲這個小國的國王與皇后私下裡開了一句建武帝的玩笑,具體說的是什麼已經不可考。有說是這國王笑話建武帝的眼睛有些微的鬥雞眼,也有說是國王笑話建武帝娶了自己的父親的小老婆。不過在三娘看來,這些大都都是藉口,說白了就是,建武帝手癢想打仗。所以這其實算是一次侵略戰爭。
只是仗打起來了之後,卻有一些與這小國有貿易往來的商人,悄悄去通風報信(書上說的是,這些商人在海外偷偷養了外宅,報信是想要讓自己的小老婆,和兒女們去逃命。)建武帝知道了之後大發雷霆,殺了好些有牽連的商人。之後便頒佈了海禁令。
這一次的海禁歷時一年半,直到建武帝將那小國打得俯首稱臣,地皮被搜刮了兩三層,海禁令才被收回。
只是三娘有些奇怪,之前她看一些書中側面反應了,朝廷的收入有大部分來源與海外貿易。可是在建武年間海禁期間,除了搜刮地皮得來的拿一些,國家的收入盡然沒有縮水太多。這說明,在建武年間,國家最海貿的控制力度就大大消弱了。
來京之後,在外書房和溫家園裡的藏書中查看了一些資料,三娘便開始猜測至少是從建武朝開始有些海商因爲嫌朝廷抽稅太多,便與朝廷一些官員相互勾結。出海所得之利潤不再上繳國庫,而是進入了某些相關之人的腰包。
三娘記得,孫氏的孃家孫家,開始發家就是因爲孫家出了好幾個與市舶司有關的官吏。雖然品級並不高,但是油水卻是大大的。
不說別人,就說孫氏的哥哥,年輕的時候曾連任沿海之地從二品承宣布政使司布政使,布政使掌管一省的民政、田賦、戶籍。沿海地區的布政使還掌管市舶司。他們手下的市舶司提舉還往往兼任鹽課提舉司提舉。可以說是將當地稅收牢牢抓握在手中。
孫家的人任的雖然都不是高官,但是都是有油水的官。這就是爲何孫家會如此富裕。
皇帝這一次藉著海上事故,發佈了禁海令,不是隻是簡單的想要查出兇手,還是皇帝已經開始著手收拾前朝就遺留下來的爛攤子。決心要將海上貿易這一塊美味的大蛋糕吃回嘴裡。
而二孃在這個時候想要給王家添亂與與皇帝的這一次海禁有沒有關係?
三娘又想到了,孫家當年將孫玉蘭嫁給了沈惟,雖然後來孫玉蘭死的不明不白,兩家卻好像並不想要撕破臉的樣子,上次看到孫金生的嫡兄對沈惟還是一副巴結的樣子,這當中又有什麼貓膩?孫家與沈家應該不會像是表面上看到的這麼簡單吧?
只可惜,三娘作爲一個閨閣女子,對朝中之事所知有限。剛剛想到的的也不過是從一些資料和發生的事情中的蛛絲馬跡中所的來的推論。
只是有一點可以肯定的是,無論二孃與沈惟打的是什麼主意,一定不能讓她得逞就是了。
想到這裡,三娘問李氏:“過繼這件事情叔祖母可有想到什麼辦法應對?”
李氏見三娘又將問題繞了回來,也不含糊,想了想道:“若是此事真有貓膩,那我們是無論如何也不能上當的。即便會惹得族人們不滿,也沒有辦法。”
三娘沉吟道:“其實,九姑姑剛剛說的也不是沒有道理。”
王箏一愣:“我說話向來就是有道理的,不過……你說的是哪一句?”
