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狐
1、教科書上的白狐介紹
白狐(a1ope~3o厘米。吻不太尖,耳廓短圓,頰的后部生有長毛。跖部也密生長毛,適于在冰雪地上行走。冬、夏季身體毛色的變化很大,冬毛純白,僅無毛的鼻尖和尾端黑色,這也是長期對外界環(huán)境的一種適應。自春末至夏季,體毛由白色逐漸變成青灰色,故常被稱為“青狐”。以鳥類和鳥卵為食。冬季有貯藏食物的習性。分布于歐洲、北美洲最北部的北極圈內(nèi)外。毛皮優(yōu)質(zhì),極為珍貴,現(xiàn)人工飼養(yǎng)已獲成功。白狐又稱“北極狐”。
2、白狐古代記載
傳說白狐的前世是九尾白狐。九尾狐在我國最早的百科全書《山海經(jīng)》里面有記載:
《山海經(jīng) 南山經(jīng)》:“青丘之山,有獸焉,其狀如狐而九尾,其音如嬰兒,能食人,食者不蠱”;
《山海經(jīng) 海外東經(jīng)》:君子國在其北,衣冠帶劍,食獸,使二大虎在旁,其人好讓不爭。有薰華草,朝生夕死。
一曰在肝榆之尸北。{工蟲}{工蟲}々在其北,各有兩。
一曰在君子國北。朝陽之谷,神曰天吳,是為水伯。在{工蟲}々北兩水間。其為獸也,八人面,八足八尾,皆青黃。青丘國在其北,其狐四足九尾。
一曰在朝陽北。帝命豎亥步,自東極至于西極,五億十選九千八百步。豎亥右手把算,左手指青丘北。
一曰禹令豎亥。
一曰五億十萬九千八百步。黑齒國在其北,為人黑,食稻啖蛇,一赤一青,在其旁。
一曰在豎亥北,為人黑,食稻使蛇,其一蛇赤。
下有湯谷。湯谷上有扶桑,十日所浴,在黑齒北。居水中,有大木,九日居下枝,一日居上枝。
歷史上東夷人的崇拜狐仙。根據(jù)《山海經(jīng)海外東經(jīng)地望考證》一文,青丘國,黑齒國,十日國都在東夷人的日照臨沂一帶。商人喜歡九尾狐,豎亥為商人祖先,也曾在此居住。
九尾狐實際上是上古時代“青丘”地區(qū)人類的圖騰,《山海經(jīng)》記載九尾狐有食人的特性,那么它不能定義為靈獸,靈獸只有人食它的份,它是不食人的,也有學者認為,九尾狐能食人只能說明它能威脅敵人,這恰能體現(xiàn)保護神的特性,再結(jié)合后來的衍生出來的故事,九尾狐實際上是渴望人類生活的,白狐若想幻化為人,要經(jīng)歷千年的修行,傳說狐貍修行一百年才多出一個尾巴,修行千年才長出九尾來,而只有九尾才能幻化為人類。正是由于東夷人對狐仙的特殊感情,才成就了《聊齋》的獨特成就和蒲松齡的極大成功。
