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羲、雲生子、應龍,帶著三十萬大軍來到獨石口關前。
哈,哈,哈,三十萬大軍齊喊三聲,以壯軍威,只代伏羲一聲令下,三十萬大軍便要開始攻關了。
伏羲穩坐在龍馬上,一會,只聽伏羲大聲下令道:“李城、楊信,何在?”
李城、楊信兩人,乃是伏羲手下的兩員大將,兩人聽到伏羲喚自己,連忙齊聲道:“在。”
“你二人爲我大軍先鋒官,我命你二人帶兩隊兵馬,攻下獨石口。”伏羲命令道。
兩人齊聲應是,一夾胯下坐騎,帶著兩隊兵馬,直奔獨石口關下。
獨石口就一個兩米來寬的關門,易守難攻,伏羲正是看到此處,才只讓兩隊兵馬去攻關的。
李成和楊信帶著將近兩萬兵馬,不一會,就來到了門下。隨後上來一對士兵,扛著一根數丈長,兩人合抱那麼粗的木柱,就往門上撞去。
咚,咚,咚。。。數十聲過後,門終於被撞開了。
門剛一撞開,李城和楊信就要帶人往裡衝。這時,從門後衝出一隊魔兵,對方有四個魔將帶領著,兩方人馬一交上手,乒乒乓乓的兵器撞擊聲,不絕於耳,喊殺聲,更是一陣高過一陣。
李城和楊信雖然勇猛,可獨石口實在是易守難攻,兩人帶著兵馬猛攻數次,都沒有攻下,只是在最後一次一人斬殺一個魔將。
又是半晌過後,李城和楊信,這一次下定決心一定要攻進去。兩人帶著兵馬一陣猛衝,終於攻進了關內。在兩人身後帶著的兩隊兵馬剛進來一半的時候,石嶺關的大門忽然關了起來。
大門關上後,從兩邊涌出數萬九黎軍,把李城和楊信圍在了中間。
一會,大門又在次打開,伏羲往裡望去,只見李城和楊信已經死在了人堆中,兩人帶進去的萬餘軍士,也是沒有一個活著出來。
應龍看到這裡,對伏羲說道:“首領,這些九黎軍將誓死頑抗,代我施法,水淹獨石口,你看可好?”
伏羲沉思片刻,回道:“不知有多少九黎軍在城內,如果這一下子全部被淹死,是不是有些不人道了?”
雲生子當下開解道:“兩軍交戰,不是你死就是我亡,談不上人道不人道之說!”
伏羲又想了一會,面色堅定的說道:“既然如此,那就請應龍施法吧!如果能將蚩尤拿下,便可一戰定乾坤了。”
應龍得到了允許後,隨即飛身道半空,拿出蓄水碗,拘來半碗江海之水。隨即就往獨石口關內倒去。
關內的九黎軍看到大水從天而降,急忙就要把大門關上。在大門快要關上的時候,門後的九黎軍忽然感到一股磅礴大力撞來,大門隨即被大水重開。
看著應龍端著半碗水徐徐倒下,可這水一落到地上,便像江河氾濫一樣,對著獨石口滾滾而入。
洪水破關,關內汪洋一片。半晌時間過後,應龍覺得城內的軍士都已經差不多被淹死了,這才把大水又收回到碗中,之後,送回了江海。
應龍飛身落在伏羲身邊,對伏羲微微點頭,示意可以大軍進關了。
伏羲坐在龍馬上,手中的青龍柺杖慢慢揚起,然後大聲說道:“衆位將士,衝進關去,活捉蚩尤。。。。”伏羲說完最後一句話時,青龍柺杖猛然指向獨石口。然後,近三十萬將士口中吶喊著‘活捉蚩尤’這句話,一起衝向獨石口。
三十萬大軍毫無阻攔的衝進獨石口關內,大軍進關以後,伏羲和雲生子、應龍,三人才徐徐進關。
獨石口,大堂上,伏羲坐在主位上,雲生子和應龍各站在兩邊,只聽伏羲一拍帥案,對著門外說道:“把抓獲的俘虜帶上來。。。”
一會,由兩個士兵壓著一個九黎軍的軍士,走了上來。來到大堂上後,兩個士兵把九黎兵按在地上,成跪拜的姿勢,對著伏羲。
伏羲向其問道:“蚩尤何在?爲何關內只剩下不到十萬軍士?”
小兵在伏羲的威嚴下,早已嚇得魂飛魄散,哪裡還敢隱瞞半分?當即回道:“在白天的時候,魔王就已經帶著大隊兵馬走了。”
“去了哪裡?”伏羲緊跟著問道。
“這個小的不知,魔王的行軍路線,我等從來不敢過問。”小兵老老實實的回答著。
伏羲聽完小兵的回答後,擺擺手,對著壓她來到兩個軍士說道:“帶下去,先關押起來,等日後在做發落。”
小兵被壓下去後,雲生子對著伏羲問道:“現在咱們該往哪裡進軍?”
“此關往北三百里,有一座關隘,名曰:九里關。如果蚩尤不是退到九里關,就是去了與獨石口相近的其他的兩個關隘了。”伏羲想了一會後說道。
應龍隨後問道:“首領打算如何行軍?”
伏羲回道:“我想,還是先派人打聽清楚再做定奪,這樣一來,大軍既不會誤打誤撞,也可以休整兩日。”
雲生子也是點頭同意,說道:“最近一段時間軍士們也是身疲體乏,是應該休息一下了。”
經過三人商議一番後,決定先派人打聽清楚蚩尤的去向,再做定奪。
蘆靈關,神農,土生子、毗溼奴,和新加入的十二位土仙:賈雲子、謝伯元、己文泰、行機正、華延明、黃齡(女仙)、雲淵、蔣通、李上、範來、李季元、王駟,共十五人,帶著十餘位將軍和一隊士兵,來到蘆靈關下。
衆人剛來到關前不一會,就見蘆靈關大門緩緩打開,從裡面走出來五個中年道人,這五人各自手持兵器,徐徐行來。
五人來到跟前,爲首的一人對著神農說道:“你就是神農?蘆靈關有我們極家五兄弟在,你是過不去的,還是快些回去的好!”
神農回道:“我正是神農,不知五位是何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