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333章初設都督守邊防,再引兵馬謀荊州
書接上回,劉備讓諸葛亮召回馬超和華雄,又問道:“曹操經此一敗,想必三兩年內不會有什麼動作!只是此當派何人駐守最爲合適?”
關、張二人皆欲留守。
劉備莞爾一笑,言道:“區區一方守將,如何能用朕的兩位兄弟在此?”
“皇兄!”二人不敢計較,只好退到一旁。
諸葛亮言道:“陛下,曹操留在斜谷關的守將乃是司馬懿司馬仲達。此人詭計多端,不可小窺呀!不過,臣與士元一人留下足以看住此人。而駐守大將,雖然不用二位大將軍,但是也需四方將軍之中留下一人!”
“也罷!朕正有此意。四方將軍之中,黃愛卿、華愛卿、高愛卿年歲已高,不宜再上沙場。文遠卻是四方將中最年輕的一個,文韜武略不輸於二弟,足以擔當此任。只是何人爲副將?”劉備問道。
“可使張郃將軍相佐。”諸葛亮建議道。
“很好!”劉備點點頭,這纔對關羽和張飛說道,“你二人切莫爲此多心,爲兄還需你們前往荊州一趟!”
“皇兄莫非要懲治那逆子劉琮?”關羽試探的問道。
劉備言道:“荊州乃是入川的門戶。今我大軍平掃北方,曹阿瞞陳兵斜谷和天水,堵住了我軍入山之路。唯有從荊州進入川蜀!劉琮弒父叛逆,雖有琦兒守住襄陽,卻難保劉璋與劉琮、孫權合手,豈不致琦兒於危難矣?!更何況江陵纔是西川入口的要道!”
“臣弟愚鈍,謹遵皇兄教誨。”關羽、張飛二人齊聲說道。
……
次日,劉備升殿,回見羣臣。
馬超、華雄二人尚未趕到。
左手側關羽、張飛、黃忠、張遼、張郃、高覽、孫觀、吳敦、尹禮、昌豨、雷薄……
右手側諸葛亮、龐統、劉巴、馬良、馬謖……
“朕承蒙諸卿效力,不過數月盡復洛陽、長安兩都。朕心甚慰,此番諸卿征戰之功定將厚賞。”劉備站在起身,慷慨激昂的說道,“諸葛愛卿,你宣讀一下功勞簿吧!”
……
功勞簿一公佈,諸將看向張苞的目光都變了!
這小子的戰功也太妖孽了!
竟然和兩大將軍、兩位軍師齊名……
論功行賞一番……
看著諸將一臉喜悅,劉備心中蔚然。
接著,他便安排長安的駐守兵力部署。
“士元何在?”
“臣在。”龐統出列接旨。
“曹阿瞞設重兵於斜谷關,朕設長安兵馬都督一職,由你擔當此任,在此鎮守。”
“臣領旨!謝主隆恩!”
“文遠、雋乂何在?”
“臣在。”張遼、張郃出列接旨。
“朕設長安兵馬副都督一職,由你二人共同擔當此任,協助士元在此鎮守。”
“臣領旨!謝主隆恩。”
龐統以一書生文士統領軍馬,這是劉備軍中首例。
本來,劉備聽從諸葛亮等人的建議之後,一直都在尋思著人員安排。
雖然這些人都是追隨自己的舊部,但是他們需要一位統籌的人物來調遣。
後
來,他想到了“得一善謀,勝於十將”!
善謀者豈不是自己身邊的軍師嗎?
讓軍師統軍打仗,豈不是更有利於調動兵馬?
出自這樣的打算,他臨朝之後便改變了主意。
長安城中原有兵營可以容納十餘萬兵馬,劉備在這裡佈置了五萬屯田兵和三萬常備精兵。其中三萬常備精兵包括五千重甲騎兵,五千精銳輕騎兵,一萬重甲步兵和一萬精銳弓弩手。
這樣的兵力配置,足以體現出劉備對這裡的重視。
次日,馬騰、馬超和華雄趕到。
劉備召見了華雄,並接見了馬騰父子。
“壽成兄別來無恙!”劉備笑著說道。
被天子稱兄道弟,馬騰可真的嚇壞了,趕緊跪倒在地,口中大聲喊道:“臣馬騰叩見吾皇萬歲萬萬歲!”
“馬愛卿速速平身!”
聽到劉備改了稱呼,馬騰這才深深的出了一口氣,低著頭站在一旁。
劉備先是肯定了他們在西部戰場上的成就,然後問道:“朕聽說壽成膝下有子馬休,自少聰慧,精通文韜武略!不知可與愛卿同來?”
“回陛下,城防不敢輕放!老臣與長子馬超同來,留三子馬休駐守邊防!”馬騰說道。
“這倒有些可惜,未能見到傳說中的才子!”劉備打著趣說著,又問向旁邊的馬超:“孟起呀,你們兄弟相較,孰強孰弱?”
“回陛下,若是衝鋒陷陣,臣強於三弟;若是排兵佈陣,克城拔寨,臣不如弟!”馬超一抱拳,朗聲說道。
“哈哈!汝也是爽快之人!”劉備聞言大笑,忽然話鋒一轉,說道,“既然汝這樣認爲,朕便冊封馬休爲金城兵馬都督,總督涼州五萬兵馬;馬超爲金城兵馬副都督,協助馬休!”
