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2章 朱元璋朱棣大驚!李逍再建新機構!朱高煦請戰失敗!
李景隆,字九江。
二十有七,南直隸盱眙(今江蘇盱眙)人。
曹國公李文忠世子,洪武十九年繼承國公爵位。
不多時,曹國公李景隆便來到了養心殿。
“臣,李景隆見過皇孫。”
“李卿免禮。”
朱允炆熱情接待,絲毫沒有架子。
“皇孫召見臣,是否因爲邊疆之禍?”
李景隆拱手道,心中卻美滋滋的,他年少便繼承了國公之位,掌管左軍都督府,太子太傅。
只可惜身居高位,卻從未有所建樹,也希望有機會能立戰功證明自己。
朱允炆激動道:“李卿聰慧啊,我喊你來便是要與你商議此事,李卿可否願意。”
李景隆此時正年少,年少輕狂,意氣風發,當即便單膝跪地,右拳橫在胸前,道:“臣願效犬馬之勞,必將那叫囂的韃子殺的落花流水,不敢再犯我大明!”
朱允炆道:“好,我便封你爲大將軍,賜虎符,前去北平接手北平軍務,橫掃出關,殺殺那羣北元殘部的銳氣!”
說著,便看向齊泰,道:“齊泰,擬旨。”
“皇孫且慢。”
李景隆拱手:“臣還有一不情之請。”
朱允炆道:“李卿請說。”
李景隆分析道:“北平乃是燕王長期掌管之地,臣怕無法掌控當地的武官,與戰事不利,還請給臣幾可用之人。”
朱允炆道:“我剛剛擔任監國,掌管政務,軍中事務我不太清楚,李卿可有適合人選?”
李景隆點頭,道:“臣有幾人選,都是驍勇悍將,盛庸、崔能、郭英,有三人爲參將,出師必捷!”
一見李景隆如此自信,又如此專業,朱允炆更加確認自己想的沒錯,這李景隆果真是將才,恐怕給以時日,實力不下藍玉、朱棣之下。
“準了,擬旨!”
翌日,奉天殿外。
朱允炆攜百官給李景隆賜下虎符,送其出征!
李景隆穿盔帶甲,接受聖旨和虎符,第一次這麼風光,心中便是躊躇滿志,更加意氣風發起來。
與此同時。
安徽黃山。
朱元璋此刻已經在黃山安頓,四周駐紮軍隊,山上有錦衣衛嚴加巡防,密不透風。
此刻,在黃山的一處殿外,朱元璋和朱棣兩人正坐在石桌和石凳之上,父子之間的喝茶閒聊。
而他們面前,正有一羣算學先生拿著紙張劃來劃去,在計算些什麼。
“父皇,剛纔開始這些個人就忙個不停,是在算啥?”
談話間,朱棣忍不住眼神飄去,心中略顯好奇。
朱元璋一笑道:“前些日子,有個年輕人,說咱剛愎自用,不聽勸,其一就是對各藩王太好了,說會吃垮大明。”
一聽這話,朱棣微微一愣。
這個年輕人,該不會就是李逍吧
仔細一想,絕對是李逍,沒別人了。
李逍啊李逍,你膽子可真大啊,居然說聖上剛愎自用,你岳丈我都不敢說
不過不知者不怪,估計你也不知道你面對的是當今聖上。
念及至此,朱棣幫忙解釋道:“父皇,你都說是年輕人了,嘴上無毛辦事不牢,這話信不得。”
“是真是假,這算一算就知道了。”
說著朱元璋指向那些算官的身上,道:“那年輕人說要咱給他一些糧食,一格一粒稻子,第二格兩粒,第三格四粒,以此類推,直到六十四格。”
“這有何難?”
朱棣還是不解,道:“這跟藩王吃垮大明,兩者之間有何關聯?”