三娘失笑:“就是你將主意打到二叔家的那一件事情啊。”
王箏眨了眨眼:“可是……母親不是說伯父和伯孃不同意嗎?我們也不能強逼啊,這樣與那些族人也沒有什麼分別了。”
三娘嘆氣:“總要試一試嘛。”現在孫氏因爲被二孃所害,早已是今非昔比,要再掌管王家的事情恐怕很難。在孫氏和老太爺離京之時,王棟他們已經將鬆齡院暫託了常嬤嬤,有寫信給了王柏。孫氏有什麼事情,則由常嬤嬤直接報到京中。
“其實我到覺得還是璋兒最合我父親的心意,只可惜,他是嫡子,怕是難了。”王箏也嘆氣。
三娘想了想,到是笑了,神秘道:“其實也不難的,只要過了祖父那一關,二哥還是三哥都好說。”
王箏瞪了三娘一眼:“就你神行了,別賣關子了。”
三娘笑道:“大伯父和我父親只有一子,二伯父也只有兩子不假,可是我祖父卻是有三個兒子呢。”
王箏愣了愣,不確定道:“你的意思是……”
三娘點頭:“與其過繼孫輩,到不如過繼兒輩的。我祖父有三子,叔祖父若是提出過繼二叔這個庶子的話,應該可行。”
李氏一直在一旁聽著,聽了這話,她也有些心動了。其實在這些孫輩中,王顯最喜歡的還要屬王璋。這孩子聰明又好學,最是對了王顯的胃口。王顯不止一次對她說,王璋雖說是王宏的孫子,卻是像他多一些。她聽了這渾話自然是哭笑不得。不過王顯說這話的時候也不是沒有遺憾的。
只是王璋是二房唯一的嫡子,想要過繼到王顯膝下,肯定是行不通的。算來算去,王宏那一房,能過繼來的孫輩,竟只有王瑞而已。
王瑞不是不好,只是王顯還是欣賞王璋多一些,想必他做夢都想要王璋那樣的孫子。於是在提出要過繼王瑞被王老太爺和孫氏拒絕了之後,王顯也就隨意了。
三娘這個辦法,到是好的很。過繼王鬆的話,那王瑞和王璋就都是王顯的孫子了。王顯知道了之後定是高興。
王箏聞言也覺得這個辦法不錯,可是,想了想她又皺眉:“想法雖然是好,但是恐怕伯父還是不會同意的。”過繼一個孫子都不同意了,要過繼一房人,那跟難了。她們也不過是在這裡空歡喜一場罷了。
三娘到是覺得未必,首先孫氏那一關不用多慮,只要過了王老太爺這一關就可以了。只是,具體要想個什麼法子讓王老太爺點頭,她還沒有頭緒。
三娘相信,是世界上沒有解決不了的問題,就是那個辦法看你想得到想不到罷了。現在還解決不了,也僅僅是因爲暫時沒有想到而已。
“離四叔祖母給的最後期限還有幾個月,總會有辦法的。”三娘到。
王箏點了點頭,之後便開始坐在那裡眉頭打結,冥思苦想起來。
外頭的馬車停了下來,跟車的婆子在外頭到,前面已經是路口了,問三娘要不要下車。
三娘便與李氏和王箏告辭。
“你回去也好好想想啊,想到了什麼法子就派人來告訴我。”王箏朝三娘搖手道。
這人到還真不見外三娘無奈地想,她其實還是王老太爺的孫女兒吧?怎麼王箏就能將她劃拉到她那一方,讓自己與她一起算計自己的祖父?
李氏已經習慣了王箏私底下胡鬧了,不過在外頭的時候王箏向來是知道分寸的,從來沒有讓她操心過,她便也就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了。畢竟女兒家能任性的也只有在父母膝下的這幾年,以後嫁了人,即便想要沒有分寸,想王箏這樣的女子,也都是不會給自己機會的。
三娘從李氏的馬車上上來,坐回了自己的車上,她的馬車裡,自己的那介個丫鬟都在了。
等又是一段耽擱,馬車纔有緩緩地行往莊親王府的方向。
李氏回到府中的時候,王顯果然還沒有回府。李氏吩咐了廚房給王顯準備了一些熱湯熱茶,又準備了一些好消化的粥和小菜,等王顯回來的時候已經是很晚了。
李氏讓丫鬟們伺候完了王顯吃喝,有陪他在屋子裡走著散了散,這纔將晚上的事情告訴了王顯。
王顯一邊在屋子裡小步走著,一邊聽李氏說話,待聽到三娘說要他過繼王鬆的時候,王顯的步子頓了頓,之後又若無其事地來回走了起來。
李氏與王顯夫妻多年。見王顯雖然面上沒有表示出什麼,但是顯然自己剛剛的話讓王顯動了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