……
劉備冊封了馬家兄弟,使涼州地境依然在馬家的統治之下,卻使馬騰入京爲官。
聖諭之下,馬騰只好帶著次子馬鐵和家眷,跟隨劉備大軍前往洛陽。
回到洛陽。
劉備派老將黃忠、華雄、高順、馬騰四人監造將星閣,然後便留下關羽、張飛等人駐守洛陽,帶著文丑和諸葛亮,統領五萬精兵直奔荊揚二州而去。
得知天子親臨,揚州駐守的車騎大將軍顏良趕緊前去迎接。
將攻取荊州的想法向顏良講了一遍,劉備問道:“江東可有動靜?”
“近日江上客商往來頻繁,屢屢接近江岸!臣弟已經下令,近岸者不準靠近塔樓,一旦靠近只管射殺!”顏良回答道。
見顏良如此謹慎,劉備十分欣慰,遂問道:“江東對岸何人駐守?”
“魯肅!”
“魯肅魯子敬?竟然是他?”諸葛亮忽然出聲驚歎道。
“此人比周瑜如何?”劉備問道
諸葛亮說道:“此人乃是周瑜推薦給孫權的。此人智略足任,臨事不茍,足以代替周瑜!”
前文書中也有介紹魯肅。
這裡在詳細的講一下:
三國演義中的記載如下:
魯肅(172年-217年),字子敬,漢族,臨淮郡東城縣(今安徽定遠)人,中國東漢末年傑出戰略家、外交家。出生於一士族
家庭;幼年喪父,由祖母撫養長大。他體貌魁偉,性格豪爽,喜讀書、好騎射。東漢末年,他眼見朝廷昏庸,官吏腐敗,社會動盪,常召集鄉里青少年練兵習武。他還仗義疏財,深得鄉人敬慕。當時,周瑜爲居巢長,因缺糧向魯肅求助,魯肅將一倉三千斛糧食慷慨贈給周瑜。從此,二人結爲好友,共謀大事。
建安二年,魯肅率領部屬投奔孫權,爲其提出鼎足江東的戰略規劃,因此得到孫權的賞識。建安十三年,曹操率大軍南下。孫權部下多主降,而魯肅與周瑜力排衆議,堅決主戰。結果,孫、劉聯軍大敗曹軍於赤壁,從此,奠定了三國鼎立格局。
赤壁大戰後,魯肅被任命爲贊軍校尉。周瑜逝世後,孫權採納周瑜生前建議,令魯肅代周瑜職務領兵四千人,因魯肅治軍有方,軍隊很快發展到萬餘人。孫權根據當時政治軍事形勢需要,又任命魯肅爲漢昌太守,授偏將軍;魯肅隨從孫權破皖城後,被授爲橫江將軍,守陸口。此後魯肅爲索取荊州而邀荊州守將關羽相見,然而卻無功而返。建安二十二年,魯肅去世,終年46歲,孫權親自爲魯肅發喪,諸葛亮亦爲其發哀。
劉備又問道:“孫仲謀還是沒有重新起用周公瑾嗎?”
“雖然沒有正式啓用,不過荊州劉琮投靠孫權一事,便是周公瑾所爲!”顏良向劉備講道。
Wωω★ TтkΛ n★ c ○
“看來朕意欲奪取江陵,勢必會被東吳所阻呀!”劉備嘆了口氣,看向諸葛亮,“愛卿可有對策?”
諸葛亮回答道:“陛下,折衝將軍劉琦部下尚有兵馬三萬餘,衛騎大將軍所部精兵五萬隨駕出征可直奔襄陽;而車騎大將軍出廬江西進,攻取東吳彭澤。東吳水軍駐紮在柴桑,勢必會橫江攔截!兵力受到車騎大將軍的牽制,自然沒有兵力增援荊州了!”
“如此甚好!公驥,汝可速速起兵,進攻彭澤!”劉備吩咐道。
“諾!”顏良答應道。
安排完後,劉備便帶著人朝著荊州方向趕去。
途中,文丑對劉備言道:“陛下,區區荊州之地,何須您親自前來?我等足矣!”
劉備哈哈一笑,言道:“御弟有所不知,朕連連親征,朝政交予何人?”
“自然是太子了!”
“不錯!太子已經成年,此時正是他學著處理朝政之事。朕親征天下,他自然會用心處理朝政!你說是也不是?”
“陛下聖明!”
其實,劉備還有一個原因沒有說出來!
什麼原因呢?
那便是他不希望出現功高蓋主的現象。
那麼如何才能不會出現功高蓋主的現象呢?老師很多年前就講過,爲君者征伐於前,御駕親征,將士盡服,庶子鞠躬!
所以,他很少派一位大將四處征戰,而是廣佈恩澤!更何況他麾下戰將如雲,便是關張顏文黃這樣的將領呢?!
對關羽如此,對顏良還是如此……
便是守護便將的臧霸之流,也不過年逾便調換一次……
見慣了董卓、曹操之流,劉備也擔心一旦自己駕崩之後,兵權旁落!
是故,他不惜派出太子親征北方胡人。
如今,他聲明討伐曹操,親征天下,似乎有著其他意思……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