“咱也不清楚啊,這不是正在算嗎。”
朱元璋笑了笑道。
兩人又繼續喝茶,等待盤算結果。
朱棣腦海中也在瘋狂運轉,心道這李逍怎麼就跟父皇說起這事了呢,不過是一些藩王而已,能吃垮大明麼?
是否有些危言聳聽。
同時,朱棣也發現,父皇似乎對這個年輕人說他剛愎自用,並沒有很生氣的樣子,反之倒是很坦然.
難道,李逍跟父皇相處,已經好到了這個程度,成了忘年之交?
就在朱棣思緒萬千之際,被打斷思緒。
朱元璋有些不滿了,突然開口道:“怎算了這麼久,這都一個時辰過去了!”
一名算官滿頭大汗的走來,跪拜道:“陛下,求陛下恕罪啊,這這.推算到三十格,已經天文數字了,算盤的位數已經不夠用,我們紙張都寫滿了,都無法下下去了”
這算官說的沒錯,因爲明朝還沒有阿拉巴數字的誕生,都是用大寫的數字書寫,算到三十格,已經高達十億,算盤都不夠用了。
“什麼?”
朱元璋和朱棣同時站了起來,不可思議的看過去。
地下的算紙已經寫滿了,一張不夠寫,將幾張連在一起,密密麻麻,跟螞蟻一樣,看的讓人眼花繚亂。
誰能想到,看似很簡單的問題,居然如此複雜。
朱元璋皺眉問道:“有這麼難算?”
算官道:“前面不難,越到後面越難,數字上漲速度快的驚人,臣也沒想到,到了三十格,算盤都不夠用了,想要算出來,必須要鑄造一把更長的算盤才行。”
朱元璋心中一驚,道:“那第三十格的結果是多少?”
算官拿出紙張,呈現給朱元璋,道:“陛下,您看,三十格的時候,光是這一格的數字就已經有十萬萬顆稻粒,加上前面格子的稻粒,差不多有十五萬萬顆稻粒。
一斤稻米應該有九千顆稻粒,那麼到三十格,所需要的稻粒是十六萬斤。
若是接著算下去,三十一格便是三十二萬斤,三十二格便是六十四萬斤,三十三格便是一百二十八萬斤三十七格便是兩千零四十八萬斤
不需要六十四格,只需再往後幾格便滾動極快,全國的糧食加上一起,也供應不上。”
話音落下。
朱元璋和朱棣都是驚呆了。
看似簡單,算到後面便越滾越大。
“好小子,恐怕他提出的時候,就想到咱拿不出來吧.”
朱元璋有些瞠目結舌,本來他還打算將這些糧食賞給李逍,這樣看來還是算了吧.
“父皇,似乎有深意啊”
朱棣已經察覺到關聯了,但父皇在,他不好爭風頭。
若真是這樣算的話,藩王的確能吃垮大明。
同理,藩王、郡王的數量也是不斷的增加,而且藩王還能世襲,也就是說藩王只會越來越多.
更何況,算這糧食第一步,只不過是一粒稻子而已,算到後面全國的糧食加起來都不夠用。
而親王眼下的食祿可不止一粒稻子啊
親王歲支米五萬石,郡王六千石,郡王的兒子封鎮國將軍.
這樣基數爲起點滾下去,用不了十幾步,就已經成爲天文數字了!!!
“的確有深意!!”
朱元璋眼睛一亮,“咱知道了,那個年輕人,竟然是要告訴咱這個道理.”
朱元璋心中默默推演,就明白了,恍然大悟:“原來如此,大明不是現在被吃垮,惡果在後,用不了七八代,一兩百年後,供給藩王的食祿,將會累積成爲一個天文數字,大明真的可能會被吃垮掉!!”
“這個年輕人,當真厲害啊,他居然能想到這點!”
朱棣自然是知道這個年輕人就是自己的女婿,不過還是裝作不知道,狠狠的誇了一波:“之前那幫文臣們阻止,說不出個所以然來,這年輕人,用這種方式告訴父皇,真是讓人一目瞭然!”
