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極,依學生看,這姚淶也是活該被打,學生是福建人,也是深深目睹倭寇侵擾之後的慘狀,今日殿試,乃是天子問計誅倭,可是這教化、誅心,對倭人又有何用?徐同年說的很有道理,這件事不能就這麼幹休?!?
“學生沒有徐同年的勇氣,卻也認爲他說的對,學生身在蘇州,亦是久聞倭寇行兇,學生無膽,作策文時違心也寫了一些教化王道之類的話,實是迫不得已,朝中諸公風氣所致,如今聽了徐貢生一言,已是幡然悔悟?!?
“這姚淶狗賊爲了功名恬不知恥,實在可惡,丟了咱們同鄉的臉!”
“……”
一下子,竟有十幾個人站了出來。
有福建人,也有浙江人,也有幾個江西人。
前兩個地區,受倭寇的波及比較大,而這幾個江西人卻也不傻。
其實他們倒不盡都是覺得徐謙的話有理,或是受了徐謙的什麼感染才肯挺身而出,重要的問題還在於徐謙方纔提到了明報,要知道,明報在江南的影響力已經越來越大,幾乎到了左右士林的地步,今日這事兒爆出去,分明是大家藉機積攢名望的大好時機,誰不希望自個兒在家鄉揚名立萬,被人懷念,修宗祠,立牌坊什麼的。
江南那邊,對倭寇恨之入骨,這時候若是肯站出來,必然會得到一陣歡呼和叫好,想不揚名立萬都不成。
而恰恰相反,這姚淶想來是完了,徐謙本來就和明報揪扯不清。人家要抹黑姚淶,自然是往死裡潑髒水。若是今日在座之人做了縮頭烏龜,不免要被人指摘。畢竟你也在場,爲何浙江、福建人中,只有人家徐謙據理力爭?
京師這邊的人,哪裡曉得倭寇在江南的名聲,還真以爲只是一羣普通蟊賊,不以爲意,而他們卻是曉得,這倭寇在江南已經歸於政治正確的敵我矛盾,誰敢和倭寇沾點邊。說不定祖墳被人刨了的可能都有,這事兒必定會傳出去,而且會鬧大,現在殿試都還好說,畢竟進士是肯定要錄的,問題只是名次而已,得罪了考官,大不了定爲三甲,可要是得罪了父老鄉親。你這輩子也就完了,大明的官們最講究的德行,連自己的親族都指著鼻子罵你,你還有什麼前程?
到了這個份上。大家倒也想開了,無非就是鬧而已,反正有徐謙領頭。
他們話音剛落。更多人鼓譟起來,一下子又站出了數十人。紛紛道:“我等也是不服,學生懷疑這殿試必有弊案。必須發還重考……”
這些人是唯恐天下不亂的,往往成績很差,和徐謙一樣都屬於沒有過關的人,現在看到局勢混亂,心裡一下子透亮起來,反正是三甲,鬧不鬧都一樣,鬧了的話,咬死了有舞弊,便可以爭取重考的機會,說不定能鯉魚翻身。
這一下子,八個閱卷官傻眼了,但凡考試,總有人大叫不公,可是殿試的時候在保和殿裡鬧將起來,卻是國朝有史以來的第一次,其實今日已經創造了很多個第一,比如第一個考生毆打同年,比如第一個考生和閱卷官爭吵,比如第一個考生揚言要殺考官全家,這裡任何一個第一要是傳出去,都足以成爲津津樂道的話題,現在多這麼個第一,似乎也不算什麼了。
劉希目瞪口呆,他已經感覺到不對勁,現在人人都說他舞弊,三人成虎、衆口鑠金之下,就算沒有證據搬倒他,可是這名聲肯定要臭,他這禮部侍郎定是要到頭了。
再加上徐謙方纔一鬧,他頓時渾渾噩噩,不知如何是好,畢竟一個人承受能力有限,接二連三的打擊,讓他腦子嗡嗡作響,一時不知該怎麼是好。
桂湘感覺不對勁,連忙呵道:“都不要胡鬧,且都坐下,所有閱卷官且到一旁商議,到時自然給你們一個結果?!?
事到如今,是該好好想想怎麼善後了,桂湘朝其他考官使了眼色,衆人會意,魚貫的出了太和殿,到了一旁的偏殿裡開始議事。
桂湘沒有先開口說話,他還是顧忌著自己和徐謙的關係,所以只是捋著須,故意皺著眉微微哀嘆。
最先忍不住的還是劉希,事情到這個地步,終究是他惹起來的,他不由道:“諸公以爲如何?”
大家都不吭聲,桂湘道:“劉大人又以爲如何?”
