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子監的地位和作用,在場衆人知道的還是很清楚的,崇禎皇帝這麼一比,大家立馬就明白這大明軍校是個起什麼作用的東西了。
衆人議論紛紛,南北兩京一十三省,國子監的學生到處都能見到,如果真的能建一個類似國子監的東西來專門培育軍將,武人的地位必將大大提高。
當初設五軍都督府的時候,爲的就是提升武地位,但是五軍都督府的實權到現在卻完全被兵部奪走,左右都督這個職位也成了可有可無的虛銜。
可以預見,這個軍校在未來的作用,將會比五軍都督府更大。
當然了,一切都還要看現在這位皇帝對軍校的重視程度和各種規定,不過不得不說,這軍校的確是提升武夫地位用以在朝堂上和文官制衡的一個極好辦法。
“若真的能如此,天下間的將士們必然會對陛下死心塌地,對朝廷死心塌地,只是臣還有個疑問。”張世澤說著,面色忽然猶豫起來。
“有什麼想問的,但講無妨!”崇禎皇帝坐回到椅子上,大氣的揮手說道。
“臣方纔心中反覆斟酌,但是這軍校主官的人選還是沒有譜,難道將陳大人從西北大營召回來任主官?”
“是啊,執掌軍校的主官在軍中要有威望,這樣將士們才能心服口服,還要有足夠的能力,讓那些文官無話可說,要找這樣一個人,難哪。”董琦也是嘆氣說道。
的確,看看在場這些人,就算是英國公張世澤,雖然身份地位上滿足了軍校主官的要求,但他帶兵不過一年,軍中威望或許就連一般的地方總兵、參將都比不上,又何談執掌軍校大權。
除了張世澤以外,董琦就更別提了,他也是去年臨危受命才被委以要職,雖然有過幾次酣暢淋漓的大小勝利,但資歷尚且不如張世澤,也是窮苦人出身,身份地位都能授人以口舌。
至於其它的新建伯王先通等人,雖然軍中威望有一些,但卻是對兵事、作戰一竅不通,多半就是個上陣拼殺的料,讓他們教書育人,委實是太過難爲他們了。
衆人思來想去,現在大明夠資格執掌軍校的人也就只有正在西北大營與順軍周旋的五省總督陳奇瑜了,但若是將陳奇瑜叫回來,又以何人去制李闖?
這個事實際上並不在崇禎皇帝的考慮範圍之內,看著面面相抵的帝黨成員們,崇禎皇帝咳咳一聲,正襟危坐的說道:“大明軍校的主官不交主官,要稱校長,這個職務就算是朕親自設立,並且,這第一任的校長還是朕親自擔任爲好。”
聞言,衆人面上都有些驚訝之色,自己這些人商量來商量去怎麼把皇上給忘了。
皇上親自擔任大明軍校的校長,就算軍中威望再高的武將也得穩當在軍校裡面臥著,而且文官們也都是無話可說,當今天子任校長,你們還想怎麼樣?
除此之外,崇禎皇帝親自執掌軍校還有一個不可多得的好處,那就是自此之後,所有軍校出身的軍將,無一例外都會被冠以天子門生的榮勳。
這個榮勳向來是那些經過殿試的舉人和官員們津津樂道,但是這軍校設立之後,草莽出身的軍也有資格在類似國子監的軍校進修兵事,並且因此被冠以天子門生的榮勳,這能讓文官少了很多話。
以往歷朝歷代,軍將的選拔除了武舉以外,多是各地軍將和文官向朝廷舉薦,到了去年的崇禎十七年,這種制度更是糜爛,已經達到了總兵遍地跑,將軍如牛毛的地步。
這些被舉薦出來的軍將也不會感謝朝廷,其中的大多數人根本連皇帝長什麼模樣都不知道,都是既無威望,又沒什麼能力,他們唯一知道的,就是全賴舉薦自己那人,自己纔會有如今的地步,朝廷倒成了可有可無的東西了。
如此一來,朝廷上給封給權,但最後這些人不過是成了舉薦他們那些所謂總兵大帥的私將家丁而已,根本就不會對皇帝存有什麼感恩戴德之心。
軍校辦起來之後,這種情況也就完全不一樣了。
軍將的任免權將牢牢握在皇帝手中,但凡在軍校進修過的軍將,無一例外都會深感天子隆恩之盛,都會對天子死心塌地的辦事,這樣一來,忠於朝廷和皇室的軍將也會越來越多。
忽然間,張世澤想到崇禎皇帝朝堂大清洗時順手把兵部尚書張國維革職的事,聯合這軍校制度再一看,頓時感覺這位皇上可真是高瞻遠矚。
兵部各司歷來掌管各地武將的調動、升遷和考功諸事,若兵部換成帝黨的人,再加上皇帝親自執掌的軍校,這簡直就是如虎添翼。
只是這校長一詞衆人還有些陌生,但若是仔細想想,卻也能理解個十之七八。
國子監相同職務的稱作祭酒,但武將畢竟要和文官有所區分,沿用國子監的官職名稱就有些不倫不類的感覺,若是新增設一個官職,倒還起碼能有與文官平等待遇的錯覺。
這校長的職務是當今皇帝兼著,天子畢竟是天子,頭頂帶著個祭酒的官職說出去不是授人笑談,莫不如弄一個誰也沒聽過的校長之職,這個職務是新設,權勢地位如何,完全要看當職者本身。
現在當職者是天子,文官又哪敢有什麼屁話好說,你看不起軍校?好,那就是看不起當今皇帝,推出去打死。
“這軍校就交給兵部和工部去辦,戶部對於修建軍校的費用一切照常擬票,著東廠、錦衣衛監督,若有人趁機中飽私囊,一律革職查辦。
自張國維革職歸鄉以後,兵部尚書一位有缺,傳詔,命緹騎前往金華,詔朱大典進京,朕與他在平臺有話要說。”
本來衆人還在納悶,兵部尚書這麼重要的職位皇帝會讓人繼任,但是如今皇帝的意思已經很明白了,詔金華朱大典進京平臺議事,就是爲授以要職而做的準備。
朱大典是萬曆年間的進士出身,做過兵部右侍郎,總督過漕運,也幹過巡撫,履歷豐富,而且總的來說算是朝廷的人,因爲上次他就是因爲貪腐而被東林御史言官彈劾而罷官。
除此之外,朱大典曾親自督軍平定登萊兵亂,吳三桂、左良玉,登萊總兵陳洪範,還有如今歸降皮島的孔有德等人都曾是他的屬下,軍中威望同是不低。
作爲文官,朱大典胸有成墨,吟詩作賦,著書立說,樣樣精通,作爲儒將,他也是頗有戰功建樹,上馬手持利劍揮舞衝殺,下馬督師身死,這些都不在話下。
更何況,相比前任張國維來說,朱大典和東林勢不兩立,又有貪財這種明顯的缺陷和把柄,有能力且便於控制,實在是不二人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