“沒錯,的確一目瞭然。”
朱元璋後怕道:“幸虧咱知道了,否則將釀成大禍,這藩王的供養,也該改改了”
說完,他又看向朱棣,笑道:“老四,你不會心中有何想法吧?”
因爲朱棣也是藩王,削減藩王的食祿,也會影響到他。
“絕無。”
朱棣拱手,神色篤定:“兒臣一心只爲大明,豈能讓個人的私利,影響大明的發展。”
這也是朱棣的真心話。
如果國家有這樣的隱患隱藏其中,還是早早拔除爲好。
再者說自己馬上有機會登大寶之位,那就更需要拔除了
“好!爲國家計,當如此。”
朱元璋滿意的點點頭,“老四,這幾日,咱們父子二人,就研究這藩王供給的食祿問題。”
朱棣拱手,“兒臣領命!”
同時,他心中對李逍佩服萬分,女婿你可真是厲害,簡簡單單的就能讓父王改變主意,滿朝文武做不到的事情,你卻做到了,不愧是本王的好女婿,鴻運如山!
這時,一名侍衛來報。
“報——大同城外,北元殘部率十五萬大軍襲擾。”
話音落下。
朱棣眼睛一瞪,看來是自己離開太久,那些北元殘部開始蠢蠢欲動起來。
他急忙起身,拱手道:“父皇,兒臣請戰,回北平迎敵。”
朱元璋不以爲然的擺了擺手:“你急什麼,難道北平沒你在,就運轉不開了?”
說完,他看向侍衛道:“朱允炆如何決斷的?”
他讓朱允炆監國,自然是要看看如何監國。
侍衛道:“皇孫已經派遣曹國公李景隆爲大將軍,郭英爲副將,盛庸、崔能、等人爲參將,前往北平。”
朱元璋微微頷首:“知道了,下去吧。”
侍衛離開後。
朱棣道:“父王,兒臣熟悉北平軍務,還是讓兒臣回去的好。”
朱元璋道:“你就安心在這裡陪朕,莫要多言了。”
朱棣只好點頭,“是”
朱元璋笑了笑,“老四,你還真以爲這天下就你能打仗了?還有兩月,你就要監國。以後你若是成了儲君,咱把皇位交給你,每每遇到戰事,難道你都要御駕親征不成??”
朱棣一想,覺得有些道理,便安撫激動的心,緩緩坐了下來。“父皇說的及是,是兒臣孟浪了。”
朱元璋登上帝位之後,就沒有參與任何戰事。
千金之子,坐不垂堂。
一國之君又怎麼能輕易以身試險,隨意出戰呢?
這也是朱元璋暗中教導朱棣做皇帝的道理。
朱元璋微微一笑,指向棋盤,道:“來,陪咱手談一局。”
他之所以如此淡然,是聽到朱允炆說出的那幾個名之後,覺得並無大礙。
他本身就看好李景隆,加上有幾名經驗豐富的參將,讓李景隆去歷練歷練也好,將來未必不是一名名將。
隨後,朱元璋便和朱棣開始下起圍棋來。
連下幾局,朱元璋覺得毫無意思,罵道:“老四,你這樣讓咱有意思麼??跟咱遇到的那個年輕人沒得比,他敢罵咱,你敢嗎?”
朱棣滿臉驚愕,“父皇,兒臣不敢”
朱元璋哼了一聲,“諒你也不敢。”
朱棣:“.”
女婿啊女婿,你究竟跟父皇在一起發生了什麼啊
北平。
這些時日,李逍都在東安縣處理事務。
其實也沒什麼大事,主要的事情,李逍都安排人去辦。
舍區也已經開始運轉,先讓舍區熟悉熟悉工作,等穩定之後,再開始搞村企業,一切緊緊有條。
主要是李逍被一些瑣碎的案件給纏住了,在明朝當知縣,不但要統管所有的事務,最扯淡的是還要升堂辦案。
這等於是將警署的事情也給辦了,身兼多職啊。
這麼卷,李逍哪會願意?
