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牧實在是沒有搞懂李世民跟自己說這些的意義是什麼,在他的意識中,這些都是與他無關的事情。而且李世民之前也說過,不希望他參與到國家大事中來。
李牧心思急轉,抿了抿嘴,道:“陛下,這些臣都聽不懂啊。您要是沒有別的事情,臣想告退,內務府那邊還有事呢。”
“還跟朕裝傻充愣?”
“啊?”李牧心裡頭打鼓,這是什麼意思?難道姦情還是被發現了嗎?
李牧嚥了口吐沫,咧嘴擠出一絲笑,道:“陛、陛下?什麼裝傻充愣,臣、實在是不明白啊。”
李世民一副十拿九穩的樣子,道:“高昌世子的事情,你當朕看不出麼?輔機說得那些話,都是你教他說的吧?輔機已經對朕坦誠相告了,你還要狡辯嗎?”
李牧長出了口氣,心裡暗道,這樣早晚得被嚇死。趕緊擠出一個羞澀的笑,撓撓頭道:“唉……果然還是騙不了陛下啊,好吧,事到如今,臣唯有承認了。沒錯,是我給國舅爺出的主意。不過臣真不是因爲收了那點錢才——”
“你的心思,朕豈能不知曉。”李世民擺手打斷李牧的話,道:“朕不是在怪你,而是在反省。朕本以爲你還年幼,眼界、見識、資歷都還淺,打算讓你韜光養晦幾年,不想讓你過早參與到國家大事中來。但卻忽略了,你與常人不一樣。”
李世民看著李牧,道:“你成長得很快,超過朕的預期。高昌之事,你的見解很獨到。也唯有你,纔會從生意的角度去思考事情。這是朕與滿朝文武,都想不到的地方。經過這件事,朕思慮了很久,覺得可以適當讓你參與一些事情,權當是提前歷練。畢竟你現在也身居從三品的高位,與宰輔之臣僅差一步——”
“哎呀呀!”李牧趕緊連連擺手,道:“陛下,千萬不要!請收回成命吧!”
李世民納悶道:“朕欲委以重任,你該高興纔是,怎麼還這般反應?”
李牧苦著臉道:“陛下,臣已經要累死了。您換個人不行嗎?臣知道臣是一個人才,但是您不能什麼事情都指望臣啊。這就好比薅羊毛,您盯著一隻羊薅毛,往死了薅也薅不出多少啊。”
“這叫什麼話!”李世民不悅道:“能力越大,責任也就越大,你若是一個癡傻之人,臣會找你商議嗎?食君之祿,忠君之……”
李世民忽然卡殼,他忽然意識到一個問題,李牧好像沒有食到他的俸祿,反而還搭給他不少,一時間有些尷尬。
李牧則是有點懵,能力越大,責任越大,這句話怎麼好像在哪裡聽過?啊,對了,《蜘蛛俠》裡面的名句,李世民怎麼會知道,難道他也是一個穿越者?
君臣面面相覷,各懷心思,尷尬地沉默著。
“你放心,朕不會再給你添差事了。這次找你過來,就是想問問你的意見而已。”李世民指著圖上的一個地方,道:“這裡是伊吾,有一些西突厥被排擠的部落,從西邊遷徙過來,已經接觸到了大唐的邊境。”
“你再看這裡。”李世民指了指圖的上方某處,手指劃了一個圈,道:“這裡是薛延陀,東突厥還在的時候,他們受到東突厥的欺壓,朕爲了對付東突厥,派人去聯絡他們的首領,賜予糧食、器械、甲冑,讓他們存活了下來。隨著東突厥覆滅,他們接管了東突厥大部分的故土。且有不少原本東突厥的部族去投靠了他們,現在他們的勢力已經做大。”
“雖然現今薛延陀表面臣服於朕,但終究是一個隱患。朕欲擊之,奈何,一來師出無名,再者今日之薛延陀已經今非昔比,若戰,雖可勝,代價很大,遠超征伐高昌數倍。朕本來的打算是想扶持突利,接管一部分東突厥舊地,作爲大唐與薛延陀之間的屏障。但是現在他死了,他的兒子還很幼小,又有兩個兄弟虎視眈眈。如此,突利的部族不可用了。”
“而其他突厥首領,沒有一個可以擔當此任。現在的情況,朕若不管。恐怕這些部族都要被薛延陀吞併,如此北方便誕生一個大患。而西突厥也可以此爲借王庭牙帳被薛延陀佔據而東進,到時候大唐西面,北面,兩股勁敵。擇其一而攻,大唐必勝,但若兩面作戰——朕問過李靖,他認爲無法應對。”
李牧擰著眉頭,道:“臣聽明白了,現在就是卻一個足以頂替突利的人,團結突厥部族中心向大唐的部族,作爲大唐的屏障,大概是這個意思麼?”
