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林全還是決定先少量養(yǎng)殖,試試水,等到總結出來了經(jīng)驗之后,再多投入一點!
這樣一算,農(nóng)場最近還要招工,這一次招工的對象就不是五大三粗的漢子了,而是能夠做一些精細活的女人。
尼日爾的基礎教育不怎么好,職業(yè)培訓更是無從談起,所以招到的工人都需要進行培訓,這些培訓其實也很簡單,主要是教會他們一些基本的語言和注意事項就行了,畢竟這里是鄉(xiāng)間野外,不能用五星級酒店的標準來要求他們。
這些事情宜早不宜遲,等到五月份雨季來了之后,估計就沒時間來處理這些事情了。
不過養(yǎng)兔子到還好說一些,這些東西可以吃草,農(nóng)場的黃豆葉子和其他的植物足夠它們吃了,畢竟林全也沒打算養(yǎng)很多。
但是雞就不一樣了,這東西吃草是吃草的,但是光吃草肯定是不行的,而且雞其實是從鳥類退化而成的,它們還帶著翅膀,可以短距離的飛行,這就說明它們的祖先是鳥類,像野外的野雞,這東西可以飛很遠的,雖然因為體型太大,所以飛的不如真正的鳥那么遠,主要的遷徙還是靠兩條小短腿,但是它們的特點其實是鳥類。
鳥類的消化系統(tǒng)比較特別,它們沒有牙齒,所以不會咀嚼食物,一般都是直接戳在嘴里,然后哆哆哆哆,就裝進胃里面去了。
鳥類的胃分為腺胃和肌胃兩部分.腺胃壁薄,內(nèi)有豐富的消化腺,能分泌大量的消化液消化食物;肌胃外壁為發(fā)達的肌肉層,內(nèi)壁為堅硬的角質(zhì)層.肌胃內(nèi)有鳥啄食的砂粒。這些砂礫雖然不能消化,也不具有營養(yǎng)價值,但是卻可以幫助鳥類加大胃里面的摩擦(胃的結構真的厲害,不怕被磨穿了),使得食物更容易被磨碎然后被消化酶溶解吸收掉!
鳥類的胃大家估計見過,有些人可能吃過,在湘菜之中,有一道菜叫做泡椒雞雜,這道菜的主要食材就是雞的胃,也就是肌胃,如果殺過雞的人可能會在回到,這個東西其實還蠻厚的,里面的東西比較雜,包含啥子和谷殼,農(nóng)村喂雞的時候,撒的不是米,而是稻谷,稻谷人吃下去消化不掉的,但是對于鳥類來說,這并不是難事。
之所以要為雞吃谷而不給它們吃米,主要有好幾個原因。
第一,谷比米便宜,米需要送到米廠去機械脫殼,這是需要花錢的,而稻谷不需要!
第二,同等重量情況之下,稻谷的體積比米要大,因此,喂食更少的糧食,就能夠讓雞感到吃飽了(胃裝滿了),然后可以減少它們對于食物的消耗。
第三,谷比米要難消化一些,谷殼的主要沉穩(wěn)是纖維素,這種東西人類消化不了,鳥也只能消化部分,所以這就減少了鳥類的進食次數(shù)。而剩下的食物,雞就可以去吃一些雜食來補充,所以養(yǎng)雞的成本就降低了。
鳥類消化功能上的特點是消化力強,消化速度快.這就是鳥類食量大,整天頻頻進食的原因.如雀形目的鳥類一天所吃的食物約為體重的10~30%;雀鷹一天的進食量約為體重的33~66%.鳥類極強的消化能力是與其飛翔時高能量的消耗相適應的,而雞不需要飛翔,所以它們吃掉的大部分食物,最后都去了兩個地方,一個是產(chǎn)卵(下雞蛋),另外一個就是長肉(肉雞)。
林全小時候養(yǎng)過雞,知道它們的食量的恐怖!
在農(nóng)村,20只放養(yǎng)的雞,一天至少還需要兩斤谷才夠它們吃,雞的肌胃的容量不過才不到五十克的容量,兩斤谷足夠把它們裝的滿滿當當?shù)牧耍沁@還不夠,它們在外面吃掉的東西可能比在家吃的東西更多。
一只雞一天需要多少食物?這個還真不好說,圈養(yǎng)的雞大概需要300克左右的飼料,根據(jù)雞的大小來上下浮動,而散養(yǎng)的雞大概在150-200克之間。
林全的農(nóng)場整個冬天大概能夠接待8萬名游客,平均按照十個游客里面有一個游客在農(nóng)場進餐的話,他需要招待八千名游客,而因為這邊沒有豬肉,所以雞肉就是主食了,歐美人似乎也很喜歡吃雞肉,看看肯德基和麥當勞里面的雞翅雞塊賣的多紅火就知道了。
所以這八千人至少要消耗4000只雞!
而四千只雞每天需要消耗700千克食物,一個月就能吃掉二十噸,這個數(shù)字比農(nóng)場工人加起來消耗的糧食數(shù)字還要多,而農(nóng)場是沒有種糧食的,吃的稻米都是從南邊進口過來的,按照目前的市價,一斤米是2塊錢,二十噸就是8萬塊錢一個月,四千只雞最后能賣多少錢都還沒數(shù),這養(yǎng)雞每個月都要花八萬,那是血虧了!所以如果用進口的米來養(yǎng)雞的話,那顯然是非常虧的!林全也不可能那么奢侈!
但是自己種植農(nóng)作物也不現(xiàn)實,一來農(nóng)作物的收益比不上經(jīng)濟型的植物,而來,種植農(nóng)作物需要消耗很多的水,這不是地下水,而是地表水。
跟植物不一樣,農(nóng)作物的根系比較淺,且不說它們能不能在沙漠地區(qū)成活,就算是成活了,因為它們的根系因為實在是太短了,所以吸收不了地下水,因此它們的水分就全靠人工澆水了。
對于小麥可能還好一些,需求的水沒有水稻那么多,但是這里的土地卻比較的貧瘠,沙地不適合種植莊稼,小麥也不耐熱,白天沙漠地區(qū)的溫度高達三十多度,在這種情況之下,小麥能不能存活都是問題,所以它們不用考慮了。
至于適合在這種氣溫下種植的水稻,林全這邊根本就沒有水田,水稻雖然可以種在旱地,但是那也需要很多的水,他一沒有這樣的土地,二沒有那么多的水源!
而且因為這樣種植不劃算,所以這個方案還是給否定掉了!
那么問題來了,學挖掘機……不是!養(yǎng)雞用什么養(y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