既然是特區,那就是想幹啥都隨自己的心願。
他當即成立一個新部門,名爲打更人的新衙門。
李逍將打更人衙門設爲正式部門,也就是算國家編制,享受七品官的待遇。
從原本的捕快班中挑選幾個不錯的成爲銅鑼,自己物色不錯的人選進入。
在縣衙中騰出一個單獨的小衙門,讓百姓有什麼事情,可以直接去打更人衙門去報案。
同時,李逍設立了上升渠道,打更人再分爲金鑼、銀鑼、銅鑼,金鑼待遇最好,所有人從銅鑼開始往上爬。
辦案率和破案率每個季度考覈一次。
破案率高,百姓滿意度高,就往上提拔,待遇獲得提高。
有這樣的獎勵機制,這打更人的銅鑼們做事積極性非常高。
這幾天,李逍還整理了一份《犯罪破案手冊指導》分發下去,讓銅鑼門好好學習學習。
自己這再盯著教導一段時間,李逍估計過不了多久,衙門就不用自己這個知縣親自辦案了。
自己就能完全當個甩手掌櫃,只需要掌管全局的工作就好。
“家主,燕王妃讓你下午回去一趟,李景隆大將軍今日到達北平,前去燕王府拜訪。”
這時,李府的一名下人來到縣衙,跟李逍傳達信息。
“知道了。”
李逍點了點頭,起身離開縣衙。
“知縣大人慢走。”
離開縣衙大院經過打更人的辦公地點的時候,一名銅鑼熱情的打著招呼。
“是久安啊,好好幹,這段時間你做的事情我看在眼裡,比較看好你,下個季度提拔,我會著重考慮你的。”
“謝知縣大人,下官一定鞠躬盡瘁。”
李逍微微點頭,拍了拍許久安的肩膀,笑著離開了縣衙。
許久安這個人,是他從社會閒雜人等中發現的一個人才。
ωωω?тTk án?¢Ο
思維敏捷,邏輯性強,武藝也非常不錯,使得一手好刀法,打更人需要一個領頭人作表率,李逍有意栽培此人。
不多時,
李逍便騎著馬回了燕王府。
朱高煦帶著城裡面的將士出城迎接。
而燕王妃則是在大廳備好了酒宴,李逍也進入大廳等候。
等了有半個時辰,快到未時(下午1點),朱高煦領著李景隆和一衆從京城來的將士,姍姍到來。
“李景隆見過燕王妃,事態緊急,匆忙而來未備禮物,還請燕王妃不要見怪。”
李景隆進了門便拱了拱手行禮,雖然他貴爲國公,但見地主燕藩王府,禮儀這塊還是要帶到的。
“不必客氣,諸位遠道而來,爲邊疆平禍,我等高興還來不及。”
徐妙雲微微一笑,說話也是極爲得體,接下來就是場面上的寒暄,然後紛紛入座。
說起來,李景隆跟朱棣還是表叔侄關係,不過這個關係比較遠,飯桌上也只是簡單提及,場面上拉攏一下關係。
“這就是李景隆啊,長相果然還挺帥氣,一表人才,若是放在電視劇上來說,簡直就是主角的相貌啊。”
一旁的李逍也是陪客之一,沒辦法,人情世故嘛,只能跟這些不認識的武將們紛紛敬酒。
“這位就是李逍吧?燕王愛婿?”