“沒錯。”
李牧想了想,道:“派一個大將軍過去不行麼?”
“不行。”李世民擺手,道:“非我族類其心必異,對於突厥人來說也是一樣。他們不會允許一個大唐的將軍做他們的首領,這是不可能的事情。”
“那……”李牧想了想,道:“若是派一個人輔佐突利的兒子,讓他做首領,就像三國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陛下覺得如何?”
李世民凝眉想了一會兒,道:“這倒是一個可行的辦法,但是突利的兩個弟弟怎麼辦?而且,若是這樣做,即便突利的部落能夠平定,其他的部落也未必會答應,總會有反對的聲音。這些人如何處置?”
“唔……”李牧想了想,道:“陛下,爲何不把他們遷到中原來?”
“遷到中原?”李世民皺眉道:“遷到中原,說得輕巧?那可不是千八百人,動輒上萬人。這麼多突厥人,若是他們作亂,如何抵禦?再說,怎麼安置他們?中原可沒有草原給他們遊獵!”
“臣的意思是讓他們到中原來做工人,幹活。”
“工人?幹活?”李世民露出了不解之色,李牧解釋道:“陛下,工人是臣最近發明的一個稱呼。像是伶人、匠人、詩人,等等,皆可顧名思義。工人也是如此,工人即是做工的人,工廠中幹活的人。如今在內務府的帶領下,長安附近作坊遍佈,西市的口馬行已經買不到奴隸了,全都被買光了。而黃河兩岸的流民等,遠水解不了近渴。而且開春馬上就要修路了,這些流民也許還不夠用。現如今最缺的,就是勞力。”
“突厥人是吃肉長大的種族,普遍要比中原人有力氣。他們來幹活,需要技術的活也許幹不好,但是出力氣的活兒,一定沒問題,不過就是搭一點糧食罷了。”
李世民有些心動了,但還是猶豫,道:“這可不是一點糧食……幾萬人啊,能負擔得起麼?”
李牧笑了,道:“又不是朝廷負擔,陛下著什麼急啊?”
“嗯?”
“臣剛不是說了,長安城附近到處都是作坊。作坊需要工人,自然是作坊的主人養活啊。難道要朝廷出糧爲他們養活工人麼?”
“可是他們能需要這麼多人麼?”
“陛下放心,現在的情況,只要是勞力,幾萬人不在話下。”
“朕還是有些擔憂啊……”李世民想了想,道:“要不這樣,你先去統計一下,看看到底能安置多少人。還是先做準備,量力而行。茲事體大,不得不謹慎。”
“好!”李牧痛快地答應了下來,道:“那臣就先爲陛下做個調查,三日之內,臣給陛下一個準確的消息。”
“辛苦你了。”李世民點點頭,忽然想起了什麼似的,又問道:“李牧啊,朕差點忘了問你,昨日你在天上人間,是不是在賣官鬻爵?什麼七十貫一百貫的,朕是不是太縱容你了,上次沒有罰你,你又變本加厲了!”