劉希沉默了一下,道:“這徐謙胡攪蠻纏,威脅本官,擾亂考場,又帶著人滋事,此事關係重大,可是念其年幼無知,這件事就作罷吧。至於其他的……”
有個讀卷官不由冷笑,道:“劉大人,話是這麼說,你既說他擾亂考場,又說他帶人滋事,關係重大,又怎麼能念其年幼無知?”
這人出來唱反調,其實也是理所當然,現在劉希明顯是拖了大家後腿了,平時的時候大家會敬你,可關乎到了各自的前程,誰又認識誰?更重要的是,這件事有愈演愈烈的趨勢,這樣鬧下去,無論最後結果如何,大家都得跟著完蛋,且不說殿試鬧出這個笑話會有多少人關注,若是再加上明報推波助瀾,再扯上江南軍民,這絕對會引發一場政治風暴,政治風暴對於有的人來說是奪權的機會,可是對這些當事人定是滅頂之災。
劉希其實也沒多少底氣,居然也不惱怒,只是道:“那麼你以爲如何?”
此人也不客氣:“先分清楚徐謙的話有沒有道理,下官就覺得很有道理,倭寇是豺狼,豈可用教化之法,既然如此,那麼徐謙的卷子自然也就沒什麼異議了,要立即通過。至於其他考生大叫不服,說這殿試有舞弊之嫌,那麼考就不必重考了,重新閱卷吧,我等雖是考官,可是這殿試乃是天子策問,並不能武斷行事,知錯能改嘛,傳出去也是佳話,若是死撐著,在座諸位,只怕誰也別想有個好。”
他的話立即博得了所有人的認同,到了這個地步,其實他們也沒有討價還價的餘地,這徐謙就像是提著菜刀的兵,他們就是秀才,秀才遇上這些不要命的,你能怎麼辦?
況且人家有他的道理,雖然做了許多過份的事,可是大明朝有些時候,就是這些出格的人能博得天下人的喝彩,比如楊廷和的那兒子,帶著人在宮門口蹲守,毆打‘奸臣’,再有土木堡之變後,朝中的袞袞諸公們揮拳將人打死。至於那些上書過問皇帝生育和下半身問題的事就不必提了,各種奇葩事都有,往往是出格,反而能滿堂喝彩,你老實巴交,反而灰頭土臉。
這閱卷官中,也有幾個江南出身的,他們多少也曉得一些江南的情況,江南的那些無知‘愚民’,對倭人本能的仇恨,現在教化說不通,若是這徐謙藉著明報去挑事,到時候江南必定要民怨沸騰,一旦鬧出這種事,朝廷往往都是和稀泥,趕緊的息事寧人,最後倒黴的還是他們。
可見這件事他們已經沒有了其他退路,只能妥協。
劉希鐵青著臉,發現自己已經衆叛親離,最後也無奈點點頭,道:“諸位以爲如何呢。”
大家紛紛稱是,於是一個個重新整了衣冠,勉強擺出威嚴,又重新魚貫回到太和殿。
這一次是桂湘宣讀了新的決議,徐謙直接錄用,其他人重新讀卷。
這種事肯定是有人歡喜有人憂,可畢竟沒有過關的佔了大多數,那些心裡不滿的不禁只是小部分,就算想爭辯幾句,也被無數張口駁回去。
所謂人多即是公理,碰到這種事,你想喊冤都沒處喊去。
至於徐謙,自然安排到一邊吃茶,他的試卷已經重新讀卷,如今是八個圈圈,獲得了天子面試的機會。
而其他人自是緊張等待,閱卷官們怕沒有太多的心思,卻是硬逼著自己重新認真看卷,終於又是一個多時辰過去,此時天色已是不早,十個過關的考生終於水落石出,至於其他人,則是按圈圈的數量擇定二甲和三甲的排名。
最後十人包括徐謙在內,則是向著一甲發起衝刺,其中三人,註定要成爲今年最矚目的官場新星。
宣讀了成績之後,自然有人大叫不服,劉希臉色已是很不好看,直接呵斥:“既已重新閱卷,還有什麼不服,真是無理取鬧,當真以爲這兒是街市口嗎?來人,打出去!”
權威又重新回到了閱卷官手裡,可見想要鬧事,沒有本事和背景是不成的,一般人想要東施效顰,往往結果都會適得其反,最後被人譏笑幾句不識相。
殿中留下的十人此時你望望我,我看看你,桂湘站出來,道:“天子即刻駕臨,爾等好生奏對,不得失禮?!彼f到失禮的時候,刻意的看了徐謙一眼。
徐謙心裡想:看我做什麼,倒好像我是惹事精一樣,不過不平則鳴而已,莫非這也錯了?
………………………
第三章送到,這個月,一直都在儘量保證三章,雖然有兩天因爲個人原因兩章,可也還算努力了,月底了,老虎自覺的還有幾分底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