李景隆的目光投在了李逍身上,好奇問道。
隨後,將領們的目光都投在李逍身上,上下打量。
沒辦法,李逍最近這段時間,在朝堂上惹得沸沸揚揚,名聲大噪,任誰都不由多看幾眼。
“在下正是李逍,久聞曹國公大名,聞名不如見面,今日一見,國公氣勢凌然,此番前來,必能輕鬆破敵,李逍在這敬你一杯,祝你大勝而歸。”
李逍在燕王府也算學會了一些待客之道,便客氣了一句,端起酒杯敬酒,隨後一飲而盡。
其實,李景隆現在的年齡跟李逍差不多,也就大個三四歲。
以前朱元璋是對李景隆偏愛有加,不過最近這風頭,完全被李逍給搶了去。
李景隆端起酒杯,與之碰杯,不過只是微微抿了一口。
然後就放下酒杯,不作他看。
我尼瑪,給你臉了李逍心中暗罵,顯然也看出來,這李景隆擺架子,根本看不上李逍。
同爲姓李的,你特麼怎麼這麼小心眼兒啊。
朱高煦見此情景,也有些不悅,不過他也不好發作,畢竟李景隆已經被欽點爲大將軍。
見狀,徐妙雲端起酒杯,一起敬了一杯,緩解了一下尷尬情緒。
“咦,還未見識,這位是.”
李景隆看向朱凝雲,美貌天仙,傾國傾城,便有些奇怪,此人是誰?
徐妙雲解釋道:“這是小女永安郡主凝雲,此番經過小婿一番診治,面容已經恢復。”
朱凝雲微微點頭,道:“凝雲見過諸位將軍。”
什麼?
聽到這話,
那些將領都是瞠目結舌,只覺得不可思議。
“聽聞儀賓李逍醫術過人,今日一見令人大開眼界啊!”
“是啊,這簡直堪比神醫了,就算是神醫也做不到。”
“我可是聽說了,李逍連顧成老母都救活了”
“來,李逍小婿,我郭英跟你喝一個.”
李景隆帶來的幾名參將,紛紛端起酒杯,跟主動跟李逍敬酒。
畢竟能跟這樣一個神醫交好,萬一以後有什麼頭痛腦熱無法治療的情況,不都能幫幫忙麼
頓時,李逍又成了香餑餑,這就惹得李景隆臉色微妙,有些醋意了,明明自己纔是主角好麼。
“難怪一個農戶願娶郡主,原來是有這般手段”
曹國公李景隆哼了一聲,自顧自的喝了口酒,聲音雖然說的不大,但大家都聽到了,場面瞬間冷場。
顯然,燕王妃也有些不悅了,不過對方是國公,又是大將軍,也不好鬧翻,沒有多言。
一旁的朱高煦則是眼睛瞪的跟銅鈴一樣,捏了捏酒杯,喝了某悶酒,心中暗道,等我成了燕王,你敢說這話,老子當場就要打人。
“好了。”
又吃了幾口菜,李景隆把杯子的酒喝完,酒杯按在桌上,起身道:“燕王妃,情況緊急,我等就此告辭,還需立刻召集將士,前往大同查探敵情。待大勝而歸,再前來拜訪。”
見狀,其他幾個將軍也只好紛紛起身。
燕王妃笑道:“情況特殊,我也就不留你們了。”
朱高煦此刻站了出來,看向李景隆拱手道:“大將軍,你等剛來北平,情況不熟,朱高煦請戰。”
朱高煦還是有些擔心,這貨萬一把父王的兵馬折了進去,那真是虧大了。
李景隆微微一笑,反問道:“你是擔心本將軍折了你們北平的兵馬?”
朱高煦道:“不敢,只是爲了更好的配合大將軍,我自幼在此長大,熟悉地形,才能減少兵馬損傷。”
李景隆感覺有些惱羞成怒,一小輩,也敢跟自己指指點點,自己上戰場的時候,他還不知道在那裡。
李景隆指了指朱高煦的胸口:“記住了,北平的兵馬不是你的,也不是燕王的,是大明的,是聖上的,懂麼?”
說完,帶著幾名將士,頭也不回的離開。
待李景隆走遠,離開了燕王府。
朱高煦終於忍不住了,指著門的方向大罵:“姓李的,你囂張個毛,我日你祖宗!”
李逍額頭滲汗:“高煦,別傷及無辜。”
朱高煦又罵道:“李景隆,我入你娘,給我等著!”
李逍:“罵得好!這貨欠罵!”
(本章完)