李牧頓時一副受傷的表情,道:“真是太傷心了,陛下難道信不過臣麼?滿打滿算不過幾萬貫,臣差這點錢麼?臣收他們的錢那是爲了——哎,簡單來說,就是用他們的錢,辦他們的事兒。陛下您等著看好了,保準是皆大歡喜,絕對不會有人再彈劾臣了。臣現在學聰明瞭,不給那些狗御史找空子的機會。”
“還賣起關子來了……”李世民笑了一聲,也不介意,道:“朕拭目以待。”
李牧起身行禮:“多謝陛下,臣告退了。”
李世民擺了擺手,他還要繼續研究地圖。李牧的建議,只能作爲一個參考,在他的心裡,還是想安裝杜如晦原來的定計。畢竟是杜如晦的遺策,君臣相伴多年,李世民也想盡量努力,讓杜如晦的辛苦不白費。
李牧穿好靴子,轉身走出殿外,高公公送他下了臺階,李牧又遞過去一條‘金魚兒’,高公公笑瞇瞇地收下。在這個事情上,倆人已經達成了默契,多長時間給一次,一次給多少,都不需要再明說了。
其實李牧給高公公錢,也不過就是一個溝通的方式而已。李牧不差這點錢,而高公公呢,就喜歡這東西。但實際上,他要錢也沒用,他是個太監,還沒個親人,吃喝用度都是宮裡出,他的錢根本沒有地方花,不過就是存著罷了。
……
李牧從宮裡出來,跟獨孤九兩個來到西市,隨便找了個湯餅鋪子吃了點東西,又返回了工部。此時報名已經接近了尾聲,二百個一百貫的名額加上一百個二百貫的名額,全部都已經滿了。報了名的人,也都沒走。雖然李牧留下話,說自己指不定什麼時候回來,但對這些報名的人來說,一百貫可不是小錢,誰能不在乎?更不要說那些由於猶豫而來晚了,花了雙倍錢的人了。
看到李牧回來了,衆人都簇擁了過來。沒人開口問,但是意思已經非常明顯了:錢你都收了,我們的官怎麼辦啊?
李牧能理解這些人的迫切心情,並沒有發火,而是來到了臺階上,站在高處,看著衆人,道:“諸位心中的疑惑,我都知道。我也不跟諸位繞彎子了,直截了當地告訴諸位,報名的人數三百人,但是位置只有五十個。也就是說,六個人中,只有一個人能留在內務府做官,其他人都會遭到淘汰。”
這已經是明擺著的事情了,無人驚訝,都盯著李牧,等他說如何淘汰的規矩。
“在說淘汰的規矩之前,我還要說一件事。你們中的很多人,都是昨日我宴請的商賈之子。昨日你們的父親或者長輩,也捐獻了不少錢。我要告訴你們一個殘酷的事實,這錢,都白捐了。無論捐款多少,與你們是否會被錄取,沒有決定性的關係。”
此言一出可炸開鍋了,昨日爲保自己的孩子能夠入選,有人甚至拿出了五百貫!如此鉅額的投資,竟然毫無用處,這誰接受的了。
當時就有人鼓譟了起來,李牧冷冷地掃過去,臉上笑容不改,道:“誰要是覺得不公平啊,可以站出來說,我是一個很好說話的人,只要你開口,我可以把錢退給你啊。”
說著話,李牧看向幾個咋呼最歡的人。頓時,這幾個人都閉上了嘴巴。
雖然李牧在笑,但他話語中的意思,卻飽含了威脅。李牧的行事風格,誰人不知,潑糞,砍頭,剁碎了喂狗……大家都是地位低下的商人,誰能頂得住啊!
李牧冷下臉來,哼了一聲,道:“出了幾個銅子兒?真拿自己當個人物了?你們的這點錢,能幹什麼?若非是本侯爲你們爭取,你們能有做官的機會?人貴有自知之明,本侯給予你們希望,不是讓你們覺得可以用幾個破錢就能買官的!本侯也從來沒說過,是賣給你們官!本侯賣給你們的,是一次改變命運的機會。這個機會現在已經給了你們,能不能把握住,都看你們自己了。”
“至於你們捐的錢,本侯也分文不動。這些錢會用來蓋一座學院,而這座學院是用來培養你們成爲合乎內務府標準的人才。不然你們以爲,就憑你們現在的倒黴樣子,有資格在內務府供職?還做官?”
“呸!不要臉!”
李牧罵了一聲,又把話拉回來,道:“商賈們捐的錢,也不白捐,我會給你們刻一塊石碑,記錄你們的善舉。同時,只要捐款夠一百貫,我還會給你們的子女或者晚輩一次補考的機會,補考通過,雖然不能爲官,卻也能在內務府爲吏,有機會補缺或者外放,聽明白了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