由于中國古典神話小說《封神演義》對中國民間的影響非常大,其中的九尾白狐幻化為妲己,蠱惑紂王,為害人間,顛覆了殷商的六百年基業(yè),因此國人對九尾狐的印象不怎么好。實際上,狐妖的形象被巔覆也是近幾百年的事,早期的九尾狐好像并沒那么壞,甚至是祥瑞的象征,郭璞注《大荒東經(jīng)》“有青丘之國,有狐九尾”則云:“太平則出而為瑞”,又為禎祥之物;東漢趙曄《吳越春秋?越王無余外傳》記載,禹三十未娶,恐時之暮,失其制度,乃辭云:‘吾娶也,必有應矣。’乃有九尾白狐,造于禹。禹曰:‘白者吾之服也,其九尾者,王者之證也。涂山之歌曰:綏綏白狐,九尾□□。我家嘉夷,來賓為王。成家成室,我造彼昌。天人之際,于茲則行。明矣哉!’禹因娶涂山,謂之女嬌?!睗h代石刻畫像及磚畫中,常有九尾狐與白兔、蟾蜍、三足烏之屬列于西王母座旁,以示禎祥,九尾狐則象征子孫繁息。
在中國、日本和朝鮮半島都有關于九尾狐的傳說。相傳當狐貍精的尾巴是儲存靈氣的地方,當狐貍精吸收了足夠的靈氣,尾巴就會一分為二,到最終裂變成為九條尾巴。當狐貍精擁有九條尾巴之后,就會有不死之身。
3、白狐的一個故事和白狐的歌曲
很多年前,一個昭陽四射的清晨,書生坐在樹樁上苦讀四書五經(jīng)。書生一貧如洗三餐不飽,家里唯一值錢的就是那兩擔沉甸甸的書。
書生每天都坐在這片林子里,隨便尋個坐處,讀到天黑,日子一天天的就這樣在圣賢書中流逝。
這日黃昏,書生正在讀書,讀到夕陽遍地時高呼:“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突地“吱吱”而鳴聲隨風而來,書生抬起頭來,只見一團白影撲面而至,那是一只晶瑩通白的小狐貍,雪白得一塵不染,兩只眼珠溜溜而動,口里哀聲連連。
說也來怪,小狐貍奔到書生面前時,竟兀自停住腳步,氣喘吁吁。 書生一把抓住小狐貍,只見小狐貍雪白的后腿上,斜斜地插著一支箭,鮮血順著箭頭沽沽而下,染紅了一片。小狐哀鳴幾聲,雙目對著書生,寫滿了哀憐與乞求。
書生嘆一口氣:“小狐貍啊小狐貍,是誰忍心傷你這么深……”
語音未落,遠處蹄聲如雷陣陣踏來,小狐貍白溜的身子不停的顫抖,仿佛要從書生手里掙扎逃走,書生急忙捧緊小狐,一咬牙將箭拔出,撕下一片爛衣袍,將小狐貍的傷口包好,輕輕放入寬大的衣袖里。
說也來怪,小狐貍竟忍住疼痛,一動不動的躺在書生的袖懷之中。 書生剛剛端起書,只聽得馬蹄聲轟轟而至,數(shù)十匹高大駿馬踏青飛來,為頭的是一個虬髯大漢,滿身華貴地叫道:“兀那書生,可曾見過一只受傷的狐貍逃過?”
書生抬起頭來:“兄臺說的可是一只滿身雪白的狐貍?”
虬髯客身旁閃出一團綠影,嬌喝道:“正是,正是我射中的那只狐貍,那小畜生呢?”
書生只聞香風撲面,迎面是一張如花笑臉,書生猛然間驚慌失措,意迷情亂,好半天才回過神來,指著身后結(jié)結(jié)巴巴的說:“剛剛從這邊跑過?!?
少女嬌聲說道:“多謝書生!我們追!”
猛一揮手,數(shù)十騎悠然而來,又悠然而去,只留下銀鈴般的笑聲蕩在書生耳里。
:“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啪地一聲,圣賢書掉到地上竟不察覺。
小狐貍從袖口里伸出頭,啊啊一聲叫醒了書生,書生見它的眼里寫滿了凄美與感謝。
書生收起心,輕撫狐貍,愛憐地說:“小狐貍,快躲起來,別讓人家欺負你?!?
