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洪斬殺了十餘名西涼兵卒,卻也是強弩之末了,只覺得手中的大刀沉重無比,每一次晃動都要用盡全身力氣。
就連曹操的肩膀和胳膊上都受了傷,也沒辦法拿起兵刃作戰,心中暗道:命以至此,不得復活矣!
就在二人心灰意冷之際,忽聽得一聲大喝:“曹公莫慌,太史慈來也?!?
曹操、曹洪連忙朝聲音處望去,只見太史慈領著數十精騎飛一般的趕了過來,後面還跟著李重和廖化,曹操頓時喜出望外。
徐榮一見曹操來了援兵,心中急切,連忙呼喝兵卒拼命圍攻,想要在太史慈到來之前斬殺曹洪和曹操。但曹洪見到太史慈來援,有了一線生機,也抖擻精神再次舞動大刀,竟然和徐榮戰了個不相上下。
看到短時間殺不了曹洪,徐榮心中暗歎一聲,他聽呂布說過太史慈的武藝高強,知道自己不是太史慈的對手,手下的兵馬也不佔多數,只能黯然而走。
徐榮想走,太史慈可不同意,他不是想要殺了徐榮,關鍵是西涼士卒胯下的戰馬讓太史慈眼饞無比,於是太史慈取出弓箭,一通亂箭射去,此時李重也領著步兵到了近前,截住徐榮的軍士截殺起來。
要說李重手下的兵卒,列陣相爭自然是不值一提,但這些黃巾軍士都是百戰餘生的老手,一個個都有些武藝,混戰之中幾乎都能以一敵二,於是殺的徐榮大敗,就連李重在廖化的保護之下也刺死了一個敵軍。
經過虎牢關的的洗禮,李重對殺人也沒有什麼太大的感觸,卻是有些興奮。
其實像李重這樣的身份,在亂軍之中不是很危險,不但有廖化相護,負責保護他的兵卒也都盡心盡力撥開攻擊來的兵器,基本沒有什麼後顧之憂,李重只要專心攻擊就可以了,只要武藝不是太差,立些軍功不是什麼難事。
這也是一些士族子弟總在軍中鍍金的緣故。
殺退了徐榮,自有人收拾馬匹,李重連忙來到曹操近前,問道:“孟德可有大礙?”
曹操聞言苦笑道:“今日九死一生,多虧了子廉和子悔相助,操不甚感激,想我曹操自討伐黃巾以來,未曾有如此慘敗,真是慚愧啊?!?
李重假惺惺的安慰道:“董卓奸猾,孟德不慎中伏而已,勝敗乃兵家常事,孟德不必掛懷?!?
曹操搖頭,也不做聲,悶頭休息。
李重看到曹操有些頹廢,心中暗道:你最好一蹶不振!嘴裡卻叫人給曹操二人包紮傷口,化雪造飯,就地歇息。
不多時,夏侯惇領著一支人馬來尋曹操,見到曹操自然是喜出望外。
緊接著夏侯淵、曹仁等人也都尋來,曹操查點一下人馬,來時一萬餘人只剩下千餘人,心中黯然,於是抱拳道:“子悔,曹孟德兵敗,無顏回洛陽,請子悔屆時向本初明言,子悔救命之恩來日再報,曹操告辭了?!?
說完話,曹操也不顧李重挽留,直奔揚州募兵去了(三國志記載)。
見到曹操遠去,李重這纔有心查點收穫,清點完畢,李重大喜,此次出征李重共帶了二百餘人,此戰過後,只有數人受了輕傷,(李重一開始就沒參與正面戰場,也沒和大批敵人交手,所以沒有戰死)還收編了數十敵軍,百餘匹戰馬,真是人財兩得。
渡過大河(汴水),李重回奔洛陽去見袁紹。
此時忽然天降大雪,寒風呼嘯,李重的人馬行路十分艱難,只能暫且駐紮幾日。
待到風雪散去,已經過了三天之久,李重回到洛陽之時,諸侯已經各自散去,只剩下袁紹在此等候曹操的消息。
李重連忙去見袁紹,袁紹得知李重歸來,急忙將李重召進大帳問話。
待到李重將曹操兵敗一事細說一邊,袁紹緊閉雙目,仰天長嘆道:“我負孟德!”
過了好一會,袁紹這才說道:“孟德與我相交甚摯,此次多謝子悔相救,袁紹感激不盡,子悔但有要求儘管說來。”
“肥羊?。 崩钪匦闹袣g喜,擡頭說道:“此次朝廷加封李重爲廣武令,然廣武北接鮮卑,西鄰匈奴,戰事繁多,農田荒廢,望袁公借些糧草、兵甲,不知可否?”
袁紹聞緩緩的點了點頭,沉吟說道:“兵甲不是問題,我撥五百與你,但糧草卻難以與你,非是袁某不捨,而是聯軍早就糧草不足了,不瞞你說,我不派兵追擊董賊就是糧草不足,以至於孟德對我頗有怨言?!?
袁紹不是大嘴巴,而是想要通過李重之口,將韓馥供應兵糧不足一事傳揚出去,省的落了自己的名聲。
兵糧不足!李重聽到袁紹如此一說,心中一動,忽然冒出個想法,臉上的表情變得變幻不定。
“子悔可是有解決糧草之計?”袁紹看到李重的表情,急忙問道。
李重確實有半辦法解決袁紹的糧草問題,只要根據歷史記載讓袁紹吞併韓馥即可,但李重不知道自己提前讓二人爭鬥,對自己是不是有好處,所以沉吟不語。
仔細想了想,李重決定還是先和袁紹示好爲妙,這樣的話,袁紹也許會把自己當做“自己人!”
於是李重低聲說道:“李重以爲,此次討伐董卓不利,皆是因冀州韓馥懷有二心,不然冀州錢糧豐足,如何會糧草不足,袁公四世三公,理當取而代之!”
袁紹聞言,眉毛一挑,心中也頗爲意動,但他手下的兵馬不多,如何是韓馥的對手,於是問道:“如何才能取而代之呢?”
李重心中暗笑,這還不簡單,書上寫的明明白白啊,當即說道:“如見天下,出了冀州韓馥,各方郡守都缺少糧草,袁公可引誘公孫瓚攻打冀州韓馥,韓馥必定相求袁公拒敵,屆時袁公自然可取而代之?!?
袁紹聞言暗自點頭,按照李重的說法,韓馥十有八九會請自己抵擋公孫瓚,換句話說,就算韓馥不中計,自己也可坐山觀虎鬥。想到這裡,袁紹笑道:“子悔此言大善,待到事成,吾定表你爲雁門太守?!?
“多謝袁公!”李重急忙謝道,心中暗罵,你們狗咬狗吧!
離開袁紹的大帳,李重生怕袁紹出爾反爾,趕緊取了袁紹答應的五百兵甲,啓程直奔廣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