侍立在董卓身邊的王賢扭過頭看了看,這偌大的宮殿的之內只有李儒和董卓二人,算上自己也不過是三個人,哪有李傕的影子?
不過即便是借給王賢幾個膽,他也不敢在這個時候拆穿李儒的話。
躺在榻上的董卓深吸了一口氣,頓時臉上呈現出一點紅暈,整個人的狀態似乎稍微好了一些,他轉過頭看著李儒,眼神之中迷離不定,然後對那旁邊的王賢說道:
“稚然,召集兵馬,本相要與那華雄一較高下!”
看著董卓整個人精氣神都好轉了起來,李儒的眼中卻是悲慼之色更盛,他哪還不清楚,這是迴光返照的跡象。
這一日,董卓揣著榮登天子位的美夢先是在宮門處被自己的義子呂布來了當頭一戟,然後又被自己的親侄子捅了一刀,最後登上城樓看到那華雄的十萬鐵騎,原本就年逾五十的董卓怎麼可能受得了這數重來自身體、心靈上的兩面打擊?
李儒伸出手,抹去了自己眼角的淚滴,對董卓說道:
“丞相,不知您想要如何擊退華雄?”
此時的董卓雙眼之中閃過一絲瘋狂,他狠聲說道:
“那華雄有十萬鐵騎,吾亦有十幾萬大軍!”
“馬上傳令牛輔、段煨、董越,全部給我回來!”
“吾要與那華雄決一死戰,不是他死便是我亡!”
“咳、咳!”
似乎是董卓說得太興奮了,他一連咳嗽了好幾聲,咳到最後又是一口血從嘴裡噴了出來。
李儒看著董卓這個樣子,緩緩拉起董卓身上那掉下來的錦被,然後拍了拍董卓的手,說:“丞相,等你病情好轉了,我們便與那華雄一絕死戰。”
良久,董卓沒有說話,昏沉沉地睡過去了。
李儒又在董卓跟前受了一會兒,這時從殿外走來一個飛熊軍的士卒,他到李儒跟前說道:
“啓稟軍師,殿外有人自稱是軍師故人,求見軍師。”
李雙雙眼一瞇,“他居然敢這個時候過來?”
這個時候能出現的,李儒不用想就知道是誰。
“讓他進來吧。”
“諾。”
飛熊軍士卒轉身離去,不久,兩個人便從殿外走了進來,這兩人正是賈詡和楊林。
兩人來到李儒身後,李儒看著那熟睡的董卓,頭也不回,說道:
“這個時候你還敢出現在我面前?不怕我不顧一切先殺了你爲我全軍祭旗?”
賈詡看著那董卓,一隻手放在李儒肩膀上,說道:“董璜的事,我也不知情,看來你我還是低估了王允那老狐貍,能在朝堂上混跡了幾十年還坐到三公之位,他果然有些本事。”
李儒:“現在你滿意了?丞相大限將至,華雄兵臨城下,這天下,要變天了。”
賈詡微微側身,將目光從董卓身上收了回來,他看著李儒說道:
“文優,丞相早晚會有這一天的,倘若今日丞相無恙,那後果會是什麼?今日你也看到了,就涼州都督那十萬鐵騎,你覺得丞相打得贏?”
“呂布可是已經叛了!”
“丞相敗了,得死多少人?你和丞相從涼州一路走來一手建立起的基業,就全沒了。”
賈詡一句一句說著,李儒就那麼聽著,他心裡一點波瀾都沒有,賈詡說的這些李儒自己又豈會不明白?
李儒不但明白,他還清楚其實眼下這情況對自己而言纔是最有利的,這是一個可以讓自己再度實現胸中野心的完美契機!
曾經,李儒以爲董卓會讓自己實現胸中的抱負,因此他鐵了心跟著董卓,廢立天子、鴆殺皇帝這事董卓一聲令下,他說幹就幹眼都不眨,李儒並沒有做人主之心,他知道自己不是那塊料,那李儒圖的是什麼?
亂世出英雄,李儒想要做這個亂世中的英雄,既然生來成不了樊噲那樣的武人,那便向著張良、陳平之輩努力吧。
這就是李儒的野心!
什麼?你說亂世不常有?
不,亂世不是人爲的麼?我李儒想要亂世來,那亂世,便要來,不來,我便親手造一個亂世出來。
忽然之間,李儒身後的賈詡說了一句話;
“丞相梟雄一世,不該如此窩囊地茍活於牀榻之間。”
同時,一段白綾扔在了李儒身前。
“文優,送你岳父一程吧。”
“若是別人來,想留全屍可就沒那麼容易了。”
李儒聞言,一閉眼,頓時兩行眼淚又一次流了下來,這個在西涼軍中人人敬畏的毒蛇軍師,這一日來不知流了多少眼淚。
賈詡對楊林一扭頭,那楊林頓時奉上一卷錦帕,不過李儒並沒有理會楊林,他任由眼淚從自己臉上滑下,最後落在地上“砰”地一下炸開,形成一點小小的水滴。
良久,李儒從自己跪坐的墊子上站起,走到董卓跟前,緩緩地跪倒在地。
李儒向著董卓非常莊重地磕了三個頭,然後起身,再度拉起了董卓身上的錦被,慢慢蓋過董卓的脖子,然後是嘴脣、鼻子,接著是眼睛和額頭,至此,李儒那一雙給皇帝灌毒酒時都沒有一絲顫抖的手,竟然劇烈的抖動了起來。
最後,那雙手用力的按了下去......
當那錦被下的掙扎完全靜止下來,李儒冰冷的聲音從殿內傳出:
“丞相危急,喚李傕、郭汜二位將軍前來商議身後之事!”
有守護在殿外的飛熊軍馬上應聲道:
“諾!”
賈詡看著李儒,嘴角勾起一絲若有若無的笑意,他又向楊林點了點頭,這次楊林拿出一卷寫有文字的布帛遞給李儒。
李儒接過布帛一看,只見上邊寫著:
“吾已感大限將至,特命吾麾下各部統兵將軍、校尉,在吾去後奉華雄爲主,以止兵戈,共平天下。”
簡短一句話,最後落款處寫著“漢丞相董仲潁”幾個字,李儒並不驚訝於這布帛上的內容,只是這布帛上的筆跡讓他頗是複雜地看了看賈詡。
如果不是李儒明白董卓是絕對不可能將自己的軍隊送給華雄的,那李儒八成就信了這布帛上的文字真的是由董卓親自所書。
這筆跡,簡直和董卓的一模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