小狐貍順著衣袖一溜而下,跛著腿,竟通人性,前腿合一朝書生作一個稽,吱吱幾聲,雪白的身體扭著一團,竟跳起舞來,只見白影閃閃,小白狐體肢如一,夕陽西下翩翩起舞,書生看得呆了。
遠方突地也傳來吱吱之聲,小狐貍收住舞步,再朝書生稽,戀戀不舍地朝同伴而去,三步一回,依依而別,消失在遠山中。
書生拍拍衣袍上的塵土,撿起書來重新苦讀。
書生還是每天坐在樹林里讀書,只是每天傍晚都會沿著樹林轉(zhuǎn)一轉(zhuǎn),聆耳細聽著什么,每每有馬蹄聲響起時,書生會驚喜坐起,只是他再也沒遇到過綠衣女郎。
,每天清晨,露葉旁都有一只小白狐,瞪大著靈動的眼珠,一動不動地望著書生,書生高讀時,狐貍?cè)砸粍硬粍?,仿佛怕打擾了書生的修行。
書生很奇怪,每天夕陽西下,每當書生對著遠山念念不望綠衣女子時,遠山上仿佛有一團白影,迎著夕陽翩翩起舞,書生尋過去時,卻什么都找不到。
一天又一天,書生就這樣生活著,直到他死去,再也沒見過穿綠衣的女子,她和他不屬于一個世界。
大家都說:書生讀了一生什么也沒得到,當真白讀了。書生去時孤單一人,有人卻說看到過一只白狐曾出沒在書生的床前,又有人說每年書生祭日,墳頭都會有人拜祭。
很多年過去了,大約是一千年吧。 當年的樹林鏟平了,這里剛剛建起了一座官邸?!〗裉斓教帍垷艚Y(jié)彩,原來是新晉狀元新婚大喜的日子,聽說狀元才高八斗,連皇上也下令將公主許配給他,舉國大慶。
狀元郎今天起得特別早,因為管家告訴他,公主的花轎很快就到了,啪啪啪啪……,鞭聲撩人,管家急匆匆地闖進來:“公子!公主花轎到了,公主到了?!?
狀元郎激動得三步并作一步,沖出門外,揭開轎門:“公主……”
但見一身綠裝的公主坐在轎里,笑靨如花。狀元一陣暈醺:公主好面熟啊,似乎在夢里見過無數(shù)次,可卻總是記不起來。
洞房花燭夜,狀元與公主四目深情,門突地被撞開,狀元定睛一看,是服侍自己多年的丫鬟,丫鬟從小開始照顧狀元,喜歡穿一襲白衣,丫鬟走到狀元身前一稽,眼睛里滿是淚珠:“公子,丫鬟自幼伺候您,今日要與您道別了?!?
狀元猛然陣陣心痛:“為何故?”
丫鬟撩起褲腳,雪白的腿上留著一道深疤,丫鬟指著公主說:“臨走之前,想報當年一箭之仇,請公子賜恩?!?
狀元大驚,雙手護住公主:“你到底所為何事?”
丫鬟淚珠奪眶而出,凄然著望著狀元:“公子當年相救之恩,恨不能立時相報,修行千年方能變成*人身,殷殷相許,今日公子金榜題名,前緣盡了,以一恩消一恨,望公子珍重?!?
丫鬟再次深深稽,禮罷退至大庭深處,翩翩起舞,但見皎皎月下,白衣勝雪,似夢似幻,舞到深處,丫鬟吱吱而鳴,聲聲凄然。
明月當空,狀元喃喃而立,仿佛看到了當年的夕陽、遠山,青山高處,那一團白影踏歌而舞,夢里狀元滿腦是綠影姣容,夢醒時,狀元千百尋找的,可是那翩翩白影?
從那晚后,再也沒見過丫鬟,有人傳說:在遠山深處,夕照時分,總能看到有人在翩翩起舞,狀元郎也差人尋過無數(shù)次,再沒找到過?!∮钟腥苏f,那晚丫鬟哀呀而鳴,唱的是一歌,那歌是這么唱的:
我是一只修行千年的狐
千年修行
千年孤獨
夜深人靜時
可有人聽見我在哭
燈火闌珊處
可有人看見我跳舞
我是一只等待千年的狐
千年等待
千年孤獨
滾滾紅塵里
誰又種下了愛的蠱
茫茫人海中
誰又喝下了愛的毒
我愛你時
你正一貧如洗寒窗苦讀
離開你時
你正金榜題名洞房花燭
能不能為你再跳一支舞
我是你千百年前放生的白狐
你看衣袂飄飄
衣袂飄飄
海誓山盟都化做虛無
能不能為你再跳一支舞
只為你臨別時的那一次回顧
你看衣袂飄飄 衣袂飄飄
天長地久都化做虛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