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白石簡介喜民樂者不能不聽古曲,聽古曲則不能不知宋代音樂,知宋代音樂則不能不瞭解詞調音樂,想了解詞調音樂就不能不走近姜白石。
姜夔(1155-1221):字堯章,江西鄱陽人,因居住湖州烏程縣南的苕溪村,且與弁山的白石洞毗鄰,便自號“白石道人”,後人通稱他“姜白石”。
姜白石成就姜夔是南宋著名詞人兼音樂家,多才多藝,工於詩詞,長於書法,吹簫彈琴,精通律呂。他的父親曾做過宋朝的地方官吏,但在他十幾歲時,父親去世,他便一直寄居在漢陽的姐姐家中,將近有20年之久。姜白石少時便才華橫溢,其詞作甚佳,又精通音律,故其詞與音樂配合獨到,且他在音樂理論方面也有獨特的研究。他的字也寫得好,但屢試不中,故一生不得志,浪跡江湖,廣交詩友,當時的著名詞家如楊萬里、范成大、辛棄疾等都很推重他,給他經濟上不少的幫助。姜夔也常寄居他們家中。
姜夔在范成大家作客時,範已年老退居,家中養有不少樂工與歌妓,姜白石在範家一住就是好些天,主要就是作詞譜曲,供範玩賞,《暗香》和《疏影》便是此時所作,據說范成大非常歡喜這兩首歌曲,並把自己一位色藝雙絕的歌妓小紅送給他,姜白石帶著小紅歸家路過蘇州城東的垂虹亭時,詩興大發,乃作詩:“自琢新詞韻最嬌,小紅低唱我吹簫。曲終過盡鬆陵路,回首煙波十四橋”。姜白石的詩在南宋自成一家,詞的造詣則更高。而他對於音樂史的主要貢獻就是留給後下一部有“旁譜的”的《白石道人歌曲》六卷,包括他自己的自度曲、古曲及詞樂曲調。代表曲有《揚州慢》、《杏花天影》、《疏影》、《暗香》等。
《白石道人歌曲》是歷史上註明作者的珍譜,也是流傳至今的唯一一
部帶有曲譜的宋代歌集,被視作“音樂史上的稀世珍寶”,其中10首祀神曲《越九歌》、1首琴歌《古怨》、17首詞體歌曲(又稱“曲子詞”,這些“曲子詞”又分爲兩首填詞的古典《醉吟商胡渭州》和《霓裳中序第一》),一首《玉梅令》(這是詩人爲范成大所寫曲調填詞”,14首委夔自己寫的“自度曲”。他突破了詞牌前後兩段完全一致的套路,使樂思的發展更爲自由,在每首“自度曲”前,他都寫有小序說明該曲的創作背景和動機,有的還介紹了演奏手法。
姜夔能嫺熟地運用七聲音階和半音,使曲調顯得清越秀麗,這與他獨具一格的清剛婉麗、典雅蘊藉的詞風結合得天衣無縫。楊萬里稱其有“裁雲縫霧之構思,敲金戛雲之奇聲”。自唐末戰禍四起,經過近半個世紀五代十國的戰亂時期,宮廷雅樂大受挫傷,大部分的宮廷音樂、樂人流入民間。自商周以來規模盛大、氣派恢弘,象徵著皇權政治與王朝文化的宮廷音樂,到了宋朝則開始讓位於正在崛起的民間音樂藝術。爲改進宋時較混亂的音樂生活局面,姜夔曾寫《大樂議》獻給朝廷,希望復興宮廷音樂,但未受重用。《大樂議》代表宋代民間音樂藝術最高成就,更爲後人提供了一份瞭解當時音樂狀況的可貴的資料。
姜白石感情生涯淒涼犯綠楊巷陌秋風起,邊城一片離索。馬嘶漸遠,人歸甚處?戍樓吹角。
情懷正惡,更蓑草寒煙淡薄。似當時將軍部曲,迤邐度沙漠。
追念西湖上,小舫攜歌,晚花行樂。舊遊在否?想如今翠凋紅落。
漫寫羊裙,等新雁來時系著。怕匆匆不肯寄與,誤後約。
姜夔的感情是十分不幸的,想起來令人傷懷不已。上面這首《淒涼犯》就可窺見一些消息。他落魄一生,居無定所,只
是攜家妓小紅照料起居而已。因爲無家,也就沒有娶妻的基本條件,一個才子沒有“紅袖添香”的落寞是可想而知的。他年輕行遊兩淮時,在合肥認識了歌妓姐妹兩人。這兩個歌妓色藝兼備,而且很能與白石知心。姜夔對她們可以說是一見傾心,交往了很久,一度曾打算同時迎娶姐妹兩人(在那個時代並不算越格)。但由於種種原因,這個美好的願望沒有實現。
後來姜夔爲了生計,應爲官的朋友之邀去做了幕僚,離開了合肥,與姐妹分手時曾誓言必來迎娶,訂下白首之約。但後來竟沒有結果,他於紹熙二年最後一次去合肥時,二女已人去樓空,一場苦戀,終成絕唱。姜夔悲恨之餘,寫下了名垂詞史的《長亭怨慢》(後面介紹)。從此以後,這段相思之情幾乎貫穿了他一生的詞作。“花滿市,月浸衣,少年情事老來悲”;“相思血,都浸綠筠枝”;“笛裡關山,柳下坊陌,墜紅無訊息”…………可說是字字血淚寫成。不只是詞的內容,他後期的音樂也處處體現出這種無奈和淒涼。
人們評論姜夔的詞風是“清空峻拔,如野雲孤飛,去留無蹤”;“霧裡看花”;“詞曲格調俱臻高絕”等等。但我看都見其肉未得其骨。他的詞風曲風有清空,有幽閒,有隨意,有雅緻,但最動人的確實傷情。
寧宗慶元三年(1197)的元夕之夜,姜夔做了一個重見舊日情人的夢,這時他43歲,離初遊合肥已有20年了。他將這個夢和當時的心情寫了一首《鷓鴣天》做爲紀念。
鷓鴣天———元夕有所夢肥水東流無盡期,當初不合種相思。夢中未比丹青見,暗裡忽驚山鳥啼。
春未綠,鬢先絲,人間別久不成悲。誰教歲歲紅蓮夜,兩處沉吟各自知。
白石終身未娶,以孤老終其生。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