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視全球大反思
作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中國與世界的相互依存度從來沒有今天這樣深。中國發生的事情會影響世界,世界發生的事情也會影響中國。
李克強總理在2014年的兩會上做的《政府工作報告》,國際社會非常重視,媒體做了大量的報道和評論。國際社會的反應總體是積極的,但也有一些負面的評論。如何看待上述現象?我以為把這種現象放在全球大反思的背景下來看,我們就會有一種平常心。今天的世界正處在一個百家爭鳴的時期,全球在進行大反思。既然是大反思,既然是百家爭鳴,當然會有各種各樣的意見。
美國在大反思。美國1776年獨立,1787年制定了憲法,1789年選舉華盛頓為首任總統。從那以來,除去爆發了一次南北戰爭,以及不時出現的一些社會風潮,美國的政局200多年總體上是穩定的。
在我的外交生涯中,我在美國工作了10年,第一次去美國是1971年,中國恢復了在聯合國合法席位后,我去中國常駐聯合國代表團工作。我在美國期間,與各界人士接觸很多,感到美國人對他們的制度和憲法是很自豪的,也是很有信心的。然而,今天我再去美國,看到美國人過去的那種信心已不復存在了,他們在反思。
2013年10月1日至16日,美國政府關門了16天。原因是沒有錢了,美國政府的債務上限已經突破,再提高上限需要國會同意。而共和黨控制的眾議院跟奧巴馬總統搗蛋,政府只好關門,連預定的奧巴馬總統的亞洲之行也被迫取消。
美國的兩黨政治看來已經走到了盡頭,在兩黨政客看來,本黨的利益高于一切,其他都是次要的,公眾的利益不管了。兩黨
政治造成了美國人所說的“華盛頓政治僵局”,目前還無解。
歐洲人也在大反思。今天的歐洲,還在與金融危機進行苦斗。2008年金融危機首先在美國爆發,后來由于歐洲的主權債務危機加劇,全球金融危機的中心轉移到了歐洲。歐洲的一些政治家私下對我說,主權債務危機反映的不僅是債務危機,而且是歐洲代議制民主的危機。
歐洲的主權債務危機,是政府過度舉債造成的,根子是代議制民主。各政黨領袖在大選的時候,為了討好選民,爭取選票,做出了種種允諾。大選勝利后上臺,政府發現國庫里沒有那么多錢,要全部兌現選舉諾言,不可能,但一點都不兌現,也混不下去。要兌現部分競選諾言,那就必須舉債。這些政黨領袖十分明白,他們在臺上也不過幾年時間,還債是后人的事。這就是歐洲主權債務危機制度上的根源,如何破解這個難題,眼下還無解。
阿拉伯世界在反思。2010年底,在阿拉伯世界爆發了一場政治大地震,危機還在持續。敘利亞內戰就是這種危機的突出表現。敘利亞交戰雙方開始在日內瓦談判,談比打好,中國與國際社會一道為此做出了貢獻。阿拉伯世界動蕩的形勢,目前還看不到盡頭。
阿拉伯世界的動蕩與人民大反思密切相關。世界正在發生深刻的變化,一批新興國家在崛起。但是阿拉伯世界經濟長期停滯,大批知識青年找不到工作,畢業即失業。然而,一些正在崛起的新興經濟體,卻保持了高速的增長,人民生活改善。阿拉伯世界的停滯,與新興大國的崛起形成了鮮明的對照,阿拉伯世界的大動蕩就是這種大反思的反映。
拉丁美洲在反思。2014年10月我去墨西哥開會,墨西哥對中國乃至亞
洲的興趣出乎我的意料。墨西哥和拉美其他一些國家在20世紀70年代一度發展迅速,但后來落入了“中等收入陷阱”,長期不能自拔。亞洲的崛起,使得拉丁美洲人覺醒了。他們建立了“拉丁美洲—太平洋聯盟”,提出了向西戰略,也就是對太平洋地區、亞洲地區開放的戰略。
中國也在大反思。中國連續34年以年均9.8%的增長速度發展,使6億多人脫貧,這在人類經濟發展史上是沒有前例的。經過30多年的大發展,中國的進步是巨大的,但挑戰也是極為嚴峻的。環境污染、大范圍的霧霾、貧富差距拉大、城鄉二元結構并沒有得到根本的改觀、各種社會矛盾凸顯。今天的中國人也在大反思,出現了百家爭鳴的局面,無論對什么問題,總是議論紛紛,有各種各樣的意見和看法。
人類總是在反思中前進。歷史上,中國春秋戰國時期的百家爭鳴是大反思;歐洲的文藝復興、宗教改革、啟蒙運動是大反思;在近代,鴉片戰爭之后的100多年里,中國出現了第二次百家爭鳴,這也是中國人進行的痛苦的大反思。
今天的全球大反思,有以下鮮明的特點:一是各大洲同時大反思,這在人類歷史上還是第一次;二是各國大反思相互影響;三是反思的結果會推動世界進步。
大反思是變革的前兆。從某種意義上,世界各國目前所進行的大反思,也是一種競賽,看哪一個國家能夠通過反思走到人類的前列。
把世界對中國的關注,把中國的大變化,放在全球大反思的背景中來考慮,我們就會更加理性、更加冷靜。這也會激發我們中國人,通過反思來使我們國家進步得快一點、穩一點,不僅為中國,而且為建立一個更加美好的世界做出貢獻。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